»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社区服务
银行
朋友圈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
论“六经”当为“六病” 刘绍武 胡连玺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论“六经”当为“六病” 刘绍武 胡连玺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论“六经”当为“六病” 刘绍武 胡连玺
论“六经”当为“六病”
刘绍武 胡连玺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其辩证施治,法度精严,是对汉以前医学的总结,并对后代医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故该书为历来医家所重视。就是在今天,仍不失为发掘祖国医学的宝藏之一。对大搞中西医结合,指导临床实践仍有很大的衫价值。但由于此书成书年代久远,又几经显晦,数为变易,已非仲景旧貌。其中又杂以他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经过许多医家的注释,虽然对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有一些玄学思想也掺了进来。如假借运气,附会岁露即是。就是以《内经》之六经学说解伤寒,也给学习增加了不少麻烦。本文将就此问题予以讨论:
《伤寒论》原著中的"经"不是"六经"辩证之"经"
考"六经"之说创于朱肱,其在《活人书》中明确指出:"六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说:"治伤寒先须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张景岳、汪琥等从而和之,并推广至手足十二经。倡无论古代或近代,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方有执、柯韵伯、恽铁樵等。
要讨论太阳、阳明等是"六经"还是"六病"的问题,还得从《伤寒论》原著上做一番研究。在现行之赵开美本的398条中,粗略统计:言"太阳病"者55条;言"阳明病"者36条; 言"少阳病"者1条;言"太阴病"者2条;言"少阴病"者41条;言"厥阴病"者2条;共计137条。而单高谈阔论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者尚未统计在内。涉及"经"字者只有14条,其中第143、144、145三条为经水之经,与"六经"之"经"无关,当除外,余仅得10条。现对10条中经的含义讨论如次:
第30条:"……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中之"温经"是说明附子的功用不是"六以"辩证之"经"。
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芩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中的"发汗则动经"是谓发汗而伤动经脉,其症即"身为振振摇"。此"经"字虽为经脉之经,然此处为谈病理,非指病属何经。
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大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条中之"经"指经络言。是谈病理变化为表热通过经络而入于里。但说明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入于 其腑,观小便自利即可知,由"少腹当硬满"与"下血乃愈"说明热淤在肠(参看237条)。 从这一条亦可明显地看出太阳病不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病。
第160条:"……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经脉动惕",或以为即67条之动经, 或以为全身经脉跳动,惕惕不安。前一解是谈病理,后一解是叙症状,但都不是说其病在哪一"经"。
以上四条中的"经",或谈药理,或讲病理,或叙病状,都不能作辩证之"经"的根据。
第103条:"太阳病,经过十余日,……"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第217条:"汗出谵语者,已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 过以乃可下之。……"此三条之"过经"均指太阳病已罢。然不称太阳以已过,或病已过太阳经,可知仲景对于辩证只称太阳病或太阳证,或迳称太阳。第217条虽为阳胆病,其"地经"仍指太阳病已罢。 对于其余五病不复见此词,故"过经"一语或为太阳病已罢之专用语。以文义看,此"经"字只能作界限或范围来解,柯琴所说"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大概即指此而言。若推而广之于其余五病,"六经"只能作六种范围,即六类证候解,不能作六条经络解。所以此四条亦难以作 为"六经"立论之依据。
第8条:"太阳病,所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燥,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第384条:"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者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以上三条所言之"经"最符合"六经"之"经",但细释此三条难解之处甚多。
1.第8条之"行其经尽",按《素问·热论》所说:"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此为按日传一经,六日传三阳三阴尽,故七日当愈。另一解谓"头痛"一症除太阳一经病外他证少见,故七日是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受之日,"行其经尽"是行完了太阳本经。此两种说法就孰是孰非,故置不论,但都没有经络的含义,"经"只作为界限、范畴的意思。第384条:"到后经中"的"经",包含了第二周期的六个"经",这种意思就更明显了。
2.第114条之"到经",注家多遵成注以七日复太阳"到经"。第8条以七日为"经尽"。它们\par都是行了一个周期,而第384条却已行完了两个周期为经尽,此种妙义殊难明了。 实际是无法明了的,以我五十多年来的大量临证,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按"六经"顺序周而复始传变的情况。可以说这样的学说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以这种不切实际的理论是难以做为解《伤寒》的指导的。
3.《伤寒论》第5条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4条说:"脉若静者为不传"。仲景既已批判了这种日传一经的学说,不当复用此说,所以对于这样的条文完全可以怀疑其非仲景所作。
4.此三条之辩证仅拘于日数而略于脉证,这是不符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的辩证精神的。
由于这三条本身存在这样多的问题,其所谈之"经"虽为"六经"之"经",也难以作为"六经"立论之依据。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伤寒论》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相反地倒有137 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阳明病"、……,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不作"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中反到觉得明白晓畅,应用上简捷方便,这是我们认为"六经"当为"六病"的一个理由。
"经"与"病"为本质不同的两种概念
以经络解伤寒的问题,还涉及经络的循行与症状的关系问题,脏腑经络的表里关系与证候的表里出入问题,经络与治疗的关系问题等等。为便于讨论,现归纳为两个具体问题,讨论于下。
一、怎样理解太阳病之项强痛,阳明病之口燥咽干鼻衄,少阳病之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症状以及刺风池、风府、期门等法与经络无关呢? 我认为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辩别清楚。首先应该肯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生理功能上,病理变化上,诊断治疗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切疾病不论在病理变化上和转化过程中都有经络的参与,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经络有运行血气,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上下内外的作用,也是病邪出入的道路,如124条之"太阳随经淤热在里"就是很好的一例。 但是绝不容许把病邪传变的途径与症候类型的划分混为一谈。经络辩证自有其独立的内容,与伤寒论的辩证法则绝不相侔。至于头项强痛属太阳,口燥咽干属阳明,耳聋目赤胸中烦满属少阳仅是各该病的局部症状。这怎么能说六病是依经络的循行划分的呢?方中行所说:"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看,则不尽道,惑误不可胜言,后世谬论,盖由乎此。"其原因就在这里。
二、应如何领会《伤寒论》原序中明白指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与293条热迫膀胱证之"少阴病,八、九日, 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中的脏腑表里出入关系即经络的会通关系呢?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来领会:
1.不可断章取义,试观原序为:"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此为举五藏经络府俞以概人体所有组织,"阴阳会通"是说各组织之间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奥妙深微的道 理是变化无穷的。勉励大家努力学习,成为学识高深的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这一段道理并不是单指经络的俞而言的,之种举少数以概全部的写法是汉代文章言简意赅的特点。退一步说,就是单指经络府俞的阴阳会通关系,也只是讲它们的生理病理关系,并没有提及其为辩证纲领或分证方法的意思。倒是读内容先须识标题,各篇名称只作"辩某某病脉证并治"而不作"辩某某经"或"辩某经病",正是《伤寒论》之辩证诊"病"不依"经"的明显所在。
2.脏腑的阴阳属性是由其"藏精气而不泻"与"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所决定的,藏与腑由经络的属络关关系相联系而成表里关系。但是脏腑经络的分表里绝不同于证候的分表里。不然的话,因三阳经与阴经各有表里关系,那就应该三阳经为表证,三阴经为里证,这种结论谁也不会同意的,所以经络的表里与证候的表里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3.六病的传变是错综复杂的,将传于何病乃取决于邪正双方及治疗之正误,并非一定要循着经络传于其府,或传于其所属表里关系的经络或脏腑。如太阳病误治后可转为葛根芩连汤证,亦可为桂枝人参汤证,还可为大陷胸汤证,诸泻心汤证,栀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等,为什么就不按照脏腑表里的关系来转化呢?所以我们认为证候在转化过程中,应当想到经络可能是病邪转变的途径。但是,不追究它的具体传变的途径并不影响对证候的认识。如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只要认清其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蒸蒸发热就是阳明病,至于通过哪几条途径,从来没有人追究过。若认为太阳病的病邪在膀胱经,要传至胃经,它们之间并没有表里关系,则不知道通过哪种关系和什么顺序。若按流注顺序中间要经过肾、心包、三焦、胆、肝、肺、大肠七经,中间这些经为什么又不表现出症状来,或是另有别的途径就不得而知了。经络的病理变化只是机体病理改变中的一个部分,而营、卫、气、血、津、液、皮、毛、筋、骨、肉都可能参与,怎么能只重经络而不及其余呢。何况经络亦非止六条,张景岳曾谓:"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其义本出素问热论篇中,夫人之血气运行周身,流注不息,其传过手经而有不入者哉"。其已推广为十经,何不为十二经辩证呢?依照其理,则其传过厅经而有不入者哉?二十经都受邪怎么能只谈六经呢?所以我们认为六病的传变规律与经络的表里关系不大。
4.仲景用太阳/阳明诸名作分证纲领,内容皆非《内经》之旧,因一以论证候, 一以名经络。正如叶天士用卫、气营、血诸名作为分证纲领一样,诸 名虽出《内经》,而与《内经》论物质讲载能的内容完全两样。以经络解伤寒正如同把温病分证的卫气营血仍然看做是构成人体某些物质一样,可见太阳病、阳明病……与太阳经(脉)、阳明经(脉)……是不可混淆的两种概念。
5.以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说,临证施治皆重于证而忽于经,按证发药,其证自解,若寻经摘药,反增踌躇。我于30年前曾治一人冬月患伤寒,40余日不解。病者由壮热烦燥而变成昏冷厥睡,呼之不应,喂以汤水,尚知下咽,已十余日。诊得周身厥冷,寸口、跌阳脉皆无,按腹则濡,启眼睑视之,又目赤如血裹。思得证情如此险恶而迁延十余日不败者乃正气尚未内溃,两目红赤乃火热之候,邪热内伏而阳不得伸,正热深者大扫除亦深之谓。遂投大剂白虎汤一贴,石膏重用一斤,知母亦用至五两,煎一大盆嘱频频灌服,进半剂遂热大作,病者苏而大呼"热死我了",半日尽剂而热不退,撮药不及,时正值天降大雪,遂作雪球与啖,时大于拳者九枚,热退而安。所以目赤一症而断为热厥。若依经络则不知作如何判断。如据肝经连目系,少阳经脉起于目外目此来理解,则当以少阳、厥阴来论治了。可见在临床应用上,重在辩证而不重于辩经络。六病辩证正是对各种证候进行分类和概括,若用经络对这些证候作分类和概括就困难很多了。
6.在六病的概念中,概括了病性(阴阳)、病势(寒热)、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体(虚实)的内容,在经络的概念中则无此种含义。以病位为例来说,三阳病中,病邪在表的,因势利导,可汗之而解;病邪在里的奕因其势可下之而解,邪在半表半里的则非汗下之所宜,可清之(黄芩汤证)或和之而解。体现了辩证的目的全在于施治。若以经络辩证论治则没有这样的区别,因为每条经络都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每一经络都老奸巨猾可出现内部脏腑的疾患,又可出现外部体表和肢节的疾患,这样辩证也就达不到休何经可汗,何经可下,何经可清的辩证目的,这与六辩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的辩证法则是有根本的区别的。所以六病对于经络在辩证上毫无依从关系。
总之,"经"与"病"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虽无病,其存在依然如故;《伤寒论》的"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经络无论外在体表或内至脏腑均为线段的,至其病象亦只出现于其循行部位及其所络属之脏腑;而"六病"之表现常为全身性的。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之属性,由脏腑之不同及经络循环体表部位的区别所决定;而"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由病势、病位、病体所决定,包括对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经"与"病"是本质绝不相同的两种概念。所我们认为对《伤寒论》辩证的"六经"当称"六病"。
小结
一、本文对以"六经"解说《伤寒论》分证方法的学说作了简略讨论,我们认为对历来沿袭已久的"六经"分证应作"六病"分证。理由是:
1.《伤寒论》原作中对"六经"没有明确的提法和充分的依据。《伤寒论》的"目次"有"辩太阳病脉并治上""辩阳明病脉证并冶"……"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等十节。
2.在太阳病的例说中,说明"经证"之邪证并不在"经","府证"之邪亦不在本"府"。六病分证的法则与经络的循行及其所属脏腑的功能没有明显的依从关系。
3.在整个病理变化中,经络只是参与变化的一个部分,不能单用经络代替整个机体的病理改变。 4.经络是组成人体的一个部分,而"病"是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争"经"与"病"这一字之差,而是希望通过讨论对《伤寒论》的辩证法则有一比较下确的认识,从而对这一有高度实用价值的古典医著能更好地学习它和应用它,使它能在"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楼 主]
|
Posted:
2006-01-05 16:44
ydh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441
:
234
经方币:
1939 元
:
0
好评度:
146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14
刘老先生是顾斑竹的老师.遗憾的是仙人已乘黄鹤去.顾兄能得到高人指点,也是人生之大快事.把六经恢复六病的本来面目,的确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争论.他的观点和胡老的很接近.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1 楼]
|
Posted:
2006-01-06 20:54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都是从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学而透出来的,而各自结合了原有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只是在厥阴少阴主表的问题上尚有不同,我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这两种学说,相比之下,我还是支持胡老的看法而且似乎也更合于伤寒论本意(可能还未参透刘老的学说,去年还打过电话,现在先生已经作古只能从其后人身上学习了)。
[ 此贴被顾志君在2006-05-14 17:17重新编辑 ]
[2 楼]
|
Posted:
2006-01-07 21:14
马文辉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222
:
223
经方币:
2192 元
:
0
好评度:
222 点
注册时间:2005-11-08
最后登录:2007-05-23
刘老的三部六病学说已被越来越多同仁和学者所接受,一个新学说的提出和完善需要一大批研究者长时间艰辛的工作和积极的推广,三部六病作为仲景学说思想研究成果之一,最终要被伤寒界所认可,还需要展开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3 楼]
|
Posted:
2006-05-14 17:05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QUOTE:
引用第3楼
马文辉
于
2006-05-14 17:05
发表的“”
:
刘老的三部六病学说已被越来越多同仁和学者所接受,一个新学说的提出和完善需要一大批研究者长时间艰辛的工作和积极的推广,三部六病作为仲景学说思想研究成果之一,最终要被伤寒界所认可,还需要展开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赞同!!
[4 楼]
|
Posted:
2006-05-14 17:17
马文辉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222
:
223
经方币:
2192 元
:
0
好评度:
222 点
注册时间:2005-11-08
最后登录:2007-05-23
关于《伤寒论》中三阴病证的三部定位讨论
要讨论这一问题,首先要把《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和六经的三阴三阳区分开,前者遵循《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为二阴之枢,少阳为二阳之枢,互为表里,同居半表半里。王好古《阴证略例》把厥阴在表,少阴在半表半里,太阴在里的分属是与临床吻合的。太阳少阴相表里是经络关系。
[5 楼]
|
Posted:
2006-05-14 18:20
马文辉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222
:
223
经方币:
2192 元
:
0
好评度:
222 点
注册时间:2005-11-08
最后登录:2007-05-23
胡老的三部六证说和刘老的三部六病说相似,不同点在一病一证,在《伤寒论》中病和证不是一个概念。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仲景对外感热病用发热类型和六时特点来分类疾病的一种方法,证是一个辨证概念。三阴三阳的对偶关系在《伤寒论》和《内经》是不同的,《伤寒论》讲的是时位关系,《内经》讲的是经络表里关系,时位中,三阴、三阳都有初、中、末和表、半表半里、里的差别,而经络中三阳属表,三阴属里。
详细可查阅《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7月第4期“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一文。
[6 楼]
|
Posted:
2006-05-23 11:05
王海峰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87
:
80
经方币:
780 元
:
0
好评度:
65 点
注册时间:2005-08-30
最后登录:2007-05-21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肤肌腠之间为第二层。太阳之气应天道运于三阴三阳之外有卫外之功。六气应三阴三阳,运于天体之中,总归太阳而近于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发于太阳者固多,但也有不伤太阳之气而入于里者,则是六经直中之风寒。按照通体与分部的观点解释太阳病则恶寒发热、身疼脉浮等是通体太阳为病,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等是分部太阳为病,两者上下相贯,表里相通,相互转化。按张氏六经气化为病的观点解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则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谓太阳主寒水之气;阳明病胃家实,谓阳明主燥热之气;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谓少阳主相火之气;太阴病腹满而吐,谓太阴主湿土之气;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谓少阴有标本寒热之气化;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谓厥阴从中见少阳之火化。张氏用六气标本中气学说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伤寒论》的六经病。
3、清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论述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另辟新径,独具一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修园对于张氏的学说极为服膺,他在《伤寒论浅注·凡例》中说张志聪张令韶“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强调“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并在张景岳“本标中气图”的基础上将六经标本中气与脏腑经络结合起来论述。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张志聪过分强调六经气化形气相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二张力求精深,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强调六经气化与六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关系。陆九芝也推崇张氏之说,以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六经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大法。众多医家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六经气化学说。
4、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讨论十分激烈,反对者有之,赞同者亦有之。
4.1 反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章太炎氏认为张志聪、陈修园之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1> 。赵恩俭氏认为“以六气解六经,其弊在于虚,使六经平脉辨证之实在学问成为‘肤泛空虚’之谈” <2> 。陈亦人氏认为“气化派注家的共同特点是把‘六气本标中气’学说贯穿于《伤寒论》中的全部内容中。由于大多强词夺理,玄奥难深,因此对于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论,不仅没有帮助,相反会造成人为的障碍,增加学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果,甚至把学者引入机械唯心论的歧途。”指出“《伤寒论》的理论并非源于运气学说,尽管六经病的性质与六气有一定的关联,而与运气学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3>
4.2 赞同《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万友生氏认为三阴三阳的气化理论是《伤寒论》的灵魂,如果离开了它,就会变成一部僵硬的教条,应把三阴三阳落实在气化理论上才有意义 <4> 。戴玉氏认为六经气化学说明确了形与气的辨证关系,认识到气化有生理病理之别,比较满意地解释了《伤寒论》六经证治的基本规律,对《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作出了贡献。刘渡舟氏认为六经标本中见气化学说是伤寒学中一门湛深的理论,有辨证法思想和唯物论的观点。它能系统地分析六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发病之规律而指导于临床,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6>
4.3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渊源与形成
戴氏认为《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运气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张子和等曾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有所论述。张志聪、张令韶等据《内经》的有关理论运用本标中气理论全面地解释《伤寒论》,至此气化学说已系统形成 <5> <7> 。郝印卿氏认为“《素问》、《灵枢》寻不出天六气和人六气相应与同构的确证,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就一定是产生于《伤寒论》研究过程中。谈论六经气化,拘泥其出诸《素问》运气七篇大论,张仲景创立《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承袭沿用了它等论点,显然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了 <8> 。
4.4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内经》气化学说的关系
松涛氏认为《六微旨大论》中的气化学说本是就自然界气化而言,和人体脏腑经络并不是一回事。但后世医家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支配下逐渐把它结合到人体脏腑经络上来,并具体地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来验证它,与《内经》意义有所不同了 <9> 。刘氏认为《内经》阴阳气化学说是古人观察自然界气候知识的说理工具,经过伤寒家们的移植与发挥用以说明六经六气标本中见之理,以反映六经为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指导于临床<6>。郝氏认为《内经》只论述有①天六气气化,②人体六经命名,③天人相应与同构。学术上可以把这三者说做是六经气化学说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但还不能认为它们就是六经气化学说,因为两者概念内涵尚有距离。六经气化学说是部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将《素问》六气气化和《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结果,是中医学术的发展 <8> 。
4.5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脏腑经络阴阳消长等的关系
针对张志聪离形论气的不足,现代医家强调了气化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很少有人单纯从标本中气理论来探讨《伤寒论》六经病的。如戴氏认为形与气之间具有辨证关系,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是六经气化的物质基础,阴阳消长胜复是六经气化的基本动力<5> <7>。郝氏认为六经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六经气化是有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强调不能离经言气<8> 。程希贤氏认为阴阳表里、六气盛衰、五行生克是标本中气与六经气化的基本传变规律<10>。童增华氏认为运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病变时,亦必须结合八纲、脏腑、经络、部位等理论,才不致顾此失彼,庶几更为全面<11>。
4.6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六经病证治
松涛氏 <9>、戴玉氏 <5> 、刘渡舟氏<6>、程希贤氏<10>、扶兆民氏<12>、吴勇氏<13>、童增华氏<11>等运用六经标本中气学说对《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机、治法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4.7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临床实践
陆鸿滨氏通过临床病例对六经气化学说进行探讨,认为六经气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六经营卫气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袭时的变化规律,六经的开阖枢及标本中见是气化学说的中心。六经气化可能是指有关机体适合外界温度变化的一系列调节机制。伤寒六经气化主要涉及体温调节机制,与自然界阴阳密切相关。病例说明六经气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诸如神经内分泌的生物钏机制、免疫机制等<14> 。
5、结语
古代医家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将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运用于《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的分析,概括解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比较广阔的道路,对《伤寒论》的临床实践亦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学说尚有不少片面及牵强附会之处,少数医家过于强调了气化,忽视了它的脏腑经络物质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应不出功能活动。因此,研究《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六经气化理论才比较完善,六经气化学说也才有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陆渊雷. 伤寒论今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年版
<2> 赵恩俭. 伤寒论研究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7年版
<3> 陈亦人. “六气本标中气不明,不可读《伤寒论》”刍议 江苏中医杂志1981;(5):25
<4> 万友生.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 湖北中医杂志1980;(4):35
<5> 戴 玉. 伤寒六经气化论 河南中医1982;(2):1
<6> 刘渡舟.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新中医1982;(7):51
<7> 戴 玉.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江苏中医杂志1982;(4):4
<8> 郝印卿. 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寻根 山西中医1994;(10):52
<9> 松 涛. 《伤寒论》初探六经标本中气 江苏中医1962;(12):1
<10> 程希贤. 试谈《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陕西中医1985;(2):86
<11> 童增华. 从标本中气说探《伤寒论》六经病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3):18
<12> 扶兆民. 从气化的观点探讨伤寒病六经证治规律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1):9
<13> 吴 勇. 标本中气与《伤寒论》六经从化关系浅析. 吉林中医药1987;(5):1
<14> 陆鸿滨. 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实践体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2):5
志一
[7 楼]
|
Posted:
2006-07-16 22:37
王海峰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87
:
80
经方币:
780 元
:
0
好评度:
65 点
注册时间:2005-08-30
最后登录:2007-05-21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结合的有机体系
□ 张喜奎 福建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6月26日《两个“六经”莫混淆》一文,有诸多新颖观点,读之使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但对文中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本着辨章学术之精神,将自己学习《伤寒论》的粗浅体会,简陈如下,不妥之处,尚希方家教正。
关于《伤寒论》六经实质问题,历代医家争议较多,提出了许多观点,计有经络说、六经分证说、气化说、经界划域辖病说、阴阳说、六经形层说、阶段说、三焦说、证候群说、正邪消长说、八纲说、时空说、六病分证说、用控制论模糊识别概念分析六经之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尽管观点不一,但都认为其属于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两个“六经”莫混淆》文中(以下简称文中)将六经实质指认为六证,“六病的实质是六证,且从属于八纲,故八纲辨证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且不论文中将病位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其“半表半里”难以“从属于八纲”,即使单纯将六病实质定为六证也似不妥。
对此,首先要弄清“病”、“证”和“症”的概念:所谓“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该病的本质性认识;“证”,系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现阶段的病理性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判断;“症”,即“症状”的简称,包括自觉的症状与他觉的体征,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病是疾病全过程的根本性矛盾;证是疾病某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证从属于病。症是病和证的表象,是确诊疾病、分析证候的依据,也是判断疗效的依据。在临床上建立中医病、证、症诊断标准,使病的标准体现疾病本质,把握疾病全局;证的标准体现疾病当前主要矛盾,确切反映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势;症的标准体现量化,反映疾病的缓急。进一步将三者结合起来论治,使辨病论治体现治疗的全局性,辨证论治体现治疗的阶段性,辨症论治体现治疗的即时性,以辨病论治限制辨证论治,指导治疗方向,避免了无原则的随证变法;以辨证论治充实辨病论治,便于抓着主要矛盾,避免主次不分;以辨症论治应临床之急,便于减轻病人痛苦,阻滞疾病恶化。
《伤寒论》建立了相关标准,构筑了祖国医学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临床体系,直至今日,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我们今日诊断标准的建立树立了榜样。如《伤寒论》的主要辨治体系,即今日所谓的“六经辨证”,实则即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相结合的有机体系,此从其各篇名称即可昭示:除少数理论论述及具体操作方法论述者采用“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等外,凡涉及治疗者,多采用“辨××病脉证并治”名之,其包含了辨病、辨脉、辨证、论治四个方面内容,其有关诊断的辨病、辨脉、辨证三个方面,辨病、辨证自不待言,而辨脉之“脉”实即指“症”而言,泛指疾病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单个症状或体征。初步建立了“病”、“证”、“症”的诊断标准。在具体标准的制订上,首先将疾病分为六大种类,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立提纲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所立六经提纲条文,即是“病”的诊断标准,在辨治过程中起到了纲要作用。在病的诊断标准下,又细分出诸多“证”的诊断标准,如太阳病中,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之证,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诊断标准,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再据具体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体质等等不同,又分列了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等等,制订了各自相应的诊断标准。不难看出,这些病或证的诊断标准,多是由“症”组成的,“症”的辨析,为准确辨病、辨证提供了基础,一般而言,辨症多隐含在辨病与辨证之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在病情紧急时,某一症便上升到了主要方面,成为整个诊断和治疗靶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等等,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发热汗多”、“腹满痛”及“脉沉”、“下利清谷不止”、“脉结代”等“症”,以及以小便利与不利辨蓄水蓄血、多少辨燥屎成与不成、清与不清(白)辨表与里及寒与热等等,构成了辨症的诊断标准。其辨证与辨症的诸多标准,均为网目,纲领与网目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疾病诊断和论治的有机整体;这些经典标准若能掌握、领会、贯通,临床当可思过半矣,我们应继承发扬。
[8 楼]
|
Posted:
2006-07-27 08:57
王海峰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87
:
80
经方币:
780 元
:
0
好评度:
65 点
注册时间:2005-08-30
最后登录:2007-05-21
伤寒论》“三阴三阳”时空生命模型探源(转贴)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 六经的来源、六经的实质等问题,在中医学界尚有争议,未成共识。本文仅从文化背景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1. 关于三阴三阳六经的来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体系直接来源于《素问·热論》。《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 六 日,厥阴受之 "。实际上最早记载“三阴三阳”名称的文献并不是《黄帝内经》,而是汉初的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只是到了《黄帝内经》足臂 “三阴三阳”十二脉才得以完整,那么马王堆帛书和《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又有什么来源呢?
有人进一步认为《内经》的“六经”与《左传》的“六气”有渊源关系。《左传·昭公元年》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这里的“六气”主要指气候现象。《内经》中的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亦指天地自然的气候。虽然《素问》“七篇大论”将六气与三阴三阳结合在一起,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将两者结合为:风合厥阴,暑合少阴,湿合太阴,火合少阳,燥合阳明,寒合太阳,幷以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 然而“七篇大论”毕竟在《素问》主体篇章之后,这种结合必然是在三阴三阳的名称以及学说形成之后。因此我们认为“六气”并不是“三阴三阳”的直接来源。
我们认为,“三阴三阳”来源于先秦哲学的“一分为二”(阴阳)思想和“一分为三”(三才)思想,而直接导源于《易经》的六爻卦和《易传》的六子卦。殷商时期的“阴阳”文字已经初显阴阳思想的端倪,西周末期以阴阳解释地震等自然现象(见《国语·周语上》),更标志着阴阳学说的成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一分为三”思想开始出现。 如《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了“三生万物”的观点。汉初《淮南子·天文训》解释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说道家“三生万物”的说法体现了“一分为三”的思想。
而成书于西周前期的《易经》的六爻卦结构无疑是比老子更早的阴阳六分思想的体现。《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均有六爻组成,呈现六位结构。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两卦外,每一卦都有阳爻和阴爻,从而形成阴阳交错的布局。其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明确提出 "三才"和“三男三女”概念。《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画而成卦。”《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认为宇宙由天地人三才构成,同时说明了一阴一阳分化为三阴三阳的过程。《易传》作者在分析六十四卦时,采用了上下卦爻位分析法,将一个六爻卦看成两个三爻卦。三爻卦由初中上三爻构成,表示天地人三才;六爻卦的六爻两两一组,也可以分为三种象,其中下两爻为一组,中两爻为一组,上两爻为一组,也表示天地人三才。可见《周易》的卦爻包含着“一分为三”的思想 。 同时,八卦中的三爻和六十四卦的六爻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各爻从下到上包含着初中末的时间意义和下中上的空间意义,均表示阴阳消长的三个阶段。时间和空间,宇宙(天地)和人生、万事和万物,十分和谐地统一在八卦、六十四卦中。
《说卦传》 第十章更明确提出 “三男三女”的六子卦学说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我们认为“三男三女”是“三阴三阳”的直接源头。“三男三女”提出的“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的名称,是“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命名的基础。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三阴三阳”是作为外、中、里十一经脉的称呼,到《黄帝内经》完成了外、中、里十二经脉的完整称谓。在《周易》中,震、坎、艮三阳卦(三男),其阳爻分别居于下、中、上三位,这与十二脉“三阴三阳” 外、中、里格局恰好相同,下、中、上三位分别对应里、中、外三位。马王堆帛书作者直接借用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二阴二阳(即四象)的名称,并创造了“阳明”、“厥阴”两个名称。
目前学术界有学者反对将三阴三阳的源头看成是八卦六爻,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们认为虽然《内经》没有直接提到卦爻(除《灵枢 ·九宫八风篇》以外),也没有文字直接说明三阴三阳导源于《周易》,但思想的形成并不都是突现的,文化的传承并不都是显性的。《周易》的卦爻结构实际上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思维模型,提供了“一分为三”和六位时空的思维方式。这对《内经》以及《伤寒论》的理论整合和重建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内经》中到处可见“一分为三”思想。《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灵枢·玉版》曰:“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把宇宙分为天地人三部分,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这是宇宙三才模式在人体中的应用。至于“三阴三阳”划分的理由,《内经》认为是 “气”的多少。《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至眞要大论》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可见,《内经》是根据气的多少把阴阳各分为三。 而气的多少是气(阴气和阳气)的消长变化以及时空的变化的体现,因此这与《周易》和《老子》的“一分为三”思想有密切联系。
《伤寒论》“六经”与阴阳的变化以及时空的变化同样有密切关系,《伤寒论》中太阳是阳气极度旺盛阶段,阳明为其次,少阳是阳气逐渐衰退阶段;太阴是阴气始盛阶段,少阴是阴气最为旺盛阶段,厥阴是阴气衰退转为阳气的阶段。六经的次序代表疾病传变的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代表先阳后阴、从表及里、从浅入深的传变过程,《周易》六子卦次序是长男 -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代表先阳后阴、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变化过程,可见《伤寒论》六经次序是《周易》六子卦次序在医学上的反映。此外,《周易》认为阴阳的传变具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天行”规律,《素问·热论》和《伤寒论》认为疾病发生后第七日正气始复而疾病自愈,这反映了《内经》和《伤寒论》所揭示的疾病周期规律符合《周易》宇宙阴阳转变规律。
2. 关于三阴三阳六经的实质。现代研究者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概念与经络学说中的三阴三阳概念是毫不相干的,若将二者机械地加以对应,必将导致对《伤寒论》的错误理解。有人则认为 《伤寒论》中的六经与经络、脏腑等有密切关系。六经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是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原理合并而成的。
笔者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经范畴是一个贯通时空、连接生命功能结构的统一模型。不可能与经络 、脏腑等毫无关系。这一点可以从其来源上加以论证。《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直接来源于《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的本义就是指经脉以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内经》的三阴三阳具有经络、六气、开阖枢等多种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是从不同角度对三阴三阳的认识。自然界四时季节中的六气发生盛衰变化影响人体经络结构,从而表现为开阖枢的特征。经络是三阴三阳的空间基础,六气是因三阴三阳的作用而随时间变异出现在宇宙空间中的气候现象,气的盛衰也表现随时间变异三阴三阳多功能的消长盛衰变化,开阖枢则槪括了三阴三阳的功能活动,同时含有三阴三阳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可见《内经》的三阴三阳并不局限于经络,是包括气的盛衰、表里内外的空间层次、开阖枢等的人体的六大生命机能系统。 这同时证明三阴三阳本身就是时空合一的时空模型。三阴三阳的空间意义,主要表现为经络或人体上下表里层次;三阴三阳的时间意义,主要表现为六气或气的盛衰;三阴三阳时空合一的意义,表现为疾病的传变阶段或开阖枢学说。三阴三阳是反映天地自然的变化现象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形式,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认识宇宙的一种方法或模型。《内经》把这种三阴三阳思维体系运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形成了经络生命系统,以此为依据来理解和调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内经》三阴三阳的思维方式对此后的《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是以《素问·热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人体的综合观察而形成的生命时空模型,是时空合一的人体六大功能系统。《伤寒论》六经是包括经络和与之相关的所属脏腑、经络分布领域、阴阳盛衰、开阖枢理 论的综合的人体机能体系的六大分类,既包括六经病证类型,又包括六经辨证方法。
《伤寒论》中的六经病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性的各功能体系失调而发生的疾病的六大类型。三阴三阳的每一类型,都有其典型的证候表现、转变过程及相应的治法。凡是人体抗病力强盛,病势亢奋的为三阳病证;凡是人体抗病力衰弱,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三阳病多为表、实、热证,反映的是机体内部邪正相争较为亢奋的病理变化,治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为里、虚、寒证,反映的是机体正气已受损伤的病理变化,治以扶正为主。这样,三阴三阳在伤寒诊治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伤寒论》六经病虽然主要是指伤寒的六种疾病类型,但 基本上都是十二经脉手足同名经病候的精简或补充,涵盖了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情传变趋势等各种情况。可见六经所涉及的内容已经不限于十二经脉,还有经筋、络脉、皮部以及脏腑等等,只不过“经、络、筋脉,类皆十二,配三阴三阳,而总以六经称。”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六经病证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六经病证仅仅视为六种病或六种“症候群”,而应该看成是经络辨证的前身和早期形式。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综合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当然六经辨证的重点是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又不能等同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不仅提出了论治伤寒的辨证方法,而且构建了时空合一的生命模型。 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基于这一时空合一的生命模型上的辨证。
( 载《张仲景研究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4 年 )
[9 楼]
|
Posted:
2006-07-27 10:58
马文辉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222
:
223
经方币:
2192 元
:
0
好评度:
222 点
注册时间:2005-11-08
最后登录:2007-05-23
张其成老师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和可取的.文献研究要历史的、客观的,文本的。
[10 楼]
|
Posted:
2006-07-27 20:10
快速跳至
>> 新闻信息栏
|- 新闻信息栏
|- 经方资源区
|- 医学广告区
>> 教学大平台
|- 教学大平台
|- 经方练习讨论区
>> 网上咨询区
|- 网上咨询区
|- 仲景美食园
>> 经方实验录
|- 经方实验录
|- 我最擅长使用的一张经方
|-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病例
|- 全国经方验案集萃
|- 方、药吟味
>> 黄煌教授专栏
|- 黄煌教授经方研究栏
|- 临证病案按
>> 自由投稿区
|- 投稿浏览区
|- 我的中医之路
|- 我学中医最大的苦恼
>> 百家争鸣区
|- 百家争鸣区
|- 中西汇通争鸣区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8197(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12:5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