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关于伤寒与温病问题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关于伤寒与温病问题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关于伤寒与温病问题

问:黄煌老师,“温病”一类的书该如何选读?对于流清鼻涕是感受风寒的中医说法,我真是无法同意。因为我用散风寒的药物治疗是屡治屡败,后选择小柴胡加连翘却能收到效果,看到尿黄、短少的时候,加栀子、石膏,结果清鼻涕不了了之。另外,我看到气候异常的时候,也是温毒活跃的时期,但为什么在张仲景时代是伤寒流行呢?是气候的问题,还是人民体质的问题?

以上是一位网友所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所谓感受风寒,不可理解为气候降温就会感受风寒,我认为凡是不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机体异常反应,就可以认为是感受风寒,凡出现寒证,那是阴寒体质;出现热证,那是阳热体质;也就是说初始的环境变化的因素结合体质因素将发生化寒化热的变化。气温等外界变化的因素是次要的,而体质是首要的。
2、流清涕是否为寒?有寒也有热。关键看发热与否,咽喉充血与否,汗出与否,烦躁与否。如果咽红、烦热、多汗而鼻流清涕者,那当然应属热,小柴胡汤加连翘、石膏、山栀等均是对证之方。
3、张仲景当年的伤寒究竟是现在所说的何种疾病?需要考证。有人说就是流行性感冒,就如今天的禽流感差不多。
4、伤寒温病都是发热性疾病,古代称伤寒,清代以后称温病或时病。所以,伤寒论方也可以治疗温病。
5、温病家的书要读,这对理解伤寒论有好处,对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有好处。但读温病书,应该有伤寒论的基础。

[楼 主] | Posted: 2006-04-05 07:24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一开始就说到:
六经为病尽伤寒
气同病异岂期然
推其形脏原非一
因从类化故多端
明诸水火相胜意
化寒变热理何难
漫言变化千般状
不外阴阳表里间
^^^^^^
学生以为这句话对理解伤寒温病乃至杂病之异同也有一定帮助。

[1 楼] | Posted: 2006-04-05 08:23 顶端
graydragon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277
: 211
经方币: 1809 元
: 0
好评度: 194 点
注册时间:2005-10-21
最后登录:2007-05-1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明白了。
[2 楼] | Posted: 2006-04-05 10:20 顶端
zillion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24
: 25
经方币: 240 元
: 0
好评度: 24 点
注册时间:2006-03-15
最后登录:2007-05-0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问如何看待明清温病学派的医学成就,他们使用的大部分为经方以外的新药,而且用药繁杂,阴阳五行滥用且显得牵强附会,不易掌握和应用,如夜行迷途,难以找到方向.我是西学中的,经过多年学习,感到临症却慌乱无助,直至学习了黄老师的<<张仲景50味>>后,才阔然开朗,学习经方,使用经方才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执繁驽简.临症时了然于心.
[3 楼] | Posted: 2006-04-12 23:30 顶端
邵鑫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42
: 30
经方币: 298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0-14
最后登录:2006-09-2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我认为所谓感受风寒,并不全是言病因,而是根据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推断的,或是言体质,或是说明某一类特殊外感病证,不一定拘泥于某个特殊的表现如“流清鼻涕”而选方用药,而是看体质和对应的方证用药。
2、伤寒温病名异而实同,曾听过一种说法,伤寒是雅士之辞,温病是田舍间号耳,治疗关键还是选择对应的方证。
3、明清温病学派也非全是“用药繁杂,阴阳五行滥用且显得牵强附会”,我觉得吴鞠通的方子多宗仲景,治法多能体现仲景之意,值得学习。至于别的医家,我没有了解过。
见解鄙陋,请斧正

[4 楼] | Posted: 2006-04-18 17:15 顶端
chen1964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
: 4
经方币: 30 元
: 0
好评度: 3 点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06-11-2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学习了,受益。
[5 楼] | Posted: 2006-04-30 07:51 顶端
llb1979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40
: 141
经方币: 1165 元
: 0
好评度: 139 点
注册时间:2005-01-10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看看祝味菊先生的伤寒质难,及柴中元先生的温病求真,绝对对温病和伤寒的界限不会不清楚了。
[6 楼] | Posted: 2006-05-27 21:36 顶端
yqy1981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24
: 25
经方币: 240 元
: 0
好评度: 24 点
注册时间:2006-06-26
最后登录:2007-01-3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黄老师说的好
[7 楼] | Posted: 2006-06-26 21:13 顶端
沙丘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66
: 167
经方币: 1501 元
: 0
好评度: 166 点
注册时间:2006-07-08
最后登录:2015-08-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文字
    现代医学有病因诊断和症状诊断之分,我们不妨借用这两个词,来说明伤寒与温病.周众所知,伤寒有广'狭二义,广义伤寒包括各种传染病.狭义伤寒与温病相对,仲景所言者,乃症状诊断;后世温病家所言者,乃病因诊断.此义前贤章太炎及日人丹波元简均有论说,可参阅.症状是客观的,谈病因,又无现代科学依据,是主观的,有很大的随意性.症状学说,有利于实践,可操作性强,且容易普及,所以柯琴说:"仲景德之门人人可入".经方'时方,伤寒'温病之优劣和异同,于此可见一斑.

[8 楼] | Posted: 2006-07-09 00:15 顶端
不才在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伤寒温病名异而实同(这就是现在的中医对伤寒与温病的理解吗?)可悲!!!
[9 楼] | Posted: 2006-08-22 19:34 顶端
马文辉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222
: 223
经方币: 2192 元
: 0
好评度: 222 点
注册时间:2005-11-08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经络体系和方药体系不容混淆
太原三部六病门诊部 马文辉
主题词:针灸经络 方药辨证 理论体系
提要:全文通过对中医两大理论体系的分辨和澄清,理顺和解决了历史上许多悬而未决、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医未来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
祖国医药学的两大遗产:一为针,一为药。历代医家针药并举,身兼二能,使针药互为补充,成为有机一体。从临床来看待这一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理论上把二者混为一谈则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极大混乱。
一、两种学术体系源流考
上古医学演变的史料,文献可考的。第一、从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到总结完成《黄帝针经》,发展为后来的《灵枢经》。第二、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总结完成《神农本草经》,发展为后来的伊尹《汤液经法》。从史籍可推其传承者,华佗为针经一脉,仲景属汤液一支。到了两晋时代,皇甫谧总结了汉以前的针灸成就著成《针灸甲乙经》十二卷,王叔和整理编撰了仲景遗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上述两种学术流派的传承授受,周秦至两汉之际,尚有可推见者,魏晋以后,医家的传授世次虽然中断,但简编缀辑者大有人在,使针药得以延续和发展。至宋元以后,针药出现交错融合,理论体系混同为一,不同的学术流派涌现出来,中医药进入了战国时代。
二、两种学术体系基本理论的渊源
中医理论是古代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杀死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当求其本”。中医学离开了阴阳学说,其理论就不复存在。
1、经络学说体系的形成。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内经》中的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起到了促进、规范和完善的作用,这是医学在理论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自此,三阴三阳作为手足十二经脉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症候、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领域,这在当时医学界成为一种时尚和定理。然而,经络学说最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还是针灸治疗体系。
2、汤方辨证体系的形成。从单味药到复方治病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并且没有成熟理论作指导,完全停留在经验医学阶段,相对于针灸治疗理论上显得就要落后许多。然而,面对大量的瘟疫流行,以经络学说指导的针灸又显得无能为力,《素问•热论》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药物治疗在不断的反复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许多身怀绝技的经方大家,《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经方十一家。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广泛吸收前人经方经验的同时,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把凌乱无章的方证归纳入一个崭新的辨证论治体系之中,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自此,方药治病从感性经验一跃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规范。
《伤寒论》虽然仍采用了三阴三阳的哲学思辨框架,但他完全从经络学说中摆脱出来。他以三部定位划分表证、里证、表里证,以六时辨病区分发热类型,以六证分型鉴别寒热虚实,以脉证单复来定论治方药。
三、三阴三阳在经络学说和汤方辨证中名同实异
手足十二经脉分别以三阴三阳来命名,它们是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
汤方辨证的三阴三阳是用来区分病时、病位、病性的。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厥阴主表,阳明、太阴主里,少阳、少阴主半表半里;三阳主热实证,三阴主虚寒证。经络的三阴三阳和辨证的三阴三阳一个是为针灸治疗服务,一个是为汤方治疗服务,决不可因名称相似而混为一谈。
四、后世医家均未突破《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
1、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分别从火热论、攻邪论、养阴论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三阳证的辨证论治内容,补充了太阳阳明合证的表里双解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一批有效方剂。
2、易水学派对三阴证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杲发明的补中益气汤、调中益胃汤等对少阴太阴合证有很好的发挥。王好古对三阴证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一个提出了当归四逆汤是厥阴证的主方。张介宾在六味丸、八味丸的基础上发明了左归、右归等方剂,丰富和发展了少阴少阳合证的治疗方法。
3、温病学派在温热论的基础上,通过明清两代许多医家努力,叶天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少阳证营血分的论治,创立了如清瘟败毒饮、紫雪丹、牛黄安宫丸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方剂;薛生白提出了湿热论,发明了许多三阴三阳合证方,如太阳太阴合证的藿香正气散、少阳太阴合证的白虎加苍术汤等;吴鞠通修正和补充了温病后期阳证向阴证转化的治疗方法,如增液承气汤、大小定风珠等。
统观后世医家的发展,都是对《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和提高。寒温之争不应该再持续下去了,只有把各家统一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

[10 楼] | Posted: 2006-08-22 19:39 顶端
不才在下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9
: 120
经方币: 1190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6-07-26
最后登录:2007-03-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还是来看看沪上名医裘沛然对伤寒与温病的理解吧!

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赅括温病

裘氏采用“循名责实”的治学方法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作了缜密的考证。

首先从《伤寒论》自序中可知,仲景曾慨叹自己宗族在建安十年中“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七”,说明他所指的伤寒,绝非仅指一般受风寒的病症,其中包括了很多急性或烈性传染病,不然其死亡率何以竟有如此之高?

再从有关文献记载来分析,《素问·热论》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说,《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晋代葛洪《肘后方》载:“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唐孙思邈《千金方》引《小品》说:“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宋代庞安常将天行、温病,时行寒疫、温疫、阴阳毒等多种外感疾病,归纳于“伤寒总病”范畴。张子和《儒门事亲》对伤寒概念说得最明确:“春之温病,夏之暑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伤寒。”即使是温病学家王士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

综上可见,伤寒为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近世所称之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都早已赅括于伤寒范畴,其中各病的名称、病因病机及证治大法,亦早备于《伤寒论》中。裘氏认为,“伤寒与温病,后世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治疗方药日趋丰富,这是祖国医学发展的必然。”

[11 楼] | Posted: 2006-08-22 19:39 顶端
r11r9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1
: 12
经方币: 110 元
: 0
好评度: 11 点
注册时间:2006-07-22
最后登录:2007-01-0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裘氏高人,"不才"高人.我懂了这个概念.谢谢!
[12 楼] | Posted: 2006-08-29 17:49 顶端
笑哈哈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65
: 66
经方币: 495 元
: 0
好评度: 65 点
注册时间:2006-07-19
最后登录:2007-05-1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邵鑫先生说:“伤寒温病名异而实同,曾听过一种说法,伤寒是雅士之辞,温病是田舍间号耳”。此说难以苟同!如“春温”当“伤寒”论治,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必致变症垂危!当以解表清里为宜!当否,就教于前辈!
[13 楼] | Posted: 2006-12-14 10:36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难道“伤寒”仅“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可治?解表清里有当用何方?归根到底,还是要根据患者体质对疾病的反应状态来辨清方证。仅仅囿于某个病名,而离开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处方用药似乎没什么帮助。个人浅见。
[14 楼] | Posted: 2006-12-14 12:04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886(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13:18,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