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最早开始对黄老师的临床思维有些感觉,是从看沙龙上黄波整理的医案开始的。愚钝如我,大概5年前,买到黄老师的《中医十大类方》,我把它当作中医的科普读物来读,3年前,买到黄老师的《50味药证》,我把它当作文献学资料来用。后来读了一些黄波整理的医案,再回头来看这两本书,才晓得------原来是这样子的。所以,我曾经把当时黄波整理过的医案拷下来,自己编排打印,装订成册,命名为《黄波从师录》,即使现在,时常翻阅,也常有所得。
不过,想对医案的发表,给黄波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建议每个医案分成三段来贴,第一次贴病人的主诉、基本情况、检查和化验指征等等,给大家3天的思考的时间,给读者自行诊断和开方;3天以后,贴上黄老师开出的处方及疗效观察,供读者参考,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最后再贴上你的按语,有一些还可以请黄老师直接来回答。
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基于以下考虑:
对于中医、经方的初学者,《门诊病案按》可以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初学者多是在校学生,根据我的经验,他们看读医案的时候对按语的热爱甚至胜过病案本身,倾向于海绵式的吸收,看按语可以看得热血沸腾,拍案叫绝,但要么转眼即忘,要么见到病人依然茫然无措,根本对不上号。其原因在于临床经验不足,少了些“胸中定见”,因此他们更需要在思考、批判、和比较中去接受一个结论,印象才会深刻。氧气是我们所必需的,但是个高浓度的氧气却会抑制人的呼吸中枢,其后果同缺氧一样可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之谓也!。因此,在处方用药、按语之间,留下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赠与经方学子一份探索、求证的快乐,不亦乐乎?
对于有临床经验的医生,《门诊病案案》是更侧重于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在临床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临诊、思维模式,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思维走向完全相同。我想大家之所以相聚于网络,一方面是为了求同,比如,结识于经方沙龙,是因为对经方共同的挚爱;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更是为了求异,只有异质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闪亮的火花。也许,病案讨论中,一个人对不经意的一句话,对另外一个人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以一个个鲜活的病案为依托,留下足够的余地,让我们的思维在这里碰撞,让我们争论、探讨、解惑中共同成长,不亦乐乎?
以上供参考,当然,你知道了,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方面需要你的进一步升级、改造^_^
如果可以,《经方试验录》和《全国经方经验集粹》板块也可参考这个方案。
另外,在贴医案的帖子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尽量遵照统一的模式,比如:
黄波应用桂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皮肤瘙痒验案两则
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晰明了,也方便一定时间以后,各版主可以按照方、病对帖子进行整理,比如《沙龙内应用小柴胡汤验案汇总》,《沙龙内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验案汇总》等,在一个帖子里面做出全部的相关链接,让大家更好地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