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2,507 位读者阅读

朱棣文:美国能源部的华裔新掌门

    20081215日,美国新选总统奥巴马宣布“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成为继赵小兰之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首长的华裔——这件大事,被美国华人视为值得骄傲的精神标杆。

    朱棣文在物理学界和能源科技领域有着极高声望,但作为美国能源部新掌门,他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是一匹地地道道的“黑马”。

    这位成熟的科学家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常说:“我们不一定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打击,但不要失去执著和热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美国政坛的一颗闪亮新星。

 

在实验室里工作是人生一大享受

    朱棣文1948年出生于美国,生长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在父母言传身教下,朱棣文从小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他的父亲1943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定居美国。虽然长在科学世家,朱棣文并不引以为傲,常常感到压力:“生活在如此杰出人才辈出的家庭,你常常会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笨蛋,一只‘黑羊’(另类之意)。”

    高中毕业后,朱棣文无缘美国“常春藤”名校,进入一所私立高校——罗彻斯特大学。父亲身为理科教授,却并不太赞成他选择物理专业,建议道:“你从小很有绘画天赋,应该学建筑。况且物理学界高手云集,学起来深奥枯燥,如果不是聪明绝顶,很难打拼出一片天地。”但朱棣文却对物理情有独钟,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大学宽松的学术氛围,令朱棣文如鱼得水。求学期间,朱棣文特立独行,不会为备考和学分疲于奔命,经常爱找教授们聊天,尤其是他所景仰的诺贝尔奖得主,漫无边际无所不谈,不仅开阔了心灵的视野,而且学着站在高处思考问题。

    大三时,父亲对他说:“我们朱家有个不成文规矩,在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前,不许恋爱结婚。”在家规的鞭策之下,1976年,朱棣文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学位,自嘲道:“我们家族共获得过12个博士学位,我是朱家学位最少的,仅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朱棣文的博士生导师尤金·科明斯,是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大师,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过深远影响。那时,科明斯正钻研“宇宙不守称”课题,初出茅庐的朱棣文,毛遂自荐想当老师的助手。按理说,无论从科研实力和学术资历来讲,朱棣文都是羽翼未丰,但科明斯却破例接纳了他,认为他是自己教过的最聪明的人才之一。

    毕业后,朱棣文加盟美国电话及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一呆就是9年,成就斐然,硕果满枝。在此期间,他参与发明了利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奖提名,被人们称为科学天才。

    1987年,朱棣文结束了实验室工作,谢绝各种邀请,来到斯坦福大学教书育人,成为该校第一位华裔教授,并开始致力于激光致冷技术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他独辟蹊径,后来居上,一跃成为这一尖端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同事们眼里,朱棣文精力过人,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实验室灯光经常彻夜不熄,每周至少工作70小时以上!他很少休节假日,碰到实验攻坚阶段,甚至连床都搬进实验室。

    有时候,他的脑海里盘旋着的都是课题和实验,劳神苦思,甚至走火入魔。有一次,太太让他给儿子洗澡,他一边洗,一边思考问题,毛巾不停地在孩子身上擦来擦去,洗个没完没了,太太很是生气:“你一天到晚神情恍惚,究竟在想什么?”朱棣文才回过神来。

    1990年起,朱棣文出任物理系主任,成为量子光学界的世界权威,他精湛的实验技巧,被同行誉为“一种技术上的杂技表演”。外人或许觉得“科学实验”难免枯燥单调,而朱棣文却多次宣称:“在实验室里工作是人生一大享受!”

 

但愿能用诺贝尔奖金买一辆山地自行车

    19971015日凌晨,朱棣文尚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他的研究生打来的贺电:“朱先生,恭喜您获得诺贝尔奖!”

    他以为是愚人节玩笑,后来祝贺的电话此起彼伏,他这才信以为真。

    当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因其在激光冷却捕获气体原子实验方面的杰出贡献,与美国的菲力普斯和法国的科恩·唐诺吉二位学者,一起分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他荣膺此奖,再次向世界证明炎黄子孙的勤奋、智慧和科学首创精神,同时也表明,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具有同等的创造力。

    朱棣文温文尔雅,谦逊质朴,在问鼎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后,依然波澜不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低调地说:“获奖只能说明我的运气比较好,平心而论,还有那么多比我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我便不会把它看得太重。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自己在实验室中取得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生活真正地结合起来。”

    当父母闻及儿子获得诺贝尔奖时,喜极而泣,父亲说:“诺贝尔奖是我一生的梦想,没想到在儿子身上实现了……”母亲埋怨道:“这么大的喜讯,他居然都不告诉我们!”

    相反,朱棣文澹泊名利,荣辱不惊。在参加记者招待会时,面对鲜花和掌声,他气定神闲,仿佛一位旁观者。会后,他仍背着双肩包,骑着破旧自行车,按时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七嘴八舌问他获奖的感想,他说:“不能因为获奖,而打乱自己平静的教学和生活,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没什么两样,我还当我的‘教书匠’。”

    有学生调侃地问:“诺贝尔奖金您打算怎么花?”他淡然一笑:“因为是三人瓜分奖金,所以我只能拿到百万美元的三分之一,‘山姆大叔’再拿走一半(指纳税),余下10多万美元,除了还贷,用于孩子教育。我只想花上5000美元,买辆心仪已久的高档山地自行车。”

    学生们哈哈笑了。原来,名满天下的老师,愿望只是一辆自行车!

    2004年,朱棣文离开执教15年的斯坦福大学,担任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领导一个名为“太阳神”的计划,研究如何利用生物将太阳能转化为能源,即未来的生物燃料。这个国家实验室拥有约4000名员工,21亿美元年度经费预算,实验室,朱棣文担此大任,举重若轻。最近几年,他所领导的实验室,已成为全球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重镇。

    在一次演讲时,朱棣文阐述道:“在我的学术生涯里,我已经很多次改变研究方向,我总是对全新的事物充满兴趣,越是无人问津的领域,越是充满机遇和挑战。”

    朱棣文不像有的科学家高不可攀,盛气凌人,无论是获得诺贝尔奖还是身居要职,他始终虚怀若谷,并谢绝一切应酬。他说:“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同事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长久的科研激情,才能使自己思想永远年轻。”

 

一个连饭都不会烧的人,怎么能做好复杂的物理实验

    这位“中西合璧”的科学家非常具有个人魅力。虽是学术出身,但他并不拘泥古板,平常穿着随意,上班常骑一辆红色卧把自行车,白衬衫配米色休闲裤,笑出一口白牙,十足一个“酷帅哥”。

    在大学执教期间,朱棣文被众人视为兄长,小孩子打架大人找他评理。新生来了,他跑前跑后安排住宿。员工夫妻不能团聚,他就不厌其烦打报告。为给系里省下经费,开科研会时他不雇搬运工,带头扛着仪器去会场,累得满头大汗。见同事抱怨泡咖啡的水总是烧不开,他拿来家里新买的电热壶,壶盖上贴着纸条:“当壶里的水不到三分之一时,请加水。”有一位员工得了严重脚病,他不嫌对方溃烂的双脚发出臭味,亲自查看伤情,帮他敷药穿上鞋袜。

    虽然朱棣文工资丰厚,但从不乱花钱,衣服旧了也舍不得丢弃。一次赴上海讲学,他闲暇时逛服装市场,讨价还价买了两条牛仔裤。如果不开口讲话,他融入人群,与普通上海市民没啥两样。同事冯平送给他一包亲手做的糖年糕,他一时忘了吃,等想起来时,软软的年糕已变硬,冯平说:“扔了吧,要不吃坏肚子。”朱棣文说:“怎么能把人家的心意随便丢掉呢?食物只要不变质,就能吃。”遂吃得津津有味。

    生活中的朱棣文酷爱运动,认为运动可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以便能更好地思考问题。他是网球高手,还自学练习撑杆跳。每周五他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在他看来,运动带来的爆发力,如同物理实验中迸发的美丽火花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运动不但强健了体魄,还为他赢得了爱情,据说,他和第二任妻子吉恩就是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两人不“打”不相识,配合默契,最终,两颗心碰撞出爱情火花。

    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有亲和力,幽默风趣。每见朋友登门,他还会围裙一扎,亲自下厨,“叮叮当当”过后,变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盛宴。平常余暇,朱棣文若“厨痒难耐”,也会将太太“驱”出厨房,他来掌勺料理。有一次,他酒后吐真言:“我做的饭菜,比太太强百倍!”很快意识到说漏了嘴,他幽默补充道:“不过,千万不能让我太太知道。”

    朱棣文平常没事,喜欢研究食谱,他觉得物理和美食是相通的,都能使人心灵产生愉悦。他擅长烹制美国菜、墨西哥菜、意大利菜和法国菜,尤以中国菜最拿手,什么狮子头、红焖鱼、四川火锅,北京烤鸭,都做得美味鲜香,尤其他调制的香槟酒,常醉得客人心花怒放。

    关于朱棣文的好厨艺还有段来历:父亲年迈体弱,他每次探望都亲自下厨,为老父烹饪美食。父亲最爱吃儿子做的烤鸭,每次都大快朵颐。时间一长,孝心尽到了,厨艺也练成了,可谓一举两得。有人说他是诺贝尔获奖者中,做菜最好的;在做菜的“大厨”中,他又是学术地位最高的。他被戏称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金牌厨师”。

    朱棣文常常鼓励手下人学习烹饪:“一个连饭都不会烧的人,怎么能做好复杂的物理实验?会下厨的男人最有魅力,不但能吸引女人,也能让孩子爱接近,这样的男人举手投足之间,多了一份人情味和人性美。”

    让朱棣文非常遗憾的是,自己身为炎黄子孙,却不会说中文。小时候,父母教他学中文,他有抵抗情绪,学得一知半解。2004年,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在上海举行。当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上台演讲时,对着台下的朱棣文说:“Steven(朱的英文名),对不起,我要用中文讲了。”

    虽然中文不好,但朱棣文心中始终弥漫着桑梓情怀。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不久,朱棣文在洛杉矶见到正在美国访问的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他对江泽民表达心意:“我很愿意为促进中美两国科技交流做出努力。”

    多年来,朱棣文十分关注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经常回国访问讲学,并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为中美科技交流,架起了一道友谊桥梁。

 

新能源部长的“绿色大梦” 

  能源部部长一职位高权重,不仅管理美国的经济命脉,而且负责核武器的生产和维护。朱棣文获得提名主要有两个原因:他是当今全球变暖和绿色能源问题的顶级专家,在行政管理上也很有经验。

  早在2004年,朱棣文就担任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领导著名的“太阳神”计划,研究如何利用生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实验室拥有约4000名员工和5.21亿美元年度预算。朱棣文担此大任,举重若轻,成就斐然。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峻。身为这一领域的顶级专家,朱棣文忧心忡忡:“气温改变5摄氏度将引发大范围争夺水和可耕地的资源战争,大量人口将流离失所。我们不是在谈论1万人,也不是在谈论1000万人,我们在谈论数以亿计将被洪水永远淹没的人。”

  科学家的责任感让他成为最严苛的环保主义者,能源观也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不仅反对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也对当下受到追捧的核能和生物能源抱着警惕态度。他向往一种“闭合循环”的模式,即水、二氧化碳、阳光和一些营养物共同作用,把能量“锁定”在碳载体之中,而不会产生新的二氧化碳。在劳伦斯实验室,他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到了“合成生物学”上,期待通过生物自身的特性,将各种纤维直接转化为能源。一旦这种技术实现,人类将彻底走出化石能源的噩梦,这就是他的“绿色大梦”。

  尽管困难重重,朱棣文却依然信心满怀。他说:“科学家有责任告诉人们将要发生什么”,“我们不一定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打击,但不要失去执著和热情

1 commen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