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引用第22楼笑哈哈于2006-08-15 12:15发表的“”:
小孩“寒包热”引起高热,我意用“麻杏甘石汤”加减有效,麻桂各3克重用石膏200克。一日多次少量频服。
------------------ 笑哈哈
记得姜春华在《历代中医学家评析》中评价余师愚清瘟败毒饮时说,生石膏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度是有限的,不能盲目加大剂量,动辄半斤一斤的。金寿山先生说过,白虎汤中生石膏清热依赖知母的功效,单用生石膏清热效果不佳,单用知母即有较强的清热作用,生石膏配伍知母清热作用更佳。。——以上凭记忆写出,大致是这个意思。
学习了以上知识后,我用生石膏清热必配知母,一则清热作用得到加强,二则知母可使清热而不伤阴
再引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正反两反面的都有,供参考:
生石膏又称白虎、细石,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性寒,味辛甘,为治疗温病的常用药,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效,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不退、大热烦渴,大量用之,颇有卓效。如《伤寒论》中载“白虎汤”,方中用生石膏500克,一般大剂量可用至180克~240克。有些医生为增强生石膏的疗效,把生石膏这味药先煎,事实上,这种煎法事与愿违。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其溶解度与温度变化成反比。经试验,将生石膏放入1000毫升水液中加温,其温度在20℃、60℃、 100℃、107℃时,硫酸钙的溶解克数分别为2.2、2.3、1.6、1.55克,可见,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生石膏先煎或久煎,其溶出的含量反不如与群药同煎时的含量高。 ? 另有文献记载和现代医疗实践证实,在遇到气分实热需要重用石膏时,可研末冲服,效果更佳。早在中药专著《雷公炮炙论》中就记载:“凡使石膏,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澄、晒、研用。”在《奇效良方》中的“石膏鼠粘子散”亦载有石膏、鼠粘子研末以温酒或清茶调服治疗偏头痛的病例。现代医家也有以生石膏研末易服治疗大叶肺炎、高热不退的报道。由此可见,在汤剂中生石膏不宜先煎。——张锡纯就这样用过。
石膏质重,故当用石膏清热者,其用量应该比草木之药大,少则30g,多则60g。曾见前辈名医,有用石膏三钱(10g),麻桂数分至一钱(1~3g)而仍称用大青龙者,用石膏10g,知母10g,而称用的是白虎汤的,真无异于隔靴搔痒。无怪乎张锡纯要大发浩叹:七、八钱石膏仅一大撮耳!
看历来医生用石膏,仲景白虎汤每剂用石膏一斤(约合今50~60g),麻杏石甘汤用半斤,大青龙汤用鸡子大一枚;余师愚清瘟败毒饮用240g,吴鞠通也用过这样的量;余无言用过500g;广东名医黄某,成人每服起码用90~120g,较重剂量180~240g,小儿起码30g,较重则45~90g。《北京文史资料》曾载:抗战时期,北京某名医给吴佩孚治牙痛,每帖用石膏120g。
前辈蒲辅周先生昔年说过:即使药证相符,石膏也不必用过大的量,不要动不动就半斤、一斤的,药罐子有多大?用那么大量怎么煎?姜春华先生也指出:石膏的饱和溶解度应有一定的范围,超过此范围即加大量也无济于事。我是赞同两位前辈的意见的。
[ 此贴被andy在2006-08-15 19:5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