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89
: 190
经方币: 1588 元
: 0
好评度: 189 点
注册时间:2006-07-07
最后登录:2007-05-15
|
伤寒两地书(第38-39条)
第38-40条论述大、小青龙汤证治。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此条论述太阳病外风寒、内郁热之大青龙汤证治。 前面曾经提出太阳病是否必恶寒之疑问,联系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以及此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可见,太阳病则必恶寒,而不论中风还是伤寒。伤寒必恶寒,条文中显然可见。中风则分虚证、实证,实证则恶寒,虚证则恶风重而恶寒轻,有所区别。 本是太阳中风证,出现“恶寒、无汗、脉浮紧”症状,此为中风而见寒脉,表现为伤寒之象。汗出则风邪得以外泄,无汗则外邪闭表,入里化热,故而烦躁。病机既中风表实内热之证,故用大青龙汤以表里两清。大青龙汤即为麻黄桂枝合方去芍药再加石膏而成,石膏辛甘,清热寓发散之性。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此为大青龙汤之禁。脉微弱则为阳虚,阳虚应当禁汗。学习时应当联系太阳病禁汗诸条,如第 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此条论述大青龙汤证之身重病机并指出与少阴病之鉴别。 此条当与上第38条对待学习。第38条“太阳中风”而“脉浮紧”,为中风见寒脉;此条“伤寒脉浮缓”,为伤寒见风脉。伤寒当恶寒,身痛,此条“身不痛,但重”,原因为伤寒轻证且有内热所致。 因其“但重,乍有轻时”,当区别于少阴之“欲寐”,又与上条同理。若脉微弱者,阳气则虚,不可用大青龙汤重伤阳气,故云“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请问:为何此条和上条均提出“脉微弱”和“无少阴证”的告诫呢?在大青龙汤证之条文里反复告诫不可误用于少阴虚寒之证,有什么重要原因吗? 赵红军
|
|
[楼 主]
|
Posted: 2007-03-15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