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在下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
路志正谈湿病:北方亦多湿
路志正谈湿病:北方亦多湿
吴深涛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路 洁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路志正老前辈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精通中医典籍,善起疑难病症,尤其是对于湿病有着精湛研究和发挥,形成了以”北方亦多湿”论为代表的具有路氏学术特点的湿病理论并融会贯通于临证,笔者有幸师从路老,亲身深感受其高尚的医德、广博之医理、谦逊仁和的学风及不遗余力于中医事业的精神,侍诊中虽常得以耳提面命,仍不敢谓得师之传,就其湿病理论尚有所悟,今撷其精粹简介于兹,以飨同道并共谋继承和发扬。
一、温故探源以明其理 路老认为,湿做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生长繁茂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既“湿以润之”。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由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则称之为湿病。湿分内外,又有清浊寒热之分,因此湿邪为患虽因人而异,但其湿性的特点仍使其湿邪伤人的感邪途径、所伤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路老非常重视湿病理论的探讨,曾在其所著的《湿病源流》一文指中出:“整理前人的理论经验,溯本求源,洞悉其脉络,才能承启和促进其研究。”并历经30余年的典籍整理和临床研索,认为湿病理论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由仲景开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发展于隋唐至金元,日臻成熟于明清,发展于明民国时期。然而,湿邪在当前发病学中的重要性仍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路老在分析总结前人的理论同时,对于有关的理论提要钩玄,承启和促进了湿病的深入研究,笔者就己所悟归纳如下。 1.湿邪中人多系正气不足 湿邪中人,多因其正气不足,湿邪才能乘虚而入。这一点是诸世前贤对湿邪发病机制的共识,《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路老认为,此中之“虚”既指人体内正气的不足,无论湿气太过,还是非其时有其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湿邪中人的内在条件。虽然湿气为病,有诸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所论的“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阙,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岁土不及,……民病飧泻,霍乱”,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等外界自然之气的太过不及之因素的作用。但于个人则必有其因脾虚不运等内在因素,如《内经》中所描述的五气之溢之“脾瘅”等,元代李东垣则论其为中气不足,脾湿下陷,即“阴盛乘阳”之内伤的病机。薛雪亦在《湿热病篇》强调内外因的相合为病,指出“湿热之病因,多由脾虚失运,湿饮停聚,再受客邪,内外相引而成。”路老认为,历史上对于湿邪的发病的研究中,明代张景岳集前贤理论,其“凡肌表经络之病,湿由外而入者也,饮食血气之病,湿由内而生者也”的观点,使湿病的发生学认识达到较为全面的程度。 2.湿邪伤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途径 中医学很早就对湿邪伤人的途径和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如“清邪中上,浊邪中下”。路老认为,所谓清邪系指地下上升之轻清雾露,霜、冰雹和雨雪,自上而下,感其气者,上先受之,则见头脑昏蒙,蔽聪塞明,沉重酸楚,即经谓之“因于湿首如裹”。浊邪是指地下泥水污秽之气,暑月淫雨,离照当空,天热下逼,湿浊之气蒸腾,触其气者,下先受之,多见足跗重着、肿胀、关节酸痛。即经谓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必从足始者,地湿之气中也。总体上外湿为患,多从外侵害皮、肉、筋、脉、关节,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地气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而内湿多伤脏腑,则多从口鼻而入。路老认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既寓雾露清湿之邪易通过口鼻而袭肺之意;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论,则亦寓有湿邪亦可从口鼻入里损伤脾之意,而清·薛雪在《湿热病篇》中则更明示“其感邪途径,从表湿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其病变部位,也以阳明太阴居多,初起即见里症,很少单纯之表证。”其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治验则是有力的证明。 3.湿邪从化随体质习性,常与他邪相兼为病 路老认为,前人于湿邪伤人,认为其病情的发展变化,有地域、饮食习性等因素的影响,但更随着人之体质的差异而转化不同。如仲景已经认识到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的不同,而其湿多热少还是热少湿多则是由病人体质所定的。元代朱丹溪在继承刘河间等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湿病以“湿热相火为病甚多”(《格致余论》),并已认识到湿病在发病学上不仅具有地域气候特点,且与生活饮食习性紧密相关,并认为“湿热为病,十居八九”。叶天士在门人所记的《感湿热病篇》中亦有“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之记载。其门人华岫云在《临床证指南医案》中进一步论述到“若其人色苍赤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邪必易于化热;若内生湿邪,多因膏梁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其意与仲景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观点相类。 湿邪为六淫之一,常与风、寒、热等其它邪气相兼为患,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所述:“风湿相搏……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寒湿之气,于气交,民病寒湿,发于肉痿,足痿不收,濡泄血溢。”亦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并认识到湿热蕴结日久,则易导致痿病的发生。对湿邪的这一特性,后世诸家多有发挥,如薛雪认为湿为阴邪,既可单独为病,又多兼挟为害,如与暑合则易化热,而成湿热,而易动风诱发痉厥之变。近人则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如陈其昌在其《湿证发微》中就有湿为土气,多兼挟为患,而有湿兼风,兼寒、兼暑、兼燥、兼虚之议。足见其兼疾之广。 路老认为,虽然古医家在湿病的研究上各有其主张和特点,丰富了湿病的理论。但《内经》以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五运六气等理论,对湿气、湿邪的产生,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则等已有较详细的论述,为湿病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知新探古以新内涵 路老在研究湿病理论的古今,探古但不泥古,而是结合时代的特点去研究湿病,赋于其新的内涵,针对叶天士的“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之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明确地提出“北方亦多湿”论,并提出“湿邪对人体脏腑有特殊的亲和性”及“他病兼湿者众”等真知灼见。其湿病理论从病机到论治系统而实用,广泛应用于指导临床,常屡起沉疴。 1.“北方亦多湿”论——湿病理论的创新 路老指出湿虽为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然湿气太过则成湿邪而为害人体,易使人精神倦怠,胃纳呆滞,昏眩重痛等湿邪病证迭起。近代研究亦证实,湿度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重的潮湿不仅引起传统的病症,还会产生头晕、胃痛、痉挛、复视及视力模糊等症状。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其中外湿虽有地域之别,但近些年来随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大气变化失其规律,北方夏季亦常闷热潮湿,且常于夏末入秋时闹洪灾,使北方之域亦常为湿害。北方多湿论的另一内涵则是内湿之发不分地域。北方人喜食膏梁厚味,善豪饮酒,食湿面潼酪,口味重而多咸,外又常为寒气怫郁,湿不能越,亦为北方多湿之因。只是感邪途径少异,受侵脏腑不同而已。路老曾指导研究生于1987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常见的湿病之一的湿阻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食不节为主因之人的湿阻发病率最高。路老所创“北方亦多湿”之理论补叶天士之“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之论,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医湿病理论,于后世的湿病研究可谓意义重大。 2.湿邪于人体脏腑有特殊的亲和性——今人湿病,湿阻多见 路老认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湿盛则濡泻”,以及“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等诸论体现的是湿邪与特定脏腑的亲和性,主要是中焦脾胃,特别是脾脏。脾属土,司运化,恶湿,故湿邪极易停滞于斯,影响气机升降,进而再损伤脾胃和他脏。路老认为今人之湿病更有甚于古人,且不分节气,特别是内湿病症明显增多。因为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工作条件极大改善,外湿致病较为减少;相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饮茶酒、冷食、恣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之人日长:另外,冰箱、冰柜、空调等电器产品的普遍应用,恣食生冷,与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内生之湿,必其人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之记载相比尤过之而甚,致使脾胃受损,中阳困遏,水湿停聚之症有增无减,内湿病症明显增多,这也是当今社会发病学上的一大特点。 3.起病隐袭,他病兼湿者日众 路老认为,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对湿邪致病的隐袭性及广泛性的认识深刻,相对于其“惟湿之入人,行住坐卧,实熏染于冥冥之中,人居戴履,受湿最多,况夫湿能伤脾,脾土一伤,百病根源,发韧于此矣。”之论。路老进一步指出,当今之人少运动而食不厌精等因素,使湿病的发生常常更加隐袭,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和重视,生活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者随处可见,以致现在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代谢紊乱之人众。除此之外,路老认为,湿邪发生的隐袭性和其病性的粘滞之性,而中焦为其主亲和之地。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而太阴主司运化水谷精微,故湿邪极易停滞,影响气机升降。脾胃居中洲,旁养四脏,故湿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则必阳气不长,五脏之气不生,五乱互作,致他病兼湿病者日众。临床往往多见鼻塞不利,咳嗽上气,胸膈憋闷,胃脘痞满,四肢不举,体重酸楚,饮食不化,呕而密然,唾吐清涎,咳喘,濡泻,跗肿,黄疸,眩晕,痉病,痹病,痿阙等多种疾患。路老认为湿邪伤人,易伤脾胃,但又不独于脾胃,而是表现广泛,而他病者又可因饮食起居失宜而极易兼生湿邪。因此,湿邪不单单见于湿阻等湿病中,更多的是内伏或兼见于众多的病证当中,为医者不可不识。
|
|
[楼 主]
|
Posted: 2006-08-19 19: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