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 赵洪钧先生南京之行报告文稿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赵洪钧先生南京之行报告文稿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洪钧先生南京之行报告文稿

赵洪钧讲学系列
1、赵洪钧简历
2、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
3、怎样学好中医?
4、怎样学好中医通俗报告答疑
5、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讲稿)
6、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文稿)
7、藏五府六考
8、刺禁论篇中西医结合讲解
9、中西医结合谈高血压脉诊心得
10、中西医结合看慢性胃炎(附1案)
11、胆道病(附2案)
12、高血压病(附2案)
13、结核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2案)
14、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15、赵洪钧致审稿人的信
16、五苓散证新解
17、杨则民先贤论脉诊
18、杨则民先贤论疟疾
19、近四十年八纲研究述评
20、《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目录和编辑的话
21、《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自序摘要
22、《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七讲摘要
23、《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八讲摘要
24、内景赋

[楼 主] | Posted: 2006-12-22 12:28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洪钧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主张


毛泽东主席说: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近代中医第一理论家恽铁樵说: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我同意毛主席和恽先生的看法,认为无论继承还是发扬中医,都要提倡中西医结合。
但是,近来中医界未能正视这一点。
所以,中医界应该迅速摆脱一个明显的悖论:承认发扬中医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却要回避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是中西医兼授的,却认为西医课不利于学中医,于是教学过程中互不相谋;中医医院无不中西医兼用,却不提倡随时有机地取长补短;中医科研引进了几乎全部西医科研理论和手段,也不主张自觉地融会贯通。换言之,只有承认现行中医教育实质上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的中医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中医科研机构实际上是中西结合科研机构,才能不自相矛盾,讨论一切问题才能名正言顺。
长期不能正视这一点,就是长期自我限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服务对象,就要去找西医和那些中西医结合单位。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说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我认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学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学。先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教。医生们更要中西医结合地治病。掌握的西医手段越多,越能发挥中医之长。否则,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就会日趋萎缩,中医阵地越来越小。
当然,也要系统继承中医,也要学经典。为了便于学生继承,先生们有责任先把经典和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好。研究经典不是为了证明经典完美无缺,或者让学生全盘继承,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吃透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真正吃透中医,西医水平再高也不能在发扬中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所以,经典研究,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全部有关概念,特别是重要概念弄清楚。这样才能把中医的理论体系理顺。即概念清晰而统一,理论更加完善而简洁。这就是要整理中医的“理”和“法”。做完这一步,中医的技术——“方”和“药”等,才能在中医体系内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整理得好,学习中医的人,就会省去很多力气。我认为,经典研究,也必须中西医结合。
我探索中医经典、历代名著——亦即中医基本理论30多年,致力于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也有30多年。一向主张:中医的长处要认识够,中医的缺点要认识透。
总地来说,中医的长处是:注重整体调整,长于辨证论治和几千年来无数人进行的直接人体实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单味生药和复方知识。
中医的短处是:自然哲学性的基本理论,没有实验科学基础;注重临床,缺乏预防手段;解剖知识发育不全,短于外科。
如果教材编得好、先生教得好、学生学得好,5~6年制中医高等院校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同时,掌握的西医知识不低于西医专科,并且,在校期间就能把二者初步结合在一起。
继承和发扬中医还不仅仅需要中西医结合,一切当代科学技术和中外传统文化,都是医学家需要了解的。人文学科的素养,也很重要。医家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道德修养和社会经验,对医家之重要,更是不言而喻。
  此外,我认为,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最好有在县和县以下(包括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两三年的经历。那样就会对国民卫生保健现状有更真切的了解。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会更切实地理解为什么继承和发扬中医必须中西医结合。

[1 楼] | Posted: 2006-12-22 12:29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怎 样 学 好 中 医?
                赵洪钧讲稿
  
  按:这是2006年12月19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报告稿。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怎样学好中医,和诸位交流,我深感荣幸。首先,感谢文献研究所的盛情邀请,以及诸位在百忙中光临。
我一向不喜欢隐瞒自己的见解,今天有这样很难得的机会和场合,更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可能不少同好不赞成我的看法,但是,听听不同意见总是可供参考。我也欢迎,持任何不同看法的同行和朋友就此赐教或交流。
一、我的简明看法和初步答疑
1、我对如何学好中医的简明看法
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总看法,在座的诸位大都已经知道。关于怎样学好中医,自然和我的总看法一致。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如下:
只有中西医结合地学习,才能学好中医!
稍微详细一点说,就是:先生应该中西医结合地教,学生要中西医结合地学,最好尽快编写出中西医结合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中医。对学生来说,就是学好了中医。
2、初步答疑
大家必然会问:这里是中医药大学,我们学的专业是中医。为什么只有中西医结合地学习,才能学好中医呢?那样学出来的不是中西结合医吗?中医药大学不是应该改名中西医结合医药大学吗?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之间,不是没有区别了吗?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多次说过:
中医界应该迅速摆脱一个明显的悖论:承认发扬中医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却回避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是中西医兼授的,却认为西医课不利于学中医,于是教学过程中互不相谋;中医医院无不中西医兼用,却不提倡随时有机地取长补短;中医科研引进了几乎全部西医科研理论和手段,也不主张自觉地融会贯通。换言之,只有承认现行中医教育实质上就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的中医医院就是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中医科研机构实际上是中西结合科研机构,才能不自相矛盾,讨论一切问题才能名正言顺。
长期不能正视这一点,就是长期自我限制。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不能或不应该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我认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学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学。先生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地教。医生们更要中西医结合地治病。掌握的西医手段越多,越能发挥中医之长。否则,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就会日趋萎缩,中医阵地越来越小。
我看不出,现行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之间有什么大区别。
中医药大学应该培养出,中西医兼通而且善于结合的医生,不但是现代社会对中医教育的要求,而且是中医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必经之路。
有的朋友可能还是不同意上述见解,那么,看看中医教育走过的路和各方面的评价如何。
自从进入中医界,我总是听到道中人对现状不满,其中对中医教育的不满大概最强烈。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普遍抱怨中医乏人、乏术。为什么乏术,先不讲。乏人是说老一辈中医大量过世,新一代中医培养得太少,于是中医队伍比解放初小了许多。三支力量的方针提出之后,普遍恢复或重建了中等和高等中医院校。然而,这个方针执行20年之后,至少有一位名老断言,那20年里,中医院校没有培养出中医。即这位名老或某些名老们完全否定了国家中医决策部门的工作,更完全否定了那20年的中医教育。这位名老被很多人视为中医的形象和代言人,我却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为那等于说,20年中没有一个人在中医院校里学好中医。不过,中医教育很不能令人满意,大体属实。只是我看,这种不满意的现状,至少有一半是这种名老们的责任,因为正是他们左右着中医教育的决策,却不愿意自责和反省。
怎样评判中医教育的效果或成绩呢?
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最有发言权。
如果他们大都感到受欢迎——就业无困难,在校期间学的专业知识都很有用,业务上很快就得心应手,个体开业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工资收入也不错,那么,中医教育就是成功的。
据我所知,情况不是这样。
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很多人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他们感到困惑、悲观、失望,甚或愤慨。实际上,中医界普遍感到困惑。悲观失望的人也不少。经常到中医网站上看看的朋友,不难发现这一点。
这种现状说明,中医教育必须深刻反思,而后改弦易辙,走出困境。
这些年召开过许多次,全国性的中医发展战略讨论会。会上重点讨论的也是中医教育。最近争论的焦点,大概是中医院校的经典课是否砍掉。
我认为,有关讨论都没有切中要害。
要害是:中医教育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中西医关系。
据我所知,近代以来的中医学校教育,无不中西医兼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中西医关系,至今没有正确认识。近20多年来,反而在近代认识水平上倒退。
过去曾经争论过,中医院校的中西医课时比例是三七开、二八开还是四六开。这样争论的人,都是把中西医看作两张皮,而且是互不相容的两张皮。
我看,如果认为,设西医课不利于学中医,那么,一九开也不要。干脆砍去全部西医课,就搞纯中医教育。再这样搞20年,看看结果如何。不过,我相信,在座的朋友多数不赞成那样的中医教育,尽管少数人试一试我也支持。
如果西医课不能砍去,那么,就不必斤斤计较三七开、二八开还是四六开等等。最明智的做法是,让西医为中医服务,尽快编写出中西医结合教材。
尽管不是所有的专业课,都可以编出全面结合的教材,这种指导思想却应该贯彻始终。
于是,先生不难中西结合地教,学生不难中西结合地学。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但中西医兼通,而且中西医汇通。病人愿意找这样的医生看病,医院愿意雇用这样的大夫。让他们自己开业,业务上也会左右逢源。如果他们想发扬中医——做基础或临床研究——在校期间也打下了比较全面的基础。
我看应该这样教中医、学中医,也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中医。
二、为什么必须中西医结合地学中医?
为什么必须中西医结合地学中医呢?
上面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下面再进一步说明。
1、重温毛主席的看法
首先,重温一下毛泽东主席的看法:他说: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这是当年提倡“西学中”的基本思路或依据。
注意!毛主席做上述讲话时(1956年),新中国还没有建立或刚刚建立国家办的中医学院。“西学中”是受当时条件限制做出的选择。现在,不能再把发扬中医的主要责任推到“西学中”那里去。
为什么要西学中呢?
显然是为了发扬中医。即发掘提高中医宝库,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
单靠纯中医不能发扬中医吗?
不能说完全不能,不过,我认为,毛主席的看法还是更可取。即“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也许有的朋友坚决不承认这一点。不妨举一个和本大学密切相关,而且我在网上发过的例子。
《中药大辞典》是原南京中医学院在“文革”中编写的,1977年出版时,港台和海外的有关人士,看到她有些吃惊——动乱中居然有这样的成果!拿《中药大辞典》和《本草纲目》相比,其中包括的经验知识量和理论把握水平,都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李时珍再世,至少需要脱产学习5年,才能读懂《中药大辞典》。至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更是不可与《本草纲目》同日而语。
《中药大辞典》等难道不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吗?当代中医不需要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吗?纯中医能发扬出这样的成果吗?
诸位还可能问:可否提倡“中学西”呢?那样不是也能“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吗?
从逻辑上讲,当然可以。当年也提过。至今还有当年的“中学西”健在。只是,当时以“西学中”为主。原因很简单:那时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青年中医,让老中医(其实秦伯未、任应秋、董建华等人那时也不老)学西医,不容易被接受,也学不好。
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在不断地 “中学西”。所以,目前的中医界、特别是中医教育应该尽快把当年“西学中”的历史使命接过来——“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也就是自觉地、中西医结合地办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中医份内的事。
2、重温近代名家的看法
认识问题,不能割断历史。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有必要重温近代名家的看法。
旧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中说过:近代最有成就中医名家,无不主张中西医汇通。“近代中医发展之路即中西医汇通之路”。“近代中医教材不断改进,力求和近代中医教育宗旨一致,主流是沟通中西。”
张锡纯先生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书名就是“会通中西”的。他“年过三旬始见西人医书,颇喜其讲解新异,多出中医之外。” “1897年,他年近四旬,竟开始刻苦自学代数和几何,后又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全面参考西医建立了较厚实的基础。”
100多年前的张先生,学习西方科学和西医,并努力会通是何等自觉、积极、热情,又是何等的困难。所以,我实在不明白,某些当代人,为什么主张,中医教育或学中医的人,涉及和掌握的西医和当代自然科学知识越少越好!也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看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汇通的延续——就火冒三丈——实则恐惧。如果说,不学西医和西方科学,不搞中西医结合,才是对中医有感情,才是热爱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中医纯洁。那么我要问:且不说学外语,使用微机和手机,当代人从小学学习的1、2、3、4、5,到中学学习的数理化,没有一样是中国传统中就有的。学这些东西,不是也意味着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吗!反对学西医的和西方科学的卫道士,莫非不知道1、2、3、4、5,也不使用微机和手机吗!他们知道,网上(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通讯网)的每一个汉字和口语,必须依托或者结合多少现代科技吗!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大概很高,所以,这里的学子不但受过很好的中等教育,智商也很高。这个文化基础为他们学习西医铺平了道路。如果这里排斥西医,那么,他们已有的知识大都没有用处。中医院校何必招收这样的学生呢?如果,他们一进入中医院校,立即遇到知识断层——要学的东西和已有的知识毫无关系,不但是巨大的人力浪费,绝大多数人也会立即感到困惑。如果,这样的青年,在中医药大学里呆几年,变得非常保守——以捍卫中医的纯洁自居,不愿意接受任何非中医的知识和理论——就是令人痛心的教育悲剧。我感到极其遗憾的是,这样的青年不是很少。
中医先贤和这些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近代中医第一理论家恽铁樵说: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从这一看法推论如何办中医教育,就是:中医教育要想发展、进步,必须做到吸取西医的长处,和它相结合。……今天讨论中医教育改革,除非处理好和西医的关系,根本没有第二条道路。
这两位近代名家,都办过中医教育,他们会认为设西医课不利于学中医吗!他们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中西医汇通吗!
我曾经在网上发过杨则民先贤论脉诊的帖子。因为文字太长,这里不具体介绍。近日将再次贴在沙龙上。请有兴趣的朋友看看,西医知识对他阐发中医脉诊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三、冷静地看待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讨论如何学好中医,还必须冷静地看待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自然科学,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兴趣和感情。学习或研究中医,对兴趣和感情的要求可能更多一些。不过,科学的本质是理性,研习者的感情成分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顽固的思维定势。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自由地、理智地、清醒地、冷静地认识问题。不是陷入自大狂,就是在玄冥之中不能自拔。
总之,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待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简言之,必须承认,即便在中国大陆,中医在国民卫生保健体系中,也已经是补充或替代医学。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更是这样。
大体说来,中医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地位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合法、受保护、被提倡而且可以同时使用西医手段
这种情况只见于中国大陆,港台的中医都没有这样的地位。那里没有公立的中医教育、科研和医疗机构。行政机关和公立事业单位不雇用中医。中医不得称医师,没有出具出生、死亡、受伤害、传染病等证明的权力。使用西医手段是违法的。
②默许、不受保护,但可以以此为业
包括港台在内,目前有中医的国家和地区,大体都是这样。
③获得西医执业资格之后深造中医,而后可以同时使用中西医手段行医。类似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生,和中国的中医也差不多。
这种情况,目前仅见于日本。今后的港台和韩国等有可能如此。
④不合法、一旦发现立即被禁止
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美国的某些州,部分阿拉伯国家等如此。
可见,中医在中国大陆的地位最高。特别是允许和规定中医同时学习西医,因而可以使用一切西医手段。
大家可能不很清楚,尽管控制不很严格,近代中国当局不允许中医使用西药和西医器械。所以,我认为,即便不考虑西医知识对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性,中国大陆的政策对中医也很有利。如果中医自己决定不学西医,那么,从法律角度看,中医就无权使用任何西医手段。假设如此,大家可以想一想,目前的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单位会立即变成什么样子。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们,愿意毕业后被禁止使用西药和西医器械吗?
四、中西医结合溯源与回归
前面已经提到:近代最有成就中医名家,无不主张中西医汇通。“近代中医发展之路即中西医汇通之路”。“近代中医教材不断改进,力求和近代中医教育宗旨一致,主流是沟通中西。”
如果不是完全不懂历史,按说,当代中医发展之路,毫无疑问地应该回归中西医结合之路。当代中医教育也毫无疑问地要回归中西医结合教育。当代中医学子要学好中医,也应该而且必须中西医结合地学习。
但是,一些人莫名其妙地对“中西医结合”五个字很敏感或很反感。看来,历史太容易被忘却了。
比如,有人曾经这样说:中西医结合是结合一点儿,中医就被消灭一点儿,完全结合就是中医完全被消灭。于是,绝对不能搞结合。
其实,即便按照这种逻辑,也毫不可怕。
试看,近代中医名家如下说:
“我们大量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来补充和研究中医学,同时也应研究中医之长。无论治学方法和临床成绩都应该拿去补充西医之短,开阔现代医学的心胸,提高现代医学的境界。这种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如果做得好,不怕世界学者不注意。从此渐进,不难成为世界上一种新型完美的医学。”(梁乃津语)
又说:
“窃谓中医将来的演进蜕变,必出之与现代科学同化之一途。但我人唯一愿望即在同化以后,以现代特效药的原因治疗外,更充分发挥国产药物及独特方剂作用,加强整体反应以提高抵抗疾病,保卫体力、改善民族体格的中国特有的医疗,而成为中华民族建设性的、独立自主的,不若现在西医只裨贩舶来的‘完全的中国医学’。”(叶橘泉语)
又说:
“不论中西医师共同携起手来,诚意共同合作,积极推进中医科学化运动,以求进展而自存,应与时代洪流一齐迈进,而入现代科学之境域,与世界医药汇成一流,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合乎理想之新中国医学!”(杨医亚语)
诸位认为,近代名家害怕中医“与现代科学同化”,“与世界医药汇成一流”吗?“新型的完美医学”,不是分不清中西医了吗!
总之,害怕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小家子气的不良心态。他们远远没有近代医家那样的远见和胸怀。
须知,中医的社会功能从来都是保护人民健康。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不是文物,不是纯哲学,也不是修炼秘方,更不是某些人保护既得利益的借口或护身符,而属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医的奠基和发展就是随时汲取古代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果——包括随时汲取来自域外的知识。中医要想成体系地作为社会实践的形态存在,必须以它的社会功能被公众接受为前提。如果不能解决保健问题,公众不会为了她的纯洁和传统,宁死不求助于西医。
可能还是有的人不知道,新中国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结合,为什说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汇通的延续。特别是,三支力量的方针提出之后,表面上她和中医成为两家人,有必要再就此多说几句。
中西医汇通的含义就是:中西医融会贯通,合为一体。上引近代名家的话足以证明此义。
中西医结合是怎么回事呢?
她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哪一个人突发异想提出来的。自从1850年代,西医比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就有人开始努力在中西医之间谋汇通,后来,逐渐形成近代中医的代表学派———汇通学派。近代中西医汇通,就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显而易见,只要中西医并存,互相交流并取长补短,就必不可免。提倡并促进结合,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公众的利益,所以,这一持续150年的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融汇贯通探究,必然还会延续下去。
汇通的内涵与结合完全一致。汇通医家的目的就是要“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他们相信,“合为一体”的医学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中医,而是兼备两家之长。中西医结合的初衷也大体如此。
在现代世界史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提出传统医学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且,为此在长时期内,耗费了极其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西医而不是为了发扬中医,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如果不顾及中医发展,只需提赶超西医先进水平即可。
新中国的中医政策有两个要点:一是保护中医;二是中西医结合。这一政策大体定型于1958年,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
毛主席提倡“西学中”是为了发扬中医。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也是为了发掘、提高中医。主席的有关见解,集中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医界的普遍要求。
我想,关于中西医结合是否中西医汇通的延续。它是否为了发扬中医,说得相当清楚了。更详细的拙见,请看旧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和最近可能问世的《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最后,再次表达我对如何学好中医的简明见解:
只有中西医结合地学习,才能学好中医!
稍微详细一点说,就是:先生应该中西医结合地教,学生要中西医结合地学,最好尽快编写出中西医结合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中医。对学生来说,就是学好了中医。
我坚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先生和同学们,必然会自觉地、中西医结合地教中医、学中医。中医的前途寄希望于青年学者,寄希望于目前和未来的中医学子们。如果这一通俗讲演,获得多数青年朋友的共识,则洪钧幸甚!中医教育幸甚!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幸甚!需要中医保健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幸甚!
再次感谢诸位前来听讲,并希望听到诸位的批评和指正。
  谢谢!
  

[2 楼] | Posted: 2006-12-22 12:30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怎样学好中医通俗报告答疑
     ——为什么不现身说法地讲这个问题?
       
赵洪钧

按:这是赵洪钧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所作“怎样学好中医?”通俗报告答疑。

讲这样的题目,一般是结合自己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切身体会,同时尽量多地联系他人的经验来阐述。多数人,可能认为那样更好。我没有那样讲——本来是想那样讲的。现在的讲稿,完全没有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也几乎没有举他人的经验。
为什么犹豫再三终于没有那样讲呢?
原因有三。
第一是,这样的通俗报告,不宜举专业理论方面的例子。
如果举理论方面的例子,就不能举很简单的。举稍微复杂的,多数听众可能不熟悉。
比如,伤寒厥阴病纲领如下: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按传统理论,说不清厥阴病为什么会消渴。见过热病消渴的人大概很少。气上撞心是什么症状,大概也不是人人清楚。
加之,《金匱要略》的“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五”,开头照用了这一条。于是,伤寒厥阴病之消渴和杂病之消渴有何异同,按传统理论怎么也说不清。
只有中西医结合地讲——或者说参考西医知识,才能说清。
简言之,伤寒厥阴病之消渴,绝大多数不是糖尿病消渴。杂病之消渴,则以糖尿病为主。热病消渴中,最典型的是西医所谓出血热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口渴多饮。感冒或流感后期,也偶尔可见严重的口渴、多饮、多尿,却不是因为肾衰多尿所致。其中的道理很难用几句话让一般听众理解。要说清这一个问题,就需要大约2小时,而且听众要有足够的中西医知识和临床经验。
再如,《难经》的第一句话是:
“十二经皆有动脉”。
动脉是确有所指的,按说应该按实地解剖来解释,于是,这个问题似乎比较简单。但是,按诸实地解剖,并非十二经皆有动脉。古人和今《难经》注本,从来没有证明皆有动脉——一般只能举三处。要说清为什么古人那样说,也很费事。多数听众大概也不很感兴趣。
再如,五苓散证,不是很复杂。但是,即便按照中医理论,也不能说《伤寒论》所述的五苓散证为停饮、为蓄水、为水气不化、为水蓄下焦。说清这个问题,也必须结合很多西医知识。
第二是,举临床方面的例子,必须详细、深入、生动,要花很多时间。过于专业,就不是通俗讲演。较详细、深透、生动地介绍3、4个病案,大概也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听众必须相当熟悉临床。
第三是,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也只能讲如何结合西医,深入理解了有关理论问题,或者治疗复杂、疑难、危重的病人时如何得益于中西医结合。那样,同样会有上述问题。
如果泛泛地讲:如何读书?如何临证?怎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怎样向前人和他人学习?多数人不愿意听那样的老生常谈。
怎样满足不同层次的听众的需要呢?
讲稿就是刚才报告的。
同时准备了以下文稿,今晚或明后天一举贴在沙龙上。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请去沙龙上看。文稿有:
1、刺禁论篇中西医结合讲解
2、藏五府六考
3、五苓散证新解
4、中西医结合看慢性胃炎(附一案)
5、中西医结合谈高血压脉诊心得
实际上,此前在沙龙上贴过的“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呼吁停止滥用皮质激素”、“中医病因学的缺点”、“针刺所致气胸的抢救”和“经络的本意”等,无不现身说法,都涉及相当广而且比较深的理论和临床问题。已经足以证明,只有中西医结合的学习,才能学好中医。

[3 楼] | Posted: 2006-12-22 12:30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各位专家、教授、同好、朋友和同学:
  
有机会来贵大学交流,非常荣幸。首先,对文献研究所的盛情邀请深表谢意。诸位拨冗光临,更是对我的鼓励。但愿对我的粗浅见解不吝赐教。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幻灯1
报告题目: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报 告人:赵洪钧
  
这个题目是最近可能问世的拙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第一讲。
讨论气和气化学说,首先涉及气字。自甲骨文以来,气及其相关字如下:

幻灯2
气的甲骨文——三横,中横居中特短;金文和行气玉佩铭的气——气内加火;
气的本字——气;气的繁体——氣;气的异体——炁(应该源自气内加火);
气的音近形近字——云;云的古文——?我认为气的初文应该是云。
气的音同形近字——乞;乞派生字——讫、迄。文字学家认为,气就是乞,在甲骨文中写作中横特短的三横,字义和我们今天讲的完全无关。
  
诸位手中可能已经有报告打印稿,不必照本宣科。介绍拙文要点之前,先讲一下“学文献,读经典”和当代信息手段的关系。主要是说明一下,当代信息手段和高质量的电子文献的重要性。
  
幻灯3 
一、文献、经典和当代信息手段
 
当代科技为文献、经典和情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手段,即互联网和微机。这一手段使文献、经典和情报资料研究更加重要。一切科学研究工作者,都要善于使用这一手段,因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文献、经典和情报资源。主要从事文献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更有必要熟练掌握信息手段,并且为其他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利用的和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由于年龄、条件等原因,我掌握的信息手段很有限,但是,还是受益很多。如果完全不会使用这一手段,就无法通过微机利用网上资源,今天讲的这么多统计或考证结论都几乎不可能得出,因而写不出诸位见到的拙文。
拙文中,通过微机统计或者进一步据以考证的结论很多。其中,对本文最重要,和文献、经典关系也最密切的如下:

幻灯4
1、气字在《内经》中出现约3000次,占《内经》总字数的近1/50。
2、气字是《内经》中字频最高的实词。
3、气字不见于儒家之经。
4、气字不见于《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5、比较气字在现存汉代及以前主要子书中出现的频率,据以推断:战国中期之前,国人不怎么说气。自孟子时代开始,学者们对气的讨论比较多。进入汉代,气字的字频突然大增。
6、《内经》是气字字频最高的古代典籍(不含短篇文献)。单据今《内经》中气字的字频也可以推断,它的主要内容不可能成文于先秦,只能成于两汉。
从理论上讲,上述结论也可以通过人工——即人脑加上人的手眼做出来,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最简单的结论1,也没有人手工统计过。即便把《内经》背熟,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近代和近代之前的学者,都有读经的童子功,如果再博闻强记,似乎可以单凭记忆对儒家经典得出近似结论。其实不然。
比如,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特别是古今文字学家——指出气字不见于儒家之经,也不见于《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再如,1924年,梁启超作“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一文,引用《诗》、《书》、《易》、《春秋》和孔老孟荀韩等,基本上靠记忆,但是,他引用得不够全面。看来,掌握了现代信息手段,参考古文献时,当代青年都能超过梁启超。
通过微机得出上述结论1~6,需要多长时间呢?
如果不把下载文献——电子书的时间算在内,快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慢手也用不了一个工作日。
在一个小时内,遍查汉代及以前的经、史(添上查考《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只需多费大约10分钟)、子,同时反复详查《素问》、《灵枢》,在大约20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单单断定气在《内经》中是否字频最高的实词,靠手工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查一句话、一个成语或两个字及以上组成的词,微机就更加方便。所以,文献研究工作者,不必再做“文句索引”那样的工作。《中医经典索引》之类的工具书,远远不如通过微机查考方便、高效而且准确。
比如,想知道《内经》中“气化”连写有几处,几乎不能求助于文句索引。
我查的结果是:

幻灯5
《内经》中“气化”连写共29处,大都可以看作一个词。其中,见于七篇大论的就有26处。

再如,想知道“风者,百病之始”见于《内经》那些篇,出现多少次,查《内经文句索引》很费力,也不容易查全。通过微机查电子书,非常省力而且可以立即把查到的文句复制到需要的地方。
再如,查考《内经》中关于“心开窍”有几种说法,也很容易。
我查的结果是:

幻灯6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素4》)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素5》)
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素81》)
  
据说,有的《内经》先生因为这个问题在外国人面前出了笑话——他只知道心开窍于舌,不知道《内经》中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当然,知道心开窍不一,不等于对《内经》的理解就比讲《内经》的先生高明。但是,讲《内经》的人,只知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一种说法,显然不能说他学好了《内经》。因此,他还没有资格教《内经》。试看紧挨《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的《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中,赫然写着心“开窍于耳”,不是很难发现,为什么视而不见呢?有人可能说:我真的仔细通读过《内经》不知道多少遍,甚至手不释《内经》,为什么没有发现心开窍不一呢?我想,确实有的人会这样。之所以学《内经》、教《内经》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就是思维定势、认知结构或收敛性思维作怪。思维定势强固的人,常常对极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所以,思想清醒、活跃,特别是思想开放,思维理性而且自由,是一切科学研究工作者,能够做出重要创见或发明创造的必备素质。当代信息手段有助于培养这种素质。
  比如,发现《内经》讲心开窍不一致,就要问为什么。是作者或抄写者的笔误吗?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吗?大体和《内经》同时的文献中,有无类似说法呢?即是否当时本来不统一,今《内经》无意中保留了不同的见解呢?文献足以证明,情况恰如最后一问。这个问题留给感兴趣的同好来证明。
众所周知,微机自动统计绝对准确或绝对不会有疏忽错漏,这是人工统计永远不可比拟的。
不过,诸位也很清楚,统计准确与否还取决于电子书的质量。对微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和人脑相比,微机的缺点是:它不会发现哪怕最明显的录入或印刷错误。所以,现代文献和经典研究,更要求电子文献的高质量。
有些遗憾的是,我下载的《内经》是大约十年前的,大概是一种扫描本,错误很多。后来多次试图下载好版本,至今没有找到。所以,不敢保证《内经》的字频统计很准确。有关文句统计,也不敢保证完全无误。
总之,电子书的录入质量和下载是否方便,对有关研究非常重要。因此,我想向贵所和经方沙龙提一个建议。这一建议不是仅仅为了做字频统计等,而是经典研究和“学文献、读经典”必须的基本建设。
我的建议是:文献研究所应该提供高质量的中医经典电子书。经方沙龙应该把高质量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电子版白文全文,放在适当的地方。
所谓高质量,就是做到比现有的印版书错讹脱漏衍都少。此外,据我所知,还有几本相当好的研究中医经典的工具书,也应该很方便在网上获得。高质量的中医经典电子书,应该无条件地免费下载,以便中医界人人都有。
据我所知,其它学界——比如国学界,提供的经典或传统文化文献,都是高质量的,而且免费下载,下载者不必是会员,更不必是所谓高级会员。比如,230万字的《朱子语类》就有质量很高的版本。以目前中医界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除了大容量、高效率、经济、方便、反应快之外,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一切媒体和信息手段的特点和长处,就是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它体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精神——开放、平等、宽容、自由。我相信,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和经方沙龙不乏这种大气概。
南京中医药大学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前面,还因为江苏省有一位近代先驱。他在文献、经典方面的高水平,为西医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这位先驱,旧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如下说:

幻灯7
《中国医史》这样说:“另一个有趣的代表是江苏省教育会的宋新庆先生,他既不懂解剖也不懂英文。但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学者,每当对建议译名进行选择时都要询问他的意见。”
可见,单单斟酌译文名词,就非得汇通中西文化不可。可惜这一工作一开始没有实行中西医合作的体制,可以说宋新庆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医。
这段话见于王吉民、伍连德用英文写的《中国医史》第(待查)页。
这是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的事。我不知道当时的中医界是否有人能够代替宋新庆,但是,由此不难看出,要把西医真正引进中国,必须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当年的西医界邀请旧学专家参加名词审查,而且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应该承认他们的胸怀宽阔。发扬中医,自然也要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学文献、读经典大约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是,我认为,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还需要另一个方面:高瞻远瞩、广开胸怀,勇于汲取西医和一切当代科学。否则,只能自我限制。结果很可能是:没有做到中医与现代科学——包括医学相结合,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也没有继承好。
为免忽略,这里先提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有关学者,有责任研究一下宋新庆。给他立传的同时,最好介绍一下民国时代的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做的工作。
如上所说,中国的西医学融进了很多传统文化,可能有的当代中医对其中某些传统知识也不大熟悉。下面举出几个解剖名词,看看对其出处和传统含义是否很清楚。

幻灯8
动脉、大隐静脉、尺骨、挠骨、胫骨、腓骨、髁、踝、胰腺、膀胱、腓肠肌、脂肪、肌肉、阑尾、膈、胆汁、膜、贲门、幽门。

这些名词不是都见于《内经》,也不是全部照用了现成的字和词。但是,无论是照用的还是新造的字和词语,都和传统文化衔接得很好。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或天衣无缝。今天讲的这篇拙文——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也是为了传统理论和近现代科学融会贯通。
上面的名词中,已经在沙龙上解释过大隐静脉和阑尾,似乎也解释过胆汁。下面再说一下脂肪和胰腺。其余的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查考。
   
幻灯9
关于脂肪:脂和肪都见于《说文》,但不是一个词。古代文献中,大概只有《玉篇》中有脂肪连写。《说文》说,有角的动物脂肪叫做脂,无角的叫作膏。按说,应该脂膏组成一个词。古代文献中,也偶尔脂膏连写,至今还用民脂民膏这个成语。大概因为脂膏念起来不顺口,最后采用了脂肪。

幻灯10
关于胰腺:《说文》中没有胰字,《康熙字典》中是有的。腺字则《康熙字典》也没有。大概因为古人没有这种概念,古代汉语中没有腺字。于是需要造字。
怎样造呢?左边用月字(即肉)旁,略通文字学的人都会想到。右边用什么,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并多方联想——当然也要知道西医的原意。腺体大多是外分泌腺,要分泌液体——往外流“水”,于是用泉字作为右旁。泉在腺中既表音又表意。这个字把英文GLAND表达得很准确——比英文还好。

为了引进西医造的这个字,更符合汉字规律,比古代的类似字还高明。
  何以见得呢?

幻灯11
据我所知,经典中以泉为声旁读XIAN的字,只有缐字,而且最早见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周礼•天官•缝人》。其中说:“缝人掌王宫之缝缐线(?)之事。”
按:网上本子《周礼》,此处可能用线字,但吴树平点校的白文《十三经》则用缐字。商务版《古代汉语词典》引用《周礼》也是缐字。这说明,古文化学界,认为应该是缐。这里不作考证。

古人和今人,都把线和缐通用。但是,按汉字规律衡量,用泉字做声旁的缐显然不很好。再看《说文》,有“綫”字,没有“缐”字(说古文如此)。《周礼》值得怀疑。关于腺,到此为止。
胰字是否妥当呢?

幻灯12
我认为,把英文PANCREAS翻译为胰腺,特别是胰字,确实是英文(来自拉丁文)原意。民国之前,胰腺曾经翻译为脺(CUI)或(月+臣)等,还有的翻译为“甜肉经”,都不好。(月+臣)是胰字的异体,有些生僻。甜肉经则很不准确。我国古人很早就利用猪的胰腺制成去污用的洗涤剂——胰子或猪胰子。在我的家乡,至今还有不少人——包括我本人——把肥皂叫做胰子。引进西医解剖生理之后,更深刻地认了这个器官,故把英文PANCREAS翻译为胰或胰腺非常好。

大家知道为什么胰腺能做成洗涤剂去污吗?建议有兴趣和有条件的朋友,就此写一篇文章。
插入:网上查到《世说新语•纰漏第三十四》
1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又查到:皂角、胰子、蛤蜊油
年轻人见到这个题目便会一愣,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离开我们的生活已有几十年了。在过去,它们与我们北京人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皂荚树是落叶乔木,春季开白色花,结出的荚果呈带状,荚果中富有胰皂质可供人们洗衣去污用。北京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因百姓收入比较低,为了省钱有些人家就用皂角当肥皂来洗衣服。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再使用。
由于皂角的粉末弄到人的鼻子里会使人打喷嚏, 我小的时到候同学总爱在课间休息时,用小刀把皂角削成粉末,趁别的同学不注意,把皂角粉抹到同学的鼻子上,使那位同学喷嚏连连。
  如今洗衣粉、洗衣液等洗衣用品琳琅满目,已经见不到用皂角洗衣服的人家了。
猪胰子是老北京人使用的一种肥皂,有的人也把它叫猪胰子球或胰子球,因为它是做成球状的。猪胰子的原料是猪的胰脏和碱,将猪的胰脏捣碎后再加入碱面和一点点香精,然后把它团成球状就是猪胰子了。那时在百货店、合作社(解放后由消费者集资建成的副食和日用品商店,主要针对当地街道的居民)、货郎担上都能买得到它。因为猪胰子的价格比较低,去污力强,故而很受劳动人民欢迎,不少家庭主妇都去买猪胰子。
蛤蜊油因蛤蜊而得名,它是一种用蛤蜊壳装着的护肤油脂。同一规格的蛤蜊油所选用的蛤蜊大小都差不多,就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蛤蜊油的售价不高,在解放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北京市民的主要护肤品。由于它价格不高、防皴防裂的性能还不错,擦在脸上还能散发出香味,故而很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无论男女老少在冬季都会使用它。
邯郸一网站有一篇文字,不能下载,也不能复制。其中提及《新语》和为什么胰子去污力强等。可惜它有悖于互联网精神。

总之,国人引进胰腺这个中医脏腑中没有的、很重要的消化腺的做法,很有意思。它提示中医应该反省:为什么劳动群众认识到,而且经验性地长期使用的内脏器官,根本不见于当时的中医著作、中医没有进一步认识呢?
日本人大量翻译西医书和西方自然科学著作比中国早,当初,他们也尽量使用汉字或日本汉字翻译西医和其它自然科学术语。只是,我对日语一窍不通,以上所说是否有的自日本引进,我拿不准。不妥之处,请黄煌教授纠正或补充。
就这两个词查《说文》,还发现了两个有趣或难解的问题,顺便交代一下。
  
幻灯13
一个是骨字去掉月字也是一个字——“冎”(GUA),而且被许慎看作部首。这个字的意思有点吓人。《说文》说:“冎,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也。”过去我知道冎很可能是骷髅——特别像没有肉的颅骨,但没想到古人曾经“剔人肉置其骨”。有人告诉我,不久前还有的地方有此风俗。可惜,这种没有科学头脑的剔人肉,未能促进人体解剖。结果,我国古代的解剖知识,最早来自《礼》。或者说,中文的解剖术语,出自儒家经典的比出自《内经》的多。

下面是《仪礼•特牲馈食》中的一段话:

幻灯14
“尸俎(ZU),左肩、臂、臑(NAO)、肫(ZHUN)、胳(GE),正脊二骨,横脊,长胁二骨,短胁。肤三,离肺一,刌(CUN)肺三,鱼十有五。腊如牲骨。祝俎,髀(BI)、脡(TING)脊二骨,胁二骨。肤一,离肺一。阼(ZUO)俎:臂,正脊二骨,横脊,长胁二骨,短胁。肤一,离肺一。主妇俎,觳(HU)折,其余如阼俎。佐食俎,觳折,脊,胁。肤一,离肺一。宾,骼。长兄弟及宗人,折:其余如佐食俎。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XIAO,CHEMG)肤一,离肺一。”
和这段话接近的文字,反复出现在《仪礼》中。其中很有几个肉字旁的字,不见于《内经》。有兴趣的同好可以读读《十三经注疏》中的解释。

幻灯15
另一个字是月字旁加上已经的已。这个字被用来说明膏和肪,即膏和肪都是(月+已)。但是,我未能在《说文》中查到此字。《康熙字典》中也没有。按说,许慎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手头没有《说文解字注》,不知道段玉裁是否发现了这个问题。
  
关于当代信息手段对文献、经典研究的重要性,讲到这里。下面扼要交代气和气化学说的拙见要点。

幻灯16
二、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要点

1、气和气化学说被冷落的原因
(1)气和气化学说确实比较难说清。很多耳熟习见的东西,反而是没有真正认识到的东西。比如,每天多次上下楼梯,却不知道自己的楼梯有几阶,它的设计要点是什么。再如,中医无人不知五赃六腑。若问:为什么脏五腑六,能说清楚的人大概很少。气和气化学说,比这两个例子复杂得多。所以,几乎人人都可以就此发几句议论,争论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科学研究与常识认识事物不同在此。
(2)维护气和气化学说的近代著名医家,对此说有严重的误解。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此说。如:
  唐容川说:“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唐容川 《本草问答》)说明唐氏不大了解西医怎样讲代谢,以及那时西方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理论。
曾觉叟说:“中医之根本在气化,西医之根本在物质”。(曾觉叟,以中以不能科学化之理由告国人书,国医正言,第一年汇刊)显然,曾氏不知道,“气”本来就是物质。
吴汉仙说:“细胞之学,创自德医,气化之学,始自灵素……气化其本也,细胞其末也。”(王慎轩编,中医新论汇编,第一册,7~8页)吴氏批判细胞病理学的机械论倾向是对的,但显然不知道气化和代谢的关系。
(3)批判此说的近代医家有些无的放矢。比较激进的近代医家,对此说做过激烈的批判。特别是1934年陆渊雷发表“从根本上推翻气化”一文之后,中医界很少有人重视气和气化学说。其实,陆氏批判的只是运气学说中的“六气”。不过,当代中医很少有人读过陆氏的文章,不能说解放后关于气的理论探讨很少是陆文的过。
(4)解放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对此说重视不够
解放后最早的《中基》教材,是1959年出版的《内经讲义》,其中没有专章讨论气和气化学说。此后40年中,《中基》教材都没有气和气化专章。文章虽然有10多篇,关于气和气化的认识还是有很多混乱。对有关文章的扼要评价,请张薛光先生介绍。
诸位不难发现,尽管我对气和气化学说的简明见解,毫无牵强附会或深奥之处,得出拙见确实要走很远的路。所以,拙文很长。
总之,如何认识气和气化学说是一个大问题、老问题、比较难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个新问题。从刚才讲过的内容可知,它又是牵涉文献、经典最多的中医理论问题。诸位手头已经有“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文稿。此文是最近可能问世的拙作《中西医结合20讲》的第一讲。在此只把拙文的要点和写作思路交代一下,而后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气与气化学说当代阐释的简明结论
“气化”学说中的气,就是一切微观物质。“气化”就是现在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主要指肉眼不可见的那些构造和过程。我们已经可以借助物理、化学(对医学来说是生理学和生化学)基本上说清这些变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对医学或人体生命现象来说,“气化”相当于代谢。
“气”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的关系就是传统哲学中“气”与“理”的关系,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物质和理论(或规律)的关系。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中,气怎样聚散的。
一句话,宇宙万物自始至终无非是气在变化,即气化。所以,气等于西方哲学中所说的物质。气化便是物质变化。气合而有形,便指万物有能为人眼看到的不同层次的构造。今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凡总称物质,仍系哲学的物质。因此,气化学说并非中医特有。自然科学就是研究物质构造、运动和变化的。说气化学说的科学潜容性很大,就是因为它与现代科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完全一致,即互相兼容。在认识事物、解释现象时,古今人之间,只有精粗之分。换言之,中医原可接受一切近现代科学关于物质(包括生物)构造和变化的理论。现代科学(包括医学)也可以吸取中医学说的精华。
3、拙文的思路
读过《伤寒论新解》的同好应该知道,其中把“气”作为初始概念,即那时已经认识到“气”和气化学说非常重要。所以,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是在10年前写《伤寒论新解》的过程中,动手写也在5年前。然而,动手不久就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写。由于气字不见于《诗》、《书》、《易》、《春秋》,也不见于《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所以,和阴阳五行不同,气完全没有战国之前的古代文化典籍依据。《论语》和《孟子》言气,也没有本文追查之义。于是,对气和气化学说追本溯源,一方面要从甲骨文和金文中,找文字学或语源学方面的根源。另一方面要从《论语》之后的文献中,查考气的后世概念演变,特别是气的无形的物质这种哲学概念始见于何时何种文献。由于长期住在乡下,没有任何文字学方面的参考书,这个题目就搁下了。去年有出版社约稿,才集中时间,并托人买到最起码的参考书,做完此项研究。当然,还有不满意之处。
拙文从气和气化学说不应该被忽略说起。
(1)气在《内经》和后世医书中的高字频证明,离开“气”字,中医便无法说理。换言之,若没有气和气化学说,中医的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经络、药理、方剂和治则等,都成了空的理论外壳。气和气化学说,应该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它与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没有根本理论冲突,因而,与西医理论完全兼容,是中医理论中,科学潜溶性最大的学说。
  (2)追查气的来路
发现“气”字不见于儒家之“经”。
据我所知,前人从来没有指出这一点。
从经查到传。
最重要而且可靠的儒家之“传”,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其中,也都不见“气”字。
《易传》、《左传》中气字不多,也不足作为断代依据。
再查最足以作为断代依据的《论语》和《孟子》。推断从孔子到孟子,言气只有两义,相当于现在说的空气和精神。
“血气”连写成为一个固定词,很重要。简明而且准确地解释“血气”,“血”指肉体,“气”指精神或心理活动。《左传》中的“勇气”、“一鼓作气”中的“气”,也指精神或心理活动。看来,至迟在春秋末期,“血气”一词,已经为普通学者使用。医家使用它应该更早。
为追寻气的文字学根源,查考甲骨文和金文。结果是:
甲骨文中没有中医所谓气,也没有当代所谓气。
金文中也没有从孔子到当代所谓气。
大约战国末出现了气内加火的气。
接着查考《尔雅》和《说文》,后者更重要。《说文》提示,云和气最初可能是一个字。
比较10种重要子书得出结论:自战国中期开始,气字出现的频率开始增高。进入汉代,突然大增。于是,《内经》如此多见气字,即可理解。
(3)考察战国中期之后到汉代气的含义演变
最先发扬气和气化学说的应该是道家。
庄子说:“万物一”,“通天下一气”,那么,气就是物质——构成万物之质。至于“人之生,气之聚”,则是确切无疑地说,人体也是气构成的。他说:“人之生,气之聚”,就和孟子所谓:“体,气之充”相距只有一步之遥。
先秦显学中,儒家的荀子也接受并发挥了气和气化说。
孟子时代很多人谈气、养气。《孟子》原话也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且是和“孟施舍之守气”相比较提出来的。
汉代学者纷纷言气。
由于《春秋繁露》和《淮南子》成书时代很接近,谁先提出元气说,不可确考。
《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之合阴阳,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 至此,气开始与阴阳联系了。不过,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清楚:“气”是阴阳交合,天地陶化的载体。或者,没有气就无所谓天地、阴阳了。据此,我们只能说,气就是微观物质。
总之,先秦两汉的气和气化说,已具备物质和物质变化的意思,但气还未明确上升到宇宙本体。
东汉初年的王充,把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发挥到极致。
他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显然,他认为天地自然不过是气。
(4)两宋的气和气化学说
气和气化说以两宋最发达。
《朱子语录》的前两卷就是“理气”——关于理和气——不是中医治气郁用理气法的意思。其中涉及大量自然科学问题——对它们做出自然哲学解释。
宋儒的突出贡献是,把气提高到本体论高度,并用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
最先提出气本体论的是张载。
程氏兄弟(颢、明道,颐、伊川)明确提出气化说,认为:万物之始,皆气化。
我国古代,集客观唯心主义之大成者是朱熹。他主张理是本体,认为理和气可以分开,而且理在气先。
朱熹也曾用气化说解释宇宙演化、天地生成过程。
古代的气化学说,在解释生物出现时,始终没有明显进步。到朱子,仍然认为人也是一步气化形成的。如:
“问:生第一个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洪钧按:即阴阳五行)之精合而成形,释家谓之化生。如今物之化生甚多,如虱然。”
(5)物质和物质变化——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弄清气即物质,气化即物质变化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气和气化学说是东西方科学的共有基石。换言之,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潜容性最大的学说。这一学说有三大要点。
一是肯定外在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是宏观(有形)之物由微观(无形)之气构成。
三是强调变化,特别是有形的变化应该以无形的变化来解释。
肯定了一个独立于人体主体的客观外在世界——气或物质的外在世界,就为自然科学提供了认知的对象。
古人基于这个学说,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的解释,自然难免粗疏、武断和猜测,这在近代西方科学家那里也很常见。
总之,气包括一切微观物质。
怎样理解“气化”一词呢?显然就是现在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主要指肉眼不可见的那些过程。对医学或人体来说,气化就是肉眼不可见的代谢。
(6)顺便介绍墨家的原子论
以下拙文内容,不再交代。先请张薛光先生简介一下,解放后关于气的文章综述。而后,诸位有何见教,请提问。
   
  三、准备答问

1、如何看当代词典中关于气的解释?

答:词典中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新华词典》是解放后的标准字典。其中解气共有9义:①空气。②某种气体。③自然界冷热阴晴现象。④精神状态。⑤思想作风。⑥发怒或使人生气。⑦气味。⑧中医指人体机能的原动力。例如:元气、气虚。⑨中医指某种症象。例如:湿气、痰气。
关于中医的两义,显然是不准确的。④⑤两义意思重复。⑥义是动词,可以独立。⑦义虽然常见——如香气袭人、臭气熏天,但是,显然不如把气解作无形——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准确。
商务版《古代汉语词典》的解法也有问题。
如:关于古代医学用语有两义不合适。举元气做例子就不恰当。今《内经》中没有元气之说,即便有,加上元字就不是本义了。又举白居易的诗“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说痰气是病象,不准确。痰气就是痰的气,正如水气来自水一样。
关于古代哲学概念的解法也有问题。特别是2)指主观精神,而且引《孟子》为证,说明编者认识混乱。其实,气用于精神或心理含义时,并无主观或客观之分。在黑格尔那里,有所谓客观精神,常人所谓精神都是主观的。
其中还有“气化”的解释:①指阴阳之气变化。(举张载《正蒙•太和》文)②中医指人体气机的运行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总之,查过词典之后,读者不能准确理解气和气化。
  
2、今《内经》中言气有几义?
  
答:有5义。但下面说的第5义相当勉强,即古时没有这样明确的含义。
  (1)指空气:如:“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见于《灵枢•口问》又,“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但这样用的地方很少。
  (2)指精神或心理状态:如:“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见于《灵枢•逆顺》。这是引用的兵家之言(可见于今《孙子兵法》),和一鼓作气义同。这样用的地方也很少。
  (3)指原始的基本物质: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这段引自《太始天元册》的话,是讲宇宙和万物演化的。其中肇基化元的元,应该理解为元气或原始物质。但《内经》中不见元气连写。
  (4)指肉眼不可见或无形的物质:这是《内经》论气最多的用法。即其中绝大多数气字含义如此。上举(1)、(3)也应该包括在此义当中。不过,古人对空气或今所谓大气也有感性知识,思辨性的元气对推测宇宙万物演化很有意义,它们可以独立。
(5)指能量或功能: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能量”这种概念。功能的概念是有的——最常拿“用”字表示。今《内经》把气和用一起讲的唯一的一句在七篇大论的《六元正纪大论71》中,说:“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运气学说中的气,也不是指功能(用),而是无形的物质。不过,有的地方按现代理解可以解释为功能或动力。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脉宗气也应该是无形物质的意思——脉内气的根本或脉气之宗。但是,今天看来,把它解释为气血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可能更好。但需强调指出,今《内经》讲气,确实没有明确指功能或功用的地方。比如《素问》第一篇有肾气盛、肾气实、肾气平、肾气衰、阳气衰等。今人可以理解为肾的功能盛衰,但不能说本义如此。本义还是肾的先天无形物质充实或缺少,否则,肾气实就解不通。这是因为古人没有明确区分物质和能量、构造和功能的缘故。
  
3、为什么尊见强调气化学说中的气就是无形的物质?

答:关于此义,今《内经》中有很明确的依据。如: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宝命全角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以上所举经文中的气,显然都是无形物质之义。
此外,拙文中统计出来的气计有:
“谷气”约21见, “邪气”约122见, “上气”约19见, “气血”约19见, “血气”约131见, “精气”约39见, “正气”约11见, “真气”约19见, “营气”约15见, “卫气”约74见, “阳气”约153见,“阴气”约82见,“天气”、“地气”各约52见,“水气”、“火气”各约10见,“金气”、“土气”各约2见,“六气”约18见,“五气”约22见,“经气”约15见, “神气”约17见, “清气”约10见,“浊气”约13见。未统计的如:某某“之气”约163见。其中气的含义,都是无形的物质。否则都解不通。比如“上气”一词指呼吸困难,即今俗话说“上不了气儿”。单讲其中的气字,就是空气。空气也是无形的物质。
再如:经文中“何气使然”这样发问有约30处。
再如:今《内经》把气和用一起讲的唯一的一句在七篇大论的《六元正纪大论71》中,说:“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运气学说中的气,也不是指功能(用)而是无形的物质。
总之,今《内经》中的气字,90%以上指无形的物质。
如果再联系《礼记•礼运》关于人的定义,更应该这样认识气。
其中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如果像有的人那样把气说成是“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的东西。那么,《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里的气和气化也是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吗!

4、黄力大夫对刘长林先生近来一篇网上文章看法

刘文原文关于气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气’有很多用法,但作为存在最终是两种,一是有形之气,一是无形之气。有形之气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气态物质,如云气、水气、大气等。无形之气则完全是另一种性质的实在,它们‘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故曰:‘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管子•内业》)作为宇宙本原之气,应当是指后者。中医学所说的生命之源,实际也是指无形之气。”
黄力的看法:赵先生和刘先生有过文字交,赞赏他研究中医哲学问题的热心和执著。但这篇网上文章(中医哲学是具原创性的中国哲学)显然不很厚实,也没有在文字和义理上真下功夫。《内经》没有说气“其细无内”,更没有说“其大无外”。 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的气,只能理解为黑格尔说的客观精神或朱子的“理”。朱子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却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这是公认中国古代最高明(最地道、最传统)的哲学家关于气的理解。“形而下之器”的气是和理相对的,显然不是“只能由人的‘心’与之相通的气”。另一位主观唯心主义的王阳明说:“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故他虽然认为“心外无物”,却不把气和心混同。上面说过,气有精神的用法。在孟子那里,他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这种 “配义与道”的气,显然不是中医气和气化学说要研究的。如果说这才是“生命之源”,也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这种“最终存在”确实不是物质,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存在”。尽管现在不把谬误和唯心主义划等号,自然科学还是要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我也不认为,《内经》或中医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气的基础上。

5、现代物质理论认为,微观物质有构造有层次,即也是有形的。古人所说之气真的是“其细无内”吗?

答:严格说来,古人认为,气也是有形的。只是肉眼看不清——可以看到迹象。公认最著名的古代哲学家和儒家后圣朱熹如下说:
“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理无形,气便粗,有渣滓。”
“盖太极是理,形而上者;阴阳是气,形而下者。然理无形,而气却有迹。”
“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于是“气”属于“器”。
形而下之器的气,生物之具的气,有迹的气,显然是有形的。只不过看不清、摸不到而已。我认为,古人从哲学高度对气的理解还是朱子最高明。他对自然现象做的自然哲学解释,也比古代学者都多。当然,免不了粗疏和臆测之处。
至于做精神或心理用的气,自然不是物质。毛主席说: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但中介是人。即革命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唯心主义者不这样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的客观唯心主义者那里,“道”、“理”、“太极”就是尽善尽美的终极存在。它们完全先于人的认识存在,也先于物质存在。人的认识不过是寻求或体验内心中已经有的“道”、“理”或“太极”。
主观唯心主义的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但不要以为,他主张人可以任意胡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很少见的建过大功、立过大业的学者和思想家。孔孟颜曾董韩(愈)张(载)程(颢、颐)朱(熹)陆(象山)等,都不过是学者。曾国藩建立过功业,思想方面的影响远不如王阳明。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还有的思想家的功业超过王氏,只有两个人:孙中山和毛泽东。这两个人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应该无人不知。他们大体上都是认为“知难行易”的。如果再加上三个,就是商鞅、管仲和王安时。
王氏的核心主张是:致良知和知行统一。所谓致良知,就是要做“大人”。什么是大人呢?“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就是能“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故他所谓的“致良知”就是要追求那时的“大公无私”。知行统一就是身体力行那时的“大公无私”。总之,王氏的“心外无物”和西方神学家为了证明上帝全知全能的“心外无物”,出发点和目的完全不同。

6、你怎么看气的英译?

国人对气认识不清,影响到它如何翻译为外文。它的英译主要有两种。一是译为energy,一是英文拼音音译另外加说明。前一种译法不是气的主要含义。后一种译法另加说明一般如下:(略)
  

[4 楼] | Posted: 2006-12-22 12:33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谈高血压脉诊心得
 
赵洪钧
按:这是附在《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七讲后的文章。

高血压有简便经济的西医诊断手段,即血压计。但是,测量血压总是不如诊脉更简便经济。况且,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多数中西医结合大夫看病时,诊脉也必不可少,而门诊病人不一定个个测血压。所以,如果脉诊有助于诊断或排除高血压,就会大大减少高血压漏诊的可能性,也是对脉诊的发扬和提高。
出于上述考虑,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潜心探求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而且略有心得。下面简单谈一下个人的经验和见解。
1.典型的高血压脉象
单从西医理论知识出发,多数人会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应该是洪大有力的,至少应该有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只能说部分患者呈现有力的脉象而且多数不洪大。
据笔者的经验,典型高血压脉象表现为两个极端。
第一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洪大弦急”或“洪大弦硬”。
先说一下上述两种脉象用词上有无不妥,主要是“急”和“硬”两个字的用法和含义。这两个字都不是很标准。但是古今名医都有人这样用。“急”是“紧”的意思,“紧”是当代28脉之一,故“急”改为“紧”可能更好。“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常人说的不柔软,弹性又不好。另一种是很有力的意思。“紧”强调弦,“硬”也有“弦”的意思,但更强调不柔软。实际诊脉中,很难区分“紧”和“硬”。
其次需说明的是,这种极端脉象是复合脉,虽然很典型——指下易了,却不能用一种单纯脉象来描述或代替——纸上难明。笔者认为,这种脉象最好如上表述,因为它符合传统脉诊术语规范,也符合中医措词习惯,而且比较容易掌握。
再说一下上述脉象的辨证意义。
洪大之脉,必然轻取应指,故属于浮脉,洪大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形容。在传统脉诊中,脉大可虚可实,虚者为多。洪大之脉则属实无疑。今教材谓洪脉主气分热盛。大约从伤寒白虎汤证来。其实,并非只有外感可见洪脉。弦脉主肝胆病、痰饮等。故见上述脉象即可断为肝胆气实。又,内伤见此种脉象,必非寒证,极可能有郁火。所谓气郁或气实化火也。实际上,见此脉的患者,大多面红、神躁,舌红苔黄,自觉内热,大便干燥等。故此类患者除肝胆气实外,多有郁火上蒸。于是中医治则即可确定。
第二种极端表现是:脉象“沉细弦硬”或“沉细弦紧”,大体上相当于伏脉或牢脉。笔者认为,还是用上述四个字或四种脉象限定比较好。这样至少便于掌握。
这里不必再讨论用词。此种极端脉象就是:轻取不见,重取有力,弦细而长。更有甚者,脉可附骨,需要用力重取,而且越重取越有力。故诊脉时必须重取,否则就会漏掉高血压,而根据脉沉细断为严重气血虚弱或里寒证等。
此种脉象的辨证意义,暂时从略。
有无中间状态的比较典型高血压脉象呢?自然有的。即弦硬或弦紧有力之脉,也有的不见弦象,更不见弦硬,而见滑而有力。
此种脉象的辨证意义不难理解,拙见从略。
  至此,需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是:凡见上述脉象,特别是前两种脉象,即可断为高血压。见第一种脉象者,血压多很高,脉压差多较大。见第二种脉象者,血压也大多很高而且舒张压相当高。换言之,浮取弦而有力,多收缩压特高,沉取弦而有力,多舒张压特高。如果经验较多,由脉搏的力度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血压数值。当然,高血压表现为脉象沉细的患者例外。此类患者大多病程比较长,状况也比较差。见中间状态脉象者,反而大多血压不很高。何以如此,笔者暂时还没有自觉满意的解释。
不过,由于测血压很容易,到底血压多么高,还是以血压计为准。
于是,见上述脉象一定要测血压,因为脉象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
2.典型高血压脉象的现代认识
为什么高血压出现上述脉象呢?
比较容易解释的是脉象异常有力。显然这是由于寸口处挠动脉内血液对动脉壁压力高于常态。
关于两种极端脉象的弦紧和弦硬原因,一方面和有力一样,是血液对血管壁压力更大之故,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由于挠动脉有异常痉挛,最后是因为挠动脉硬化。
至于同是高血压,有的脉象洪大,有的脉象沉细,可初步解释如下。
脉象洪大者,必然主动脉口径大于常人,而且直到寸口挠动脉,其口径还是大于常人,至少比脉象沉细者明显大。患者必然是阳性体质,病前一向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的心脏应该较大,收缩力很强,虽然血压高,长时期内血液循环仍然比较好。这种人如果发生脑意外,应该多见脑溢血。脉象沉细者,则与上述体质者相反。
3.六脉皆无的高血压
笔者的经验中,高血压而六脉皆无者只有3次,但其理论意义不可忽视。简单说来,这也是体质使然。此种患者的体质,应该是脉象沉细患者体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仅摸不到他的挠动脉搏动(即寸口脉搏),其它较小的表浅动脉也往往摸不到搏动。
顺便提及,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必然六脉皆无,但此种患者必然同时见上肢没有血压,故与笔者所说的高血压而六脉皆无根本不同。
4.六脉平和的高血压
脉象完全正常而血压高者,也不是很少见。如果能设法测出循环系统、特别是体内各处动脉的压力,此种患者动脉压变化,自然远离常态。但是,挠动脉的压力,很可能接近正常。这大概是为什么指动脉压(早已有这种自动测量仪器上市)有时不能代表肱动脉压。其中的原因应该是,血压在大动脉中递减的程度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枪击脉(或称冲击脉)和高血压
这种脉象原是西医术语,传统中医脉象用语中,似乎没有和它完全或基本对应的。如何形容,从略。此种脉象大多也提示高血压,但主要是脉压差很大,且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可以在正常范围,甚至偏低。常见于动脉硬化的高年人。多数患者很瘦。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结论。
一是切脉与测血压所得信息的性质和意义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很不相同之处,二者不可互相代替,但可以互相补充。二者之间的异同,提示我们进一步认识血压和脉象,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二是重视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简单说来,切脉可以断定患者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
最后,由于目前高血压十分常见而且危害极大,一定要在重视脉诊诊断高血压的同时重视测血压。
要珍视血压计这个很简便经济的工具。希望一切临床大夫在重视脉诊的同时重视血压计。测血压也几乎是举手之劳的事,万勿轻视。脉诊经验不足者,更要重视它。除了血压计之外,一切高新尖、费力气、花钱多的检查化验手段都不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只有完全不花钱又最传统的脉诊足以诊断某些高血压,尽管它不能排除高血压而且不能给出血压的具体数值。

[5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2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看慢性胃炎

赵洪钧
按:这是洪钧先生收笔之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手稿片段。该书拟介绍他毕生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最有心得的验案600至1000个——视篇幅容纳限度而定。
  
近年来,慢性胃炎很常见。医家每用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口服治疗,似乎胃炎就是感染所致。此种理解完全是错误的。
  今可一言以蔽之,目前的慢性胃炎,十之九以上是恶性精神刺激或情志过度所致。故严格说来,多数慢性胃炎的诊断并不准确——患者的食少、饱胀等不过是神经调节紊乱之一。胃粘膜的变化则是纤维内窥镜发明后,容易看到的。
  或问:饮食不节、不洁等,不是可以发生急性胃炎进而变成慢性胃炎吗?
  答:是的。不过,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饮食不洁发生的急性胃肠炎很少见,反复饮食不洁的情况更少见。故急性胃炎反复发作而变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很少见。过饥和过饱密切相关,即过饱一般是由于过饥。什么人会过饥呢?目前已经很少有人因为食物不足而过饥。不能按时进食的人,几乎都是因为工作或生活紧张。换言之,当代人的饮食不节,本质上还是精神因素引起。
  据我的经验,紧张还不是最常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最常见的是气恼、惊恐、郁闷、忧愁等。由此便可理解,为什么慢性胃炎比较难治而且容易复发。更要记住,治疗慢性胃炎不能单靠药物,也不能单单治胃。
  近年的广告中,鼓吹治胃病的“新药”大概种类最多了。有不少还是国外引进的。可惜没有一种提到需要配合心理治疗。今可断言,任何药物都不能包治慢性胃炎,我也没有见过一种效果好的。
  西医教科书上把慢性胃炎分成很多型,比如浅表性、肥厚性、糜烂性、萎缩性、胆汁返流性等等。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很多病人也知道上述术语。其实,即便单从西医角度看,此种分型对治疗也没有什么帮助。因为此类诊断没有说病因是什么,对病理的判断也不全面。
  也许需要提及,西医认为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因而曾经是慢性胃炎的研究热点。很有一些关于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报告,还发明了XX胃泰、X络丹等“专治”此病的新药。可惜,有关研究均未强调此病的心理性病因。于是,所谓新药不可能有满意的疗效。
  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请看病案。
  
  案1:生气导致慢性胃炎
  
吴翠凤,女,37岁,威县固献村人,2005年9月7日初诊。
  患者面色苍白,严重消瘦,两肩耸起,瘦削的脸上,眼睛显得特别大。这是患者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好在精神尚可,面色不是毫无生机,否则就是恶病质了。问其病史,自称近14个月来只能进流食,而且每餐不能超过一小碗。即便如此,仍然经常感到上腹烧灼感,但不反酸。若稍微多食,甚至多饮几口水,即严重饱胀不适。在省地县医院多次做胃镜,曾经诊为糜烂性或浅表性胃炎,还曾诊为胆道结石等,故多方求治。曾经两次住院治疗,服用中西药物不计其数,不但无效,多数反而使病情加重。患者极其焦虑,自以为不治——患了癌症。曾经数月严重精神异常。已经花费2万余元,所服中药最贵每付30元,大多无效,甚或加重,故常常服用2、3剂就将其余丢掉。曾购买“防癌抗癌药”一次花费上千元,毫无疗效。
  脉象沉细而弦,舌淡多裂,苔长。
处方如下:
  陈皮10当归10白芍10茯苓10半夏8苍术5白术5党参10黄芪12川芎10桂枝20香附6厚朴6甘草5三仙各10生姜20
  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
  人参健脾丸12克日2次
  多酶片3片日3次
  食母生10片日3次
  讨论:患者是门人带来的,故处方之后当着病人与门人讨论此病。
先问门人患者的诊断。
答:有多次胃镜检查结果,目前仍以食少饱胀为主,应该是“慢性胃炎”。
再问按西医方法当如何治疗。
答:目前市场上治胃的药物种类甚多。患者已经和正在服用的有:快胃片、胃友、胃必治、吗丁啉、丽珠得乐、庆大霉素等等。似乎应该有效,不知何以无效。
再问患者为什么患此病。
答:不很清楚。
于是我说:此病十分之九因为“生气”(即严重恶性精神刺激)发病。患者的病不应该从去年才开始。
这时,患者应声说:“对啦!五年前,生了一场大气,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到处看,看不好,以为得了癌症呢!害怕得不得了!”我接着说:总之,此病因情志过度而起,必然会因为新的恶性心理刺激加重。无论中西医治疗,不去除病因,病情自然不可能根本好转。不惟不能好转,治疗不当,往往加重。现在的情况就有部分是治疗不当的后果。
门人问:生气为什么会发生慢性胃炎呢?
答:按中医理论,情志过度损伤五脏,但机会不是均等的。其中,肝郁、气滞最常见。故常见西医所谓慢性胃炎。按西医理论,凡精神刺激较为严重,首先是造成中枢紊乱,大多会影响睡眠。故凡心因性疾病,多半从影响睡眠引起。换言之,生气之后,睡眠基本正常,一般不会发病,发病也很轻。这种情况,或者因为患者的脾气不容易真生气,或者已经得到宣泄。总之,严重心因疾病,首先造成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是判断有无此种紊乱的主要依据。正常人严重睡眠不足,必有各种严重不适。心因病患者的不适,最初与常人偶尔因故严重睡眠不足没有大区别,只是由于时间较长,后来会表现为某一系统或脏器紊乱为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系统,特别是“胃”。此外,在妇女还很常见月经紊乱,乳房憋胀不适等。但须知,任何系统和脏器都可以受损。所以,保证睡眠对此病非常重要,必要时可以使用强镇静药。
门人问:如何去除病因呢?
答:自然是要进行心理治疗。首先是告知患者此病因“生气”所致,不要担心它会变成癌瘤。要想病好,首先是不再生气,而且不要认为病情的后果严重。若有家属陪同就诊,说明病因,一般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患者生活在他们之中而且利害相关。医生说话最管事的是:肯定不是不治之症,也不是严重疾病。这样患者就逐渐获得信心。有时立即表现乐观,病情迅速缓解。“生气”的具体原因人人不同,但都造成严重而长期的愤怒、焦虑、恐惧、紧张、忧愁或绝望等是一样的。医生不能直接介入病人的生活,但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不愿意倾诉时不要勉强),而后给以同情、安慰和解释。
门人又问:生气不是也可以诱发癌瘤吗?
答:生气确可诱发癌瘤,不过,这个患者目前肯定不怀疑癌瘤。
按:即便是癌瘤,也要保护患者,一般不能直言相告。据我30多年经验,性情旷达,视死如归,听到癌瘤诊断而反应积极者几乎没有一例。
门人又问:除了心理治疗和镇静药之外,如何进行其它药物治疗呢?
答:此病的早期,最常见两型。即肝气郁滞型和肝胃不和型。故应采取疏肝理气和疏肝健胃法。时间稍久,比如一两个月之后,即无不兼虚。道理很明显,患者进食和睡眠长期不好,怎么能不虚呢!目前这个病人,一眼望去就是一派虚象。其面色苍白,舌质淡白,故又有寒象,自应治以补气健脾温胃法。切记不可使用苦寒、破气药,包括一切有胃肠反应的西药,如各种抗菌素,止疼药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近年发明的胃肠动力药,作用略同理气、行气中药,均有破气作用。吗丁啉即便有效,也要中病即止。西沙比利则完全不宜使用。西医无补气法,久用吗丁啉等必然破气。其表现是:“胃病”不好,反而加重,特别是越来越乏力。
对于慢性胃炎,有两种西药是有利无弊的,即多酶片和食母生。单用它们不可能治好此病,但作为辅助药物是最佳选择。
  以上是当着病人讨论的。由于此前没有询问患者,是否有过严重恶性精神刺激(故乡群众通称“生气儿”或“着事儿”),病人听到上面的话,自然对我很相信。不过要记住,医生的目的不是获得患者的一时信任。真正的信任必须是持久的,即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这种信任,首先是使病人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紧张的情绪立即放松。
  9月12日再诊:食欲好转,但不能多食,仍不能进食馒头。脉象仍见沉细,已无弦象。舌上裂纹消失,舌质接近正常,舌苔略长。
仍守上方,并嘱注意节劳——过劳每使病情加重。
  此次患者补充说:前年秋天在威县县医院诊断为胆道结石,院方介绍她去地区医院住院。住了几天,做过多项检查,地区医院说她不是胆道结石,让她出院了。地区医院否定胆道结石是正确的,但是,让患者出院却引起误解——以为是不治之症。于是,出院不久,患者精神崩溃。将近半年时间精神恍惚,食少不睡,痛苦莫名。曾经长期输液支持,同时做按摩等治疗,渐渐精神好转。可见,医生否定某种诊断时,也要详细解释。
  又,凡利胆药,无不苦寒,患者的寒象,应该和服用利胆药有关,因为利胆药一般不会只服几次。
  2006年3月16日三诊:去年就诊两次即大好,可正常进食,甚且食量超过常人。约10日前,因为不慎强食旧病欲复发,但比去年轻。服用丽珠得乐无效。脉稍弱,舌苔白。仍守上方。
  3月25日四诊:病情缓解。
  此后患者又曾两次再诊,均一诊即效,不再记述。但应该说明,此类患者想两三次就彻底治愈是不可能的。该患者两次就诊即大好,却停止治疗,其中有各种原因。主要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病久不愈,长期治疗花费很多,经济上会有些困难——尽管在我这儿的花费是微不足道的。二是病大好时恰逢摘棉季节,患者不但停止了治疗,还勉力劳动,没有短时间内严重复发就不错了。故虽然已经嘱咐患者要节劳,却未能做到。
  

[6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3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胆道病

1、概说
  
  胆道病中最常见的是胆道结石和胆囊炎,而且它们常常互为因果、密切相关。这两种病都有很古老的历史,中医虽无略同的诊断术语,却有疗效很好的治法。
教科书上说,此病多见于肥胖人。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于此病不利。似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道病应该更多见。但是,笔者的印象中,近年胆道病发病率并没有上升,只是由于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它们——特别是胆道结石更容易发现而且人们更积极就医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胆道病——特别是胆道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曾经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就至今仍然是我国治疗胆道病的优势。
  近年来,西医治疗胆道病最长足的进展是借助于电子内窥镜技术的微创手术的发明。此种手术只适用于胆囊结石,多数胆道病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好。
  恶性精神刺激自然对胆道疾病不利,但是,精神因素对胆道病的影响如何,没有充分的研究。笔者的倾向是,精神或心理因素也是胆道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2、中西医结合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治要点
  
中医说:“胆藏精汁三合”,又说胆为六腑之一。这虽然与六腑泻而不藏的定义矛盾,但是,说它储藏胆汁并且与肝脏密切相关是与西医解剖生理相符的。“胆汁”这个词,就是最初把西医书翻译为中文时使用的中医概念。至于胆主决断的说法,虽然深入传统文化(如胆大包天、肝胆相照、侠肝义胆、傻大胆儿等成语和俗语很常用),并不影响人们接受胆道的解剖生理。
  胆道很像一个水系。它的上游是分布在肝脏内的许多由细变粗的肝内胆管,出肝时汇总为胆总管,最后进入十二指肠。
  在大约10cm长的胆总管上,有一个旁通的特殊膨大器官,即胆囊。它恰如水系主干旁边的一个水库。只是这个“水库”不仅仅储存胆汁,还可以把来自肝内的胆汁浓缩,最高可以浓缩至1/50。
  胆道的功能是什么呢?
  如果只把胆道看作消化系统的器官,它的功能就是运送、储存并浓缩胆汁以帮助脂肪消化。这也是它的主要功能。胆囊就是人体储备浓缩的胆汁以应付摄入高脂肪饮食的器官。
  胆汁是碱性的,像肥皂液一样粘滑。它帮助脂肪消化吸收,恰如肥皂洗去油污一样——把大的脂肪滴块化解为很小的脂肪滴而形成乳糜,从而直接被小肠壁吸收。摄入的脂肪将近一半的就这样被吸收进入血液。肠壁上的小乳糜管汇合为总乳糜管,上行至左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从全身代谢看胆道,其功能又不仅仅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它还是调节胆固醇和铁代谢的重要器官。除水之外,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胆红素和固醇代谢产物胆固醇。人体常常不能摄入充足的铁和固醇,胆汁的“废物利用”有利于弥补铁和固醇摄入不足。
  胆道还可以看作排泄器官, 胆汁就是肝脏要排出的部分废物,其中的一部分直接随大便排出。只是,如上面所说,这种废物的一部分还必须再利用。
  胆道的生理要点如上,病理要点如下。
胆道既然像一个水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通”。即中医所谓“六腑以通为用”。最重要、也最常见的病理就是“不通”。
  什么原因会造成胆道“不通”呢?
  常见的原因有二:
  最常见的是胆道结石。
结石可以出现在胆道的任何部位。
可想而知,结石出现在“上游”,问题不太大。出现在“下游”——特别是出现在胆总管时就很危险,因为可以导致整个胆道完全不通,而六腑之一完全不通,必然致死。
  其次是癌瘤。
最常见的是胰头癌和胆总管癌。手术切除这两种癌瘤的可能性很小。其他疗法、包括近年发明的介入疗法也很难奏效,所以,胰头癌和胆总管癌几乎必死。不过,这种癌瘤致死,主要不是癌瘤消耗所致,而是因为胆道阻塞使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足见胆道不通的严重性。肝癌也可以造成胆道不畅,但是一般不会导致胆总管阻塞,所以,肝癌致死主要不是因为胆道不通,而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
再次是胆道蛔虫。此病在数十年前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认为部分胆道结石因此发生。近来因为肠蛔虫日趋少见,故胆道蛔虫症相当少见了。
  胆道结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科书上的说法非常复杂,读者可以复习。
  笔者以为,各种饮食不当——包括过饥、过饱、嗜酒和膏梁厚味等造成的胆道紊乱至少是常见而且很容易理解的原因。胆道既然属于消化系统,病从口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比如,以往认为肠蛔虫就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精神因素是目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原因,胆道功能紊乱应该也和精神因素有关。但是似乎没有人这样提过。
  胆道功能紊乱,首先是造成某种程度的胆道不通而使胆汁淤积。粘滑的胆汁一旦淤积,就很可能形成结石。
  不过,结石形成相当大或相当多时,还不一定出现严重问题。比如,胆囊内有小鸡蛋大小的结石时一般还只表现为“胃病”。多数结石长期贴在胆道壁上,这时也不会导致胆道严重不通。当其它诱因使胆道结石脱落、移行,进而阻塞胆囊管、特别是胆总管时,才出现严重的胆道不通。不通则痛,一旦胆石症造成胆道不通,立即出现严重的上腹绞痛,紧接着是呕吐。
顺便说明,凡严重腹痛都会导致呕吐。这是保护性反应,不要止吐。
  绞痛是胆管痉挛所致,于是胆管更加不通。不通的结果有二:一是感染;二是黄疸。
  胆道不通为什么会迅速出现感染呢?
  因为胆道是和有菌的消化道相通的。正常情况下,胆汁排泄通畅,即便胆道有菌,也是流水不腐。一旦不通,细菌就迅速在淤积的胆汁内繁殖。所以,急性胆囊炎、特别是胆囊管和胆总管阻塞所致者,多数在发病2小时内出现寒战高热。
  胆总管完全不通,每在数小时内出现黄疸。
简单理解这种黄疸的成因,就是排不出去的胆汁被憋回肝脏,通过肝脏返回血液,而后从毛细血管逸出。所以,这时全身都有黄疸,只不过巩膜等处最容易发现罢了。
西医病理、生化和内科书中,都有黄疸专章或专节。内容非常复杂。读者掌握以下要点即可。
  上文已经提及,胆汁的主要组成之一是血色素的代谢产物胆红素。
黄疸是血液内胆红素过高而染黄巩膜、皮肤等组织的现象。
  胆红素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前者尚未经过肝脏处理,后者则已经处理。它们都可以造成巩膜、皮肤等黄染。但间接胆红素不能出现在小便中。直接胆红素则很容易从肾小球滤过。所以,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数小时内就可以出现深黄色甚至浓茶色的小便。
  黄疸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梗阻性和先天性四种。最常见的是肝细胞性和阻塞性。
  胆道病的黄疸就是阻塞性的。这种黄疸可以深到暗黄绿色。
  黄疸是很直观的症状,中医的认识大体不错。只是有时不能和贫血造成的面色萎黄严格区别,读古书时需要注意。
至于黄疸的病理,中医多责于湿、责于脾。这种认识不够全面,不过,肝细胞性黄疸最为常见,故此说大体正确。
30年前,对不很典型的胆道结石,没有很方便而又准确的仪器检查手段。那时,大医院可以做的胆道造影很麻烦,又有药物过敏的风险,结果也不很可靠。近年来,由于超声仪器的进展,胆道结石的诊断容易多了。尽管不完全可靠,却没有风险而且比较经济简便。
  不过,对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典型的胆道病诊断不需要任何仪器检查。
  比如,出现急性上腹绞痛、呕吐、寒战、发热、黄疸,就基本上可以确诊胆道感染或胆囊炎。假如再有明显的胆囊区压痛,特别是可以摸到或看到肿大的胆囊,诊断就有了十分把握。
  教科书上说,胆囊炎(必有其它胆道感染)十分之九以上伴有胆道结石。其实,十分之九以上的胆囊炎主要发病原因是胆道结石。
  全身性感染,即热病也可以并发胆囊炎。但是,目前很少见了。
  不通既然是胆道病的要害病理,治疗胆道病的要招儿就是千方百计使之通。
  就设法使胆道通畅这一点上说,中西医两家完全一致。但是,对如何使之通的理解和具体方法不同。
  比如,西医见上腹绞痛就用阿托品解痉止痛。其实,对伴有感染的胆道阻塞来说,这一措施最好也只能说得失参半。首先,解痉意味着整个消化道驰缓并且蠕动变慢,胆管和胆囊会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这样不利于胆道通畅。其次,必然加重腹胀,而胆道感染时几乎都有腹胀。腹胀会反过来加重胆道不通,胆道感染必然加重。
  中医见腹胀满实痛,用急下法。
  急下法为什么能够使胆道通畅呢?
  首先,急下清除了消化道内容物,解除了全消化道的负担。胆道负担因而缓解,痉挛会反射性的缓解。其次,急下法使整个消化道蠕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胆道因而不再一味痉挛。所以,急下时是否同时利胆、活血化瘀等不很重要。只要腹大满实痛,急下就是第一原则,利胆等法只是兼顾。
  急性胆道阻塞解除之后,继续治疗的重点是清理胆道,最好能把结石完全排出。
  曾经有过多种排石的西药,其基本药理都是逐渐溶化结石,不过,疗效很不可靠。
  传统中医没有胆道结石的概念,因而没有传统的排石方。发现中药的良好排石效果并且结合西医理论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成果。详细内容请参看有关专著。这里只简单说明为什么中药可以利胆化石。
  早在汉代,医圣张仲景就用茵陈蒿汤治疗黄疸。后世认为,此方只适用于“阳黄”。今天看来,它只适用于热象比较明显或没有寒象的黄疸。
  除茵陈蒿汤中的3种药物之外,还有黄芩等常用于利胆。它们利胆化石主要靠促进胆汁分泌。量大而稀薄的胆汁不断在胆道流淌,恰如冲洗河底瘀沙。大量的胆汁首先把泥沙样结石冲走。久而久之,比较结实的结石也会逐渐消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出现或诱发胆道梗阻,一旦梗阻严重不能服中药解除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所以,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有趣的是,中西医结合发明了“总攻”疗法。其原理更是恰如放水治淤沙。“总攻”疗法不可能总是成功,一旦失败,特别是梗阻严重,就要手术。
如何深刻理解胆道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请参看下面的病例。
 
3、病案
 
  案1:胆囊炎治愈27年再犯
  
  患者刘存芝,女,56岁,威县前小辛村人,2004年4月16日就诊。
  患者跟随丈夫住在邢台,5天前以突然上腹剧烈绞痛发病。已经在邢台矿务局医院诊断为胆道结石症,院方动员患者手术。由于花钱已经很多,手术风险较大,特别是打听到我就在故乡,所以专程前来就诊。见面之后自然谈到27年前我治愈她旧病的经过。
  那一次的情况大体如下。
  1977年11月,她因为突然上腹剧烈绞痛、呕吐、发烧、腹部胀满住在县医院。内科诊断为胆囊炎。禁食、输液、抗感染、解痉止痛4天之后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病家异常恐慌。恰好她碰到的业务副院长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人,知道我有使用中药治疗胆道疾病的经验,请我会诊。
  看过患者之后,发现除以上情况外,还有明显的黄疸,又全腹胀满,右肋下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总之,胆囊炎的诊断毫无疑问。
  再次强调:典型的胆囊炎或胆道感染的诊断,完全不需要复杂的仪器检查检验,甚至不必化验血象、黄疸指数、尿胆原等。上述临床表现和体检所得已经足以确诊了。
  再查脉无虚象,舌质暗红,苔黄白厚腻。于是疏方如下;
  川朴10枳实10生大黄10茵陈10栀子5桃仁10红花5甘草5芒硝10。
  此方是小承气、茵陈蒿汤合剂再加活血化瘀药。只要原则上正确,改用其他药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比如,也可以用大柴胡、茵陈蒿合剂再加厚朴、枳实。
  当时已经是夜间10点左右,嘱咐立即抓药,立即煎服。除芒硝外共煎,头煎20分钟即可(用大黄泻下不宜久煎),二煎时间可以稍久。芒硝在服药时冲服。
  次日黎明,我还没有起床,忽听有人敲门。听声音似乎是患者的丈夫,连忙起床请进,询问有什么紧急情况。患者的丈夫连声致谢,说患者服药后大便三次,疼痛、胀满、恶心呕吐等完全缓解。自觉几乎完全恢复,已经进食稀粥,无不适。恳请再为诊治。
  进一步治疗的原则是:急下有效即不再急下,而以利胆清热、活血化瘀为主。炎症消散之后,活血化瘀药即可减去,但是利胆法要使用很长时间。利胆法都是清热的,要注意不可清热太过。同时也要注意不可破气太过,见下文及其他病案。
  那一次,患者服中药大约40剂。此后27年没有明显症状。
  此次发病之前大约半年,患者常感心下满闷、烧心、打嗝,应该是胆石症引起的消化道紊乱。
  5天前,患者突然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因痛苦难忍,在邢台矿务局医院看急诊,诊为胆道结石,住院治疗。其间一直输液并给予抗菌素和利胆成药。
  就诊时不再明显疼痛,但上腹胀满如前。自觉腹内气不通,不欲饮食,乏力,心悸。
  查患者体胖、面红,脉象大致正常,舌质略暗,苔白稍厚。
  处方如下:
  茵陈10栀子3生大黄5柴胡5黄芩10厚朴5枳实5香附8川芎7茯苓10甘草5。水煎服。
  这是茵陈蒿、大柴胡合剂,略有加减。
  或问:为什么这一次没有明显胆道感染也没有黄疸?
  答:胆道结石出现绞痛时不一定造成胆总管阻塞,也不一定导致感染。特别是发病前进食很少时,常常不发生感染。比如,胰头癌或胆总管癌患者的胆道阻塞多半没有胆道感染表现。如果结石在肝内胆管或胆囊内,就更不容易引起胆总管阻塞,因而不出现黄疸。
没有胆道阻塞所致的黄疸,又没有胆道感染,诊断胆道结石需要借助超声检查。
  我确切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不作超声也足以诊断为胆道结石症。
  读者不难看出,上方用药量偏小。然而,患者服用后仍然每天大便3—4次。这是理气药和生大黄用量太大的缘故。所以,后来减去了厚朴、枳实。用利胆法的原则是大便不能每天超过3次。这个患者虽然体胖、面红,但是长期进食很少,自觉乏力、心悸,就更要避免破气。
  患者服药30付,症状消失。
  
  案2:胆囊炎治愈28年再犯
  
  患者赵志华,是我的同村同乡,1975年曾患典型胆囊炎,急性期有如上文所述的典型表现。发病之初,给予西医支持输液和抗菌素治疗大约3天。中药治则大体如上文所说。后来方子简化为四味药:茵陈15栀子3生大黄5枳实10。这个方子那时只值1毛6分钱。患者共服中药90剂,终于因为经济困难停药去奔走谋生。因为那时很多农民吃饭还是问题,这么便宜的方子,一剂也要花去他一天的收入。
  此后28年中,患者一直身体很好,所以,嗜酒的习惯没有戒。
  去年(2003),患者70岁。4月的一天夜间大约10点钟,突然剧烈上腹绞痛难忍伴有剧烈恶心呕吐和上腹胀满。我迅速赶到时,见患者呻吟不止、体温39. ℃,黄疸可疑。右肋下肿大的胆囊不但可以清楚地摸到,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据此一点,再参考既往史,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已经毫无疑问。
  病情严重,加之患者的经济状况大好,花几千、上万元没有问题。所以,建议急症住院。患者问病情如何,我说诊断毫无问题,但在家治疗不敢保险。患者不愿意深夜住院,当即给予支持输液和抗菌素,同时开小承气、茵陈蒿汤合剂一付。
  患者确实有生命危险。胆囊炎致死,主要是胆囊坏疽——必然破裂穿孔,造成胆汁性腹膜炎而不可收拾。坏疽的直接或主要原因就是胆囊内张力太大,导致囊壁——一般始于底部——缺血坏死。
  患者也自觉病危,次日一早,就去县医院了。没想到检查化验一天下来,花了数百元,没有闹清什么病,却一味让他住院。患者很失望,于是回家一切拜托于我。
  从纯西医角度看,患者具备胆囊切除的典型指征。
  在家没有胆囊切除的条件怎么办呢?
  当务之急是尽快解除胆囊张力。于是先给他穿刺抽取胆囊内的脓液。这是变通的微创手术。先后共抽取5次,脓液逐渐减少、变清,粪臭味逐渐减轻。
  第一次抽出脓液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就基本消失。体温也接近正常。可以进少量流食。
  支持输液等西医疗法使用5天后,即单用中药治疗。
  值得提出的是,脓液抽出之后,察舌即不见热象。服大柴胡、茵陈蒿合剂5剂之后,舌质变淡,舌苔略白不厚。再服即自觉不适,甚至呕吐。改用温胃理气之剂,即自觉舒适。患者很不理解,因为上次服药从来没有离开茵陈、栀子、生大黄等。
  读者应该理解其中的缘故。用中医的话说,胆囊内的浓液抽取干净后,少阳或肝胆郁火即完全清除,故不宜再用苦寒清热的茵陈蒿汤等。又,抽出就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利胆,故利胆法也不必再用。用大小柴胡汤也不合适。
  后来,当察舌不再见寒象时,也只用过茵陈。
  这次患者服中药30多剂,一切症状消失。不久即可劳动。他不要求保证28年不犯,我也不敢保证这么长时间。那时我们都应该作古了。

[7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4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高血压病(附2案)

按:这是洪钧先生收笔之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手稿片段。该书拟介绍他毕生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最有心得的验案600至1000个——视篇幅容纳限度而定。

一、一定要重视高血压

中医没有血压概念。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故严格说来,高血压是“证”或“症”而不是“病”,它只是一个不完整的病理生理诊断——对动脉内的血液压力的判断,没有包括发病原因、病理解剖和功能状态等。
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前几位病种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瘤、糖尿病等。多数心脑血管病是高血压病的后果,部分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于是,高血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病。
防治高血压必须动员全社会努力,单靠医生或医学界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但是,医生应该走在前面。他们对此病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理解都应该比公众更深刻。
据笔者所知,医界的现状不大令人满意。
比如,国内最权威的《实用内科学》第10版还认为,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医界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不够知情。近来的报告证明,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多数地区35岁以上的人群中都超过30%,即已经超过了多数欧美国家。笔者曾经在英国城乡行医近2年,又长期在我国基层行医。印象是: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远远高于英国。我国的心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意外的发病率尤其高。
所以,先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呼吁一切临床大夫重视高血压。
二是医家一定要重视血压计。
三是中西医都有必要掌握脉诊在诊断高血压方面的意义。
为什么重视高血压,无须重复了。谨再次提请一切同行:无论您是什么专科专家,也无论您的地位和声望多么高,都要随时想到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首先找基层医生就诊,基层同行更要重视高血压。
为什么要重视血压计呢?
因为这一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极其经济的工具,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可靠手段。X光、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CT、核磁共振、纤维内窥镜、放射示踪和其它一切复杂检查化验,即一切高新尖因而昂贵的辅助诊断手段,都无助于高血压诊断。
许多病人自己备有血压计,他们和亲属会测血压。如果不少医生忽略这一手段,甚至不会测血压,就是当代医界的耻辱。
为什么要掌握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呢?因为:
1.诊脉最简便易行,医生不应该忽视这一举手之劳的诊法。
2.脉诊确实对诊断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3.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中医更应该深研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
关于脉诊对高血压的诊断意义请看下附有关病案。

二、高血压发病要点(略)

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略)
四、高血压为什么可怕?

故乡的老百姓有一句话,足以说明高血压之可怕。他们说:高血压是风瘫底儿。风瘫者,脑意外所致的瘫痪也。底儿者,基础也。确实,虽然不是高血压患者必然发生脑意外,绝大多数脑意外却因为高血压发生。
脑意外者,脑血管意外之简称也。血管意外——破裂、栓塞、血栓、严重痉挛——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只不过大脑内的血管比较薄弱,支撑脑血管周围组织(即脑)太松软脆弱,更容易发生意外,而大脑是人体的中枢,这里发生血管意外,后果常常非常严重。
高血压之可怕还不止于此。它还几乎迟早要引起心脏病、肾脏病等。除了高血压诱发的冠心病病理类似血管意外之外,高心病和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不是血管意外所致,尽管病理基础与脑意外有相通之处。
长期高血压必然导致以下四种恶果。
一是高血压迫使心脏不得不长期努力收缩,因而导致心脏(左心室为主)肥厚。这已经是病态。然而,肥厚的心脏最终仍然不足以对抗周围循环阻力——即大循环的高血压——因而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这是极危重的情况。好在抢救、治疗得当,这种情况可以迅速缓解,而后长期稳定。问题是,过度肥厚的心脏,收缩力反而会减弱,于是出现慢性左心衰竭。更有甚者,过度肥厚的心脏,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结果出现类似冠心病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心肌硬化,于是无可救药。
二是高血压会导致血管意外。其中血管破裂(即脑溢血或脑出血)多同时有动脉硬化因素,即脆弱的血管被憋破了。血栓形成多有动脉硬化因素,但是,单纯动脉硬化极少形成血栓。换言之,血栓形成患者绝大多数是老高血压病人而且是高血压突然加重诱发的。小动脉严重痉挛如果是全身性的,就是高血压危象。如果以脑内血管为主,就是高血压脑病。严重的高血压脑病,除了大脑供血不足以外,还常有脑水肿。
即便不出现血管意外,长期高血压也必然导致某些脏器供血不足。比如老高血压患者的头晕很难完全缓解,就是大脑供血不足的缘故。
三是长期高血压会危及肾脏。这是由于肾小球大半由血管构成,其中大半又是小动脉。高血压发病的核心环节既然是小动脉痉挛因而阻力增加,肾脏就很难不受损害。实际上,肾脏还是导致小动脉痉挛的重要中间环节。详说从略。
四是高血压会加速、加剧动脉硬化。详说从略。
总之,由于血液循环无所不至,高血压除了首先增加心脏负担之外,必然导致循环不良,即全身供血不足。心脑血管意外和肾脏损害不过是急性危重情况或重灾区表现。

五、西医治疗高血压要点(略)

八、为什么高血压很难除根儿?

如上所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和精神因素。
遗传体质是无法改变的。精神紧张等各种恶性精神刺激能否避免呢?
据笔者的经验,长时期精神过度紧张,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出现高血压。避免精神紧张,肯定能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避免恶性精神刺激。也许少数社会群体(比如虔诚的僧侣)可以做到避免精神刺激,多数社会群体则难免精神纷扰。
这是由于,在很大程度上,人生的意义在于有喜怒哀乐,即人生不能没有感情。但有情有性又总是控制适度,一般人做不到。特别是在当代这个提倡竞争的社会中,许多人的人生乐趣在于追求精神刺激。还有不少人为了谋生、上进或完成人生的基本任务,免不了过多恶性精神刺激或情志过度,所以,高血压的病因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完全消除。

九.中医治疗要点

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暂时不考虑非药物疗法),总起来还是要辨证论治。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或理解,中药治疗可以分为辨病遣药和辨证立法两方面。
所谓辨病遣药,指川芎、牛膝、茯苓、钩藤等可用于一切高血压。这些药物没有明显的寒热和峻烈的补泻作用,不会因为误用出现严重偏差,而且它们有安神、活血(暗含扩张血管)、利尿作用,因而自西医看也可以降低血压。至于曾经上市而且广泛使用过的降压灵,是从中国的蛇根中提炼出来的。虽然它曾经西化,再改为中用亦无不可,只是不如西化节约资源。
所谓辨证立法,就是在传统理论中参入血压这个因素辨证施治。笔者所见的高血压证型与许多同行熟悉的很不相同。请参看下附病例。
 
案1:典型重症高血压漏诊

患者温桂兰,男,51岁,威县西街人,1992年5月10日初诊。
自述因为生气,近月余后头部攻痛,颈后大筋攻胀,视物不清。身形不胖,神躁。脉象弦急而硬,舌象大体正常。血压260/140mmHg。
这是一例典型的重症高血压,肯定不会是患病不久。但患者说没有高血压病史。最近他多次在城内找比较有名的医生诊治,居然没有发现高血压,真是不可思议!患者不但有典型临床表现,而且有典型的脉象。略知高血压的典型脉象,这样的病人是绝不会漏诊的。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到血压这么高。幸好,患者没有出现高血压危象——多数患者不到这么高就出现危象了。
西医辨病:三期高血压
中医辩证:肝阳上亢
治疗:单纯看血压这么高,应该按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抢救。但患者尚无危象出现,而且从未用过降压药,先使用常用降压药即可。我的习惯是先用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心痛定10mg(1片)日3次,其他辅助药物如PAS、脉通丸、五福心脑康等任选一种即可。
患者不愿意服中药,故没有开中药。
5月18日再诊:自觉症状缓解大半。但脉象、血压没有变化。于是加用中药煎剂如下。
钩藤20菊花15川芎15红花15桃仁12龙胆草10怀牛膝15白芍20茯苓15葛根15汉防己12车前子12木香5。
中药方义从辨证来,不必详说。只说几味药。
川芎是我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用的。古今名医,比如李时珍、张锡纯等对此药有所顾忌。但我相信它应该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中药。理由从略。
牛膝也是几乎每一位患者必用的,这是继承了张锡纯先生的经验。
按传统理论,葛根升阳,不宜使用。为什么还要用呢?其实升阳不等于升血压。仲景用它治疗项背强几几。现代研究证实,此药可以改善脑血供应并有温和的降压作用(见于《中药学》教材)。所以我常用于有颈强的高血压。又,此药很平和,性微凉,用于这个病人尤无不妥。
服上方三剂之后,患者曾大睡三小时,其余自觉症状消失,脉象弦硬大减,血压210/120mmHg。舌尖红,苔黄。上方加黄连5克再服三剂。
5月22日三诊:血压降至190/110mmHg,无何不适。于是停用中药,嘱咐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西药。患者再没有就诊,不知结果如何。
顺便介绍一点关于高血压脉诊的心得。
上面这个病人有典型的高血压脉象——弦急而硬。此外,凡见脉象洪大弦急——高血压直接表现在寸口脉上,即可诊为高血压。诊脉经验不多的人大概也能从这种脉象想到高血压——只要他肯费举手之劳,而不是一味想给病人做CT等花大钱的检查。
还有一种典型的脉象,是脉沉甚至沉细,轻取不见,但是越是重取越有力。如果不耐心重取,就会诊为虚寒脉,漏掉高血压。
此外,六脉平和者也可能患有高血压。所以凡是年过四十,或虽然年轻却有疑似高血压表现者,一律要测血压。
更应该注意的是,有的病人脉象微细,似有似无,也可患有高血压。这样的病人最容易漏诊。
还有六脉皆无的高血压患者,见后附病案6。
总之,诊脉可以肯定有高血压,但不能排除高血压。而且,血压到底多么高,还是要靠血压计测量。
所以要珍视血压计这个很简便经济的工具。脉诊经验不足者,更要重视它。除了血压计之外,一切高新尖、花钱多的检查化验手段都不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希望一切临床大夫都要重视血压计。测血压也是举手之劳的事,万勿轻视。
再结合这个病人说一下典型的高血压头痛。
上面这个病人有攻头、攻颈后大筋、视物不清。三者都是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前两者,是高血压的典型表现。教科书上说,典型的高血压头痛是后头痛。但是,对各种长期头痛的病人都要想到高血压。如果有“攻颈后大筋”——类似于“颈强”——患者感到似乎有两根棍子在颈后撑着,就是很典型的高血压表现。需注意的是,有些低血压的病人也可以有类似症状,但是比较轻。究其原因,应该都是大脑供血不足。
附:患者的儿子高血压
温庆永,男,威县西街人,2006年10月21日初诊。
近2~3年反复发作头脑不清爽、精力不很好。曾经诊为神经衰弱,多次服用安神宝、健脑安神等无明显效果。近一个月来加重。体型中等,神情倦怠。饮食、睡眠、二便均好。脉象沉滑有力,舌象正常。血压160/96mmHg。此前从来没有发现高血压。问他父母有无高血压患者。他说是桂兰的儿子,是母亲命他前来就诊的。原来,桂兰于病情缓解后,没有遵嘱坚持治疗。不但如此,桂兰还是一个工作狂,经常每天工作18~20小时。结果,1993年因严重脑血管破裂抢救数小时无效死亡。他是个白铁匠,小有积蓄。可惜,他患高血压以至死亡都是心疲力竭挣钱的结果。庆永的母亲很后悔,深恐儿子像父亲一样,命他前来就诊。
处理如下:
川芎10怀牛膝15当归6白芍15菊花20钩藤20茯苓10五味子10陈皮10桂枝15三仙各10甘草4
复方利血平1片日3次
心痛定1片日3次
脉通丸1粒日3次
按:庆永的病情相当轻,但显然不是最近才有血压高。他的不适也完全应该用高血压解释。他没有接父亲的班,却忙于做生意,自称压力大因而紧张。这样的年龄出现高血压,就是意料之内的事。
10月29日再诊:自觉大好,一般情况好。脉舌象大体正常。血压142/90mmHg。仍守上方。嘱3日后即可停用中药煎剂,但西药要坚持服用。特别是紧张、劳累或心情不好时更要按医嘱服用。今后,凡有明显不适,首先注意是否血压升高。
  
案2:心脾两虚型高血压漏诊

不要以为只有基层医生会漏诊高血压,有的病人跑了好几个省、地甚至首都的大医院,还是漏诊了。而患者的病就是高血压——没有别的病。这样的经验有好几次,下面介绍比较典型的一例。
患者,女,34岁,2005年12月23日初诊。
患者是我的本村同乡——本宗重孙媳,在石家庄做服装生意。她不是大老板,每天出摊儿,虽酷暑严寒,出摊儿12小时以上,中间不休息。雇用了两个人,还是自己经营为主。收摊之后,还要做饭、洗涮等。加之生意上的竞争,必然思虑、紧张。这样长期心疲力竭,自中医看,很容易导致心脾两虚(心疲力竭就是此意)。从西医看,容易发生中枢神经调节紊乱。最常见的是,各种神经官能症和高血压。
她一直在外做生意,没有找我看过病。这次病了一个多月,花了数千元,越治越重。打电话到老家,想回去看,才知道我刚回到石市小住。
介绍上述情况的意思是:医生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经历、目前心理状态等情况。内伤病尤其如此。
扫描一般情况:营养、发育、神志、气色、动作等无大异常,只是眼周发暗,提示睡眠、休息不足。
问诊很不顺利。按说是自家人,叙述病史不应该紧张。她很精明而且就诊前有准备,更应该说得有条理。但是,说了几分钟,不得要领。经过仔细询问,病史要点如下。
1.母亲是高血压患者。
2.本人去年2月发现高血压,基本上每天服用一次复方利血平和心痛定。但此次病重后,反而停了。
3.中秋节前后曾经因为高血压输液一周。早在那之前,就有头痛、失眠、乏力和食欲不佳。
4.11月20日首次病重。主要是突然发冷、心慌、头痛加重、极其乏力,似乎不支。冷感从足部往上发展,直到心里。摊位邻近公认河北最大、最好的医院,立即去看专家。专家说:天冷了,怕冷不是病。做了心电图等检查,没有异常。但还是开了价值七八百元的“新药”,说是治心脏的。因为新药很贵,患者认为肯定比利血平等好,就停用了老药。三天后,再次病重,到附近诊所看,发现血压170/120mmHg。诊所的医生说输液能治高血压。连续输了18天,精神越来越差,终日不愿意起床,连饭也懒得吃。而且仍然有时发冷。心慌,头痛、乏力、睡眠不好等则一直无改善。患者一向食欲很好,发病前约1月,食欲锐减,但至今可以强食。六脉浮取不见,中取滑弱略数,重取似无。舌前半略暗红,苔薄黄略粗。血压150/110mmHg。
看来并不复杂。
西医诊断:二期高血压、可疑曾经出现轻度高血压危象
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兼肾阳虚
处理如下:
1.告知病因和注意事项。同时强调,高血压不会一劳永逸,但不要害怕。
2.停用现服药物,重新用复方利血平和心痛定,每天3次各1片。
3.人参归脾丸9克日3次
4.煎剂如下方
党参10黄芪15茯苓15白术5苍术5五味子10川芎10怀牛膝15当归10桂枝20黑附片10远志10枣仁15陈皮10厚朴5甘草5生姜15。
服用上方3日即感大好,因为劳累略有反复。继续服用10天诸症悉退。
再说一下前医的诊治。
1.专家竟然那样说,不可思议。西医专家,没有发现高血压,是失职。这样的专家太多了。
2.诊所的大夫靠输液治高血压,完全为了赚钱。输液不是不能控制高血压,但除非是危象或脑病,不是输液的适应症。高血压常常终生不愈,显然不能天天输液。他显然也不知道如何输液处理危象和脑病。
3.突然加重时,应该是较轻的高血压危象。
4.停用口服降压西药,完全错误。患者不懂,医生难道也不懂!
5.他们都不知道中医如何看此病。
6.患者说不清病史,是因为医生一直在误导。
又,患者有头痛、恶寒等,若一开始去看的是中医专家,可否看作外感呢?如果不详细问病史,很可能。不过,脉象明显属虚,即便按外感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再造散,效果应该比较好。试看拙拟之方,和再造散区别不大。这就是辨证施治的长处——不辨内伤外感有时也可以。
按西医药理,麻黄升高血压,但不等于凡见高血压症状,中医就不能用麻黄。其中道理比较复杂,从略。
凡心脾两虚型高血压,单用西药效果不好。血压下降了,病人可能更难受。
严格而言,即便原发性高血压也是“症”或“证”,而不是病。
  

[8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4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结核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按:这是洪钧先生收笔之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手稿片段。该书拟介绍他毕生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最有心得的验案600至1000个——视篇幅容纳限度而定。
 
   
【概说】
1950年代之前,结核病比现在的艾滋病甚至癌瘤还要可怕。
古代中医所说的“骨蒸”、“传尸”、“痨病”或“痨疾”多数是结核病,那时是可以灭门的危险疾病。二战结束时,结核病在美国居于国民死亡原因第7位。但是,在15~45岁的人群中,除了意外伤害致死,结核病居死亡原因之首。所以,那时的结核病人人闻之色变。
单用中药是能够治好某些结核病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慢性咳嗽吐痰带血并且发烧的几个病例。目前则需要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的优势。
不过,总地来说,中医对“癆病”的本质认识不清。首先,中医所谓“痨病”不都是结核病。凡慢性咳嗽、发烧并有明显消耗者,都可以称为痨病。西医说的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人视为痨病。其次,临床症状暂时完全缓解,不等于该病痊愈,即还可能复发并传染。更重要的是,中医虽然知道此病可以传染,却没有可靠的预防手段。所以那时,特别在城市,该病的流行一直不能控制。不少读者可能知道,鲁迅先生就死于肺结核病。在我看来,他的父亲是死于结核性腹膜炎。
该病得以严格控制,一是认识到结核杆菌,从而加强预防;二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发病率不断降低;三是抗结核药的发明并普遍使用,现症病人不断减少。
最早发明的抗结核药是链霉素(1953?)。但是,单味西药以雷米封作用最强,只是该药可以损害肝脏和和周围神经。此后发明的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等,抗结核作用都不如链霉素和雷米封,故一般用于久用上述两种药物效果不好的病人。
目前很少见此病了。从2003年开始,我国对结核病、特别是其中的肺结核实行免费治疗。故可断言,此病很快就要基本绝迹了。谨把比较有意义的几个病案写在这里,重点介绍结核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供读者参考。

【病案】

案1:混合型结核性腹膜炎
  
患者谷延恩之妻,威县赵七里村人,35岁,1987年6月初诊。
  病情严重,不能下床,丈夫把她抱到我的检查床上。简单病史如下。
  患者有3个孩子,3年前第三胎生产后患肺结核,经治一度缓解。但抗结核治疗不够充分,加之过度劳累、饮食不周等原因,不久复发。再次经过将近一年的治疗,肺部病变不再活动,但病情益加复杂。继续抗结核治疗无效。患者每天发热,心慌自汗,胸部满闷,腹痛腹胀,食少乏力,大便溏泻,日见消瘦。曾经多位中西医诊治,越治越重。不得已,请神、卜卦无所不求。最后皈依天主教,仍然日渐加重。(请神、卜卦和奉教等是数年之后了解患者的人就诊时告诉我的)
  察其面色苍白萎黄,十分消瘦。身高175cm左右,体重大约40kg。语声低微,不断微喘,不能自述病史。脉象细数,舌淡苔白。体温37.5℃。心肺听诊无大异常。腹部稍膨隆,全腹柔韧,有轻度压痛,可闻高调肠鸣。
  显然,患者有结核性腹膜炎,而且属于粘连和腹水混合型。
  病史不很典型时,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不是很容易。实验室辅助物理和化学诊查手段,无助于诊断此病。笔者曾经亲见,某大医院把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慢性阑尾炎手术致死。看来做医生还是需要经验。没有见过结核性腹膜炎的同道,对此病腹部触诊的典型表现可能难以掌握。教科书上称之为“揉面感”,不知道这样形容是否能够体会。
  不过,这个患者有确切的结核病史,诊断是无疑问的。
  中医怎样认识此病呢?
  笔者在旧著《伤寒论新解》中曾经指出,仲景说的“脏结”很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目前西医或简称此病为“结腹”。所以,我认为古代中医可能做过病理解剖。可惜,此后的中医书中再找不到类似证。我们只能说这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几乎脏腑都有虚损的疾病。此证之实,以腹内积聚、胃腑气郁为主,此外均属虚证。治疗的要点是平补气血、健脾理气并略加活血化瘀药。若一味理气化瘀,必然破气,而越治越重。又,此证虽有腹水型,但施治不能重在利水。看了几个患者此前用过的方子,没有一个是重补的,难怪疗效不好。拙拟处方如下:
  党参10黄芪15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熟地20红花5白术10茯苓10生山药20乳香3没药3桃仁10三仙各10川朴10甘草5。水煎服。
  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了一年,又接着断续服了2年。在我的病人中,她是坚持服中药时间最久的。甚至,我说可以停服了,病人还是服了一段。她能这样坚持服中药,原因有二。
  一是见轻虽慢,但是一直见好。患者从完全卧床到能够坐起,再到能够下床,再到可以做简单家务,最后可以做较轻的田间劳动。
  二是患者的丈夫是一个意志坚强,身体强壮又明白事理的人。妻子病重时,他的母亲也卧病在床。他要种地,还喂着牲口,加上三个孩子,负担之重可想而知。但是,却能坚持让妻子治病。没有这样的丈夫,医生不可能治好她的病。
  为了减轻病家的经济负担,服上方一个月,病情稳定之后,就把方子给了病家。这样可以直接去中药批发点购药,少花些钱。
  停服煎剂之后,我让患者继续服用人参健脾丸、逍遥丸或补中益气丸。
2003他的丈夫带着已经结婚的儿子来看病,说她仍在断续服用成药。
  患者至今(2006,11)健在。

案2:肺结核治疗不当病危

石兴玉,男,64岁,威县徐固寨村人,1996年11月6日初诊。
他医越治越重,宣布束手,嘱咐家属预备后事。病家请我出诊,勉尽人事。
患者十分虚弱,不能自述病史。家属说:本来患者还能参加较重的田间劳动,约半个多月前,突然开始冷热发烧、走路不稳,食少乏力。村医用感冒药不效,又输液用青霉素等数日也不效。去县医院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即回家治疗。近11天来,每天输液,同时使用链霉素、青霉素、清开灵、利福平、雷米封、维生素B6、利尿药、镇静药等。但越治越重。近十日进食很少,而且越来越少。近2日几乎不进食。患者自觉胸满不能食,多吐粘痰,精神日差,愈益消瘦,无翻身之力。曾有全身浮肿,已经消退。脉细弱、舌嫩、暗红、苔粘腻。血压85/55mmHg。
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发病前即食量减少而乏力,但因秋收繁忙,坚持劳动。3年前曾患“肺炎”。
检查见患者严重消瘦,精神淡漠,心音弱,左肺多罗音。
辨病与辨证:
1、患者的病是否肺结核呢?
病史和体检所得,都不是过去最常见的浸润型肺结核典型表现。按过去结核病分型,患者的表现应是亚急性播散型。没有胸片,此型肺结核很难与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所以,对肺结核来说,还是要依靠X光检查诊断。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典型的浸润型结核病临床表现很少见。过去常见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咳痰咳血、两颧潮红、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同时出现,现在很少见了。
2、既然是肺结核为什么越治越重?
这是由于治疗上的失误。此前治疗上明显的错误有:
①发病之初必然用过大剂量皮质激素(一般是地塞米松)。它不但使结核病加重——亚急性播散,还导致全身水肿。患者精神和食欲极差也与滥用地塞米松有关。
②抗结核药自然是应该用的,但不一定同时用三种。特别是利福平会影响食欲,开始最好不用。
③怀疑有合并感染,可以用几天青霉素。但是,过用清开灵、双黄连常常出现寒象。
④使用利尿药——特别是速尿消除水肿,会使患者更加乏力、精神不好、食欲不佳。因为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导致水肿的同时导致低血钾,再用利尿药会使血钾更低。而低血钾的主要表现也是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佳甚至呕吐。
3、患者是否真的无望呢?
病情比较严重。但是,自中医看不是不治之证,自西医看不是不治之病。辨病方面不怀疑癌瘤,没有迅速危及生命的休克、大出血、高热不退、昏迷、心衰等。辨证方面,没有伤寒和温病所说的死症。
4、自中医看是何证呢?
应是气血大虚、脾不健运、胃阳不振之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方面支持输液、尽量补钾。
患者目前以食欲极差、极其乏力、精神淡漠为主。不再发烧,不必担心结核继续扩散。故暂时停用抗结核药,自然也停用青霉素、清开灵。西医方面只给支持输液。每天输液2500~3000ml,其中盐水500ml,糖230克,钾(氯化钾)5克,维生素C3克,维生素B6200mg。
中医方面给以平补气血、健脾醒胃之剂。处方如下:
党参15黄芪15白术10陈皮10茯苓10半夏10当归10白芍15川芎10五味子10生三仙各10桂枝10厚朴5甘草5生姜20。水煎,可以每天连进两付。
如上处理五日,诸证悉减。患者进食正常,可以下床。
于是,停止支持输液,服用中药的同时继续西医抗结核治疗。患者共服上方24剂。次年春天,可以继续劳动如前。
附注:患者及其亲属,从此很相信我。但是,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有重病治疗仍然不及时、不充分。由于长年劳累,他是一个很瘦的人,2000年却患了严重的高血压。我给他开了常用的西药,嘱咐他一定要坚持服用。劳累或心情不佳时尤其要坚持用药。可惜,2001年他停药一年,结果于2002年因脑意外致残。急性期之后就诊时,十分后悔。看来社会保健不是只靠医学界就能解决好的。
  

[9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4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按:这是赵洪钧按照杂志要求写的文章,也是他的新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17讲中附的一篇长文。本文指出的问题不是“新世纪《中药药理学》”独有的。有的是自从现代药理研究在我国开始(192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近二千年来没有说清的问题。但教材是要向下一代学者传授知识的,结合教材讨论不但方便,而且更有助于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说法。换言之,假如他的见解可取,希望新教材纠正有关说法。当然,这需要中医药界认真讨论一番。

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评新世纪《中药药理学》
        赵洪钧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白伏村,054700)


新世纪《中药药理学》教材(下文简称“新世纪”)编者非常谦虚,希望就其中的问题提出批评[1]。读过之后,确实自觉有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要说。于是不揣寡陋,先不说该教材的优点,单就不尽人意处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供“新世纪”编者和读者参考。
此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题目所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换言之,如果现代中药药理不能满意地解释传统用法,作为中医药专业教材,缺点就比较大。
“新世纪”就有不少此类缺点。
编者也自觉有不满意之处。
如说:“传统理论认为,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但除麻黄、桂枝、生姜等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或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之外,其它解表药则未(或尚未)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作用。”[2]
不过,这样提出问题,说明编者对辛温药和发汗法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理解都不准确。说“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没有充分的文献依据。扩张血管未必促发汗。把发汗理解为药物促进汗腺分泌,尤其不妥。有关浅见,下文会提到。
实际上,“新世纪”的缺点远不止对辛温药和发汗法认识不清,也远不限于解表药。所以,尽管教材对每一味药都先列出“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却不等于说清了传统用法——尤其某些特色用法,使用的是什么药理作用。
由于编者已经隐约意识到解表药的问题,全面指出并说清“新世纪”各方面缺点,又远非一篇文章能够容纳,本文先就麻黄、桂枝和柴胡三味药,简略地谈谈具体看法,以后再看情况指出某些其它类似不足。
1 关于麻黄
麻黄药理研究是上个世纪20年代,陈克恢氏所作的极有成就的工作。[3]自纯西医角度看,他给后人留下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少。可以说,至今为止,麻黄仍然是研究最彻底的中药。然而,陈氏出身化学和生物学家,他未能满意地解释中医使用麻黄发汗,通过何种麻黄药效,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新世纪”仍然说不清中医的这种特色用法,甚至使麻黄药理更加复杂化,就值得深思了。主要问题有四:
一是关于发汗;二是关于解热;三是关于抗病原微生物;四是如何理解麻黄有那么多作用。
以下逐一说明浅见。
1.1 关于麻黄发汗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本经》明言麻黄“发表出汗”,历代本草对此无异说。最为人熟知的发汗经方是麻黄汤。此方只有四味药。甘草、杏仁不可能发汗。桂枝暂且不论。作为君药的麻黄应该能够发汗。然而“新世纪”说:“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尚不清楚”。[4]于是,无法解释为什么麻黄汤发汗。
看来,尽管发汗是人人都有过的切身经验,多数人也有一定的观察常识,说清发汗法治热病的医理却不容易。这也许是为什么药理专家至今闹不清麻黄发汗的作用机制。
笔者以为,麻黄确实能发汗,而且是唯一发汗力强的辛温药。不过,它的发汗作用不是直接的,更不是直接促进汗腺分泌。
麻黄到底怎样发汗呢?
为了让非药理专家也便于理解拙见,有必要结合麻黄发汗,较全面地说一下关于发汗的理论问题。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二节“麻黄汤新解”,[5]对有关理论问题曾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以简明问答方式,扼要说一下拙见,并结合中西医有关药理和热病临床,说明“新世纪”的缺憾。
1.1.1 问:什么叫发汗?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它对热病有何意义?
答:作为一种疗法,发汗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无汗的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汗,而且出汗较多。中西医都曾经使用过物理方法发汗,本文不讨论。有的生理书上,把正常人出汗也叫做发汗,不大准确。但是,无论生理状态的出汗,还是病理情况下的自行发汗和用药发汗,都关乎体温调节。它是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手段。除了体质性局部多汗(汗脚等)、休克时的大汗淋漓和精神性出汗(如严重疼痛或恐惧时),出汗都是人体为了快速散热。所以,它必然和热病关系密切。患热病时,出汗的状态关乎病情判断和治疗原则。始终无汗,热病必然难愈。出汗过多,常使病情复杂。热病初起,是否有汗,尤其重要。中西医处理热病初起,都常设法促使汗出。中医称之为“发汗法”或“汗法”。汗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首。
不过,需要牢记,尽管发汗的结果是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发汗却不是为了解热。热病初起,也不是见发热就应该发汗。
1.1.2 问:发汗都是药物所致吗?恰当发汗,热病就能痊愈吗?
答:显然不是。比如,正常人处在高温环境或强力劳动时,一般要出汗而且较多。治热病时,中西医也都用过烤火和热浴发汗。热病初起,不用任何药物,是否也会自行发汗(有汗而且相当多),大概是多数人都清楚的。恰当发汗,不一定病愈,但大都能缓解痛苦。
1.1.3 问:现代人发热似乎都要用药,可否举一个热病不用药而出大汗的典型例子呢?
答:最典型的例子是疟疾。患者一旦恶寒,立即无汗、蜷缩、毫毛毕直并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大约40分钟之后,患者转而恶热。这标志着体温升至顶点,随即是大汗出。其它热病,不这样典型,但是,从恶寒到恶热,进而出汗的原理一致。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又没有临床经验,不大熟悉疟疾,请自己看看书。
1.1.4 问:热病表证都类似疟疾吗?
答:只有典型表实证(即表寒实证)类似疟疾。恶寒、无汗、蜷缩、毫毛毕直,是典型表实证必有的,也有的有寒战。这时体温正在上升,多数情况下,不用药也会转而恶热,随即出汗,只是恶寒阶段一般远比典型疟疾长。
1.1.5 问:只有表寒实证才需要发汗吗?麻黄汤怎样发汗呢?
答:是的,只有表寒实证才能发汗。发汗属于攻邪法,表寒虚证不能用此种攻邪法治疗。关于麻黄汤发汗的详细拙见,并请参看旧作“麻黄汤新解”。
  简单说来,麻黄汤发汗,并非其药效像解热镇痛西药那样,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不是直接促进汗液分泌。相反,其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但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加速产热过程,从而使体温迅速达到顶点——比不用麻黄应稍高。这时,体温调节的散热中枢兴奋(不是麻黄所致),故汗出且较多。口服麻黄碱或麻黄煎剂,其药动过程大致与表实证发热过程相对应。简言之,麻黄汤发汗,是它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激化或强化表实证的急性发热过程的结果。
  再强调一下,麻黄发汗不是直接的。如果麻黄能直接发汗,使用麻黄后,应该立即出汗。出汗最多的阶段,应该在麻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这样。
  1.1.6 问:西医生理和药理说: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是使人体适应应激状态。表实证用麻黄这种拟肾上腺素药,莫非是让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吗?
  答:据我看,是的。比如,上面所举的疟疾寒战期的一系列表现,就酷似人体遇见外部环境紧急事件时的反应。这是由于大量致热原突然进入血液,人体必须紧急适应。因为典型疟疾应激反应已经很强,故麻黄不适用于治疗疟疾(本经说可以治温疟,说明曾经用过,但疗效不好或多意外,后世不再用)。表实证的反应,接近应激状态。这时用麻黄强化应激状态,就有利于病愈。其前提是,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器官功能足以耐受这种激化。此即中医所谓正气充实或未衰。表实证正是这样。
  1.1.7 问:西医有发汗疗法吗?
  和中医一样,近代以前的西医曾经使用过物理发汗疗法。自从解热镇痛药发明后,一般不再使用物理疗法。使用解热镇痛药,西医不叫发汗法,但用而有效,也常见大汗,称之为发汗法亦无不可。此类药物,也有轻微的加速产热作用。但其发汗解热机理,还是不同于麻黄汤。笔者不尽赞同解热西药的理论假说,但不宜在此讲。
1.1.8 问:按以上所说,发汗只是为了快速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或麻黄汤等为什么能治好热病呢?
答: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它为什么能促进病愈,上文已有部分说明。其余机理,见下文。
1.1.9 问:汗液不是汗腺分泌的吗?为什么麻黄发汗不是促进汗腺分泌呢?
答:毫无疑问,汗是汗腺分泌的。但是,这不等于麻黄发汗是药物直接促进汗腺分泌。有关机理,上文已经交代。其中提到,麻黄不但不能直接促进汗腺分泌,它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反而能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真正直接促进汗腺分泌的药物,在西药是多数拟胆碱药。它们是不能用于治疗表证的。道理也许不必再讲了。
至此,关于发汗和麻黄如何发汗基本说清楚了。
不过,显然有必要说一下,是否辛温药大多有较强的发汗作用。
旧作中曾经指出,按仲景原意,只能把麻黄汤、大青龙汤和葛根汤看作发汗方。这三个方子,都含有麻黄而且用量较大。据此,只能说麻黄发汗作用强。特别是,大青龙汤有“发之”之说。[6]此方用麻黄六两,用量是麻黄汤的2倍,故“发汗”法更是只限于重用麻黄的方子。中药教材也只说麻黄发汗力强,没有说还有比较强的。遍查历代本草,也没有此说。故“新世纪”说“大多数辛温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不知何所据。
  1.1.10 问:如此说来,麻黄发汗,就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促进快速产热的结果吗?
  答:按照拙见,至少主要靠这种作用。
鉴于近现代中药研究,至今说不清麻黄如何发汗,有必要顺便讨论一下“新世纪”和中药学的有关见解。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麻黄发汗是其中挥发油的作用[7]。此前各版,也多有此说。这大概是由于不能说明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L-麻黄碱(占麻黄总生物碱的80%以上)怎样发汗,就找其它成分说明。其实,麻黄中挥发油含量很少,而麻黄素适可略抑制汗腺分泌。这且不说。《伤寒论》讲麻黄汤煎法,要先煎麻黄(含麻黄的经方均先煎麻黄),而且要“去上沫”并煎较长时间。这样的煎法,不是挥发油更少了吗?
“新世纪”采用了近代研究说法。说:“麻黄水煎剂、水提取物、甲基麻黄碱和挥发油都有发汗作用”,[8]却说不清为什么。于是,为什么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就更加说不清楚。
如果认为,麻黄发汗的上述拙见有理有据,这个80多年说不清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1.1.11 问:近代生药学家曾经说,麻黄素发汗需达到中毒剂量。麻黄汤中的麻黄不应该达到中毒剂量,似乎不能发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呢?
答:麻黄碱中毒,确实会出现大汗并伴有高热等。解放后亦有报道。[9]不过,据此说治疗量的麻黄不能发汗,是脱离热病临床看问题。表实证患者用麻黄,与非热病患者误用大剂量麻黄碱的前提不同,目的不同。用动物实验结果,反证治疗量麻黄不能发汗,尤其不妥。上文已经说明,麻黄治表实如何发汗,按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坚持以实验为依据,那么,古今人已经作过无数次的人体直接试验,证实麻黄确可加速表实证发汗,应该比动物实验更可靠。如果还认为麻黄碱必须达到中毒量才能发汗,只能说持此论者缺乏临床经验,不懂中医,故摆脱不了西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的思维定势。这在近代纯西医药理学家,不很奇怪。现在还这样看问题,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看来,发扬中医特色,不仅要精通中西医理论,还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否则,即便像麻黄研究这么彻底,仍然不足以解释有关方法。
  总之,麻黄并无直接发汗作用。麻黄汤治表实,是促进正邪斗争,加快产热过程,最后机体为快速散热而出汗。这一过程,以大量、快速消耗正气为代价。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表虚证不宜用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非典型表实证均用极小量麻黄。
  拙见充分借鉴了麻黄实验药理研究结论,而且没有发现前人未知的药理作用。但是,不了解中西医发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不能对麻黄汤临床应用做出现代解释。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没有漏洞,也毫无强词夺理之处。
  1.2 关于麻黄解热
  近代研究似乎没有提及麻黄的解热作用,至今西医也从没有这样用过。为什么会有麻黄解热之说呢?这大约是照搬西医解热药理的结果。解热镇痛西药是在发汗的同时解热。于是,人们猜测,麻黄既然能发汗,也应该能解热,并且通过动物模型实验证实(模型之不当,从略)。于是,有关理论愈理愈乱。
  其实,如上文所说,使用麻黄之初,不但不能发汗解热,反而加速体温升高。即便正常人,服用治疗量的麻黄或麻黄素,体温也应该略见升高。表实证用麻黄汤,首先是快速升高体温。表虚证忌用麻黄,如果误用,也应该体温升高,但是常出现过汗等危重情况。
  或问:为什么恰当使用麻黄汤等,有时可以一汗而热退,不再反复呢?
  答:上文已经说明,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服用麻黄汤后的出汗,不是此方可以改变体温调定点或兴奋散热中枢,而是体温快速达到顶点,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方式就是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于是体温下降。所以,发汗后虽有不同程度的热退,却不是麻黄的直接作用。麻黄真的能直接解热,西医早就这样用了。
或许有必要说明,人体加速散热的另一种方式是皮肤血管扩张。故无论是否用药,凡热病初起急性发热,出汗前必见面色发红。若面色苍白而汗出不止,就是将要虚脱,即中医所谓过汗伤阳或虽非过汗而有严重表虚,这时要用桂枝加附子汤。
需要顺便指出的是,麻黄碱有收缩皮肤血管的作用。故至少服用麻黄之初,是不利于解热的。
  故恰当使用麻黄汤,一汗而愈,是因为这种表面看来的发汗法,还暗含着其它作用,使热病在表证期结束病程。
  或问:所谓暗含的作用,是指促进产热,体温升高,进而发汗,就能消灭病原体吗?
答:产热进而发汗本身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但须知,发热只是最容易发现的,正邪斗争或机体抗病反应的宏观表现或表面现象。发热的背后,是直观看不到的免疫机能活跃。热病早期,体温与免疫机能高低大体对应。加速产热因而体温升高的背后,是强化免疫机能。麻黄汤就是调动人体抗病机能,促使病愈的。
总之,麻黄发汗是因为它促进机体产热。一旦机体感到热量过多了——迅速产热使体温达到顶点,人体转而恶热,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古人只能看到它的发汗结果,不能说清中间过程,就说麻黄发汗。古人也企图说明麻黄可以直接发汗,猜测性假说有开腠理、解肌、开鬼门等。开鬼门略同促进汗腺分泌。现代研究证明,麻黄适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它还收缩皮肤血管,故不能开鬼门、开腠理、解肌。
  不过,即便典型表实,也不一定用麻黄汤一汗即愈。如果没有一汗而愈,这种大量快速消耗正气的治法就不能再用。即使仍有表证或高热,也不能再按表实治。故桂枝汤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麻黄汤却不能一用再用。由此可知,麻黄和麻黄汤治热病的目的和药动过程都不是直接解热。
  又,临床经验不足者,往往认为病愈或症状缓解只是药物的作用。其实大谬。这也是不能理解麻黄发汗和误说麻黄解热的重要原因。任何药物,只是协助机体抗病。若机体完全失去抗病能力,什么药物也没有用。
  以表实证而言,并非必须服药才能发汗。不服药的自然病程发汗,只是体温升高慢一些,发汗出现得晚一些,发汗可能较少。麻黄汤不过是强化或激化这一过程而已。
1.3 关于麻黄抗病原微生物
强调麻黄的抗微生物作用,也是企图完全用西医药理解释中药。人们想象:外感病既然是微生物所致,麻黄汤治外感初起,很可能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于是多方设法寻找实验依据。但是,有关研究不可能证明,麻黄汤那样的麻黄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各种药理成分浓度,在试管内会有西药抗菌素或清热解毒中药,那样明显的抗微生物作用。“新世纪”只提到麻黄挥发油的此种作用,尤其不足以解释传统用法。
有的研究证明:麻黄汤浓度为1000μg/1ml时,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噬菌体噬斑数减少到50%以下。[10]且不说其可重复性如何。需指出,这是0.1%的浓度,相当于多大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浓度呢?
假如,2—10g麻黄煎剂口服,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最高浓度,体外实验具有比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拙论即自动全部推翻。
其实,强调麻黄的体外抗微生物作用,反而更难理解其用法。
如上所说,麻黄汤发汗治热病只能用一次。如果中医利用的是它的直接抗微生物作用,就应该多次使用,而且不仅适用于表实证。
  1.4 麻黄为什么有那么多作用
“新世纪”,列述了麻黄的9种作用,分别用不同的机理来解释,结果弄得非常混乱。先生这样讲,学生怎么能够听明白呢!
其实,包括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中所列都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谓抗微生物作用,首先应该用麻黄促进产热并调动机体免疫能力来解释。
什么叫麻黄碱拟肾上腺素作用呢?就是麻黄碱类似肾上腺髓质激素——特别是副肾素的作用。副肾素有哪些作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会作用于哪些系统和器官,出现什么反应?详说请查西医生理和药理书。
简略说来,副肾素的作用,正如常人遇见特别紧急情况时的一系列表现。副肾素的生理作用就是使人体具备这种“应激”能力。如果读者曾经仔细观察过,临床使用副肾素时(最多用于治疗严重支气管哮喘)的表现,就知道此药的一系列作用了。
麻黄素分子结构酷似副肾素,药理作用也酷似副肾素,只是比较温和、持久。所以,麻黄平喘(暗含镇咳但作用必然不强)、强心、利尿、加速心跳、升高血压、收缩血管(暗含抗炎、抗过敏)和中枢兴奋作用都是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致。有的壮阳药含麻黄素,它还是运动员禁用药物,就是因为它强化机体应激能力的缘故。
看来,不少人没有弄清什么叫拟肾上腺素作用。比如,所谓麻黄碱抑制肠平滑肌收缩,[11]就是拟肾上腺素作用必然伴有的现象。离体肠管同样受神经介质作用,肾上腺素对抗乙酰胆碱是已知的。特别列出这种作用,读者必然感到无所适从。
在此必须指出,只有用麻黄发汗治表实时,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全部药理作用。此外,大多利用它的一种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故使用麻黄时,必须弄清虚实、全面考虑。比如,小青龙汤,见喘要去麻黄,就是顾忌喘家正夺。今日虽然不必完全尊经,却不可完全按西医理解,见喘即用麻黄。外感痰喘或老慢支,不能耐受麻黄者,并不少见。
可见,治表实用麻黄,是最有特色的中医用法。纯西医很难理解这种“煽风点火”或“推波助澜”的外感初起治法。后世医家,顾忌麻黄桂枝有汗无汗、表虚表实之戒难于掌握,创制了其它辛温解表方剂。这些方子不但不含麻黄,大多也不含桂枝,发汗作用远不如麻黄汤。局方虽重辛温,用量多小。据笔者的理解和经验,不含麻黄的方子中,只有至今常用的藿香正气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等),略有麻黄汤意,正夺明显时,当慎用。此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方剂学每归入祛湿剂,显然也适于解表。
总之,包括所谓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所列都是拟肾上腺作用。中医用麻黄治外感初起,并非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否则,此方就也适用于里热虚证,西医也该用它的此种作用了。
也许应该顺便指出,中医治阴疽的阳和汤也用麻黄。所用药理,略同治疗表实证。《本草纲目》中附有几个类似方剂。详说从略。
值得称道的是,虽然“新世纪”在解表药概述中提及此类药物的镇痛、镇静作用[12],表5—1[13]也注明麻黄的镇痛作用,麻黄正文中,却没有说它有镇痛作用。这是不盲从某些“实验”结果的明智之举。伤寒初起,表实证的头痛、身痛、骨节烦痛最严重。如果照搬西医解热镇痛药理,必然认为麻黄更应该镇痛。
2 关于桂枝
桂枝汤是中医第一方,在仲景书,也是治表证的。不过,尽管麻黄汤、桂枝汤两方都有桂枝,桂枝汤却是另一种最有中医特色的,治疗伤寒初起的方法。所以,若按照纯西医思路,像研究麻黄那样研究作为君药的桂枝,必然会更加误入歧途。“新世纪”就是按照麻黄思路讲桂枝药理的。故先说思路问题。
2.1 纯西医思路不可取
“新世纪”讲桂枝药理,首重发汗、解热,遵循的还是西医思路。
其中说:“桂枝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是其发汗解肌功效的药理学基础,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其温通经脉功效的体现。桂枝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14]
自西医看来,这种解释天衣无缝。自中医看来,则漏洞很多。
关键是,以麻黄为君的麻黄汤治表实,以桂枝汤为君的桂枝汤治表虚。表实证应该发汗,表虚证禁忌发汗。于是,说桂枝促进发汗,立即陷于矛盾境地。
不少人会说:《伤寒论》不是明言桂枝汤发汗吗?为什么不能说桂枝促发汗呢?实际上,《伤寒论》对此方功用的说法有9种之多,却没有一种能解通它治表虚。发汗说尤其自相矛盾。
比如若问: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为什么还要用桂枝促发汗呢?我们大概无话可说。
若再问:如此说来,桂枝不是完全可以治疗一切外感,或感染性疾病了吗?中医何必使用那么多复方治外感初起呢?为什么治表实不以它为君,治表虚时又要配伍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呢?为什么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竟称建中汤呢?为什么汗漏不止还要用桂枝(桂枝加附子汤)呢?(按:桂枝加附子汤治汗漏不止是几乎必效的)
特别是最后这一问,按教材所说的桂枝药理根本无法回答?
不少人可能说:复方中用桂枝,不能和单味桂枝相提并论。
那么再问:为什么“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15]还要用桂枝加甘草汤呢?此方只两味,桂枝用四两,比桂枝汤用量还大。总不能说桂枝一加甘草,药理就大变了吧?据此,只能说桂枝是能止汗的,是能补益的。(按:此方也是几乎必效的)
不少人也许觉得从未听说过仲景还有这样的用法。实际上,中医出身的教授们都学过此条。但是,思维定势会使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并不是很奇怪的事。
于是桂枝药理研究思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中药药理学是总结近代以来的研究结果而成,必然说不清中医使用桂枝的特色。
那么改变思路,证实目前流行的中医成说,就没问题了吗?答案是,也不行,因为有关成说错误很多。
2.2 中医成说有误
桂枝药理研究误入歧途,不能全怪药理学家。误说桂枝汤和桂枝功用的,首先是方剂和中药学——自然包括伤寒学。方剂教材说,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自从第一版教材至今,只有2002年版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16]。实则越改越不对。早期中药教材说,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17]2002年版《中药学》改为“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18],等于没有改。药理研究和中药药理教材很难不受其影响。
笔者认为,方剂和中药的说法基本上是错误的。
总之,受西医束缚,按照麻黄思路研究桂枝固然不可取。按中医成说证实桂枝发汗、解热等功效也必然自相矛盾。
按说,上文已经说明,只有重用麻黄的方子才属于发汗法。表虚证禁忌发汗,不应该强调桂枝的发汗作用。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即桂枝汤法不属于发汗法,研究桂枝不应该首重发汗、解热等。
不过,积久之观念一般根深蒂固。加之学术之外的原因,常常使一些人坚持成见,错误认识就很难改变。积久之观念必然居于主导地位。药理学家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又不大熟悉伤寒学和热病临床。让他们摆脱旧说,接受新说不是很容易。笔者不得不先就桂枝汤多说几句。
2.3 从桂枝汤说起
到底怎样看桂枝的药理呢?这要从桂枝汤功用说起。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一节[19]曾经花了很大篇幅新解桂枝汤,自信纠正了很多传统误说。拙见不仅早有同调,而且近来渐有影响。有关要点如下:
2.3.1 《伤寒论》关于桂枝汤功用的解法最乱。计有发汗、解肌、解外、解表、调和营卫、救邪风、和解等9说。其中以发汗说条文最多。
2.3.2 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宋代人已经认识到此证属表虚。有汗或汗多不应再发汗,表虚更应忌发汗。故发汗说解不通桂枝汤。
2.3.3 解肌与发汗同义,自然也解不通桂枝汤。
2.3.4 解表、解外同义,但不涉及具体功用。即没有说如何解表、解外,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5 调和营卫之说,略同调和气血,过于宽泛,也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6 救邪风说是祛风说的依据,是针对病因的,但不能说中风即致表虚,因为判断虚证以正气为准,故也解不通。
2.3.7 桂枝汤很接近小建中汤,故拙论以补中而固表解此方。
2.3.8 《本经》无一字言及桂枝发汗、解肌,而有补中益气之说。拙论更有了经典依据。
2.3.9 按拙见可以解通桂枝汤类方,否则,桂枝汤类都解不通。
以上要点,将旧作概括无遗。但详细了解拙见最好还是读一下旧作。
总之,拙见以为,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成说不可取。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尤其不可取。其实,按照中医理论,本来不应该这样说桂枝汤功用。桂枝汤证本来是表虚,怎么可以再解肌发表呢?这不是无视虚虚之戒吗?简言之,桂枝汤是以温补为用的。这是中医治外感最有特色的治法。后世补中益气、甘温除热的方法就源于桂枝汤。
值得指出的是,拙见在古人那里也有同调。
徐大椿《伤寒类方》就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
如果说,徐氏所说桂枝指桂枝汤,请看尤在泾的说法。
他说:“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20]显然,尤氏以为,单味桂枝主温补无疑。尤氏之书是很有名的,我们的方剂和伤寒学家却不得其要。
元代的王好古更是和笔者一样,看出了桂枝发汗之说不妥。
他说:“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21]看来,王氏也不认为桂枝的功效是发汗。
可惜,伤寒学发展近2千年,解放后整理50多年,关于桂枝汤和桂枝的认识仍死守成无己之说,反而不如元明清代学者的见解进步。
2.4 参考桂枝汤类方研究桂枝
单据关于桂枝汤的浅见,还不能肯定单味桂枝的功效就是补中益气(暗含温法)。但是,不采用此说,桂枝汤类方都解不通,拙见就值得重视了。按归纳法原理,桂枝汤类方,不采用温补之说都解不通,只能得出桂枝主温补的结论。比如,发汗过多,心慌不稳的那一条(64条),用桂枝甘草两味治疗,用中药学的“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完全解不通,按拙见就解得很通。据此,说桂枝的功效是“补中益气”,毫不勉强。何况《本经》确有此说呢!再如,若桂枝之用为了发汗、解热,本来有汗的桂枝证,服桂枝汤之后何必温覆、啜热粥而仅求微似有汗呢!
又,除芍药外,桂枝汤是由食品大枣和调味品桂枝、生姜、甘草组成的,真正的全方还要加上热稀粥。显然这是病人需要营养,需要热量。营养和热量主要从热稀粥来。作为调味品的桂枝主要是促进消化吸收。通俗地讲补中益气,不过如此。桂枝增加热量,不是快速产热,而是通过促进消化吸收,增加产热的物质基础,因而,不是使体温快速升至顶点而发汗。
  2.5 如何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
  细看一下“新世纪”所列药理,便会发现,不但多有自相矛盾,而且至少发汗和解热不是编者自信无疑的。(本标题引文俱见“新世纪”30—31页,不再出注)
  比如,桂枝促发汗竟成了“扩张血管促发汗”,莫非生理书上有此说吗?其实,即便桂枝真能扩张皮肤血管,也不一定促发汗。西药阿托品就扩张皮肤血管,却明显止汗。反之,麻黄能收缩皮肤血管,发汗作用却最强。
又说:“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弱,若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联系讲麻黄发汗时也说,伍用桂枝后发汗作用明显增强。那么,麻黄发汗作用也不强了吗?如果麻黄发汗作用强,桂枝伍用麻黄则发汗力增强,就能说明桂枝本身发汗作用增强了吗?初学者大概很难理解编者想说清什么。在下的理解是:只能说麻黄发汗力强,它是唯一发汗力强的,桂枝即便有发汗作用,也很弱,而且和麻黄发汗机理完全不同。
  再如说:“解热和降温作用,可能在于扩张皮肤血管,使机体散热增加以及促进发汗的结果。”其实,桂枝真的能扩张皮肤血管并促进发汗,其解热和降温作用就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因为除了发汗和扩张皮肤血管,人体再没有快速散热的手段。
  至于抗病原微生物体外实验,没有说什么样的浓度和多么强的抑制作用,几乎没有意义。如果能肯定,桂枝汤那样的桂枝剂量,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浓度,体外实验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关于桂枝主温补的拙见就该收回了。然而,“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这种成分是很容易煎跑(挥发之意)的,血液内的浓度尤其难测量。故有关实验很难设计、操作。
  总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大概只有一种是确切无疑的。即“桂皮醛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消化机能”。编者把这一作用列在“此外”当中,笔者则认为它是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其它作用都是这一作用衍生的。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桂枝水煎剂注射给药,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吗?拙见以为,这一作用可以发掘或发扬,但桂枝煎剂口服,与注射给药之间大概差别很大。不能据以肯定传统用法有这样的作用。
  2.6 扶正祛邪——最有特色的中医治法
  桂枝证是表寒虚证,治法自然应该温补以固表。伤寒第一方,就是通过温补扶正祛邪的。创制补中益气汤的李东垣,比较明确地承认受桂枝汤和小建中汤启发。后人也重视扶正祛邪法,而且形成明清两代的温补学派,然而却无人明确说过桂枝汤也是扶正祛邪的。原因大约有二。
  一是《伤寒论》本身即多说此方发汗,古代环境下,即便发现此说不妥,愿意正面指出经典和医圣错误的人也极少极少——尽管如此混乱的解法必非出自一人之手。
  二是清代温病学比较盛行,这个学派是从注重祛邪的寒凉派发展来的。扶正祛邪法是易水和温补学派发扬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初起,颇遭时人诟病。悉心研究桂枝汤的人少了。
  总之,桂枝属于辛温药,却不峻烈。否则,桂枝汤不可能再三连续使用,而仅求微似有汗。桂枝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也就是“新世纪”中说的“增强消化机能”。由此衍生的作用可以很广泛。《本经》说,桂枝可以治呼吸困难等,倒是值得注意。
3 关于柴胡
苏颂说:“后人治寒热,此(按:指柴胡)为最要之药。”[22]故宋代之前,治外感时,柴胡就远比麻黄常用。
宋代医家,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汤甚至单味柴胡治热病初起。现代中医治外感,使用柴胡的频率也应该高于麻黄,治内伤尤其多用柴胡而少用麻黄。故柴胡是很常用因而重要的中药。
传统认为,柴胡有哪些功效呢?
《本经》所说主治很多,其中包括(除)寒热邪气。后世本草大多也强调它的除热作用。唯甄权、日华子说可以补五劳七伤。自寇宗奭痛驳此说后,不再有人强调其补益作用。如果归纳历代本草见解,柴胡的主要功效就是除热。
宋代之前,并无柴胡疏肝解郁、升举清阳之说。由于本文已经很长,不再讨论这两种功效的来历和浅见。
由于解放后的有关教材,长期摆脱不了成无己解小柴胡汤的错误见解。柴胡的功效长期说不清。
1978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清阳。[23]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24]
“新世纪”说: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25]
看来,《中药学》和“新世纪”对柴胡功效的说法出入较大。关键出入在,柴胡到底是和解表里还是解表、透表。笔者以为,2002年版中药教材说得最准确。“新世纪”最不准确。不知道为什么,一套系列教材,对同一味药物,说法不同。
说柴胡和解表里,是照搬了柴胡汤全方的解法。这说明,“新世纪”对柴胡的传统理论把握明显不足。所以,必须首先说明“和解表里”问题。
3.1 关于和解表里
  一提和解表里,就会涉及柴胡汤。拙见以为,说柴胡汤主和解表里至少是不准确的。
如何理解柴胡汤主和解之说呢?详细拙见请参看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四节“柴胡汤新解”。[26]
要而言之,柴胡汤主“和解表里”之说,始于成无己。《伤寒论》并无柴胡汤主和解之说。经文中“和解”二字连写的只有一条,却是关于桂枝汤的。[27]仲景明言小柴胡可“解外”、[28]“和胃”。[29]据此,“和解表里”应改为“解表和里”。同样还是这四个字,含义却大别。其确切含义是“解表”、“和胃”。这样理解不仅符合仲景原意,解通《伤寒论》,而且更便于解释后世用法。所以,拙见并非有意死守经典。
柴胡汤不象麻黄汤、桂枝汤那样分别单纯以发汗和补中为用。即便小柴胡,也是温清并用,攻补兼施。所以,此方虽以柴胡命名,却不可企图完全或基本上用柴胡功效解释全方。“新世纪”却有此意。
“新世纪”说:“柴胡的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其和解表里的药效学基础。”[30]
假如这样,柴胡汤中的其它药物就可有可无了。
实际上,小柴胡中至少黄芩、人参、生姜、半夏不可少。黄芩的抗微生物作用远比柴胡强;人参则是促进免疫功能的主要药物;生姜、半夏为解除心烦喜呕必须。单讲柴胡,它的作用只是“解表”或“解外”,而不能“和里”。
由于和法(即和解法)后来成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此说必须概念准确。
如何理解和法或和解法,并见旧作“柴胡汤新解”。
简言之,和法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治疗,略如今所谓“调整”。和解法总是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兼顾等,不是单一疗法。
总之,说柴胡汤主和解就很不恰当,说单味柴胡主和解表里更是错误的。研究柴胡药理时,要首先弄清这一点。
3.2 关于柴胡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
“新世纪”分8个题目列述了柴胡的12种主要作用,又列述了3种次要作用,还有2种更次要的作用。若问:主要作用是平行或互不相干的吗?次要作用有值得发掘的吗?传统用法使用的主要是哪种作用呢?中药教材曾说它有抗疟作用,为什么“新世纪”不提呢?
本文不再讨论和升阳有关的药效,也不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只就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作用略谈浅见。
3.2.1 关于柴胡解热
柴胡确实有西医解热镇痛药那样的解热作用,“新世纪”也大体上是这样解释的。对此似乎不必多说。实则不然。
比如若问:柴胡解热是否可以解表呢?假设如此,古人曾用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不是大体正确吗?
回答问题之前,再说一遍,“和解表里”,不等于解表,也不等于“解表和里”。如上所说,柴胡是不能“和里”的。
“新世纪”仍然说,柴胡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于是,柴胡不能用于解表。
拙见以为,古人和当代中医用柴胡治热病,首先用的是“解表”作用,即仲景所谓“解外”作用。
那么,柴胡解表是什么意思呢?
简言之,这时柴胡相当于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西药。
尽管,按中医概念,解表不等于解热,柴胡“解表”却是用的“解热”作用。中药教材早已把柴胡列入解表药的发散风热药,就是在理论上承认柴胡可以用于温热初起,因而,完全可以解表,也可以解热。在这个问题上,“新世纪”应该和中药学保持一致。据此,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虽非完全正确,也只有寒象明显和典型表实证不宜用。这就是为什么,热病初起用柴胡注射液或小柴胡,不算大误。早已上市的柴胡注射液,就注明其功能主治是清热解表。只是,严格辨证论治治热病初起,还是要弄清寒热虚实,使用相应复方。
3.2.2 关于柴胡抗病原微生物
“新世纪”说:“体外实验显示,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1]
笔者无条件重复有关实验,但基本相信有关实验结果。但据我理解,“一定的抑制作用”就是作用不强。这应该是为什么柴胡不属于清热解毒药,柴胡汤中必须有黄芩。
此外,笔者想谈谈,柴胡与结核杆菌的问题,因为,《本草纲目》记述了,古人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治痨病。由于,西医也曾经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根治结核病而广泛使用,这个问题值得药理学家了解。中药药理学家,显然应该精通中药学和西医药理学。提供一个双方都曾经出现过的史实,应能加深对柴胡药理的理解。
《本草纲目》说:“[宗奭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热去即需急止。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致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论述颇长,摘要引出)[32]
寇宗奭所说的“劳”(按:即痨)不一定都是结核病,但应该结核病居多。寇氏提示我们,柴胡治劳,主要用于解热。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柴胡不能治愈结核。后世中医也不再注重柴胡治痨病。所以,不能据体外实验,证实柴胡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就认为它可以治疗结核病。“新世纪”对许多药物都列出一系列药理作用,这虽然是药理书的常规做法,却不能认为中医使用这些药物时,同时利用了所有药理作用。也不能认为,凡是列出的药理作用,都可以据以临床应用。
阿斯匹林发明(1899年)之初,也曾经广泛用于结核病,而且一度认为,可以根治结核病。此种用法,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我国医界老前辈傅连璋先生,就曾在那时的《中华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过自己的经验。后来经过长期观察,证明此药可以缓解发热等不适,却不能延缓死期,才否定了它根治结核的作用。
总之,柴胡的作用非常广泛,一般读者,不容易得其要领。在笔者看来,中医实际上使用的是它的解热、利胆两种作用。
3.2.3 关于柴胡利胆
利胆中药不以柴胡作用最强,柴胡汤中的黄芩,利胆作用就更强。典型的利胆方茵陈蒿汤既不含柴胡,也不含黄芩。拆方研究自然可以确定何者最强。不过,由于阻塞性黄疸和混合性黄疸大多伴有发热,柴胡兼有两种作用,而且解热作用为其它药物所不及,它对肝胆病就更加重要。假如是没有黄疸的胆汁分泌不畅(笔者认为,中医所谓肝气不舒,多有此种病理),不宜于使用典型利胆方,柴胡往往是首选药。柴胡疏肝解郁大概应该这样理解。

参考文献:

[1.2]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编写说明,21.
[3]张昌绍.现代的中药研究.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4-5.
[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5]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96-202.
[6、15]见《伤寒论》第29、64条.
[7]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9]上冠芳.麻黄碱中毒3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93,11[2]305.
[10]王润生,杨淑坤,王继红.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8.
[11、12、13、1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26、27、31.
[16]邓中申.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
[17]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8.
[18、24]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3.
[19、26]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75—191. 215—226.
[20]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1.
[21、22、32]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342.
[23]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51.
[25]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
[27、28、29]见《伤寒论》第387、104、230条.
[30、31]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0. 31—32.

[10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5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一文作者致审稿人的信
  
尊敬的审稿人先生:

这样的信很可能没有先例,而使您感到唐突。由于拙作这种评价教材的文字,涉及面很广,有必要交代一下文章之外的看法,就不拘旧例了。
此信要说的,主要是我对中药药理学编写问题的看法,自然也涉及拙文。
正如新世纪《中药药理学》所说,这是一门新学科,把教材编好确实不容易。所以,近20年来虽然已经有过不止一版同名教材,此前还有过《中草药学》等,却不意味着编写新教材可以轻车熟路。特别是这门课程要在中医专业开设,要求就更高。
中药药理学的直接基础是中药学、方剂学、生药学和现代药理学。所以,编者至少应该具备这四方的面坚实功底,最好还有比较丰富的中西医临床理论知识和经验。大概,这五方面的功底缺一不可。比如,解表药问题,就需要熟悉伤寒学、温病学、西医热病学理论和临床。否则,就会对有些问题吃不准。对上述学科都精通的编者大概不多,所以,编写此种教材应该考虑有关专家合作的体制。即编写人员以中药药理专家为主,还要有其它四方面专家参加。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对同一问题而各家教材说法不一。如果提出新见解,可以大体保证比他家说法更准确、进步。
  中药药理学必然是中西医结合的,本教材正式提出它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讨论有关问题时就名正言顺了。在下是极力主张结合的,常常因此获罪于时贤,所以,本文虽然强调说清中医特色,却和多数特色论者的用意不同——他们强调特色是暗示不必或不能结合。既然要把上述四个学科(且不说临床问题)融为一体,不想结合也得结合。当然,自觉的结合最好。
终于看到了名正言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这是促使我在极不完备的条件下赶写此文的主要动力。
  由于中药药理学涉及面很广——几乎涉及一切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知识,这一步结合相当困难,因而更有意义。学生能够站在现代高度,用严密的实验理论把握中药和方剂等,当然比只靠传统的经验知识,和猜测性理论,认识问题更能理解本质。这就要求先生必须先行一步。简言之,先生首先应该是这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不过,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中药学、方剂学与现代药理相结合,比生药学和中药学相结合要困难得多。所以,目前可以认为,中药生药研究已经和西医生药研究合流了。中药药理学则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教材编者是青年的领路人,故教材编写责任重大。
  解放后的中药学教材和方剂学教材是一个体系,这一体系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或更确切地说是建立在基本治法基础上的。基本治法是怎么来的呢?来自基本证型。比如,中医有表证之说,有关教材各论都从解表开始;中医有虚实之说,就既有补泻之药更有补泻之方。各版中药药理教材也基本上按此体系编排。这就是体现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过,若问:怎样从现代高度看表证?——西医没有表证之说——恐怕能说清的人不多。今教材几乎把中医基础等书中关于表证的理解都提到了,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不彻底解决表证是怎么回事,解表药理就难免有缺陷。
  由于传统影响等原因,中药和方剂对基本证型、基本治法的理解是有缺陷的。其中祛风、和解问题最大。且不说风是否真正病因,内外风截然两途,治法自然大异,怎么可以归为一类呢?故“新世纪”单列平肝熄风算一章,是比较进步的。和解法不是单纯治法,而是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合汗下之法而缓用的各种复合治法。故有和解之复方,没有和解之单味药。“新世纪”也没有和解药,但是讲柴胡时暗中受其影响。这说明有些观念有待清除,有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认识。比如,学中医者,都知道风为百病之长。桂枝证就是太阳中风,据此,桂枝汤应该是祛风第一方。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今方剂教材不把桂枝汤列入祛风剂,不是编者对此问题有了本质认识。而是更强的传统观念使之不便于从解表剂中拿出去。到底怎样看桂枝汤和桂枝,拙文已经说得很多了。
  总之,准确而全面的理论把握是很重要的。药理虽然从实验结论来,但不等于所有实验结论都可取。如果实验者的思路——亦即对中西医理论的把握——有问题,结论不但常常没有价值,还很可能把问题弄复杂。比如,不少实验企图证明辛温药的直接发汗作用和抗菌作用,就是实验者的理论认识有问题。反复证实直接发汗受传统理论束缚较大,反复证实抗菌则是受西医影响。本人关于这方面的看法,已经在拙文中说得很多了。由于文章已经很长,虽然还应该说细一些,只好作罢。
  毋庸讳言,拙文比教材的有关内容篇幅长得多。可否尽量缩减呢?大概不能过于简略。比如,关于麻黄的拙见,实际上只有一句话:传统使用的功效和现代已知药效都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这样简略,恐怕不少药理学家都不能理解,因而不会接受。麻黄碱及其拟肾上腺素作用,本来是药理学家先发现的,他们如果能像在下这样看问题,拙见早就由他们提出来了。所以,要说得透彻,非要走较远的路不可。加之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拙见,更有必要说得详细一些。
  试看,供西医药学专业用的《中草药学》(四川医学院,1979,人卫版182页)讲麻黄就有同样混乱的说法。此书列述的麻黄药理为3种。一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二是兴奋中枢神经;三是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莫非前两种作用不类似肾上腺素(按:原意特指副肾素)吗?又说:“内服麻黄制剂后,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按:至此已经与紧接的上文矛盾——不是汗腺分泌增加吗?),但当人处在高温(多么高?!),时用了麻黄碱50—60mg(这是治疗极量!)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 “新世纪”也提到此说。我不知道怎么能做这样的人体试验——用极量是有危险的——多少人志愿用的。尽管此结果有助于拙见,此试验必然是不严密的。我们的西医药理专家还这样理解麻黄,非专家看一篇短文显然不能理解麻黄为什么发汗。
  又,《新编药物学》(陈新谦等主编,2004,15版,人卫)讲麻黄碱(404页)说:“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故心率不变或稍慢。”和《中草药学》对看,谁对呢?我只能相信自己的经验——不少病人说,服用麻黄素后心悸。故只能是加快心跳。按拟肾上腺素作用理解,也只能心跳加快。至于连续观察数小时,是否一直快,就另当别论了。L-麻黄碱及其异构体d-伪麻黄碱与副肾素的分子结构主要是少两个羟基,作用又非常近似,为什么不说它是拟肾上腺素药呢?点明这一点,不但用上了有关生理和病理知识,具体药效更加容易理解。L-麻黄碱占麻黄总生物碱的80%以上,怎么可以不用它的药效解释麻黄功效呢。
  总之,连西医药理专家也把麻黄药理说糊涂了。而且似乎越来越糊涂。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似乎成了禁区。那么,麻黄碱和副肾素都用于平喘、升压、抗过敏,都有收缩血管(不是全部血管,冠脉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加快心跳、兴奋中枢(不是全部中枢)、因而加速代谢异化过程,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育竞赛中禁用麻黄及其制剂,该如何解释呢?拙文对这些问题没有详细解释,否则会更长。
  桂枝问题本来不很复杂,却由于在传统方面从《伤寒论》开始就弄乱了。今《伤寒论》本身解经方,以桂枝汤功用的说法最乱。麻黄汤只有一种解法,即发汗。桂枝汤则有10来种说法。这个伤寒第一方,也是公认的中医第一方,功用这么乱,肯定是孱入了后人的见解。比如解肌、调和营卫,肯定是后人(宋代之前,特别是陶弘景时代)孱入的。但是,本文不是作考证,不能对有关问题说那么细。但无论如何,桂枝主发汗的条文最多。后人不敢轻易否认其发汗功用,而且影响至今。虽然有几个聪明的古人,指出它不能发汗或至少不像麻黄那样发汗,有关见解却不可能普及。这在尊经崇圣的古代,不很奇怪。许多人至今拐弯抹角弥缝经典之误说,不下点功夫从头说起并提出鲜明的、有充分说服力的新见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即便如此,也不大可能让学界一夜之间改变成见。下一版教材能够采用拙见就不错了。足下可能说“新世纪”是讲桂枝药理,不是讲桂枝汤。我看,如果,《伤寒论》不说桂枝汤发汗,中药药理就不会在桂枝发汗这个很难证实问题上翻来覆去地说。其实,历代本草,特别是《本草经》没有一个字暗示、更没有明说桂枝发汗(讲麻黄则明确说“发表出汗”),后世本草也不直说其发汗。说其可以止汗的主张就见于《本草纲目》,为什么我们的中药学家、方剂学家还有药理学家置若罔闻呢?莫非他们真的没有读过此书?
  我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伤寒学的影响远远大于本草学。即便一些人看到本草所说,也会印象不深,不会立即怀疑经典和自己的先生。当然,没有认真读过《本草纲目》的先生,也不罕见。一般人的有关认识是作学生时从先生那里来的,先生一般是按教材讲的,可见教材影响深远。这就是为什么拙见要结合评教材申述。
柴胡的问题本来更简单,为什么至今还说柴胡主和解表里,拙文已经说清了。
单味中药药理,是解释复方药理的基础。像麻黄汤这样简单的复方,弄清君药麻黄药理,全方即大体可解。其中的杏仁是为了控制呼吸过快并镇咳,甘草也可以镇咳(其作用广泛但都不强,中医说其调和诸药,大概指其调味作用,故《伤寒论》用它见于70方)。麻黄汤中的桂枝应该主要不是直接协同麻黄发汗,而是对过汗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也通过增加能量物质基础。桂枝也有非特异性的镇咳作用,即不像可待因和杏仁中的氢氰酸那样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本经》就说它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这里所抄,是本经桂枝主治全文,除补中益气外,最值得重视的是和呼吸相关的上气、咳逆、结气、吐吸。至于“新世纪”中提及的桂枝镇静作用,则可以对抗麻黄的中枢兴奋作用。总之,此方之用主要为发汗,但是也照顾到热病初起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并尽量防止过汗。此方是否可以平喘呢?单自西医理解,自然可以。不过,新世纪《方剂学》说其功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30页),就不恰当。在《伤寒论》中,关于麻黄汤的条文共9条,只有235条兼喘。故此方主要不是用以平喘的。伤寒平喘,用麻杏石甘汤和小青龙汤。后世治喘也不照用麻黄汤。《金匱》治喘方有射干麻黄、皂荚丸、厚朴麻黄、葶歴大枣汤等,没有麻黄汤。其中,不用麻黄的方子治疗的应是西医所谓心衰而呼吸困难。用麻黄者,是所谓支气管性呼吸困难——哮喘。故不是见喘就可以用麻黄,即便支气管性哮喘,如果年深日久——即老慢支,也要慎用麻黄。故《伤寒论》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条),小青龙平喘有时要去麻黄。《方剂学》讲麻黄汤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喘是方剂编者强加的。因为按照这种说法,没有喘就不便用麻黄汤了。关于麻黄的问题就这么复杂。
小柴胡汤虽然比麻黄汤药味多,而且不是单一治法,却因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的药理都比较清楚,已经可以做出比较满意的解释。总之,复方药理更为复杂。我见到的有关专著,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复方研究成败的关键,也是必须吃透两头——中西医都必须精通,而且不限于药理、中药和方剂学。
总之,麻黄发汗,是八十多年来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说不清的问题;桂枝温补而扶正祛邪,近二千年阐发不得其要;柴胡和解表里而不解表、解热,近千年无人纠正误说。如果认为拙文确实首次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不是自视过高,为说清这么复杂的陈年疑案,文章长一些就是必要的。拙文是否可以分为3篇或两篇以免太长,或者不一次刊出,只是编辑的技术问题。措词或有失敬处,并请见谅。
自然,文中必有细节方面的不妥处,发现重大错误对我更有益,所以不必客气。按说像我这样久居僻壤,远离学术中心的人,手头没有几本书,写这样大的题目有些不自量力。有关知识和主要看法都是年轻时积攒的老底儿(如,麻黄碱轻微抑制汗腺分泌作用,只是年轻时读书记忆如此。若记忆有误,拙文需略作修改)。此番勉力整理一下,是深恐日趋年高,精力日减,失去机会。写出来对别人有帮助固然好,谬说得到指正同样有益。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因为资料极缺,出注或不全。必要时,可以设法补充。
  至于拙文是否宜于发表,决定权在杂志编辑。此文之作,不过是希望今后的中药药理教材编得更好一些。审稿人必然是有关专家,看到拙作就是信息已经进入中药药理学界。又,给编辑信已经声明,如果已经有文章比拙文提出的批评意见更全面准确,此文不必或不便发表,即将此文转达希望听到批评的“新世纪”主编。那样也算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作者的目的。但是,不把这些重要理论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讨论一下,恐怕解决不了普遍存在的认识混乱。
近代英杰大都西去了。我们不能起陈克恢、张昌绍于地下,听取他们的意见。我曾经听其报告的周金黄先生,也久无消息。陈氏的专著是英文的,读过的人大概不多,我只在协和医院内的医科院图书馆见过。张氏的《现代的中药研究》,读过的人大概也很少。新中国的实验研究条件不能算不好,而且有中药研究所,还有过不止一种专业杂志。成绩是相当大的。比如,青蒿素发现一度轰动世界。不过,这只是说明它的纯西医思路,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不能说明中医治疟疾为什么常常不用常山、蜀漆、鸦胆子等。至于青蒿,唐以后用得更少。尽管纯西医思路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疟疾问题,中医的某些治法仍然值得研究。比如,曾经企图实验证实柴胡的抗疟作用,终于没有站住脚。就是纯西医思路,不足以完全解决中药、方剂和治法问题。
总之,实验研究不是总能直接解释中药和方剂药理。总地来说,实验结果够多了,问题是怎样看这些结果。有些问题再按照新见解设计实验,证实一下,也是必要的。但无论如何,解释中医用法,还需要全面的理论把握。教材编者不一定是实验药理专家,即便是,只有这方面专长,也不足以把教材编好。
  即颂
            审安
                  赵洪钧

[11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6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五 苓 散 证 新 解
——试论仲景治脱水
赵洪钧
按:这是旧作《伤寒论新解》的一节,略有改动。

五苓散证多不危重,似不必多费辞讨论。然粗看仲经治法颇矛盾,后人误会其意,以致解此方此证者沿误近千年,不得已勉为新解。
一 五苓散主证
今经文五苓散证共八条(第71—74、141、156、244、386条),其中七条有渴或烦渴,第141条不渴而欲饮水。简而言之,无不见渴。倘仅就此一症立论,则五苓散便为治渴。然而,仲景虽未明训五苓散功用,但小柴胡等加减法,见小便不利例加茯苓。又五苓散接近猪苓汤,而猪苓汤之功用明训利小便。如此愈渴愈利小便,岂非南辕北辙!前人不得甚解,巧言五苓散可化膀胱之水气上承以止渴,五苓散证因水液内停。此说实一触即溃,见下文。本文先立后破,故先全面看五苓散主证。
分析上述八条经文可知,五苓散主证为:
1.表未解:8条中有6条可肯定表未解。其余两条,第73条亦疑有表证。唯第156条基本无表证。
2.有里热证:渴如上述,烦见4条,发热或发热汗出者计5条,但热不剧。
无大寒、大热、大实、大虚之脉象。
3.小便不利:明言者仅71、156两条,实则不止此数。
4.曾经汗下或大吐利,或失治。总之均非伤寒初起。
综合以上各证,可知五苓散所主多系太阳阳明并病之轻证。此证邪不盛而正稍夺。其渴及小便不利乃因汗下或失治而伤津。
如此说来,该证仍不宜利尿,用五苓散是何意?此需再分析经文及五苓散用量用法。
二 五苓散功用新解
五苓散证并非均须用药。如71条,发汗后,烦躁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使胃气和便愈。244条又重复此意。总之,若表已解,病已纯属阳明,无热而渴,只需适当饮水即愈。此时,水乃和胃气最和平之“药物”。
需服药之五苓散证,除156条外,均兼有表里证。所以,五苓散实为一种解表和里的权变法。其目的为使患者多饮水且得水而解。此时患者之表不解(脉浮、身疼)因失津不得汗,里不解(烦、渴)因失津不得润。试观服五苓散后,需多饮暖水,使之汗出,便知方义。
或曰:此仍不足解释五苓散之利尿夺津。
请试看五苓散组方及用量。
此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全方仅四两。每次仅服一方寸匕,折合今公制约6—9克,而且是散剂,其利尿作用极微,但有助于饮水后之输布。
即便如此,五苓散亦不宜用于纯阳明之燥渴。试看猪苓汤,仲景有明训:“阳明病,汗出多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条)猪苓汤为汤剂,组方与五苓散稍异,用量亦稍大,故利尿作用强。此所以五苓散证并非均须用药。71、 244条,无热而渴,只需适当饮水即愈
何以知五苓散有助于饮水后之吸收与输布?此仍待实验证实,但必不可以蓄水解五苓散证。
三 五苓散证治旧说之误
旧说五苓散证为停饮、为蓄水、为水气不化、为水蓄下焦。今教材仍主此说。试问:此证之水何从来而能蓄?莫非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水仍蓄于太阳(膀胱)?莫非霍乱吐利后,水停于胃或下焦?莫非下之后复攻痞,渴而口燥,而太阳、阳明有停饮?况且既为蓄水,当见其形,或身肿,或少腹满,或心下有水气。何以经文中无一字言及?即使水蓄于下焦(太阳之表及阳明之胃完全不可能),用五苓散利之,小便一利,蓄水即尽,何以止胃中干、口中燥渴?即使五苓散可化膀胱之水气上承,此时化已蓄之水尤恐不及,服散后岂可多饮暖水?总之,旧说完全不可通。不通之由,乃注家只知药物可去病邪,不知水谷可补津血;只知病由邪实起,不知病由正夺生。
四 关于水逆及霍乱而渴
学者或问:无蓄水何以有水逆?答曰:若水逆之意仅为饮水即吐,无碍饮食,则水逆不必为病(或属吞咽障碍,亦非伤寒),亦不必服五苓散。此类患者不能饮水,更不能进食,乃五苓散证最剧者。何以如此?脱水失津严重故也。请读者参看西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理。此证服五苓散不效,当别求他法,否则不治。切莫以为有下焦蓄水可恃也。
霍乱渴而能饮水,便可不药而愈。用五苓散有助于水吸收,则尤佳。且五苓散实可补充部分电解质,又兼有补中作用,此系自中西医结合角度看。故即非霍乱,用五苓散后,最好加入食盐和糖,此即口服补液法。
五 利尿止渴和五苓散双向调节
西医治尿崩,用利尿药双氢克尿塞。尿少者,用之能利尿;尿过多者,用之反而缩尿(其中原理请参看西医书)。或援此例解释五苓散止渴(尿崩症均渴),非所宜也,因五苓散证必见尿少。
或谓五苓散可双向调节人体水液分布,说五苓散证并无脱水,甚且水多。其渴系水聚于细胞内之故。更有以实验“证实”此说者,尤巧言令色也,混淆青紫也。欲纠此谬,不必作动物实验,应以其道还治其身。待其渴,不令饮水,只服五苓散,一试便知。
 

[12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6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杨则民论脉诊

 洪钧按:杨则民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以下所引,是他对脉诊的见解。杨氏所论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董汉良 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引用时改正了几处比较明显的错别字和句逗。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前贤知之,发为振聩之论:“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此李时珍之说也。“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此张景岳之说也。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且《史记•扁鹊传》曰:“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症结”,但以脉为名耳。夫创寸口诊脉之扁鹊犹如此,况其后人乎。
  考古人切脉,非独寸口而已。十二经,奇经八脉、阳跷、阴跷、阳维、阴维、冲、任、督、带皆可按诊之,王叔和之脉经详言矣。盖脉之搏动原于心房,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人迎、趺阳、巨里古人多诊之,惟桡动脉为最浅层,按之更明晰耳。最先论述按桡动脉(即寸口)者为《难经》,后人因奉之以为不易之诊法(《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证)。按脉之搏动而相对的分为种种脉象,其名与日俱多。伤寒金匮所言,只十余种,后人则增为二十四种,脉经更增至二十七种,且有更增二种为二十九脉者。此外如柯琴主十脉,陈修园主八脉,近人恽铁樵主内经十脉,殆无一定者也。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试以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李中梓诸家所分配者观之,其参差殊甚,比而观之,其异如下:
  左关以候肝胆,右关以候脾胃,诸家皆同,左寸以候心与心包,张与二李同,王则以候心与小肠也,其异一;右寸以候肺胸中,二李皆同,王则以候肺大肠,张则以候肺心包也,其异二;左尺以候肾膀胱,诸家同,惟张更加大肠,时珍更加小肠,其异三;右尺以候肾大肠,二李同说,而王则主候命门三焦,张主候肾小肠也,其异四。呜呼!区区寸口三部而异说如此,将何取信于后人乎。此皆悬揣无验之谈,宜其随人不同也。
  时有人,其诊脉只以寸候上焦诸病,关候中焦,尺候下焦下部诸病而已。此则内经:“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以脉取名,大抵可分三类。以按脉轻重而得其状者,以浮沉为纲,浮者轻按即得,沉者重取才明。古人以浮为皮脉,谓指按及皮下可得其象也。沉为骨脉,以指按须推筋及骨乃显其象也。其浮而无力者为濡脉,其浮而极有力者为革脉。其沉而无力者为弱脉,其沉而极有力者为牢脉,其沉极如无者为伏脉。脉在革牢之间,三部皆有力者为实脉,皆无力者为虚脉,无力甚者为微脉,无力而大者为散脉,但中空无力者为芤脉。共计十二脉,皆统于浮沉。
  以脉搏至数分者,迟数为纲。一呼吸间三至者为迟,六至者为数。数脉时而一止者为促脉。四至者为缓脉,其时而一止者为结脉。七至者为疾脉,时而一止须臾复动者为代脉。共计七脉统属于迟数。
  以形状分者,滑涩为纲。往来流利如珠者为滑,滞涩艰难者为涩脉。弦细端直按之且劲者为弦,较弦更劲左右弹指为紧脉。来盛去衰为洪脉,粗大阔为大脉。形细如丝为小脉,如豆乱动,动摇不移为动脉。来去迢迢而长为长脉,缩缩而短为短脉。共计八脉,皆以形状为言,统属于滑涩。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

脉诊之真诠
按桡骨动脉之深浅、部位以候病之深浅者曰脉诊。前人仅依临床经验,师心自用,对此有种种玄妙之谈:“合色脉之法,圣人所首重,治病之权舆”、“色脉之要,可通神明。”今之西医,则祗用以识至数,候心脏。对前人脉说,一切置诸不问。中医脉说之夸张者,诚应弃不顾,而精切有当于治术与诊断者,宁可置诸不问乎?本篇之作,旨在祛莠言之乱正,启今人之悟解。欲令诊脉之法,不局于心脏,精巧之诊,重光于将来也。先祛惑论,次布真解。
一、脉诊之惑论
  中医脉诊之法,肇始于素问,宏通于越人,而大成于叔和。自是厥后,代有名家。然决阴阳虚实于三指之下,别表里内外于方寸之内,其事虽简,其理难解。前人只凭临床之经验,而无诠释之科学,臆见所及,遂多谬说。此时代限之也。时至今日而犹信以为真则惑矣。考中医脉说之惑乱后人者,殆有三端:
  一曰脉分部位之误:脉分三部,所以为切脉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脉,所以便别脉状也。弦紧虚实大小等脉状,非以三指察之则不明,若今西医仅以至数诊脉,则只取一部用一指足矣。脉分九候,所以便诊脉也, 浮沉虚实牢革诸脉,非举(浮按)、按(中按)、寻(深按)三法候之则不明,此至浅易明之事也。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则推理过当之谈虽非合理,尚无大过。其牵强附会遗害后世者,莫如以脏腑配当三部之说。
  夫寸关尺三部之分,原为取便诊脉,前人不于脉与疾病影响上求确当之理解,无端而以脏腑部位配当之,几于治丝益纷矣。考素问、难经、中脏经诸古书,虽已以五脏配当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后,则凿然分左右,配以五脏六腑矣。兹取六家之说比较之:
   王叔和    李 杲    滑 寿    喻嘉言    李士材    张景岳
左寸    心、小肠    心、小肠    心、小肠    心    心、膻中    心、心包
左关    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膈    肝、胆
左尺    肾、膀胱    肾、膀胱    肾、膀胱    肾、膀胱、大肠    肾、小肠、膀胱    肾、膀胱、大肠
右寸    肺、大肠    肺、大肠    肺、大肠    肺    肺、胸中    肺、膻中
右关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右尺    肾、膀胱    命门、三焦    三焦、心包    肾、三焦小肠    肾、小肠    命门、三焦、小肠

  上六家皆医界之名家,对脏腑任意配当如此矛盾,则其说尚足信赖乎?尝考《千金方》、《伤寒论》,均无此说,即看紫虚《四言脉诀》亦谓:“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对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属某也。故吴草庐知之,则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皆手太阴之脉也……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时珍知之,则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可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又曰:“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张石顽知之,而对惑人三部分别脏腑之问,则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语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处,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其脏腑配当三部之谓矣。
  前人之不信配当脏腑三部者,转而奉难经之说以为圭臬,难经十八难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难经此说,与《内经》“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脉之上中下三部,诊人身之上中下三部相合。后世徐春甫《古今医统》即据此说立论,谓:“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也。”吴鹤皋脉语,丹波元坚脉学释要,皆主此说者。按以吾人平日经验,此说虽非绝对正确,殆亦可信从也。
  二曰以脉主病之妄:脉诊为诊断方法之一,古人隶于四诊之末,以切脉识病为下工。故脉诊之旨,在验病体之虚实,所患之浅深,病势之进退,预后之良恶,气与血之强弱而已,过此以往,非诊脉所得知也。乃怪诞不经之徒,既妄信脏腑配当六部之说,复谬执以脉主病之谈,某部见某脉即属某病,大言炎炎,凿孔栽须。尤荒谬者,且凭脉以断人之死期,孕之男女,富贵贫贱,几皆以三指决之,如彭用光之流,真十死无赦者。此余所以不能不辨也。
  以脉主病之说,创于《内经》,而大张于王叔和氏,如曰:“寸口脉沉而弱,发必堕落。”“关上脉紧而滑者蚘动”,“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均见王氏脉经),仅凭三指而断之,其可笑如是。夫脉为桡骨动脉之浅层,为各动脉中之一种,据此以候气血之盛衰,疾病之进退,如是而已。若桡骨动脉可以分部而断疾病,则颞颥动脉、足动脉皆能博动,将亦凭之以断病乎?盖病有千百,脉不过20余种,以20余种之脉,而欲主断千百种之病,其无当于理一也。病情改变,脉亦改变。如下利洞泄,故多尺微之脉。然在下利之初,则尺实、尺洪、尺弦皆可有之,而下利以后则尺伏、尺沉、尺滑、尺绝亦可见之。是尺微固不可概断下利矣。又如劳瘵咳血诚多弦数之脉,然劳瘵之初,浮数、浮洪、洪弦等脉皆常见之,而劳瘵之极,每见洪大、细小、促急之脉,是弦数固不能概断劳瘵矣,其无当于理二也。且生人构造不同,禀赋不同,其应于脉也,亦常因之而不同。有终身脉至沉细者,有甚洪滑者,已现结脉而始终不害健康者,有寸口不应指而强壮如常者,以脉断病无当于理三也。总之,诊断疾病应以各项见证参以切脉而断之,不能仅凭三指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前人固明示吾辈以正法矣。
  三曰脉象分类迷惑:前人脉说纷乱异常,而尤令人不知适从者,莫如脉象之分类。《内经》以十二经脉左右相同,合之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二十八脉,实则二十四脉耳。高阳生以七表、八里、九道分为二十四脉。朱肱取七表、八里合结、促、代为二十一脉。陈无择分为二十四脉(与高阳生种名不同),滑寿分为二十六脉。李时珍分为二十四脉。李中梓分为二十九脉。章潢分为十五脉。陈修园分八脉。柯琴以阴阳分为十脉。张景岳分为十六脉。张石顽以对峙立论,分为三十二脉。以三指按切之同,而脉状如此歧异,岂非怪事。所以然者,以前人不明脉之真象耳。
  夫脉分浮沉,所以显脉压之高低也;脉分迟数,所以明脉搏之至数也;脉分紧软,所以示脉管之弛张也。脉分滑涩,所以见脉波(血行)之通塞也;脉分结代,所以知心房之病变也。脉状多种,无不在此五纲中。依此五纲而分别隶属之,则一切惑乱之说可清矣。
  故脉之状脉压高者,曰浮、洪、革、动,四者程度之差;状脉压低者,曰沉、微、牢、伏、四者程度之差,共计八脉,皆以浮沉为纲而分别脉压之高低者也。脉之状脉搏多者,曰数(六至)、曰疾(七至以上),脉搏少者曰迟(三至)、曰缓(不及四至),共计四脉,皆以迟数为纲而计数脉搏多少也。脉之状脉管神经亢进者,曰紧曰弦,状脉管神经衰退者,曰软曰弱,共计四脉,皆以分析脉管神经之弛张也。脉之状脉波(即血行)流畅有余者,曰滑曰实曰长,状脉波不畅不足者,曰涩曰虚曰短,共计六脉,皆以滑涩为纲,以辨血行之畅阻也。心房衰弱或瓣膜启闭不全,则血液喷射于桡骨动脉者时有间歇,曰促曰结曰代,皆间歇脉也,曰散则心动濒于停息之象也。共计四脉,皆主候心脏者也。以上总计二十六脉,一切脉状可以尽之。又有怪脉(亦称绝脉),所谓屋漏、雀啄、解索、釜沸等者,为心动将息时之搏动现象。阳跷、阴跷、督脉、任脉,为依稀仿佛莫可指究,纯为虚构不可信也。
  按:脉之搏动原于心房(内经称之“脉者血之府也”,以心主血正此义),脉状变化系于神经(古人以神经名气),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人迎(颞颥动脉)、趺阳(足跗动脉)、巨里(即心尖)、脐部(腹动脉),古人每按诊之,非独寸口脉(即桡骨动脉)也。惟寸口脉为动脉之最浅层,按之最明晰耳。既知寸口脉为诸动脉之一支,其变化与诸动脉相等,不但脏腑配当十二经脉之说可以废,即以左人迎而右气口之说亦可废。不仅以左右分气血之说可以废,即以左右分男女、分阴阳之说亦无不可废者。知夫此,而方足以诠真。
  专主寸口脉诊法者,始于扁鹊之难经。内经则全身诊断法也。《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因扁鹊也。”尤为明证。然扁鹊虽创明寸口脉诊病之法,实不纯信三指者,《史记》称:“视见垣一方人,以此(指脉)视病,尽见脏腑症结,特以脉为名耳。”扁鹊尚然,况后人乎。张景岳曰:“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而徐灵胎之论尤为明确:“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后人昧于此义,死信某脉主某病之说,不知伤寒金匮为我国医学之宗,其论病论治之际,无不以脉为辨证之参考(伤寒论平脉篇为王叔和附加,后世删之是矣),曷尝以脉主病乎!荒诞之士,于多言偶中之机而凿凿言之,以此欺人,以此自欺,可乎否耶?故又必知脉主病之妄而后可以诠真。
  三指按脉,最易陷于主观之成见。寸口不能自语,病人不能自识,一任医生胡猜胡说,竟无可以证明者。不但洪与滑、弦与紧、牢与实等脉可师成见而随意名之,即细与微,实与弱之间亦可依成见而混之。此脉名所以混乱无状也。本文所作,凡前人七表八里之分,阴阳对立之分,一切不取。仅就脉压、脉搏、脉管、脉波、以及心动五项而分别叙述之。
  以脉压高低分者,浮沉为纲。凡脉压之高张者,其脉必现浮、洪、革、动之状;脉压之低落者,其脉必现沉、微、牢、伏之象。欲知脉压之高低,可以按脉之轻重而得其状。轻按而得者为浮脉,重按才明者为沉脉。古人以浮为皮脉,谓指按及皮可得其象也。沉为骨脉,以指按须推筋及骨乃显其象也。脉压所以高张,为血行充盛之故。血行充盛,若非全身发热,即局部炎症充血之故。发热或充血,则血行旺盛应之于脉,乃显浮、洪、革、动之象。脉压所以低落,为内脏器官或下肢局部充血,血聚于内下之故。
  凡腹腔癥瘕,大便闭结,下肢痹痛,少腹疝痛,生殖器等痛,皆于患部起充血现象,而上腹血量随之减少,应之于脉必现沉、微、牢、伏之象,古人所谓“沉主里也”。又浮洪革动四脉,只表示脉压高张程度之异。故脉压高张之向外者,轻按即得为浮脉。脉压高张之宽大者,平按即得为洪脉。脉压高张向外,轻按有力重按无力者为革脉。古人所谓“如按鼓皮,内虚外急”者也。脉压高张,三部中只一部圆湛,其他二部圆而不湛者为动脉。惊恐之后、剧痛之后、月经偶阻、气血痰偶凝滞于一处时,常见动脉,此为一时性发现之脉而非恒态,固亦属于脉压高张者也。其脉压因向里而低落者,以沉微牢伏四脉状程度之差。凡病局于腹腔或下肢时,上肢血量随时之减少,脉压因而低落,前人谓为“气血困滞不振之故”。斯时按脉须取之肌肉下,得之者为沉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者为伏脉。重按极细而若有若无者为微脉。重按方得,似沉似伏而实有力者为牢脉。此皆脉压低落之脉也。
  以脉搏至数分者迟数为纲:平人之脉,一呼吸间四至,一分钟间七十五次为常态。虽有血压高张患者,神经质者,脉搏至数常较一般人为高,而仍不害健康者,然其为病态则一也。
  盖脉不能自动,脉之搏动原于心房之启闭而动。故心房有变化,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脉管壁有能弛张之纤维神经,其弛与张恒受神经中枢之支配,故神经而受刺激,或其本身病变,应之于脉而有迟数之异。前人以一呼吸间三至为迟脉,心动缓慢故也。四至或不及四至,现无力状者为缓脉,脉纤维神经松懈故也。其一呼吸间六至为数脉,体温增高,神经兴奋,心动加速故也。一呼吸间七至为疾脉,神经亢奋已极,心动骤速故也。得疾脉者每为预后不良之兆。
  以脉管弛张分者弦弱为纲:脉管纤维神经受病的影响而现拘急时,三指按之宛如琴弦一条者为弦脉。在病变进行时为神经亢奋病势方张之征,所谓“弦主肝”也(古人主肝即现代意义之神经)。在病体衰弱时为预后不良之兆。(别有按弦而成两条者,为双弦脉。多为体弱虚寒之象,其所以然之故则不明。)脉管弛懈无力,按之圆而不湛者为弱脉。急性热病热退多现弱脉(为顺证)。若为亡阳大汗之际,大出血之际,心脏麻痹之时(均因血行缓弱之故),热高到40度以上之时,(中风、脑膜炎、伤寒热高时现弱脉者,为延髓发炎,迷走神经兴奋而制止各部分之动作故也。)凡症弱体弱而现脉弱者顺,平人、壮人而现此脉为大病之前兆,因神经已示异常也。热病初期而现此脉为凶兆,因中枢神经已失调节也。其与弱相似而较有力者为紧脉,风寒外束,体有剧痛时常见此脉,为神经亢奋之故。其与弱相似而更无力者为软脉(亦称濡脉),暴病得此十无一生,所谓脉无根也。
  以脉波盈缩分者滑涩为纲:脉管壁有弹力,对血管内血流之盈缩,能自动的扩大或收缩以调节之。故于人体贫血,或充血或出血时,脉之波动常态现出一定之征象。即如大吐大下大汗之后,津液损失过多,血液之水分夺去,血流因而不畅,其脉波必短而虚涩。汗闭尿闭腹水浮肿之时,体内水分过多,血流自然旺盛,其脉波必长而实滑,此实验理论皆合之事也。前人以按之往来流利,如盘走珠者为滑脉。此为气血充盛之脉,为健康脉。病人有此,为预后良好之兆,病虽甚,无害也。其滑而溢出三指之外,直上直下,如循长竿者为长脉。其脉长而兼大,浮中沉按之有力者实脉。长脉实脉皆为抵抗力强之征,急性热病有此,可用攻击疗法,脏腑痼病有此为自然治愈之象。惟失血及吐利后,热退后有此,为预后不良之兆。盖各种出血,全赖血管自行收缩则出血自止,若脉长脉实则血压高、血行盛、血管所不能收缩,为失血时无止歇之象,故为凶兆。吐利(不论肠炎痢疾)、热退后,体液损失,血液受伤,故脉细脉涩者吉,脉实脉长者凶。因津液亡失,体功应安静以图恢复,脉长脉实为体内不静也。至于肿胀黄疸湿热三消淋闭诸症,其病出路在于肾脏之排泄,尤贵乎心脏之健全。脉长脉实为心脏健全之征,故长实洪大之脉,于上述诸病,为预后良好之兆。
  涩脉者为滑脉之反,虚细而迟,如雨沾沙,短而且难。此为脉管内血流不畅若阻之象。故为不匀调脉。脉不匀调而又无力,为心房不健全故;为血液亏乏运行不畅故;为局部受阻血行凝滞故;为脏气扰乱故。脉虚者为按之无力,与实脉相对。为正气抗病力减退之征。但于热退后、失血后、吐利后为吉兆。短脉者与长脉相对,指下寻之,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为血行喷射力减退故也。凡上述涩、虚、短三脉,皆气血衰弱、抵抗不足之验也。
  以心房衰弱或机能失常,因而脉有间歇者以结代为纲:结脉者为三动一止,或七八动一止,或十数动一止之谓。其来势慢,其来数缓,有是脉者未必遂为恶也。久病人,虚劳人,亡津亡血人,腹有症癖?者多有之。促脉者贯珠而上及寸口,时有欲止之势。其来势急,其至数速,有是脉者若非喘息,即为胸满,常为重症。故促脉常为心悸亢进必有之现症。代脉者为心动将歇之前兆。三动一止或七八动一止与结脉相同。然结脉虽有间歇,惟止而复来脉转加速,故虽止而不失至数,所谓去而复来也。代脉则间歇以后,无加速搏动之能,所谓去而不还也。病人得此脉者决无生理。散脉者为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脉与肉无界限,漫无根柢者也。为心肌沉衰,收缩不全,血液不能射于上肢,心动不久将绝之兆。
  凡此二十六脉,脉象已包括一切。若提纲言之,只取浮沉迟数滑涩弦弱结代十脉足矣。以上诠解,虽不免失之过略,而脉之真义固已概述无余。进而求之,在乎好学深思之士。
二、脉与诊疗之关系
  脉之真义既明,试就与诊疗之关系言之,殆有四端:
  一曰知病机:疾病千万,症候十百,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必须辨此。凡新陈代谢机能之亢进者为阳,衰减者为阴;神经兴奋者为阳,衰弱者为阴;体力壮实者为阳,不足者为阴;血行亢进者为阳,减退者为阴;病理机能积极者为阳,消极者为阴。其应之于脉,则浮、洪、革、动、脉压之高张者为阳,沉、微、牢、伏、脉压低落者为阴;脉管紧张而现弦、紧之脉者为阳,脉管弛缓而现弱软者为阴;脉搏数者为阳,迟者为阴;血行充盈鸸同滑、长、实脉者为阳,血行不足而现涩、短、虚脉者为阴。且症候变化不一,有阳证而现阴脉者,为转机将恶象,有阴证而现阳脉者,为预后良好征,此非以脉辨之不可也。复次,寒热者非仅以体温言之,亦非阴阳之代名(所谓寒属阴而热属阳也),凡体温旺盛超过三十七度以上者为热,体温低落不及常温者为寒。病势在进行中而排出多量(吐、利、汗、尿、痰)或热甚而不能排出者为热,病势停顿而排出减少,或不能自止者为寒。全身或局部充血者为热,反之贫血者为寒。然有症状虽热脉反阴者,症状似寒而脉反阳者,尤非辨之以脉不可也。阴阳寒热如此,表里虚实亦然,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二曰定治法:治病之道,除病毒扶正气而已。病毒猖獗而现病理机转之亢进,前人称为实证。正气强盛则抵抗病毒而有余,每现症候发扬之状,前人称此为阳证。病毒与正气俱盛,邪正相杀,每现大热、大痛、大寒、大渴之象,前人称为实证。斯时应之于脉,必具洪、弦、滑、数之象。若病毒已杀则由病理机转为生理机转,脉必缓弱而迟。正气衰弱则抗病之力不足以言,而现弱症阴症。应之于脉搏则微软涩迟之脉乃见。若病毒方盛而正气已衰,或正气方张而病毒已除者,则阳证阴脉,阴证阳脉,交互错综不易分明矣。伤寒论太阳、厥阴二篇,于脉症相应与否之间甚详尽焉。古称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然人症俱实,可用攻击疗法;人症俱虚,宜用强壮疗法;人虚症实除病宜先,症虚人实不治自愈。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知言哉!
  三曰决预后:脉证以决预后最为明确。如中风、惊风等脑疾患,无论为角弓反张,为四肢瘫痪,为不语如尸,为腹满遗尿,为便尿阻滞等症,脉以缓、弱、迟者为顺。盖病发时,延髓之迷走神经兴奋而阻止各部分之动作,应之于脉,遂现缓、弱、迟象也。若迷走神经麻痹,不能制止脉神经之兴奋,则脉必现实、大、数象。夫脑病至于延髓麻痹,则脑病之深可知。故脑疾患之脉缓、弱、迟者吉,急、大、强者逆。急性慢性之热病,体温放散不已,最宜注意心脏之健全。故宜洪大而数。心脏未衰之象也。故脉诀曰:“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皆以心脏盛衰而决生死也。(上引见《医宗金鉴》)凡体内病毒充盛,急待排出者,脉似洪实为吉,如跌仆血瘀,淋沥便毒,癃闭尿毒,黄疸湿毒,肿胀水毒,内痈外痈未溃时之脓毒,以及积聚块毒,三消病毒,血瘀内凝等症,皆待排出其毒素者,脉如洪实则预后必良,以体力强壮能抵抗任攻击。若脉微细短涩则预后不良,病毒方张而人已虚故也。又凡体液损耗过多(亦即病的产物过多),则正气自虚,病势宜杀,宜现沉小缓弱之脉,因病理机转(亦即生理机转),由亢进而趋平常也。如大汗、大吐、大下(或久脓、新产亡血,其脉皆以沉小缓弱为吉,若脉现实大而强,此为病势尚在进行之征。夫在体液消耗过多之后,而病尤不绝进行,其生命尚能保持乎?故为逆也。又如“反胃呕吐,脉宜滑大”“上气喘咳,脉宜浮滑”,固脉滑为消化机能旺盛之征(古人以脉滑为胃气),而二病又为慢性经过,惟消化良好,斯能保持体力,有自然治愈之望故也。
四曰识病所:结脉代脉为心脏病之征,可无论已。而藉脉得以测知病之所在者,如脉浮为病在皮肤向外之征,脉沉脉实为病在脏腑向里之征,又如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者也,亦依尺部。《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可实验而识之也。又人体右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右脉;左部体内有著明之局部病者,必应之于左脉;此亦历验不爽者也。脉识病所,不过如是,而脏腑当六部非其伦也。

[13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7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近代名医论疟疾
洪钧按:近代著名中医理论家又是主张中西医汇通的临床家杨则民,在其遗著中曾讨论论恶性疟疾。目前疟疾已经很少见,但杨氏对恶性疟疾的记载和见解,对我们认识一切外感病,都有好处。读者由此可以看出,大约七十年前,我国人民的卫生状况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董汉良 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第1版)

  论恶性疟疾:
二十八年(洪钧按:民国28年,即1939年)夏,本乡大疫,沿门阖境,几于十人而九。其最普遍流行,为疟疾症状凶恶者,如伤寒脑膜之类。时医不识,依症断病,“湿温”、“暑温”、“伤寒”、“温热”……信口乱说,因而伤生者难更仆数,实则皆疟疾之恶性者也。为免横夭,启迷妄,殆不可以不述。
  恶性疟疾与普通疟疾同,惟其症候更郑重耳。其发热也,往往高热(四十度以上)不退,手足乍有冷时,而热仍高,有身热七八日不退者。当热高时,谵语昏狂,若类邪祟。然频危境而神明不乱,此其异也。若身痛如被杖,呕吐剧烈者,每为轻疟。小儿初起,有陷于昏痉者,最为恶候;老人大抵因反复发热,消耗过甚,即取死亡之转归。此外医药不误,预后无不良好,但内脏器官有破溃之病灶者,当发高热时,最易出血,预后大抵不良。
  孕妇之患恶性疟疾者,十人九危,非绝产即死亡,得保母子安全者,甚非易耳。
  治疗恶性疟疾,最有效者,为金鸡纳霜、扑疟母星属。然湿温型者,非清化导浊,身热全退以后,金鸡纳霜虽大量用之,亦不为效。风温型者,初起即可用之,中药不服也可。若夫孕妇患此,用奎宁丸,愈早愈好。疟久体虚,纯用补剂也可。
 
再论恶性疟疾
三十年新秋乍临,本县恶性疟疾,又复盛行,惟不如二十八年之猖獗耳!中医拘墟烦古之流,又复视为伤寒、为湿温,专立清化,禁用奎宁。驯至忽发忽弱,而忽弱忽似伤寒,未几即归泉壤,诚可叹也!此病本发于云贵边域之区。自抗战军兴,往返频多,互有传染,遂至于此。吾自有知识以来,本乡患疟者,大抵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三日一发。其恶寒发热出汗之经过,无不单纯。倾近五六年未竟,以恶性疟疾,占为多数。其发作不仅绝无定时,且有一日发作三四次者。其恶寒经过漫无标准,只有自觉的四肢末梢微感寒冷而已。诊疗此病,绝无其他巧妙,只在如何利用解热剂而已。余经验屡用银翘散、木贼煎、桂枝白虎汤、达原饮、青蒿鳖甲煎、白薇煎,六方随症施用,殆无不效。盖本病有汗出而热不解者,在如何热退而令汗乾。有热盛而汗不出者,在如何汗出而后热解。迨既热解身凉,即宜服用奎宁,俾不再发。若误认伤寒,以为热退可以无虞,而不知热复高涨矣!
恶性疟之于小儿为尤凶恶,其发作即高热暴腾,手足痉挛,陷于昏睡。牛黄清心丸为唯一效剂。
尚有一种疟型,身仅微热或无热,而头痛肋痛腰痛腹痛,四肢痉挛或麻痹,咳嗽浮肿,上吐下利,如前人所说寒中者。然其发作必在午前,脾脏一定肿大,且必发于四邻皆疟之环境中。此亦普通中医所不了解者,虽非恶性疟疾之比,而其痛苦殊甚,余已经验三四人(皆女人),皆用奎宁丸而收卓效。

[14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7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近四十年中西医结合八纲研究述评
             
  洪钧按:此文写于大约10年前,文献收集到1992年为止,故不包括近十多年的有关研究。由于笔者目前没有条件收集有关资料,本文不再补充修改。

  中医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研究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其内容已初步规范⑴,接受者亦渐广⑵,但总称“八纲”成为定型术语,始自近代医家祝味菊所作《伤寒质难》⑶。
近代中医无西医合作,虽有人提出“寒热虚实”等为西医理论所无⑷,但没有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没有实验研究。所以,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八纲进行研究,只有在新中国提倡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学习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并成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文综述近四十年八纲研究进展,文献搜集限于对八纲总体、或多纲、或一纲、或两纲、或多纲合成证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对脏象、气血经络等统帅下的证实质研究(尽管其中多半要涉及八纲),也不包括关于阴阳的哲学研究。
  综观这四十年有关文献分布,集中在两大阶段。1955年至1965年出现第一次高峰,1979至今为第二次高峰。两次高峰间的文献很少。这种分布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本文按这三个阶段分别综述有关研究进展、思路、方法及个人的粗浅看法。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八纲研究发端于姜氏(1955)讨论虚实。(5)他引沈明生“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万病不越乎补泻二法”说明虚实的重要性。认为“一般人说它(虚实)是体质概念,其实不然,它是体质结合了病理变化共同反映的证状,也可称作病情”。文中引用历代著名医家的观点结合病理生理学对虚实的定义和补泻原则作了详细探讨并连带讨论了虚实与寒热表里的关系。
  八纲曾被理解为中医的根本理论。如朱氏(1962)(6)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总的说‘本’就是阴阳所概括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具体说,‘本’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概念所反映的错综复杂的病理过程。”“这一过程与机体代谢、免疫功能、植物神经活动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有人则认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项不可以平列,称它‘八纲’与实际不符……实际当名为‘两纲六要’”⑶。
  六十年代,侯氏关于八纲的四篇文章(1962~1965)(7)(8)(9)(10)在理论上的阐发最多。他以为,八纲作为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有重要意义。八纲既反应疾病的共性又反应疾病的个性。在共性方面,八纲学说较之西医应激学说的局限性小;在个性方面,是对西医发病学诊断的重大补充。并提出“在典型病理过程与系统病理生理学之间添加机体典型反应状态这样一个范畴。”他还从疾病能量学、疾病热力学、体内环境恒定学说、顺势疗法、对抗疗法等方面探讨了八纲的病理和治疗意义,提出了八纲病生理假说:寒证因机体热量不足;热证因热量过剩;寒热错杂因热量分布不均匀;虚证因机能不足;实证因机能亢进。为证实其假说,侯氏分析了中药药性与现代药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中医关于食物气味学说、针灸温清补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材料,得到部分支持。为进一步证实其假说,侯氏还进行了人体病理实验,主要有血管自由运动波、血管非条件反射,针刺补泻机制及基础代谢研究,得到部分阳性结果。
  与侯氏同时,徐氏(1962)⑾着重探讨了“寒热虚实”的实质。他观察了多病种共102例的寒热虚实证型与神经类型、植物神经敏感度、气血、基础代谢、血压、 臂容积血管收缩反应、血浆蛋白、红血球、血色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寒证之病理变化系由于神经功能居于异常(非保护性)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处于上升,使心肌功能降低、心跳缓慢、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血压下降、血管幅度缩少、基础代谢低下等气血不足,以至不足维持机体功能需要。”热证则相反。虚证与寒证近似,实证与热证近似。这种解释虽失之简单、笼统,徐氏仍不愧八纲整体综合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邝氏等(1963)关于“某些助阳药对于大剂量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⑿一文,开创了对八纲进行动物模型分析实验研究的先河。这一工作成为此后有关研究的经典模式。文中认为,助阳中药有明显的对抗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状态的作用,但此种状态是否属于“阳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后来,邝氏又领导了一系列有关研究。仅在此阶段,即又有另一项报告⒀同时观察助阳与滋阴药对皮质激素所致耗竭状态的不同作用,发现滋阴药与助阳药作用并非全相反。
  此阶段的重要成果还有崔氏等(1959)⒁结合八纲进行的脉学研究。通过脉博图与心电图研究,初步肯定了迟脉为窦性心动过缓;数脉为窦性心动过速;结脉为心房纤颤;代脉为窦性静止;散脉为心房纤颤并有早期收缩。崔氏还研究了心冲击图与脉博图的某些关系并分析了弦脉、滑脉的成因。
  王氏(1964)对虚热的研究既包括临床观察又有实验内容。他采用压迫眼球前后脉博变化方法观察慢性肝炎虚热证与无虚热证,认为“虚热生火与植物系统的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病理性兴奋有密切关系。”⒂
  对八纲的研究,加深了医学界对病与证的关系的理解,因而出现了与八纲研究并行且互相渗透的病证关系研究。这时提出的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路成为此后临床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模式。
  朱氏(1962)⒃首先明确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提倡二者结合。他认为“否定或肯定病和证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而两者结合,则是创造新医药学派的重要途径。”
  孙氏(1962)⒄认为“八纲不但是指导临床辩证以便肯定相应治则和治法的基本纲领,也是中医病理学划定机体不同反应性特征的基本纲领。”他对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证和机体反应性概念、证和病、个性和共性、对证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对证治疗和对病(病原)治疗的结合、中药西用和西药中用、中西医药结合的实验研究、辩证论治远景等问题均有较精辟的见解。由于孙氏看重中西药物结合的前景,故有郁氏等(1962)⒅撰文商榷,认为:“‘证’包括了一个综合概念,是‘理法方药’的集中反映。不能说西医只辨病而不辩证。如出现中毒性休克或严重脱水时,也不单纯强调治疗病原细菌。”“中医辩证施治法则,不但是主要来纠正机体反应性的偏顷,而且在许多场合下,实际上同时治疗致病因子,只不过条件所限,未能证实它们之间的关系。”“中西医药结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广泛地总结临床经验,或是从若干重大医学理论问题入手,或者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新成果对祖国医药学进行研究。”这时又有蔡氏(1962)⒆讨论辩证与辨病论治的优缺点,认为二者相结合已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广泛采用,并已充分显示了优越性,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前尚有王氏(1959)⒇尤氏(1959)(21)全面讨论八纲,认为“只有掌握祖国医学的整个理法方药理论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八纲辩证纲领的作用”,并结合病例说明还需重视脏府辩证等理论。但中西结合阐发不够。
  经过这场讨论,中西医临床结合的主要模式,基本上确立了。
  回顾第一阶段八纲研究,需指出以下几点。
  1、中医研究者大都对西医理论和临床有较多了解,西医研究者则几乎均属前几期中医研究班学员(西学中),尤以后者为多。可见八纲研究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深入。
  2、研究者因专长不同,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均未完全脱离临床进行讨论。此期间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的只有邝氏一家。
  3、一些有见解的研究者,此后完全停止了研究工作,再无成果发表,其原因,应系远离了研究环境和条件。反之,此后不断有成果的研究者,则均有较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而且处于学术带头人地位。这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
  4、此期间的研究思路基本上限于用西医学说定性地解释八纲。实验方法以西医临床检查化验为主,辅以部分较简单的生理、病理科研用指标检测。有定量指标的文章多半不足以或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现在常用的新学说和新手段如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学、电镜、放射免疫测定、信息科学技术、数理逻辑学则因当时尚未发明或尚未引进,中国人不可能用以研究中医。可见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必然要与现代医学同步发展。
  5、这一阶段的八纲研究,有两个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一是未能彻底弄清阴虚、阳虚中的阴阳与八纲中的阴阳有何异同。这种概念不清一直影响至今天。二是对虚实概念的认识不彻底,故1986年又有庄氏(22)、祁氏(23)孙氏等(24)再次争论虚实。这次争论仍未彻底解决问题。庄氏强调邪气盛未必实,正气夺必然虚,固然有片面性。但祁氏认为“实证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邪客,虚证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正亏”也不够全面。

第二阶段

  1966年至1976年,八纲研究文献甚少。 其间最主要的进展是对八纲的病理形态基础所作的工作。由于此前及此后,此类研究均很少,故将有关文章均集中在此交代。1973年,重庆医学院对虚损病机的回顾性研究(25),自14年间980 例尸检资料中选出慢性结核病、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中青年病例总结其内分泌器官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认为虚损患者的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或卵巢等内分泌腺有明显退行性变,故多个内分泌腺机能紊乱是虚损病机的重要环节。报告中还引述胎盘、甘草、人参等补虚药有类似垂体、肾上腺皮质素或性激素样作用支持其假说。后来有祝氏(1976)(26)撰文作了一些概念补充性商榷。1975年,该院分析10例尸解报告与中西医临床诊断的关系(27) (28),认为寒证常见慢性炎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贫血、缺血、瘀血及水肿;热证常见急性炎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动脉性充血与瘀血;虚热生火是植物神经病理性兴奋所致的一时性动脉充血;虚证常见内分泌腺变性或萎缩、细胞萎缩或变性、慢性炎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低下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实证常见急性炎症、肿瘤、便秘、燥 、瘀血等。文中还讨论了舌苔的病理基础、慢性炎症与体质的关系。后有刘氏(1975)(29)对其辨证结论提出疑义,但不足以否定此项研究的方向。
  198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曾报告一“恶组”尸解发现并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30)患者生前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辩证为伏邪致虚实夹杂阴虚证。病理诊断为①恶性组织细胞瘤、异常网状细胞弥漫浸润肝、脾等几乎全身器官和组织。②两肺瘀血、灶性水肿及曲菌性小脓肿伴右上肺霉菌性脉管炎、血栓形成致肺出血梗死。③心肌纤维变性肿胀、心室轻度扩张。④胃溃疡、⑤肠蛔虫、⑥骶尾部褥疮。讨论结果认为,这是一例典型的“真阴衰竭”病理变化。阴虚不仅指体内重要代谢物质缺乏,而且有多器官多层次器质病变。
  X线检查亦曾用于阴阳研究。王氏等(31)报告,肺结核五型中:阴平阳秘型的病灶范围小、活动性不大;肺肾阴虚型的模糊阴影范围较大,常伴薄壁空洞;肺脾气虚型以纤维化病灶为主,伴较度肺气肿。
  戴氏等(1986)(32)报告35例阴虚证病解发现、证实病变几乎累及全身的脏器及组织,以肝、肾上腺、睾丸、消化道、肺、心等处最明显,病变往往与阴虚轻重呈正比。陈氏等(1985)(33)对阳虚、心气虚和肝肾不和的病解发现与阴虚证不同,病变没有那么广泛而深刻。
  崔氏等(1992)(34)研究胃癌本虚标实病理,发现临床分期的顺序大体为:本虚,从脾胃虚至气血虚,从阴虚内热至脾肾阳虚;标实,从肝胃不和至气滞血瘀,再至痰湿瘀毒型。这些临床病型与肿痛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大小、浸润方式等均有一定对应关系,此外瞿氏(1989)(35)也曾观察胃癌中医辨证与临床病证分型的关系,略同崔氏的发现。
  介于形态与机能之间的研究有陈氏(1982)(36)利用红外线研究面色,目的在证实五脏病面色望诊理论,与八纲关系甚小。陈氏(1986)(37)还研究过红外背图诊断,目的在于通过图象证实腧穴与脏腑病定位诊断理论,与八纲关系亦很小。
  上海中医学院重复阴虚、阳虚类型的研究(38)涉及形态内容,发现阴虚组动物肝、脾均有明显变化。
  形态方面的八纳研究,亚微研究报告极少,偶尔涉及者,将在下文提及。
  综观近四十年八纲病理形态研究,数量较少,结果也颇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大体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应用前景均不理想。今后若能发现方便而准确的活体微观形态病理动态观察手段,则极有希望使八纲病理形态研究大进一步。其中舌象研究是一个有前途的领域,因已有专著(39)出现,故本文从略。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八纲研究内容广、文献多。影响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背景因素,有两点值得强调。一是国外医界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对八纲研究曾有重大推进作用。二是国内医学科学发展方针的调整,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并创办《中西医结合杂志》影响深远。故本阶段以1981年该杂志创刊可分两期。
  1977~1981年的八纲研究,明显受国外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阴阳研究高潮及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手段的引进。
  1973年,美国人Goldberg(40)首次将cAMP和cGMP对细胞的双向调节作用与中医阴阳学说相联系,认为这种双向控制系统是统一许多不同生物调节现象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所在,是作为二元论的阴阳学说的基础。随之,其它一些国外学者从代谢、内分泌、免疫等方面重复或补充了Goldberg氏的研究。
  此期间国外对八纲的研究还有西泽道允(1978)从天文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的研究(41)。认为阴阳消长关系与现代天文学反应的自然现象完全一致。亦有学者认为阴阳与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关。Giller(1975)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实质乃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保持平衡(41)。Lee(1978) 则认为阴阳平衡主要取决于两种对立的植物神经元在数量上的平衡(41)高岛文一(1979)指出人体背侧及外侧交感神经占优势,腹侧及内侧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这与阴阳规律符合。Tsuei(1978)认为(41),人体有许多与阴阳有关的体液因子。最典型的是阴离子与阳离子; 左旋化合物与右旋化合物;酸碱平衡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交叉作用。女性体内有雄激素,男性有雌激素,乃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具体说明。 Tien(1973)(41)据现代三论及生理学认为,可以把阴阳理解为电荷。阴阳还与二进制有关。万事万物均属阴阳数量与排列方式不同。Cook(1973)(41)则用阴虚阳亢解释癌瘤发生。阴虚时细胞内RNA的信息超过DNA,逆转录酶把病毒RNA信息,逆转录到DNA,便产生癌症。
  1977年,国内开始引进有关研究(42)。1978年,陈氏等(43)综述Goldberg等人关于环核苷酸双向调节与阴阳学说的关系。随之,国内许多单位开始重复这一研究并讨论其意义。其中邝氏等(1979)(44)发现阴虚时血浆cAMP占优势,阳虚时cGMP占优势。夏氏等(1979)(45)发现“甲减”(阳虚)时cAMP/cGMP值降低, “甲亢”(阴虚)则升高。提示甲状腺素多少是甲亢或甲减的特性,阴虚、阳虚及 cAMP/cGMP值变化是其共性。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支持此种推论。综合多家报告(46)(47)(48)(49)(50)(51)可以认为,cAMP上升与阴虚对应,cAMP/cGMP值下降与阴虚相对应。但亦有例外, 如高血压病,不论属于阳虚或阴虚,cAMP均下降,肝癌则比值均降低。因而郑氏(1979)认为(52),人体调节是复杂的,不应过分强调cAMP与cGMP的重要性。环核苷酸既有双向调节作用,亦有单向调节作用,二者并非完全对抗,而是协同调节,不宜将其简单比附于阴阳学说。施氏报告(1980)(53)实验性阳虚动物,核酸合成低下,阴虚者上升;阳虚动物肝细胞的异染色质间发生空隙,助阳药对细胞核亚微结构有显著调节作用。
  环核苷酸调节与邝氏等以往的研究关系密切。除观测环核苷酸外,邝氏等(44)还观察了内分泌及免疫指标,发现“部分阳虚病人尿17 羟排量降低可能和皮质醇的代谢发生变化有关。当皮质醇降解减慢时,可能出现血中皮质醇尚属正常,而尿17羟偏低的情况”。甲状腺方面,T3为最重要的指标,阳虚时多降低。 虚证患者的细胞免疫(淋转率、B细胞和T细胞)与体液免疫(IgG、IgA、IgM)力多降低。  
除上述研究外,此时关于阴虚和阳虚的研究还涉及神经系统、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靶腺系统、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唾液分泌、皮肤血循环、胰岛分泌等方面。高氏等(1981)(54)综述各方面研究认为:阴虚的本质可能是体内副交感中枢机能系统异常降低的病理反应状态;阳虚为交感中枢机能系统活动异常降低的状态。细胞内cAMP与cGMP的双向调节系统处在植物神经双向控制之下。
  1982年后的八纲研究,集中于虚证,1985年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主攻方向为“证”实质。其间阴阳虚实研究仍在继续深化,但开始向脏腑气血方面分化。这时寒热研究也开始深入。以下按阴阳虚实研究、寒热研究及其它研究分别介绍。
  (一)关于阴阳虚实研究
  陈氏等(1982)(55)观察3H—胸腺嘧啶核苷(3H-TdH)淋巴细胞转化率等细胞免疫指标,显示细胞免疫降低是阴虚和阳虚的共性。
  卢氏等(1982)(56)观察总补体(CH50),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M、IgA、IgC),玖瑰花结试验(玖花)、淋巴转化试验(淋转)、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皮肤试验、24小时尿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发现阳虚组CH50明显高,阴阳两虚组非常高,C3在阴虚组无变化,两虚组则显著下降。阳虚组IgM非常高,两虚组IgG降低, 玖花与淋转无显著变化。PHA皮试在阴阳虚证中均显著低于正常。 虽然该研究所选均系肾脏病或免疫性病,上述结果不能推广至其它病种,但此报告为一项观察免疫指标最多的研究。
  邱氏等(1983)(57)观察阴阳虚证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发现阳虚组T3、T4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及阴虚组。阴虚组T3偏低,T4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提示阳虚组T3、T4低下可能是继发性变化,与原发甲减不同。
  陈氏等(1983)(58)报告知母对钠泵作用。结果显示知母皂甙元对N+、K+—ATP酶有明显抑制效应,重复了该氏前一年的同类工作。
  宋氏等(1984)(59)报告尿渗透压在阳虚组、阳虚夹杂组、两虚组及两虚夹实组都明显低于正常组,且均显著低于阳证组,但实证组与正常组间差异不明显。
  由于虚证研究日多,1982年首次制定了“中医虚证参考标准”(60),包括心、肺、脾、肾、气、阴、阳七种虚证(血虚、肝虚未定)。此标准中无客观指标。五脏虚证采取了概念组合方式,如脾气虚=脾虚+气虚。1983年首次讨论“中医虚证辨证标准客观化问题”(61),但1986年才完成修定标准(62)。其中包括气、血、阴、阳、心、肺、脾、胃、肝、肾十种虚证。只附录24小时尿17—OHCS(肾阳虚时降低)、E2/T比值(男性肾虚上升),PEP/LVE 比值(气虚者增大)三个客观指标。可见已有客观化的微观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仍很不够。
  自1984年至1986年,邝氏领导的集体,发表“中医阴阳实验性研究”报告五篇(63)(64)(65)(66)(67),集中观察附子、肉桂和六味地黄方对实验性大鼠高血压的影响。该系列研究,设计严密。先后观察的指标有血压、体重、PRA(血浆肾素活性)、ACE(尿肽释放活性)、UA(尿醛固酮浓度)、脑啡肽(EK)、心重指数、血浆18—羟等。总结论为:阴阳学说可以制造动物模型。附桂可降低阳虚型高血压,同时使UA、EK等指标恢复,但可使阴虚型高血压恶化。六味地黄方不能降低阴虚型高血压,但可使脑啡肽等值回复。附子等药物不能显著改变心脏重量指数。原发性高血压属阴阳两虚型,附桂八味丸全方或折方均有降压作用并纠正UA、EK等异常且以兼补阴阳的全方为好。附子或六味对正常大鼠血压等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低脑啡肽含量。证实无虚不补,补则有害的传统学说。
  关于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的八纲研究,叶氏(1984)(68)观察胆固醇与阴阳失调的关系,发现凡有阴虚,血清LDL--Ch、HDL--Ch及LDH--Ch/HDL--Ch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尤以阴阳两虚者显著,阳虚者HDL--Ch降低不明显。吴氏 (1984) (68)发现冠心病阴虚证血清络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男性阴虚者尿17羟值较阳虚者显著升高,经中医治疗转为正常,阳虚组则无明显异常。
  1984年,严氏等(69)观察100例虚证与血型的关系,发现其中AB 型血高于对照组,A型血明显低于对照组;AB型血患者LT最低,其气阴两虚发生率明显高于B及O型虚证病人。提示:虚证可有遗传倾向。
  中西医结合动物模型始创于邝氏研究阳虚。后来,关于八纲的动物造模亦以阴阳虚为主,但看法不全相同。彭氏等(1984)(70)报告,不同糖皮质素所致“阳虚”有差异。醋可与氢可给药2~3天即可突然死亡20%,似不能用皮质素药理解释,而可能是毒性反应。氢可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不易导致典型“耗竭”或“阳虚”现象,甚至反呈“阳盛”或“阴虚”。杨氏等(1984)(71)报告,不同“阳虚”动物模型血浆皮质醇、皮质酮含量不同。地塞米松不能造出阳虚外观表现,其它“阳虚”动物血中皮质醇含量增高,故对皮质素造模法提出异议。
  夏氏等(1984)(72)报告,甲状腺素动物模型(阴虚)与皮质素过多(4天大量用氢考)模型cAMP系统反应性升高,滋阴药使之改善。他巴唑(阳虚)模型及肾上腺皮质素抑制(9天大量用氢考)型,cGMP系统反应性升高或cAMP降低,助阳药使之改善。故初步认为前两种为“阴虚”模型,后两者为“阳虚”模型。
  张氏等(1982)(73)认为,“阳虚”动物表现与核酸(DNA等)代谢低下有关, 故刘氏等(1985)(74)创用羟基脲制造“阳虚”动物模型成功。伴有尿17-- 羟及DNA合成率降低,血色素正常而白细胞降低,可由补阳药纠正。
  其它动物模型问题已有专著(75),本文不再综述。
  虚证与老年病关系密切。1982~1984年的虚证与老年病研究进展已有综述(76),本文从略。此后张氏等(1986)(77)观察340例基本健康老年人, 发现阳(气)虚者高达66.8%,阳虚组与气虚组之cAMP/cGMP比值均明显低于阴虚组, 而与青壮年接近,但cGMP则升高。提示低水平阴阳平衡。阴虚多见于女性,可能与植物神经失调有关。
  自由基伤害说为西医衰老理论之一。李氏等(1988)(78)研究老年虚证,发现自由基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虚证代谢水平高。组间XOD活性接近, 反映生成自由基能力接近。虚证组L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高, 说明老年虚证受自由基毒害远比中青年严重。
  内分泌方面,邱氏等(1985)(79)用补阳药治疗阳虚证,好转后,T3、T4均有恢复,提示中药通过整体调节,可改善甲状腺本身的机能。
  微量元素指标亦曾用于虚证研究。邱氏等(1985)(80)发现阳虚和阴虚患者头发五种元素(Cu、Zn、Fe、Mn、Cr)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低。女性虚证患者铜降低尤明显。
  血流变指标曾广泛用于血瘀证研究,本文不述。宋氏等(1986)(81)对阴阳虚实的研究发现,偏实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之和、血清总胆固醇均比健康人显著升高;阴虚组全血比粘度、血球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元含量不高。叶氏等(1989)(82)对阳虚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认为阳虚患者因交感衰减,影响血管前后阻力,导致微循环不足,故有畏寒、手足冷、头昏、乏力、便溏等表现。  
刘氏等(1986)(83)用无损伤法观察气虚、阳虚和阴虚患者心血管功能,发现气阳虚者左心收缩减退率高于阴虚,中指血流量则明显低于阴虚者。虚证的脉博传导速度快于正常人。
  王氏等(1986)(84)讨论了负荷对虚证研究的意义,不耐负荷是虚证的病理特征。具体举例有ACTH试验对肾阳虚、唾液淀粉酶活性对脾虚、皮肤电冷刺激、胃电图进餐功能试验、阴虚证冷压试验等。恰当选择负荷易于揭示虚象。
  宋氏等(1991)(85)分析术后114例阴虚证, 发现阴虚为术后虚证常见类型且常突然出现,但对养阴方药异常敏感,同时加用补气药疗效更好。
  王氏等(1992)(86)观察阴阳虚证体温昼夜节律,发现(在广州)正常体温峰值在下午5时。人体核温稳定,但阴阳虚损严重时可发生峰相位偏移。阴虚和阳虚患者,肢端温度较正常对照差别明显,均呈昼低夜高。尤其足心温度入夜后很快达到峰相位,表明阳虚与阴虚的四末体温变化规律与正常人不同。
  吴氏等(1992)(87)曾比较滋阴药与补阳药对阉割公鸡的影响,发现滋阴法较壮阳法更能对抗去势公鸡的外观及血象而且作用持久。
  (二)关于寒热研究
  1988年,梁氏(88)及谢氏(89)曾分别综述寒热研究进展,内容略同。均证明寒热证属于典型的对立病理反应状态。本文不再重复。此后梁氏(1988)(90)曾观察虚寒、虚热大鼠对刺激的反应,发现两组的应激损伤明显超过正常对照。虚寒组对致热物反应较虚热组慢;孕酮对LRH反应以虚寒组明显强,虚热组与正常对照略同; ACTH反应,在虚证组皮质激素排出高峰均迟于正常对照,虚寒者尤晚。巴比妥对虚寒组抑制深且久,对虚热组则短暂。
  赵氏(1991)(91)研究发现虚寒患者血浆DβH活性及尿中CA水平低于正常对照及虚热患者,虚热者又高于正常对照组。
  张氏等(1991)(92)研究寒热本质,发现寒体大鼠ADK活性及细胞能荷、肝Na+K+--ATPaSe活性比热体大鼠低,T3、T4 、 孕酮及睾酮含量也比热体低。 丁氏等(1991)(93)观察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力及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复制合成能力,结果显示热体比寒体水平高而常体居中。1991年,匡氏有《人体体质学》专著出版。(94)
  三、其它研究
  1、关于更年期轰热
  归氏等(1989)(95)观察36例更年期综合征,发现严重轰热时手指皮温快速上升,平均7.13±1.18℃。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中药治疗有效,但无特异性。
  2、月经失调八纲辨证
  叶氏等(1984)(96)发现实热型月经失调患者交感神经亢进,虚寒型主要为交感减退,其次为副交感亢进;虚热型似为由交亢到交减过渡。
  3、中医辨证指标客观化
  李氏(1986)(97)指出应用现代医学检验指标进行中医辨证。分别对阳证、阴证、阴虚、虚证、实热证提出以白血球、血糖、血压、代谢率、尿渗透压、尿肌酐系数、肝功絮浊试验、血浆蛋白、头发微量元素、血型、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等指标。其认识虽不如“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论者(98)深入,但其精神颇可嘉。
  4、四诊计量诊断辨寒热虚实
  李氏等(1984)(99)提出100项四诊指标(症状、舌象、 脉象)的寒热虚实经验概率诊断指数,临床验证689人次,符合率在90%以上,并已在微机中应用。 李氏等认为,电子计算机计量诊断(辨证)将是必由之路。
  5、关于红细胞糖酵解指标
  周氏等(1991)(100)观察66例气虚证的能量代谢,发现红细胞糖酵解活力、 尿肌酐、尿尿酸、尿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经补气治疗,糖酵解活力明显恢复。该报告所选指标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均比较大,有临床推广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⒈胡欣.八纲辨证源流论.陕西中医1986;7(11):485.
  ⒉祝味菊口述 陈苏生整理 农汉才点校.伤寒质难.第1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
  ⒊马龙伯.八纲管窥.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4):40.
  ⒋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1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226.
  ⒌姜春华.虚实概论.中医杂志1955;(1):5.
  ⒍朱颜.论“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杂志1962;(2):1.
  ⒎侯灿.八纲作为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理论实践意义.广东中医1962;(6):1.
  ⒏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64;(12):32.
  ⒐侯灿.八纲病理生理学基础初步探讨(续).中医杂志1965;(1):31.
  ⒑侯灿.关于八纲病理生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65;(5):36.
  ⒒徐上林.对寒热虚实实质的初步探讨.广东中医1962;(5):3.
  ⒓邝安堃等.某些助阳药对于大剂量皮质素所致耗竭现象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63;(2):113.
  ⒔邝安堃等.助阳药和滋阴药在内分泌和肾脏方面的实验研究.内分泌、代谢、肾脏病学术会议资料选编第70页.中华医学会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
  ⒕崔玉田等.脉学整编与研究情况简介.中医杂志1959;(9):21.
  ⒖王少椒.对虚热的临床观察和病机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12):1.
  ⒗朱良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探讨.中医杂志1962;(4):16.
  ⒘孙世荃.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问题.中医杂志1962;(1):2.
 ⒙郁仁存等.关于“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一文的意见.中医杂志1962;(4):16.
  ⒚蔡景高.辨证和辨病的结合.中医杂志1962;(9):31.
  ⒛王成荣.试论八纲.中医杂志1959;(9):13.
  21.尤荣辑.对中医四诊八纲与辨证施治关系的体会.中医杂志1959;(1):30.
  22.庄泽澄.“邪气盛则实,元气夺则虚”析疑.辽宁中医杂志1986;(9):33.
  23.祁天寿.试析“实”与“虚”.辽宁中医杂志1987;(2):45.
  24.孙玉美. 与“邪气盛则实, 元气夺则虚”析疑一文商榷. 辽宁中医杂志1987;(2):46.
  25.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虚损之病机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3;(11):34.
  26.祝长坦.虚损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6;(7):47.
  27.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 新医药学杂志1975;(3):18.
  28.重庆医学院新医病理学研究小组.“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续).新医药学杂志1975;(4):16.
  29.刘普希.对“八纲”之病理解剖学基础初探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新医药学杂志1975;(6):48.
  30.上海第一医学院.真阴衰竭1例临床病理讨论.中医杂志1982;(2):50.
  31.转引自孙鸿年.x线诊断与中医中药研究近况.中医杂志1982;(4):51.
  32.戴豪良等.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7.
  33.陈泽霖等.证的病理形态学基础.中医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第370页.
  34.崔同建等.胃癌本虚标实证型病理学基础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5):151.
  35.瞿漱芬等.102例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14.
  36.陈振湖等.阴阳寒热“红外”面图解.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1):4.
  37.陈振相等.红外背图诊断初探.辽宁中医杂志1986;(8):8.
  38.上海中医学院正常人体学教研组.阳虚、 阴虚造型以及某些助阳药和滋阴药作用的初步研究.新医药学杂志1977;(9):33.
  39.陈泽霖.舌诊研究.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
  40.Goldberg ND et al: Cydic AMP, cell growth, and theimmene response.Isted. p247. Springe—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1973.
  41.王本显.国外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某些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1) :50.
  42.刘坤申译,王振纲校.医学参考资料9:432,1977.
  43.陈可冀综述,王振纲审校.环核苷酸双向调节和中医阴阳学说.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1978;创刊号:11.
  44.邝安堃等.阴虚病人内分泌、免疫和环核甙酸变化的初步观察. 中华内科杂志1979;18(2):105.
  45.夏宗勤等.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79;20(11):2.
  46.邝安堃等.阳虚(甲减)和阴虚(甲亢)病人血浆核苷酸的对比. 中医杂志1979;20(7):21.
  47.邝安堃等.甲状腺功能减退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 中医杂志1980;21(11):27.
  48.邝安堃等.中医分型病人的血浆环核苷酸变化.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3):2.
  49.宋明志等.对原发性肝癌不同辨证分型的血浆环核苷酸的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0.
  50.陈振湘等.脾胃阳虚与环核苷酸的关系.浙江中医杂志1980;(8):367.
  51.廖承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分型论治与核苷酸水平关系的观察.福建中医药1982;(3):48.
  52.郑广华等.阴阳说学与环核苷酸.自然杂志1979;(4):208.
  53.施玉华等.某些助阳药对阳虚动物模型的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6.
  54.高亮等.阴虚、阳虚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2):118.
  55.陈松涛等.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3):140.
  56.卢君健等.100例虚证分型与免疫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3):142.
  57.邱保国等.阳虚证与甲状腺素的关系探讨.1983;3(3):168.
  58.陈锐群等.阴虚内热证初探.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4):235.
  59.宋一亭等.尿渗透压测定与阴阳虚实辨证的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 4(7):417.
  60.沈自尹整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17.
  61.陈贵廷整理.中医虚证辨证标准的客观化问题.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73.
  62.沈自尹、王文健整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 6(10):598.
  63--67. 邝安堃等. 中医阴阳的实验性研究(Ⅰ--Ⅴ).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42.1985;5(1) ;60.1985;5(2) :105.1985;5(3):167 . 1986;6(6):353.
  68.吴举安.八纲辨证与气血研究的某些进展.江西中医药1984;(4);55.
  69.严庆惠等.100例虚证病人的血型和免疫功能检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83.
  70.彭国瑞等.不同糖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中医杂志1984;(4):74.
  71.杨学海等.不同糖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血浆皮质醇、 皮质酮含量变化的观察.中医杂志1984;(11):72.
  72.夏宗勤等.四种“虚证”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环核苷酸系统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43.
  73.张家庆等.“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和助阳药作用的研究. 中医杂志1982;(3):64.
  74.刘福春等.羟基脲所致小鼠“阳虚”及补阳药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医杂志1985;(2):65.
  75.陈小野等.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76.沈自尹等整理.近二年虚证与老年病研究新进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 4(11):651.
  77.张云如等.老年虚证的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86;(10):54.
  78.李承军等.老年虚证自由基代谢机理的研究.中医杂志1988;(12):56.
  79.邱保国等.阴虚证型的转变与甲状腺素关系的临床探讨.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8):479.
  80.邱保国等.虚证病人头发五种微量元素分析.中医杂志1985;(1):58.
  81.宋一亭等.阴阳虚实辨证的血液流变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71.
  82.叶雪清等.阳虚患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甲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相互关系.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0):618.
  83.刘忠英等.虚证病人的心血管功能改变.辽宁中医杂志1986;(1):9.
  84.王建华等.论负荷在虚证本质研究中的意义.中医杂志1986;(9):59.
  85.宋国璋.术后阴虚证114例分析.中医杂志1991;(6):26.
  86.王洪琦等.阴虚和阳虚证患者的体温昼夜节律观察.中医杂志1992;(1) :44.
  87.吴志奎等.滋阴与补阳中药对阉割公鸡影响的比较.中医杂志1992;33(7):46.
  88.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中医杂志1988;(2):63.
  89.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特2集):50.
  90.梁月华等.寒热本质动态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49.
  91.赵立业等.虚寒证、虚热证患者血浆DβH活性及尿中CA水平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03.
  92.张伟荣等.寒体和热体的实验研究(Ⅰ).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77.
  93.丁镛发等.寒体与热体的实验研究(Ⅱ).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9):550.
  94.匡调元.人体体质学.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
  95.归绥琪等.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轰热的手指皮温观察及治疗.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5):285.
  96.叶雪清等.月经失调的八纲辨证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4):198.
  97.李长乐.论中医辨证指标客观化.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4):12.
  98.危北海等.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301.
  99.李学中等.计量诊断法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吉林中医药1984;(2):17.
  100.周光耀等.中医气虚证的能量代谢研究.中医杂志1991;(6):48.

[15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8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目  次


按:本书可能最近问世。正式出版的文字会有少量改动。

编者的话
自 序
第一讲 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对象和基石
第二讲 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和科学潜能
        ——中医特色的哲理根源
第三讲 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行学说的得失
附 建国以来的五行之争
第四讲 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
        ——两说并存拟或统一的构想
附 宏观融合,通约硬核
第五讲 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附 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第六讲 心包、膻中、三焦、命门与小心
        ——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
附 解放后关于三焦的争论
第七讲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
        ——诊法的认识论、信息论意义和中西医结合
附一 四诊客观化的认识论和信息论思考
附二 中西医结合谈高血压脉诊心得
第八讲 中西医病因学汇通
        ——重辨病与重辨证的病因学根源
第九讲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病、证概念和“证”实质研究
附 表证实质初探
第十讲 西医要引进八纲学说
        ——最有活力的中医构筑理论
附一 八纲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附二 八纲补苴
第十一讲 气血与气血辨证的研究
        ——抓住最重要又活跃的生命现象
第十二讲 《伤寒论》六经新解
          ——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第十三讲 杂病与负概念
          ——伤寒、杂病新解
第十四讲 整体观念和局部观念
          ——整体特色论的误导和科学方法论
附 评《内经》中“天人相应”论述
第十五讲 运气学说和时间生物学
          ——《内经》体系终结和运气学说现代解读
第十六讲 伤寒、温病与感染性疾病
          ——中西医热病学汇通
附 寒温统一论
第十七讲 本草学与生药学
          ——本草、博物、中药和西药学
附 中药药理应说清中医特色
第十八讲 方无穷而法有限
          ——中西结合论方剂
附 和法新解
第十九讲 治未病和预防
          ——中西医预防思想与手段
附 比较热病学史之反思
第二十讲 中西结合说养生
——无为与有为,养心和养身

     ——中西医结合与世界文化交流
     
编者的话(手稿)

由于工作关系,曾经仔细读过洪钧先生此前问世的几本书,深知他在治学方面的执著和见解,颇为学界称道。当年,《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一出版,立即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内经时代》虽非正式出版且印数很少,也使有关学界耳目一新。他与马堪温先生合著的《伤寒论新解》,更加证明师生二人在逻辑学、科学学和中西医热病学方面的造诣深厚。此外,以洪钧先生为主翻译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至今仍然是唯一的西方古典医学名著中译本。当今医界,像他这样博古通今而又学贯中西的人是不可多得的。他的专著尤其别具一格。
赵洪钧的书为什么如此值得称道呢?
因为他的著作具有鲜明的个性。枯燥的内容,深奥的理论,在他的笔下常常变得深入浅出、澄明清澈,甚至妙趣横生、酣畅淋漓,因而可读性很强。更为难得的是,他敢破敢立,随时给人一种勇于面对真理的感染力。
这大约是燕赵精神的延续。看来,中医史上的七大学派中至少两大学派源自燕赵,不是偶然的。
然而,拿到这本书稿,还是觉得出乎意外。粗粗翻过一两讲,立即发现,作者功力和花费的心血非同一般。看来,作者被视为传奇人物,不无道理。以他的经历和近年来的条件——年过五旬、没有公职、住在乡下、自食其力、远离学术中心、没有任何资助,还能坚持十年做完这样难度很大的研究,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无论是否赞同作者的见解,本书都值得一读。
毫无疑问,洪钧先生是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是继承发扬中医必由之路。
不少同道可能不大赞同上种看法,这是正常现象。我们相信,讨论如何继承发扬中医,应该提倡百家争鸣。只有在宽松的气氛中,才能凝聚出真知灼见。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中医文化热。人们纷纷提出振兴之道。
为什么要振兴中医呢?
我认为,其目的或意义有三。
首先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众健康。
其次是为了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瑰宝。
最后才是顾及业者的切身利益和感情需要。
如果把这个顺序弄颠倒,出发点就不是理智的,必然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中医的社会功能从来都是保护人民健康。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不是文物,不是纯哲学,也不是修炼秘方,而属于科学技术。
科学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医的奠基和发展就是随时汲取古代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果——包括随时汲取来自域外的知识。
于是,当代中医不应该也不可能无视当代科学——包括当代医学的存在。
当代医学及其靠山当代科学,是中医生存乃至发展的新土壤和新环境。
当然,继承、整理和发扬中医,也需要深研国学或旧学。近年出版了不少从传统文化角度阐发中医的著作。看过此类著作的读者,再看本书,就不难发现作者的旧学功底。
包括本书在内,洪钧先生问世的著作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最多只能算是理论家。实则并非如此。由于从事过各主要临床学科的实际工作,壮年之前,以西医为主,近十多年来,以中医为主,还有长期在海外从事中医临床的经历,他觉得最熟悉而且注重的倒是临床。用他的话说,近年来主要靠中医临床吃饭。所以,凡是涉及临床的地方,他不会说外行话。
笔者与洪钧先生订交20年,不敢谬托知己,但对他的人品、学问和创新勇气甚为钦佩。近10年来,他谋生故里,久处江湖之远。然而,他从未愧对学者的良知,陆续发表的文字无不振聋发聩。不久前造访这位老朋友时,亲见乡人对他十分敬重。白天他忙于诊务,夜阑更深,还在整理医案或文稿。他的收笔之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拟介绍1000个最有心得的中西医结合病案,把毕生经验献给医界。
倘问:本书中哪一讲最值得一读呢?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任何一讲是败笔。
如果非要推荐几讲。可以这样说:
想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及其与旧学的关系,请看第一、二、三、四、六讲。
欲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方面深造,请看第八、九、十、十一、十七、十八讲。
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现代科学阐述中西医结合的独到见解,请看第五、七、十六讲。
当然,上述看法是否准确,还需要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16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9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自序》摘要

按:这是最近可能问世的《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自序摘要。

中西医结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她只是出自少数人的主观愿望吗?
她的初衷、目的和含义是怎么回事呢?
中西医结合真的应该而且可能与中西医并列吗?
她与继承、发扬中医的关系如何呢?
中医可以绕过西医与当代科技相结合吗?
中西医体系的内部结合,涉及那些主要理论问题呢?
至今为止的有关研究,有哪些成就和不足呢?
为什么近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界都感到困惑呢?
眼下,有必要而且可能,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主要内部理论问题,做一番清算吗?
为了加速今后的中西医结合进程,主管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如何呢?
总之,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中西医结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这些问题,都属于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反思。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求对它们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彻底的清算。
……
中西医结合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哪一个人突发异想提出来的。自从1850年代西医比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就有人开始努力在中西医之间谋汇通,后来,逐渐形成近代中医的代表学派——汇通学派。近代中西医汇通,就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笔者认为,只要中西医并存,互相交流并取长补短就必不可免。提倡并促进结合,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公众的利益,所以,这一持续150年的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融汇贯通探究,必然还会延续下去。
  汇通的内涵与结合完全一致。汇通医家的目的就是要“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他们相信,“合为一体”的医学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中医,而是兼备两家之长。中西医结合的初衷也大体如此。至于目前怎样理解“合为一体”,笔者的见解请看下文标题十二。
  近代医家谋汇通,更有适应潮流从而发扬中医的出发点。
  近代著名汇通医家,也是极有成就的中医理论家恽铁樵说: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
在现代世界史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提出传统医学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且为此在长时期内耗费了极其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西医而不是为了发扬中医,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如果不顾及中医发展,只需提赶超西医先进水平即可。
说到这里,笔者感到,有必要引用1956年毛泽东主席《同音乐工作者谈话》。
……
谈话中,关于医学的,可以用其中的三句话概括。即:
“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要重视中国的东西,否则很多研究就没有对象了。”
显然,提倡“西学中”就是为了“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毛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为了发扬中医。
……
总之,新中国的中医政策有两个要点:一是保护中医;二是中西医结合。这一政策大体定型于1958年,实际上都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
毛主席提倡“西学中”是为了发扬中医。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也是为了发掘、提高中医。
……
笔者认为,主席的有关见解,集中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医界的普遍要求。由于毛主席的崇高威望,中西医结合曾经被视为,中国医学发展的主导或唯一方向而不允许怀疑。“中国的新医学”也被理解为包容西医的超级医学,这是不对的。它的意思应该是:经过近现代医学研究整理、发扬的中医。
  “文革”结束后,有关学术界开始有组织地讨论,新形势下中国医学发展方向。最后被采取的是“三支力量”的方针。中西医结合被视为“三支力量”之一。于是,本来主要为发扬中医而提出的中西医结合似乎与中西医并列了。
  不过,从延续至今的管理体制来看,中西医结合仍然归属中医主管部门。这说明她仍然未改发扬中医的初衷,实际上没有——因为不可能——与中西医并列。
  然而,从此对如何发扬中医出现了种种新的提法。
  下面对某些有代表性的提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
  尽管实际上,中西医结合不可能与中西医并列,“三支力量”方针提出之后,就有各自如何发展的问题。
  西医发展问题与本书基本无关,从略。
  中医方面不得不避开中西医结合,甚至首先要否定她。
  比如,曾经有人说,中西医结合就是消灭中医。他们认为: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完全结合,完全消灭。所以,他们反对结合,主张分家。
  这样说的人大概不知道,近代中国当局曾经想消灭中医。那时的当局不赞同汇通或结合,而主张中西医必须泾渭分明,彻底分家。比如,那时的中医,使用西医药械是违法的。彻底分家才便于消灭中医或促使中医消亡。
  ……
到底怎样发扬中医呢?
  近二十多年来出现的提法主要有:发扬纯中医论;发扬中医特色论;中医发展内在规律论;中医现代化论;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论。
  纯中医论者很少,而且几乎不值一驳。试看,我国目前中医界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是纯中医式的吗?即便其中的中医专业人员,还能看作纯中医吗?持此论者至少也十之八九不“纯”。若问怎样培养“纯中医”——像近代以前那样的中医——而且又能适应当代需求,相信持此论者无计可施。
  特色论者人数较多。且不说此论是套用政治口号而来,单看“特色”二字,就知道这是进行过中西医全面比较后得出的认识。或者说,持此论者研究过西医。说这是经过某种程度的中西医结合才有的认识,也不勉强。否则,所谓“特色”只是人云亦云或信手拈来。换言之,不经过一番汇通或结合,不可能真正发现中医“特色”。
内在规律论曾经误导过不少人。不能说中医没有内在规律,然而,“纯”的中医内在规律,只能在“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并起作用。换言之,那种“内在规律”是古代文化环境赋予她的。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允许她基本上按照旧有的“内在规律”发扬了。因为,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首先是当代医学及其靠山当代科学。“内在规律”必须适应这一全新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现代化论也是套用的政治术语。什么叫现代化呢?中国的现代化可以用“改革、开放、引进、赶超”来概括,目的是让综合国力向发达国家看齐。简单说就是:过去我们落后了,现在要赶上去。中医难道也需要这样现代化吗?有人说:外国的中医超过中国了。这大概是中医现代化论者制造的舆论。
  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是表面上看来,最无可挑剔的说法。持此论者还往往加上“包括现代医学”几个字,于是似乎更加严密。
  然而,中医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首先与西医结合,因为西医——即现代医学正是现代科学在人体生命现象上的应用。绕开许多现有的成果,故意走远路,至少不是明智之举。
……
  其实,按照中医现代化论者的思路推演下去,持此论者又会反对真的结合现代科学。
  试想: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要求中医全面掌握现代科学。于是,中医教育必须全面增加现代科学课程——包括现代医学。专家们至少要精通一两门现代科学。据笔者所知,持此论者多数又反对这样做。于是,中医绕过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不过是一些人的敷衍。
  上述理论说明有些抽象,举一个医界记忆犹新的难题或许最容易说明问题。
  比如,2003年,中国人遭遇了一大劫难——非典。
  国难当头,情况紧急,全国动员,人人有责。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中医,自然应该立即参加会战,而不能说我还没有结合好现代科学而袖手旁观。要迅速了解“非典”,捷径就是了解并结合西医关于“非典”的理论和技术。否则,中医和世界医学界就没有共同语言,不便真正参加会战。
  再如,当代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是当代流行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瘤、糖尿病等。难道,面对这些疾病,中医不必先了解并结合西医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而绕道先去结合数理化吗!
   ……
  那么,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应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其外部概念是: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
  它的内部概念是:中西医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的全面结合,特别是理论体系的互相兼容和尽量统一。用近代医家的话说就是:中西医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不过,对“合为一体”应该有新的更准确的理解。笔者在下文标题十二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怎样完成理论上的结合呢?
  ……
就是: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找到中医、西医和其它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得到当代科学的认可。
……
  总之,居今日而言发扬中医,还是恽铁樵先生那两句话: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
或问:尊论把中西医结合说得如此重要,是否要中医都来搞结合呢?
答曰: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为了发扬中医,从发扬角度看,完全应该这样说。
如果认为,发扬中医是中医份内的事,就更是这样。
即便在继承过程中,结合也是必要因而应该提倡的。
比如,在校生学中医,自然是继承中医。然而,近代以来的中医学校教育,无不中西医兼授。在校生为什么还要学“必要”的西医知识呢?显然主要不是为了只学一些与中医毫不相关的常识,或者还能做部分西医工作,而是有助于更好地继承。比如,最基础的解剖学,只有《灵枢•肠胃》等解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对不少《内经》篇章和经文,只有结合西医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继承伤寒学和温病学也是这样,不结合微生物病因学知识,就不可能对“戾气”学说有本质认识,还很可能会像古人那样把它抛弃。
具体到日常业务或具体的人则情况有别。比如,专门作古代文献校勘和训释工作,较少用到西医知识。只是,这样的专业人员,相对很少。中医教育主要不是培养这种知识结构的人。
其实,即便作古文献工作,多一些西医知识也只有好处,或者说是必需的。
比如,简帛研究大概是最专业的文献工作了。可是,《五十二病方》中有两种病——牡痔和颓(加病框)疝,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就不可能说清到底是何种痔和疝。至于发现马王堆墓主人曾患肺结核和血吸虫病,则非有现代西医知识和研究手段不可。
《内经》训释也无疑是很专业的文献工作,但是,自王冰而下,没有一家真的把《素问•刺禁论篇》解通。有必要的西医知识,就很容易解通,因而不会再违犯有关禁忌。
再如,《难经》的第一句话说:“十二经皆有动脉”。历代注家很多,有人说清过这句话吗?古人几乎知道所有较大的表浅动脉,但是,不可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显然,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不少经典校释的要害处,只能永远模糊下去。
绝大多数中医是临床大夫,他们的责任是常规保健工作,不能要求他们专心发扬。不过,他们也几乎每天要碰到需要结合的问题。比如,当代中医大概没有不知道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瘤的。这样的病人来了,而且带着西医诊断,显然不能完全置西医诊断而不顾。糖尿病是中医有的概念,却不能说只有中医知识就能恰当诊断和处理此病。至于脑意外和肝炎等当代很常见而且难处理的病种,更是这样。况且,稍微大一些的中医院,无不引进西医诊察手段,也无不同时使用西医疗法,于是,回避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说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如此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不是混在一起了吗?
不错,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确实密不可分,实际上也分不开了。
至今口头上或形式上的分开,是矫枉过正的结果。即此前认为,中西医结合等于“西学中”,于是那支队伍的人相对独立了。不过,中医单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显然没有停止。此类研究,无疑可以看作“中学西”的结合,而且颇有成就。
比如,国家中医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成果。此项工作的规模是空前的,参加编写者大多来自中医单位。没有长时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积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代“本草”。
看来,无论理论还是技术方面,研究成熟的结合成果,应该而且必然迅速在医界普及。这样一来,整个队伍的水平就会随着学术进步而不断提高。
《中华本草》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认为结合反对或妨碍继承,是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合以及怎样才能结合。认为结合之后就不再有中医,更是一种误解。
……
本书正文,涉及20个重大理论问题,却不是关于这些问题的通俗讲解。它的目的,是要对中西医结合涉及的主要内部理论问题,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清算。
……
  中西医结合怎么会有阻力呢?
  笔者认为,阻力主要来自以下4方面。
  1.认识定势障碍
所谓“认识定势”或“认知定势”,指人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会影响认识事物。即便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妨碍他们接受与旧有知识结构相矛盾的东西——特别是在基本理论上与旧有理论一时不能兼容的东西。这样我们便可理解,为什么中西医界都有人在理论上不很赞成中西医结合,自己得了疑难病却很可能中西医结合着治。这种理论和实践(言和行)不一致,在有些人可以是不自觉的,即“认知定势”在暗中起作用。绝大多数非名家——主要是基层工作者,“认知定势”不那么稳固,又切近实际,因而不会反对结合。
  2.政策疏导不够
  “文革”前和“文革”中,曾经过分强调结合,把它作为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结果,“文革”一结束,中西医双方都有些人士反对结合,发生了一番争论。最后,三支力量分家,各要独立发展,互不相谋了。这一点在决策层和决策咨询层(即智囊层)表现尤为突出,至今尚无明显进步的迹象。加之急功近利的大气候,理论研究受到冷落,花大力气进行理论研究的人不多了。于是,有见地且说服力充分的文章相当少。浏览一下中医报刊和网上讨论——包括有组织的“战略讨论”,立即就能发现,中医界普遍存在困惑心理。人们对现状很不满意,对未来颇感忧虑却又提不出远见卓识又切实可行的振兴之道。笔者现在抛出本书,既可看作一家之言,更是对近代以来发扬中医思想的继承和回归。拙作自然有功利目的——对我国医学、特别是中医发展有好处。但主要是相信它会解决我们和同行们面临的困惑而感到满足,同时作为学者的良心得到安慰。如果,本书的见解与决策部门和决策咨询层取得共识,则笔者幸甚,中国医学界幸甚,广大患者幸甚。
  3.体制问题
  体制是政策造成的,故体制问题与政策疏导密不可分。简单说来,所谓体制问题,就是目前医疗单位的分工、人员构成和有关制度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比如,住在纯西医医院(或科室)的患者,想同时得到中医治疗常常很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见下文“关于新形势下完善中西医结合体制的构想”。
  4.人才问题
  ……
  怎样克服上述困难呢?
在政策方面,笔者以为,单单进行一般性疏导还不够。中西医结合主管部门,还必须重视有实效的政策和相应工作,特别是组织人才培养。即必须有组织地培养新一代研究人才。
……
培养人才的问题相当迫切。而培养一支队伍,不是分散的少数人,单靠个人威望和有限的财力物力能够做到的。主管部门有责任组织人才培养工作。
……
  笔者也不赞成,有些人为鼓动民族感情,向青年学生宣传,外国人在中医研究方面即将或已经超过中国的作法,因为那既不是事实,更不宜单靠感情鼓动来促进科学进步。我们欢迎国外一切科学家研究中医,加速中西医结合进程。然而,国外的中医土壤毕竟太瘠薄了,很难设想国外有关学者在整体上超过中国学者。
  显然,中西医结合主要靠中国人来完成。在中国靠谁呢?浅见以为,至少目前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要同样重视这一任务。
……
从理性上讲,中西医结合是发扬中医特色的最佳途径。上文已经对有关异议作了解释。总之,笔者以为,得出这一结论在逻辑上无可挑剔。所谓特色,是指与对方比较之后发现的,不同于对方又长于对方的东西。对方有无特色呢?显然应该有。否则中医就将西医完全包容了,西医无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国存在。既然各有特色——长处,研究的对象和最终目的又一致,结合之后至少可以取双方之长,不是发扬了双方的特色吗?如果承认,特色是可以互补的,则发扬特色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
  ……
  为什么要整理中医呢?就是因为传统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前者,有大量混乱和繁杂之处。人们常常说,中医著作或文献“汗牛充栋”。尽管现存中医文献远远比西医文献少得多,中医文献的确实需要整理。其目的是,先把全部有关概念,特别是重要概念弄清楚。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医的理论体系理顺。即概念清晰而统一,理论更加完善而简洁。这就是要整理中医的“理”和“法”。做完这一步,中医的技术——即“方”和“药”等,才能在中医体系内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整理得好,继承或学习中医的人,就会省去很多力气。
  ……
  在很大程度上,本书也是对中医的整理。粗看某些文章和段落,完全看不出作者是结合西医所得。但是,西医知识和伴随它的逻辑和科学思维,是笔者有所得的主要原因。有关内容请看“桂枝汤新解”和“续新解”、“和法新解”、“八纲补苴”、“八法新论”、“脏五腑六考”、“自中医谈‘证’的概念”和第六讲全篇等。笔者坚信,这些整理结果必然会被普遍接受,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即便正面结合西医的各讲,在整理中医方面也颇有进步。
  ……
  要中西医结合,自然先要中西医兼通。但是,不少人先入为主的认为,兼通中西医是不可能的。
……
自从近代中医教育出现以来,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无不是中西兼授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本来应该是“中西兼通”的。然而,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不少人认为,中西医兼授不利于学习中医。那么,应该完全砍掉西医课吗?至今,似乎没有中医院校这样做。如果不能完全砍掉,就应该在中西医兼授的同时,尽力做到中西医汇通或结合。笔者以为,即便经典教学,也不是很难做到这一点。
  ……
怎样才算基本上完成了中西医结合?
就是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寻找中西医和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得到当代科学界认可。其中自然有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合为一体的部分,但是,笔者不认为,这样做一定要或必然形成对中西医都包容无遗的统一体系。反之,至少目前看来,不必要也不可能形成那样一种统一体系。详说见下文。
……
  笔者认为,全部临床领域,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实行中西医结合体制的。当今世界上,只有我国具备实行此种体制的条件,因而应该珍惜。
  提出这一总体设想的依据是:中西医分别单独治疗,对绝大多数疾病固然有效,但是,双方的治疗手段和机理在很多方面不同。以往积累的大量事实证明,这种差异是可以取长补短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和单纯中医治疗效果要好。得到更为全面的,即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服务,是中国公众的权力。主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建立便于得到这种服务的医疗体制。
……  
有些人认为,某些临床领域或疾病只能靠西医。
  为纠正这种不全面的看法,有必要举两个过去中西医结合不太多的临床领域说明浅见。
  比如,现代社会很常见的车祸等造成的外伤,伤员就医一般首选西医医院。这是长时期来公众认为“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的结果。西医是否长于外科呢?实际上,西医长于外科主要指手术。于是,大出血、复杂骨折、断肢、胸腹部贯通伤、内脏破裂、严重脑外伤等情况,自然首先需要西医紧急手术处理。不过,完成紧急处理还远远不等于伤员痊愈,而是无例外的要继续药物治疗。即便在紧急处理中,也同样在进行药物治疗,这方面的理论和原则与内科治疗是一致的。此外,不少伤员还需要康复治疗。笔者认为,在伤员的全部药物治疗过程中,中医疗法都可以补西医之短。紧急手术处理期间用药,就应该充分发扬中医在抗休克、止血、补血、补气、活血化瘀、预防胃肠道胀满等方面的长处。此后,自然更能发挥中医之长。如果没有上述需要手术紧急处理严重情况,外伤患者一开始就应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再如,在外科领域,对手术依赖最强的是矫形外科,但是,即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手外科,术前和术后处理,也有发扬中医之长的余地。不属于矫形外科的眼外科,同样可以发扬中医之长。
  再如试管婴儿,是目前的尖端领域,中西医结合照样应该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上述举例大概足以说明,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无往而不适。当然,这不等于说,某些患者和病种,单用西医或中医手段已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还非要同时或先后使用两套手段不可。
  问题是,目前的医疗体制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的范围。特别是中西医分家之后,西医医院的多数临床科室没有中医,也没有中西医结合人员,因而想不到或排斥中医治疗。于是,患者得不到理想的专业服务。中医医院住院病人的病种受到限制,而且,由于近年认识上的偏差,不愿意提倡中西医结合,其中的患者也大多得不到充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赵洪钧2006年5月于白伏故居

[17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9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七讲摘要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
——诊法的认识论、信息论意义和中西医结合

按:这是最近可能问世的《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七讲摘要。

诊法是为了获得诊断信息。诊断是在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亦即运用逻辑思维处理所得信息的过程。
与认识其他事物一样,医家诊病并无特殊法门,就是依靠感官、语言和大脑。
感官当中,什么最重要呢?从接受有声语言的角度看,似乎耳朵最重要。不过,当让人们在耳聋和瞎眼二者当中必选其一时,大概多数人会选择耳聋。看来,感官当中,还是眼睛最重要。视读文字和其他视觉语言——哑语等,更说明眼的重要性。视觉为人类以及多数高等动物最重要之感官。当代生理教科书说,人体获得的信息中,90%以上要通过眼。
感官之外,获得信息的天然途径中什么最重要呢?语言最重要。这不仅因为高级语言为人类特有,还由于语言可补充或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任何感官。所以,语言比感官更重要。
  通过语言所获得的信息,已经说话人大脑的初步处理,不是原始信息。对医生来说,有些已是诊断术语。不过,不管说话人对信息的处理正确与否,它对一位知识渊博的医生来说,都很有意义。
所以,无论中西医,在诊断过程中,都应该竭尽语言之能事。换言之,问诊为任何手段不能代替。
进而言之,医患交谈,寓治疗于诊断之中。交谈时,医生的仪表、气质、人格、表情、动作乃至非医学知识,无不与患者互相作用。所以,应该知道,在问诊时,口舌之外,还有信息交流。
虽然如此,假设没有大脑,便无所谓感官和语言。所以,大脑是一切信息过程的中枢。感官信息过程,只是大脑功能的一部分。从高等生物来看,感官可以看作大脑的延伸或派出器官。从生物进化过程来看,大脑是感觉器官进化的结果。
至此,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既然感官是大脑的延伸,即大脑能够延伸到或延伸为感官,我们为什么不再进一步延伸感官呢?
答案是:人类早就设法延伸感官了。在医学方面,西医曾经和正在使用的各种物理、化学仪器,包括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各种高新尖的物理检查仪器和各种实验室检验检查手段,就是医生感官的延伸。为什么发明这么多东西?认识论和信息论的主要原理说,主体对客体所含信息掌握得越多,认识就越深入、越全面。感觉或认识工具的介入,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革命。
……
第二:既然大脑是感官进化的产物,我们为什么不将大脑延伸呢?
答案是:已经有了延伸大脑的仪器。这就是电脑。即便在我国,目前也几乎无人能够离开这一人类发明创造的怪物了。
……
电脑技术对医家的挑战,主要还不是由于它的发明,使以往不可想象的人体感觉器官仿真装置,已经成为或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而是它对人脑的威胁。电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理论或逻辑思维问题时,往往比人脑的效率高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不会出错。如果它能克服人脑的主要缺点,最终就有可能统治创造了这个怪物的人类,也就是统治人脑。在最近的未来,电脑就有可能对医生这个职业构成威胁。
……
人脑有它的局限性。
第一是,人脑学东西太慢,不能像电脑那样极其快速地输入大量信息。比如磁盘上的一本书,可以在几秒钟内输入电脑,而且电脑立即可以回答某一句话在什么地方,某一个字出现多少次等。人脑学习太慢这一缺点,造成许多人知识量不足或知识结构有缺陷。
第二是,大脑的记性不好,而电脑永远不会忘记。
第三是,大脑有感情,特别是常常考虑利害得失,因而会执拗地拒绝正确的信息,而电脑没有感情,也不考虑利害得失。
上述局限性,导致大脑处理信息时的严重缺陷。
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呢?
靠它预先具备的理论体系,亦即个人的知识结构。人脑掌握的理论体系,恰如电脑的软件程序。如果某种信息的意义为程序所无,则此种信息不为电脑接受。即这种信息不能输入,勉强输入,也无反应。对医生来说,此类信息或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或即使闻见却无法认识其意义。不仅如此,大脑中预先形成的理论体系——即逻辑处理程序——不同,对同样的疾病信息,处理的结果会不同。亦即,对同一信息,诊断价值或诊断结果不同。所以,同为中医或同为西医,面对同一病人,诊断可以不同。中西医之间有所不同,就更是理所当然的事。知识愈多,就像电脑的软件程序愈大、愈多,可处理的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方式愈多、愈快,认识对象就愈全面而深刻。一位好的中西医结合医生,就像具备中西医理论体系两套软件的电脑,而且实现了两套软件的兼容。从信息论、认识论角度看中西医结合——包括中西医诊法结合,意义在此。
总之,人脑的局限性,主要是它已有的理论体系的局限性。对医生而言,知识越渊博,局限性越小。从信息论的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中西医理论体系两套软件输入大脑,并且实现二者兼容。这样必然能最大限度地于克服医生的局限性。这就是为什么提倡中西医结合。
人脑还有一个缺点是:它往往由于各种原因犯不应该犯的错误。电脑很容易克服大脑这种缺点,它很难犯不应该犯的错误。
……
1.望诊的奥妙和特异功能
不知道读者是否相信“特异功能”,笔者是不相信的。有意思的是,中国正史上,唯一的——至少是最早的特异功能记载,是关于扁鹊这位传说中的医生的——他的眼有“透视”功能。前些年,中国突然冒出来的一些人,自称具备的特异功能,大多是“透视”功能。看来,即使“特异功能”,也没有脱离感官。
很多老于临证的医生,有过一眼就得出明确诊断的经历。本人也有过多次这样的“巧遇”。不但立即做出确切诊断,而且立即断其生死。他人或视为神奇。笔者先郑重声明,这完全不是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观察和逻辑思维运用得多了,有时形成了便捷通道而已。倘医书读得比较多,便知古人也有一眼断病或断生死的。有时,甚至不必直接看到病人就能做出准确诊断。更多的例子不举,说一个我做学生时听到的例子。我相信,这个例子是真的。
某专家喜欢考下级医生的诊断能力。一天,他出了一个怪题。让某病人坐在不大透明的蚊帐里,青年医生包括实习医生排队从床前走过。而后回到办公室,各人写出自己的诊断。其中真的有一位青年医生做出了正确诊断。他写的是: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个例子中,医生甚至没有直接看见病人,为什么竟然做出正确诊断呢?故事先讲到这儿,道理请大家思考。
举这个例子的意思自然不是说,望诊可代替其他一切手段。望而知之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多数病种都能单靠眼睛就能做出诊断。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认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上文已经说过,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应该从基础做起,不断地积累经验和知识。笔者不相信扁鹊的特异功能,更不相信前几年很多人鼓吹的特异功能。
不过,再好的观察能力,再加上你的丰富经验,诊断某些病还要借助仪器。比如早期肺癌、部分早期胃癌、部分白血病,就非借助于X光或显微镜不可。目前很常见的肝炎——特别乙肝,如果是轻症,也是非借助仪器就不能确诊。有时,在化验结果出来之前,医生想不到这个病。
至于各种内窥镜,如观察耳、鼻、咽、喉、肛门、阴道等处的设备,仍然是裸眼直接望诊。就是扁鹊和华佗再世,也会欢迎这些手段。具备扁鹊透视特异功能的人,毕竟至今还没有真的出现过。至于,近年普及的光纤内窥镜,其可靠性,常要打折扣。但现代科技,扩大望诊范围的用意是可嘉的。较大的中医机构,大概没有不引进现代影像学仪器的。许多中医甚至更热衷使用它们。单纯接受这些手段,也有结合的意义,但最好是有意地让它们尽量为中医服务。
总之,我们不能不承认仪器能够延伸医生的感官——特别是视觉。
自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谈望诊,仪器的重要性已经说够了。
……
4.望舌
最专业的中医望诊是望舌。没有舌象的病历,不能算是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
舌为人体极重要之器官,又是内脏中唯一很容易外露的器官,中医极重视舌象,很有道理。
自西医看,舌的宏观构造极特别又最无特征。粗看人舌,不过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肉而已。但舌的功能十分奥妙。它几乎可以前后左右上下,做到三维的三百六十度的随意运动。它可以刮,可以削,可以擦,可以插,可以剔,可以卷,可以屈伸,可以振动,可以弹等等。其运动的复杂、敏捷和精细程度,连人的手也难以相比。所以,支配舌的运动中枢,在大脑中所占比例很大。以电脑类比,舌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所占的软件和硬件部分都很大。在两栖动物中,舌已经主要不是消化器官,它集感觉、运动、消化于一体,与呼吸也有一定关系。把舌全部去掉(包括舌骨),人很可能会死。因为没有舌,人的吞咽、吐唾和呼吸功能都会严重受损。舌的功能,在人体发挥到极致,主要和人类的语言进化过程有关。作为感觉器官,它的味觉作用不很重要。但是,作为消化器官,它不可少。
这样重要的器官,又特别容易外露,所含的诊断信息必然很多。中医的舌诊,值得重点发扬。
……
在笔者看来,花几秒钟看一下舌象,多数情况下,比一摞化验单,甚至最先进的核磁共振结果更有诊断意义。在指导中医治疗方面,尤其如此。
所以,中医望诊中,舌象最有意义。
比较难办的是,近几十年来的舌象研究专业性很强,内容又很多。在这样一讲中都作个交代,不大可能。实际上,笔者对有关研究也不是很熟悉。为此,笔者努力列出下述关于舌诊研究的简明结论。由于有关研究已有专书,读者有兴趣最好自己去看。
……
问诊的意义或重要性,已在上文强调。
……
耐心听病人诉说,不仅是诊断的需要,还表示医生尊重病人,又尊重自己的职业。不敬业的人,怎么能成为好医生呢!
……
这里试着编一套新歌诀,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又能中西医结合,供参考。
问病史,要耐心,表示尊重又认真。病人诉说莫打断,等他说完再插言。先问饮食和二便,续问精力和睡眠。内伤多由情志起,委婉询问要自然。外感病,病史短,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何处痛,耳聋口渴俱当辨。久病反复必曾治,前医诊治要了然。遗传病,多顽固,家族病史闹清楚。地方病,多流行,病人来处要弄清。职业病,有特征,病人职业要问明。儿童不善述病史,细问家长方可知。老年病,多复杂,从头细问为定法。妇女特有经带产,婚育情况要了然。目前常见高血压,心脑肾病多相关。癌瘤危重人人知,避免漏诊要重视。诊病第一靠病史,问诊重于实验室。熟练问诊可治病,是为临床第一功。
……
《内经》作者认为,切而知之谓之神。足见那时很重视脉诊。这大约是为什么至今一些病人和某些医生,认为脉诊很神秘,视脉诊为医家水平的代表。《难经》作者,将切脉放在四诊之末,把诊脉看作一种技巧,这基本上是还了脉诊的真面目。
拙见以为,从纯技术角度看脉诊,它的直接意义是循环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循环功能又是最重要的全身代谢状态的间接指标,所以,脉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这个指标很容易获得,加之古代条件下,医家在不少情况下很难通过直接接触得到诊断信息,又没有其它手段测知人体代谢情况,脉诊的价值就更大。为充分利用脉诊,有些发挥超出了它的真正价值。这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看来,脉诊的可靠价值为:
  1.与其它很容易得到的信息合参,断生死。即人活着还是死了。至今西医仍然奉行循环停止的死亡标准。
  2.没有其它信息合参,也可断病危。任何疾病最后致死,必然严重损害循环功能。
    3.多次脉诊,用以断病之变化、进退。
  4.脉搏大体和心跳同步,故脉诊可粗略判断心律和心率。
    5.主要脉象(最好与其它信息合参),的诊断价值基本可靠。
……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医生的责任,并非做出准确诊断,而是对病情危重程度迅速做出判断。病情危重医生还不知道,常是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要想迅速对众多病人的危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必须方法简便。……在三种场合,需要医生的这一本事。一是病房值班巡视;二是急诊室;三是战场救护和突发事件中多人受伤抢救。
……
一般来说,诊脉不应超过五分钟。问诊虽然要耐心,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总诊察时间,以二十分钟左右为好。复诊病人,前次疗效好,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复诊。三五分钟打发一个初诊病人,必然使人感到草率。不过,时间过久,也会使患者局促不安,失去合作的耐心——他会怀疑医生到底想干什么,对医生的能力也开始不大信任。若时间允许,处方施治之后,倒可以再谈。这时虽然不一定只谈病,却仍可获得新的信息,有利于下一次诊治。

[18 楼] | Posted: 2006-12-28 19:19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十八讲摘要
方无穷而法有限
——中西医结合论方剂

  古时中医称临床书为方书。看来,“方法” 这个极常用的汉语词汇,至少有一半来自中医。足见中医对中国文化影响之大。本讲抓住“方法”这两个字,讨论方剂学,相信这不仅是由中医学习方剂的捷径,而且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剂的坦途。
……
在中医知识当中,最令人感到庞大而无所适从的不是药物知识,因为药品的数目、特别是常用的药物数目有限。今高等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中,虽然要讲近四百种药物,其中有将近一百种是不常用的。具体到一位临床医生,习惯用的药物大多在二百种左右,最常用的药物大约一百种。
……
中医方剂则不然,有一本关于成药标准的书——《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安全司和评价中心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所载成药就有1800种。这些显然都是复方,种类实在太多了。它们都曾经在市场上出现过。目前流通中的成药也在数百种,今后还必然有新的品种上市。只要新品种购入,就要求医生立即使用。目前推销“新药”的不正常做法,也促使大夫们大量使用口服的成药或静脉注射新制剂。
《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1版)共载方剂15430首。虽然是精选,却是专家连方名也不可能熟记的。
若总看历代方剂,更多到了嚇人的程度。明代中叶已有六、七万个。近来收集,大约十万。总之,中药的数目再多,也应该是有穷的,常用者更有限。反之,由于组合的灵活多样,方剂的数目几乎无限。学者怎样把握如此众多的内容呢?今方剂教材,载方约三百首,它们是否能大体代表十万方剂呢?
笔者告诉读者的捷径,就是本讲的题目:“方无穷而法有限”。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以法统方。
一 方因法立,以法统方
以法统方,不仅因为以有限统无穷,易学易记,而且因为法才是反映方剂本质的东西。知其法,才能真正知其方。
什么是“法”呢?就是“法则”,或治病大法。
中医治病大法有多少呢?
张子和有“论汗吐下三法赅尽众法”。这未尝不是最简单的以法统方途径。只是过于简单,实际上不足以赅尽众法。
大家熟悉的大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这一统方纲领已经相当好,但仍然不足以统帅现行教材中的方子。
为了让大家易学、易记、易懂,这里增加一套新的八法,算是整理中医的一点心得。
新的八法是:理活润利升降涩燥。
理者,理血理气也;活者,活血化瘀也;润者,润燥滋阴也;利者,利水渗湿也;升者,升阳举陷也;降者,降逆也;涩者,涩滑固脱也;燥者;燥湿去痰也。
笔者提出“新八法”,并非标新立异的独出心裁。现行方剂教材,就很接近新旧八法体系。
教材基本上继承了清代人汪纫庵《医方集解》的体系。此前有过明代人张景岳的八阵体系,北齐人徐之才的十剂体系等。从满足中医理论体系需要来看,张氏的体系不如徐氏的好。故《医方集解》是继承了徐氏的成就。比张、徐更早而且还为后人提及的七方说,则无补于认识中医方剂体系。
新旧八法加在一起,是否已能统帅全部方剂呢?还不很全,但是,重要方法已所剩无多。
比如,中医有杀虫或驱虫剂,不仅今天少用,而且和重要理论关系不大。
不难看出,新旧“八法”中,没有开窍和安神两法。其实,开窍法只是清凉法和辛温法的特殊用法。安神法则是特殊的补法。这不是说应该取消这两法,干脆并入原大法。恰恰相反,大法的针对性愈强,疗效愈好。方剂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法越来越多,其前提是对病证本质的认识越来越细密准确。
今教材中,比较重要而为新旧八法未容者,大约只有治风剂,待下文说。
简言之,从传统理论角度看,掌握好以上大法,对众多方剂就基本上心中有数了。
新八法是否可以和旧八法并列呢?或者十六法是否平行呢?这要从治病大法的来路说起。
二 法因证设,以证统法
方因法立,故以法统方。
那么,法从何来呢?很简单,法因证设。
不过,此所谓“证”,不是桂枝证、麻黄证之意。既然是治病大法,就是从辨证之大纲而来。换言之,大法所对乃纲领之“证”或最基本的“证”。
最基本的“证”是什么呢?
第十讲所附“八纲新论”一文中已经说过,“寒热虚实”是最基本的证或最基本的中医病理概念,而且提出,应将燥湿加入六变,或者最好再加入逆陷。言下之意就是认为,“阴阳寒热虚实燥湿逆陷”是中医最基本的“证”。
实际上,笔者还想加上瘀滞和徵瘕积聚。
于是最基本的证就是:阴阳寒热虚实燥湿逆陷瘀滞徵瘕积聚。
所以,最重要的治病大法是:温清攻补燥润升降理活消化。
还有一个证很特殊,即表证,第九讲有专文讨论过,请回头参看。
至此,读者必然要问:前面不是说治病大法有十六个吗?既然大法对应基本的证,这里说基本的证共十四个,大法不是需要十四个吗?为什么最重要的治病大法又成了“温清攻补燥润升降理活消化”共十二个呢?
对此需要略作解释。
首先说实证的治法。
既然证属实,自然用攻邪法。
不过,古人已经把攻法发展为至少三法,而且相当成熟,不能为了理论简单把它们再混同回到一个攻法去。
三种攻法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汗、吐、下三法。
汗者,攻其表;吐者,攻其上;下者,攻其里或攻其下。
张子和崇尚三法,为其攻邪说张目。显然,他所谓法,只有攻法,我们不能接受。
实际上,属于实的还有瘀滞和徵瘕积聚。
瘀指血瘀,用活血化瘀法;滞指气滞,用理气解郁法。
积聚、特别是积是必须作为基本证看的,否则消导法就没有根据。
消导法所治,也是实证。
至于徵瘕和瘀滞积聚紧密相关,是否列入,可以进一步讨论。
食积用消法或消导法。其它积聚用“化”法。徵瘕主要也用化法。
“化”法,可能会与活血化瘀重合,活血化瘀也用以治徵瘕积聚。
但是,笔者认为,对非食积的徵瘕积聚应该有一类方剂。
具体使用什么字眼儿,欢迎讨论。
故典型的攻法就有汗吐下三法,再加上消导法,够了四法。如果再加上理气、活血就是六法。
再说虚证的治法。
基本证型的阴阳,重在虚,即阴虚和虚。虽然有些宽泛,确有相应的方子。故阴阳证暂时不能剔除。即补法有补气、补血还有补阴、补阳。
升举法和安神法也是补虚,故补法至少有三法。
于是,尽管基本的证是:阴阳寒热虚实燥湿逆陷瘀滞徵瘕积聚。治病大法却是:温清攻补燥润升降理活消化。
比较具体的大法则应该有十六个。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理活润利升降涩燥。
如果再加上针对徵瘕积聚的大法,并且把安神、开窍也纳入,中医治法可以总结如下: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理活润利升降涩燥,化徵破瘕安神开窍。
这24个字粗粗有韵,应该不难记。于是中医治病大法够了十九或二十法。
不过,法虽然比较多,还是要重视寒热虚实这四个最基本的证。
下面首先结合解表,看看寒热虚实的重要性。
表证是很重要的,因而曾经是八纲之一。
不仅如此,试看八纲中有“里”,中药和方剂中,却从来没有和里药或和里剂。反之,中药和方剂各论,都从解表开始。
怎样认识表证,见第九讲附三。
按早期理论,病在表发汗即可,不再举经文。
当代理论则不这样看。
今中药和方剂教材中,没有发汗药,也没有发汗方,而归入解表药或解表方。
总之,现在已不能认为病在表只有汗法或只需攻其表。今教材已不用汗法之说。
比如,方剂教材各论第一章,解表剂,分类如下:
  辛温解表——属温法——针对(表)寒证。
  辛凉解表——属凉法——针对(表)热证。
扶正解表——属补法——针对(表)虚证。
通过上述分析,足以看出,在中医方药体系中,建构作用最重要的,是针对寒热虚实等基本病理概念的温清补泻等大法。
所谓建构作用就是理论统帅作用。
读者试打开今药理学教材,很容易看出这种统帅作用。
  教材第二章,泻下剂。其中分为寒下和温下,不寒不热的润下,专主攻水的泻下法和补泻兼施的下法(即两法并用)。可知,没有寒热虚实等基本概念,不能把握下法。即不能简单地说,下法都是单纯的攻实。
其他各章,是否也典型地体现出上述建构作用呢?大多是这样。
试看第四章,清热剂有清虚热,据此,其余应属清实热;第九章开窍剂,分凉开与温开;第十章,安神剂有天王补心丹;第十一章,理血剂有桃仁承气、补阳还五、温经汤;第十三章,祛湿剂有清热祛湿、温化水湿;第十四章,祛痰剂有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等。
补益剂(第六章)不可能有补实;温里剂(第五章)不能有清法,则是不待说明的问题。
消导剂(十二章)是除实法的一类特例;固涩剂(七章)是补虚法的一类特例;安神剂(八章)也是补虚法的特例,应该很好理解。
可见,不仅大法从基本“证”来,大法所统诸方,又法中有法。因为多数方并非针对一证,只不过是证有主次而已。
还有两章不能统以上述中医基本病理概念。
即第三章,和解剂;第十五章治风剂。
拙见以为,和解剂不宜单为一类。和解之说,由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误说柴胡汤功用而来。《伤寒论》从无柴胡主和解之说,仲景只说其解外或和胃。“和解”之说在《伤寒论》中,只出现一次,说桂枝汤“和解其外”(387条)。仲景还说过承气和胃等。故和者,调理使之回归常态之义。任何治法,都属于调理。柴胡法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表里兼顾之方。小柴胡偏重于扶正解表,大柴胡偏重于除实攻里,两方都偏寒。所以,至少应该重新定义和解法。笔者曾作“柴胡汤新解”一文,节选其关于本讲者为“和法新解”,附后供参考。
治风剂最典型地暴露出中医关于“风”的概念不清。由于早在《内经》之前,古人即重视风,《内经》多次说风为百病之始。这种错误认识至今不能清除。且勿论风是否真正病因,内风和外风根本是两回事,早已清楚,为什么还编到一起呢?为什么不把桂枝汤,这个治风的中医第一方放在这里呢?
然而,如果骤然把治风剂删除,很多人暂时难以接受。“风”这个字不但在中医家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国人之心。许多与风有关的词语,已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普通用语。否定风为病因和病证。需要删改许多中医书。没有风这个字眼儿,短时期内,不但中医很不方便,中国人说话、写文章都很作难。可见积假可以成真。积误之观念,很难一时消除。不过,从方剂教材来看,学界已不很重视风了。彻底清除此种观念,也许不须很久,有的教材已经删去祛风剂。
从治风剂之混乱,又能说明为什么方剂学(中药学同)不能按病因治疗分类。那样做,分不清,强分必乱。
读者可能发问:中医学不是也有病因治疗吗?是的。不过,就外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病因治疗,只有补虚一法。此外,还有驱虫方药,现在已不重要。大法的温清润燥等,略有针对病因之寒热燥湿之意,但更主要的是针对病性或病理——即“证”的寒热燥湿。治法和病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只适用于病初起,而且不是所有病例都能弄清。以伤寒为例,受寒之初,必见寒证。这时用温热方药,可以认为是针对病因。然而,一旦初病不愈,发生传变,病性就可寒、可热,也可见燥、见湿。再治,就必须针对“证”之寒热燥湿。
如果中医所说的病因很好治,那末,中医方剂学就很简单,学起来很容易。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各一方足矣!何况六淫实则寒热燥湿四因,七情应为五情。果真如此,一淫一情各一方,只需九方。古今医家何需造出十万众方。
总之,中医的方剂——即治病之法是对证的,但是,不要认为有十万方就有十万证。最基本的证,就是“阴阳寒热虚实燥湿逆陷瘀滞徵瘕积聚”共十四个。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虚实寒热”。于是,最重要的法就是攻补温清。
古时已有人抓住这个要领,故这里再次比较详细地把孙一奎的看法引出。他说:
“盖医难于认证,不难于用药。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个字。苟能于此八个字认得真切,岂必无古方可循!即于十二经药性中,表里寒热温凉间,摘出治之,自然权变合宜,不失胜算。故古谓审证如审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矣。” (韩学杰、张印生主编《孙一奎医学全书•赤水玄珠凡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15页)
  孙氏提出的八个证,和笔者说的十四证不很一样,但最重要的虚实寒热是共同的。
由孙氏的见解还能得出不必迷信古方的结论。只要掌握了证——即认得真切,自己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等性质拟个方子,照样治好病。证认得准,药性吃得准,自己的方子,也能百战百胜。
其实,古人也不迷信古方,否则就不会有大约十万个后世方了。
当然,学习还是要从继承开始,重要的古方要记住一两百个。其中最典型的、亦即针对最基本的证的前人方,要真的弄清楚。做到这一点,临证时就能左右逢源。碰到古方所无的证,自己也能试着创造新方。
三 西医临床药理体系
西医临床药理体系大致如下。
1.    以病因统药
其中最大的一类是抗菌药,包括抗菌素类、磺胺类等。典型的此类药还有驱虫类、抗原虫类、维生素类、其他营养药(如葡萄糖、大液体、全血、血液制剂等用于病因治疗时)激素类(用做替代疗法时)、抗贫血药、止血药类、微量元素类、免疫制剂类等。
2.    以症或以用统药
如解热止痛类、安神镇静类、抗惊厥类、利尿脱水类、催吐类、泻下类、麻醉类、抗高血压类、消毒杀菌类、抗糖尿病类、抗风湿类等等。
3.    以系统或器官统药
如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子宫的药物、消化道动力药物、强心类药物等等。
4.以“证”或病理统药
如抗肿瘤类、抗炎类、抗过敏类、抗休克类、抗动脉硬化类、静脉用液体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类药物等等。
此外诸药品,与西医理论无大关系。如石膏绷带、外用药、眼科用药等。
西药也有复方制剂,此类药物也适用于上述分类。
上述各类之间,偶有交叉,不过,这样分类不仅容易把握西药体系,而且便于和中医方剂学体系对比。
简言之,西药当中,种类最多且疗效又最好的,是针对病因的药物。这是近一百多年来,西医努力的方向。也是西药发明创造最成功的方面。此外,西药疗效突出者又集中在针对“证”(指西医之证,如休克、心衰等)或病理的药物。
所以,西医治病之大法可归结为三法:病因疗法、对“证”疗法、对症疗法。三法当中又以病因疗法为西医治疗学之要义。不过,西医对“证”疗法多用于紧急、危重情况,更要求熟练掌握。
对照中医方剂和西医临床药理体系,中西医治法之异同,昭然若揭。二者的互补性,也无庸置疑。
  四 中医复方实验研究概述或方剂的现代研究
1.概述和主要文献
所谓现代研究,指实验室研究和有实验设计的临床观察研究。新中国建立前,只有单味中药研究。建国之初,也没有复方研究。复方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文献仍很少。改革开放以来,文献积累很多,近年更出现不少专著,但理论总结不大令人满意。
最先出现的是关于一个方的专著。如:
《桂枝汤方证应用研究》(江尔逊、龙治平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版)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严育斌、赵敏霞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1版)
随之有注重临床应用的专著。如:
《中医名方应用进展》(魏菊仙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版)
《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王润生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1版)
上述专著出自中医之手,侧重于临床应用,虽然收入了有关实验研究的部分资料,但不讨论有关实验研究的思路和结果评价。
近年出版而且出自中药或药理学家之手的专著,笔者知道且比较重要的有:
《中药复方霰弹理论——论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方法》(薛燕,雷跻九著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所谓霰弹理论,是认为:中药复方是以多个小作用组成大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治疗疾病。此种理解显然是很不准确的。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陈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参加此书编写者有三百多人,来自几乎国内一切与中药有关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从此,中药研究有了专门的“方法学”。介绍的研究方法实例有409个,可以算是有关学界的一次大检阅。
《中药方剂现代研究》(谢明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中成药药理与应用》(黄正良、李仪奎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季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1版)。此书对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思路问题讨论颇多,但是不强调此类研究的中西医结合意义,因而不强调发现先导药物进一步开发。对中药复方药理研究必须重视“证”的概念,也阐述甚少。
《中药解表方药研究》(沈映君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1版)此书颇有创见。比如,麻黄汤会加速模型动物体温升高,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论。
可见,近十年来,方剂研究成为发扬中医的一个热点,因而迅速出现不少专著。
上述专著大都提到了指导思想和思路问题,但和笔者的看法不太一致。这里不可能全面引用有关说法讨论,故下面只简单说明个人看法,
2.关于指导思想和思路问题
这个问题在上一节所附“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一文中,已经涉及。下面再扼要地说明一下浅见。
2.1自觉地中西医结合
中药药理研究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复方研究必然更是中西医结合的。一般说来,有关研究手段和依据的原理,在西医方面是清楚的。研究的目的是用已知原理解释中医方剂的药理。这就是发掘、提高因而发扬中医。
2.2注意发现先导化合物等而补充西医
除了解释中医之外,还应该注重发现有助于西医之处。
当年陈克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陈氏研究麻黄,不仅仅是发现了麻黄碱及其药理,还很快用于西医临床。至今,脊髓麻醉(目前主要是硬膜外麻醉)出现血压下降时,还是常规使用麻黄素注射而且效果可靠。
更重要的是,陈氏进一步研究了很多结构与麻黄碱类似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了无数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很多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鼻充血、疲劳、肥胖病和发作性睡症等的治疗新药,也为后来α-及β-阻断剂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陈氏的研究是从中药中找到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也为研究和开发祖国医药宝库指明了道路。
方剂研究,不仅可能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从而开发新药,还要注重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3吃透两头,发扬特色
所谓吃透两头,不单单指对中西医药理、实验方法、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和中医方剂学造诣较深,还必须比较熟悉伤寒学、温病学等。否则就会像研究麻黄、桂枝、柴胡那样,作了很多工作,却不足以解释中医用法。
2.4注重并借助临床经验
如果说中药药理和临床分不开,方剂和临床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因而要求研究者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本人不具备,最好有中西医临床专家合作或指导。这样做也是为了真正地吃透两头。换言之,只有药理、方剂知识和实验经验等是不足的。
2.5首选有代表性的方剂
应该首先重点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方剂,亦即上文所说体现中医治病大法的方子。当然,最好首选组方比较简单的。不过,正如上文所说,中医治病大法是针对最基本的“证”的。于是,如何设计实验,基于对有关“证”的认识。目前,有关“证”的研究还不满意。研究者需要多方参考并且认真摸索。
2.6借助单味药研究成果
复方研究当然比单味药研究复杂,但方剂学和中药学的理论体系是一致的。中药有解表药,方剂就有解表方,中药有补益药,方剂就有补益方。双方几乎完全对应。只有和解剂没有与之对应的单味药。所以,在单味药和复方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故复方研究首先应该借助单味药的研究成果。药味少的方剂的中医用法,大多可以用已知单味药的药效来解释。至于配伍的主次,大多也是传统上已知的。可以解释的方剂,没有必要弄复杂。比如,对桂枝汤的研究,就弄到非常复杂的程度。弄复杂的结果,不是足以更好地解释传统用法,而是结论非常多歧,最后无所适从。
2.7关于动物模型和观察指标
化学方面的方剂研究相对简单,而且单味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复杂的是药理研究。特别是利用动物模拟人的病理状态时,情况最复杂。本来,从白鼠、兔子、狗甚至猴子得出的观察结论推广到人体时,就有相当大的或然性。如果模拟的病理状态与人体疾病的病理不一致,结论就常常完全不可靠。
观察指标自然应该选择最可靠的。笔者以为,首先要注重宏观指标。这样最不容易开始就犯错误。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比较可靠的微观指标。
为说明以往选择的动物模型问题,举一个例子。
比如研究解表方剂,重点放在发汗、解热、和抗微生物药理方面。这一思路就有很大问题。因为中医所谓表证,还有虚实寒热之分,表证模型也要有虚实寒热之不同。解表方剂并非都是为了发汗、解热和抗微生物。通过模型证实上述作用,就会失败。
即便解表就是发汗、解热,常用模型也有问题。
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是一次性注射致热源(伤寒菌苗、内毒素等)让动物发热。这一模型与热病患者发热有很大距离。假如所用方法不再继续产生致热源,模型动物本来可以自行退热。又,无论何种急性发热,必须达到顶点才能发汗热退。此前使用西医解热药,也不可能阻止体温上升。中医辛温方剂,最初应该是促进体温上升。故什么时候用药观察,结果会有很大不同。对麻黄、桂枝的发汗、解热研究,至今分歧很大,原因在此。至于为了证实预想结果,有意无意地违背实验原则,也应该有过。
简言之,动物模型必须真的能模拟中医的“证”,结论才可能是可靠的。
2.8注重临床研究
结合临床进行方剂研究,也不是很困难。比如,使用伤寒方和温病方治疗流感的大宗病例临床观察,就有过不止一家报导。对当前难治的流行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瘤等,有关报道更多。问题是如何分析综合有关资料并且进一步研究。
总之,笔者以为,方剂研究必然是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运用西医之理解释中医之法。换言之,第一步是证实中医之法有效。第二步是按西医药理研究,看“法”是否能得到当代药理解释。第三步是对得不到满意的当代解释的“法”如何认识,以及当代药理能否改进传统方剂。否则,很多研究积累的资料可能没有用处。至于同时注意发现先导药物,上文已经重点说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研究者应该对有关中西医理论和临床都吃得比较透。因为没有预想结果的研究盲目性会很大,而预想结果建立在充分掌握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上。
五 关于重要方法药理研究的一般看法(略)

[19 楼] | Posted: 2006-12-28 19:20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内景赋
按:据洪钧所知,此赋是古人对人体解剖和生理最全面、最概括的认识。古时业医者,是要背诵的。贴在这里,请诸位在校生、特别是研究生,试试中西医结合地理解或注释一下。其中可能有一两个输入不慎的错别字,不再改。当然,能从纯中医角度完全明白也好。
尝计夫人生根本兮由乎元气,表理阴阳兮升降浮沉。出入运行兮周而复始,神机气立兮生化无休。经络兮行乎肌表,脏腑兮通于咽喉。喉在前,其形坚健,咽在后,其致和柔。喉通呼吸之气,气行五脏;咽为饮食之道,六腑源头。气食兮何能不乱,主宰者会厌分流。从此兮下咽入膈,脏腑兮阴阳不侔。五脏者肺卫华盖而上联喉管;肺之下,心包所护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气所从。膈膜周蔽,清虚上宫。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联胃左,运化乃功。肝叶障于脾后,胆腑附于叶东。两肾又居脊下,腰间有脉相通。主闭蜇封藏之本,为二阴天一之宗。此属喉之前窍,精神需赖气充。又如六腑,阳明为先。熟腐水谷,胃脘通咽。上口称为贲门,谷气从而散宣。输脾经而达肺,诚脏腑之大源。历幽门之下口,联小肠而盘旋。再小肠之下际,有阑门者在焉。此泌别之关隘,分清浊与后前。大肠接其右,导渣秽于大便;膀胱无上窍,由渗泄而通泉。羡二阴之和畅,皆气化之自然。再详夫脏腑略备,三焦未言。号孤独之腑,擅总司之权。体三才而定位,法六合而象天。上焦如雾兮,霭氤氲之天气;中焦如沤兮,化营血之新鲜。下焦如渎兮,主宣通乎壅滞;此所以上焦主内而不出,下焦主出而如川。又总诸脏之所居,隔高低之非类;求脉气之往来,果何如而相济。以心主之为君,朝诸经之维系。是故怒动于心,肝从而炽。欲念方萌,肾经精沸。构难释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脉涩而气沉,为悲忧于心内。惟脉络有以相通,故气得从心而至。虽诸脏之归心,实上系之联肺。肺气何生?根从脾胃。赖水谷于敖仓,化精微而为气。气旺则精盈,精盈则气盛。此是化源根,坎里藏真命。虽内景之缘由,尚根苗之当究。既曰两肾之前,又曰膀胱之后。出大肠之上左,居小肠之下右。其中果何藏?蓄坎离之交姤。为生气之海,为元阳之窦。辟精血于子宫,司人生之夭寿。称命门者是也,号天根者非谬。使能知地下有雷声,方悟得春光称宇宙。
(上文见张介宾《内经图翼》1965年人卫版,129~131页)

[20 楼] | Posted: 2006-12-28 19:20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12435(s) query 5, Time now is:11-22 23:00,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