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沪上中医泰斗裘沛然对伤寒与温病的理解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沪上中医泰斗裘沛然对伤寒与温病的理解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不才在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沪上中医泰斗裘沛然对伤寒与温病的理解

汉代医学大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治疗外感热病树立圭臬。清代名医叶香岩创温病论,他以伤寒主六经,温病主卫气营血,是两门学问。自叶氏之说兴,中医界由此引起伤寒和温病二个学派长期的论争。裘氏于仲景、香岩之学,寝馈50年。他认为,伤寒和温寒、六经和卫气营血是否是一回事,不要只听名词之不同,而要仔细分析两者所表现的具体证候的异同,必须从其临床具体表现的实质内容进行分析。

  (一)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赅括温病

  裘氏采用“循名责实”的治学方法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作了缜密的考证。

  首先从《伤寒论》自序中可知,仲景曾慨叹自己宗族在建安十年中“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七”,说明他所指的伤寒,绝非仅指一般受风寒的病症,其中包括了很多急性或烈性传染病,不然其死亡率何以竟有如此之高?

  再从有关文献记载来分析,《素问·热论》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说,《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晋代葛洪《肘后方》载:“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唐孙思邈《千金方》引《小品》说:“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宋代庞安常将天行、温病,时行寒疫、温疫、阴阳毒等多种外感疾病,归纳于“伤寒总病”范畴。张子和《儒门事亲》对伤寒概念说得最明确:“春之温病,夏之暑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伤寒。”即使是温病学家王士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

  综上可见,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近世所称之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都早已赅括于伤寒范畴,其中各病的名称、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亦早备于《伤寒论》中。裘氏认为,“伤寒与温病,后世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治疗方药日趋丰富,这是祖国医学发展的必然。”

  (二)六经与三焦不可分割

  叶香岩倡“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之说,继而吴鞠通亦说:“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以此作为划分伤寒与温病的理论依据。裘氏认为,且不说“河间温病,须究三焦”之论在刘氏著作中并无此说,且把完整的人体竟然分割成纵横两截,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有机体,脏腑经络之间不可分割。六经是有经络脏腑实质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这无法解释《伤寒论》的诸多原文。六经和三焦也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生理病理情况下是互相联系的。如以太阳病一经证候为例,太阳主一身之表而皮毛为肺之合,故太阳病可显现上焦症状;太阳病不解传阳明,则出现中焦症状;太阳随经,瘀热水邪结于膀胱,可出现下焦症状。可见太阳一经已具三焦证候,其它诸经岂可脱离脏腑而为病?《医彻》也有“伤寒发热,归于三焦”之说,故六经病证足以赅括三焦。

  (三)卫气营血不能逾越经络脏腑

  叶香岩创温病之论,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为辨证次序,其实他们倡导的卫气营血辨证提纲,都没有脱离经络的范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取血于营,取气于卫”,卫气营血循行于经脉内外,经脉又络属于脏腑,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须臾分离。营卫气血之为病,也离不开经络脏腑的病理表现。

  裘氏曾以太阳一经为例,则营卫气血之证均已毕具。如《伤寒论》有风伤卫、寒伤营之证,桂枝汤治风伤卫证,其方可调和营卫,治卫强营弱;麻黄汤治寒伤营证,其方可发汗解表。《医宗金鉴》论太阳表解有“不解于卫则解于营,汗出而解者,从卫解也,衄血而解者,从营解也”之说。太阳病兼烦躁或心烦、口渴,而用桂枝加黄芩的阳旦证、麻杏石甘证以及大青龙汤证等,实际上已渐兼阳明,即温病所谓在卫不解已见气分之证,至于太阳病在经不解,邪热在里,血结膀胱而见少腹硬满,意识异常等表现,此即太阳病的血分证候。可见太阳一经中营卫气血各证即已具备。温病学中所揭示的卫气营血的症状,虽然较汉代医书载述的有所充实发展,也仅仅是六经病中的某些症状的另一种表达名词而已。就连叶香岩本人也在温热论中明确说过,“辨卫气营血与伤寒同”,这恰恰是卫气营血不离六经的有力佐证。

  至于天士创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论,以此有别于伤寒之邪从皮毛侵袭者,其实无论伤寒和一切外感病证,其感邪和传变都是多途径的,常随病因、体质、环境、平素宿疾及正气盛衰而可呈现多种多样的传情况。如果偏执一端,作为温病传变的特殊规律,这会使中医外感病的治疗受到很大局限。

  据上分析,裘氏认为,温病只是伤寒的分支,温病学说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外感热病的认识和证治,但不宜将两者机械地“分家”,而应从实际出发,使伤寒与温病的机理治法成为一个整体,才有利于外感热病的诊治。

[楼 主] | Posted: 2006-08-20 19:41 顶端
不才在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贴此文是感觉这里的人很多对温病学说理解为歪理邪说,与经方是有你没我,水火不容的两种理论,事事无绝对,还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比较科学。
[1 楼] | Posted: 2006-08-20 19:43 顶端
不才在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看看各位名老为何用温病方而不是用经方对付非典

非典型肺炎中医诊治方案

广东省中医院报告

  非典型肺炎的病因目前暂未明,且现代医学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自我院从2003年1月7日接诊第一例非典型性肺炎开始,就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探讨中医药诊治本病的规律和方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曾多次求教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的焦树德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路志正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颜德馨教授等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并邀请长春中医学院的任继学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晁恩祥教授亲来医院指导治疗。迄今为止共治疗多例本病患者,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初步观察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显著的疗效。我们在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医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案,现将治疗本病的中医方案汇报如下。
  一、病因病机
  本病与中医温病中之“温疫”和“春温”相类似,但又有其不同的发病特点。我们认为其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主要是体内先有湿邪内伏,加之冬春之交,气候异常,感受疫疠之毒所引起。
  二、辨证论治: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湿热较甚,除疫毒内闭,肺气不利之外,脾胃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一)发病初期:症见微恶寒,甚则四肢微冷,发热,呛咳无痰,身重疼痛,肢倦,口干不欲饮,胸闷脘痞,有汗或无汗,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药用:
  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蔻仁5g,竹叶10g,厚朴6g,生苡米20g,半夏12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衣6g,苍术6g,炒栀子6g,青蒿5g(后下)。
  若湿邪较盛,发热较轻者,可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
藿香6g(后下),半夏10g,茯苓10g,杏仁12g,生苡米20g,白蔻仁6g,猪苓10g,泽泻10g,淡豆豉10g,厚朴10g,苍术6g。
  此期治疗非常关键,若治疗及时,疫邪从外解者,病情较轻,属顺证;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则易引起疫邪传变,病情较重,属逆证,临床常出现下述种种证候。
  (二)中期:
  1.湿热留恋,肺脾同病者,症见发热渐盛,呛咳,痰粘不出,汗出,胸闷,心烦,口干口苦不欲饮,呕恶,纳呆便溏,疲乏倦怠,舌苔白微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宣肺。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药用:
  青蒿10g(后下),竹茹10g,半夏10g,茯苓12g,黄芩10g,杏仁12g,桔梗10g,葶苈子6g,陈皮6g,生苡米30g,滑石12g,青黛6g(布包),苍术6g。
  2.热重于湿者,症见壮热,汗出不解,呛咳,面赤气粗,口干欲饮,烦躁不寐,胸闷恶心,纳呆,小便黄浊,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泄肺胃之热,兼以化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加减,药用: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陈皮6g,生甘草6g,苍术6g,芦根12g,通草5g,杏仁12g,桔梗10g,黄芩10g,桅子10g,葶苈子12g,桑白皮12g,竹茹6g。
  3.疫邪化毒,热势枭张者,症见壮热不解,热势较甚,喘急气促。呛咳,面红烦躁,汗出,口渴欲饮,大便或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泄火解毒,宣肺开郁。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药用:
  生石膏30g(先煎),水牛角30g(先煎),桅子10g,黄连10g,桔梗10g,杏仁10g,黄芩10g,知母12g,赤芍12g,元参12g,连翘10g,丹皮10g,竹叶6g,白僵蚕10g,生甘草6g。
  热痰甚者加瓜萎皮30g,竹沥液15ml清热化痰宽胸;神欲渐昏者,加银花、荷叶、石菖蒲宣化疫浊,芳香开窍。
  此期病情较为危重,变化也快,常出现疫毒内传心包、或热动营血,甚至内闭外脱等险证,须及时救治。
  (1)若疫毒内传心包,出现身热,肢厥,神昏谵语和昏聩不语,舌质红绛,脉象细数者,可用上述汤药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2)若热入营血,见身灼热,喘促烦燥,夜扰不宁,谵语,甚至出现皮下瘀斑、咯血痰、吐血等,舌红绛,脉细数等,用清营汤(水牛角、生地、丹皮、元参、麦冬、银花、连翘)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3)若邪盛正虚,出现内闭外脱,症见身热,昏聩不语,蜷卧,或汗出喘促,脉细无力,或面色苍白,汗出如雨,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用参附汤或生脉散(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三)后期:此期身热已退,胃脘微闷,饥不欲食,疲乏倦怠,苔薄腻,脉濡弱。
  治法:化湿和中。方用白术和中汤加减,药用:
  方药:生白术10g,陈皮6g,焦神曲10g,佛手花5g,茯苓12g,砂仁3g,荷叶6g,藿香5g(后下),佩兰5g(后下),太子参15g。
  (1) 若脾肺两伤,气虚较明显者,也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
  太子参30g,炒白术12g,茯苓20g,桔梗10g,陈皮6g,炒山药12g,炙甘草5g,白扁豆12g,炒苡米20g,砂仁3g。
  (2) 若气阴两伤明显者,用沙参麦冬饮加减,药用:
  太子参15g,沙参10g,麦冬10g,桑叶5g,竹叶6g,白扁豆12g,炙甘草3g,炒山药10g,茯苓6g。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教授提供)

[2 楼] | Posted: 2006-08-20 22:42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269(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16:47,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