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中西汇通争鸣区 -> [转贴]赵洪钧声明
 XML   RSS 2.0   WAP 

<<  1   2  >>  Pages: ( 2/2 total )
--> 本页主题: [转贴]赵洪钧声明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旧时讲学问,分为辞章之学——即文章如何写。这不是最高境界。
比他好的是:义理之学——即探讨微言大义。这也不是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是:诚敬之学——即修身之学。
最次的是:小学——训诂音韵之学。故咬文嚼字在古人看来不算好。
其实,做学问的人不过是只会说,对社会影响不大。
故古人说:太上立功,其次立德,最下立言。
关于前2者顺序可能看法不同。我看还是立功最重要。
立言最无足轻重。所谓无聊才读书。
故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又有人说:上医医国。
据此,能医国自然最好。
不能医国,最好医人。
文章写不写是无关要害的。

[30 楼] | Posted: 2006-01-04 09:51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不能立功——靠大本事平天下。
也很难立德——谁知道你不是口是心非呢?
立言很危险,小危险是人们嫌你絮絮叨叨,会围攻你。
大危险是把你打成右派——现在没有这个名词了但也会采取别的名义,置你于危险境地。
剩下的只能看看病了。
因为要谋生。
再有空就饮酒博弈。

[31 楼] | Posted: 2006-01-04 23:19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关于大隐静脉的答案。
脉有动脉。《灵2》中所述确且无疑的动脉就有:肘动脉(肱动脉下端)、胫后动脉、腋动脉等。
  “动脉”在《灵枢》中凡17见,《素问》中9见。
  民国初年,统一医学名词时,把英文的artery译为“动脉”,就是根据中医概念的准确意译。
  至于静脉,中医无此明确的术语,只说过有些脉是不动的。不过,按阴阳原理,有动脉就有静脉。故动静脉之说充实了经脉或经络学说。
  比如,现在西医说的“大隐静脉”也是对中医的补充。
《内经》原文是: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灵10》)
古人云:大隐隐朝市,即大隐是不隐的。无所隐,故称大隐。

[32 楼] | Posted: 2006-01-07 01:16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等了3天无人说出大隐静脉怎么来的。只好自己说。
不要认为这是小问题。
这是当年西学中来的。
若不懂中医,怎么把西医名词译为中文,而且比原意更准确呢!
按原意应该译为无隐静脉,无隐不如大隐好。

[33 楼] | Posted: 2006-01-07 01:22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冲脉到底指什么,大概需要特别指出。
“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秉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臁,入腘中,伏于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渗诸洛而温肌内。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以言导之,切而验之”(《灵枢•逆顺肥瘦》 )
“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下腔动静脉至此分叉——引者注),出于气街,循阴股内臁,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长动者也。”(《灵枢•萎论》 )

[34 楼] | Posted: 2006-01-09 19:20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这也是必须中西医结合才能真正理解的经文。也需要点国学。
冲脉到底指什么?
放在这里等回答。

[35 楼] | Posted: 2006-01-09 19:23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挺有意思的。受益匪浅。
[36 楼] | Posted: 2006-01-09 19:24 顶端
leiyuanmo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你摸着皮毛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看似同一物,认识层次却完全不一样!中医岂能离开人体而谈,但与西医层次不一样.举个你容易理解的例子,就象电路中,西医只看见了电线与电器,而中医还知道其中的"电"以及其载体.
  我不知你是否知道十四正经是什么,何况奇经!
  《灵枢·营气》谓:“谷入于胃,乃传之脉,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灵枢·五味》言:“谷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焦,以行营卫之道。”
《灵枢·营气》篇和《灵枢·五味》篇前半部分所讲的实际上就属于一般所说的食物吸收的过程,不过现代医学的生理还是比较机械。而“别出两焦,以行营卫之道”者,就很特殊了,实际上就是《灵枢·营气》篇所描述的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的所指,亦即“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也!斯方十四正经!而奇经则更加不容易论------虽然是与血管相关!
  不要以为,手持宝物,就等于认识宝物!

[37 楼] | Posted: 2006-01-09 21:28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下面是引用leiyuanmo于2006-01-09 21:28发表的:
你摸着皮毛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看似同一物,认识层次却完全不一样!中医岂能离开人体而谈,但与西医层次不一样.举个你容易理解的例子,就象电路中,西医只看见了电线与电器,而中医还知道其中的"电"以及其载体.
  我不知你是否知道十四正经是什么,何况奇经!
  《灵枢·营气》谓:“谷入于胃,乃传之脉,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灵枢·五味》言:“谷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焦,以行营卫之道。”
《灵枢·营气》篇和《灵枢·五味》篇前半部分所讲的实际上就属于一般所说的食物吸收的过程,不过现代医学的生理还是比较机械。而“别出两焦,以行营卫之道”者,就很特殊了,实际上就是《灵枢·营气》篇所描述的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的所指,亦即“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也!斯方十四正经!而奇经则更加不容易论------虽然是与血管相关!
.......

语无伦次。

[38 楼] | Posted: 2006-01-09 21:30 顶端
leiyuanmo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白费苦心!
[39 楼] | Posted: 2006-01-09 21:38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答对与否不要紧。肯仔细想想就好。
因为这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很不愿意用这两个字——章太炎指出过的,所以专门放在这里。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应该有《章太炎医论》——小薄本本。
愿意看的话大概很容易找到他怎么说。
如果认为他说得对,国学就算有点用处。

[40 楼] | Posted: 2006-01-10 01:05 顶端
leiyuanmo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俱往矣!
[41 楼] | Posted: 2006-01-10 12:43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朱子语类摘要
問 : 「 先 有 理 , 抑 先 有 氣 ? 」 曰 : 「 理 未 嘗 離 乎 氣 。 然 理 形 而 上 者 , 氣 形 而 下 者 。 自 形 而 上 下 言 。 言 無 先 後 ! 理 無 形 , 氣 使 粗 , 有 渣 滓 。 」 淳 。   或 問 : 「 必 有 是 理 , 然 後 有 是 氣 , 如 何 ? 」 曰 : 「 此 本 無 先 後 之 可 言 。 然 必 欲 推 其 所 從 來 , 則 須 說 先 有 是 理 。 然 理 又 非 別 為 一 物 , 即 存 乎 是 氣 之 中 : 無 是 氣 , 則 是 理 亦 無 掛 搭 處 。 氣 則 為 金 木 水 火 , 理 則 為 仁 義 禮 智 。 」 人 傑 。
【 6】 天 地 初 間 只 是 陰 陽 之 氣 。 這 一 箇 氣 B 行 , 磨 來 磨 去 , 磨 得 急 了 , 便 拶 許 多 渣 滓 ; 裡 面 無 處 出 , 便 結 成 箇 地 在 中 央 。 氣 之 清 者 便 為 天 , 為 日 月 , 為 星 辰 , 只 在 外 , 常 周 環 運 轉 。 地 使 只 在 中 央 不 動 , 不 是 在 下 。 淳 。   清 剛 者 為 天 , 重 濁 者 為 地 。 道 夫 。   天 運 不 息 , 晝 夜 輾 轉 , 故 地 搉 在 中 間 。 使 天 有 一 息 之 停 , 則 地 須 陷 下 。 惟 天 運 轉 之 急 , 故 凝 結 得 許 多 渣 滓 在 中 間 。 地 者 , 氣 之 渣 滓 也 , 所 以 道 「 輕 清 者 為 天 , 重 濁 者 為 地 」 。 道 夫 。

「 天 地 始 初 混 沌 未 分 時 , 想 只 有 水 火 二 者 。 水 之 滓 腳 便 成 地 。 今 登 高 而 望 , 群 山 皆 為 波 浪 之 狀 , 便 是 水 泛 如 此 。 只 不 知 因 甚 麼 時 凝 了 。 初 間 極 軟 , 後 來 方 凝 得 硬 。 」 問 : 「 想 得 如 潮 水 湧 起 沙 相 似 ? 」 曰 : 「 然 。 水 之 極 濁 便 成 地 , 火 之 極 清 使 成 風 霆 雷 電 日 星 之 屬 。 」 僩 。   問 : 「 自 開 闢 以 來 , 至 今 未 萬 年 , 不 知 已 前 如 何 ? 」 曰 : 「 已 前 亦 須 如 此 一 番 明 白 來 。 」 又 問 : 「 天 地 會 壞 否 ? 」 曰 : 「 不 會 壞 。 只 是 相 將 人 無 道 極 了 , 便 一 齊 打 合 , 混 沌 一 番 , 人 物 都 盡 , 又 重 新 起 。 」 問 : 「 生 第 一 箇 入 時 如 何 ? 」 曰 : 「 以 氣 化 。 二 五 之 精 合 而 成 形 , 釋 家 謂 之 化 生 。 如 今 物 之 化 生 甚 多 , 如 虱 然 。 v 揚 。

人 呼 氣 時 , 腹 卻 脹 ; 吸 氣 時 , 腹 卻 厭 。 論 來 , 呼 而 腹 厭 , 吸 而 腹 脹 , 乃 是 。 今 若 此 者 , 蓋 呼 氣 時 , 此 一 口 氣 雖 出 , 第 二 囗 氣 復 生 , 故 其 腹 脹 ; 及 吸 氣 時 , 其 所 生 之 氣 又 從 裏 趕 出 , 故 其 腹 卻 厭 。 大 凡 人 生 至 死 , 其 氣 只 管 出 , 出 盡 便 死 。 如 吸 氣 時 , 非 是 吸 外 氣 而 入 , 只 是 住 得 一 霎 時 , 第 二 口 氣 又 出 , 若 無 得 出 時 便 死 。 老 子 曰 :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籥 乎 , 動 而 不 屈 , 虛 而 愈 出 。 」 橐 籥 只 是 今 之 犕 扇 耳 。 廣 。

陰 陽 是 氣 , 五 行 是 質 。 有 這 質 , 所 以 做 得 物 事 出 來 。 五 行 雖 是 質 , 他 又 有 五 行 之 氣 做 這 物 事 , 方 得 。 然 卻 是 陰 陽 二 氣 截 做 這 五 箇 , 不 是 陰 陽 外 別 有 五 行 。 如 十 干 甲 乙 , 甲 便 是 陽 , 乙 便 是 陰 。 高 。 淵 同 。
問 : 「 雷 電 , 程 子 曰 : 『 只 是 氣 相 摩 軋 。 』 是 否 ? 」 曰 : 「 然 。 」 「 或 以 為 有 神 物 。 」 曰 : 「 氣 聚 則 須 有 , 然 纔 過 便 散 。 如 雷 斧 之 類 , 亦 是 氣 聚 而 成 者 。 但 已 有 渣 滓 , 便 散 不 得 , 此 亦 屬 『 成 之 者 性 。 』 張 子 云 : 『 其 來 也 , 幾 微 易 簡 ; 其 究 也 , 廣 大 堅 固 。 』 即 此 理 也 。 」 〔 *。 〕
海 水 無 邊 , 那 邊 只 是 氣 蓄 得 在 。 揚 。   海 水 未 嘗 溢 者 , 莊 周 所 謂 「 沃 焦 土 」 是 也 。 德 明 。 潮 之 遲 速 大 小 自 有 常 。 舊 見 明 州 人 說 , 月 加 子 午 則 潮 長 , 自 有 此 理 。 沈 存 中 筆 談 說 亦 如 此 。 德 明 。   鬼 神 不 過 陰 陽 消 長 而 已 。 亭 毒 化 育 , 風 雨 晦 冥 , 皆 是 。 在 人 則 精 是 魄 , 魄 者 鬼 之 盛 也 ; 氣 是 魂 , 魂 者 神 之 盛 也 。 精 氣 聚 而 為 物 , 何 物 而 無 鬼 神 ! 「 遊 魂 為 變 」 , 魂 遊 則 魄 之 降 可 知 。 升 卿 。   鬼 神 只 是 氣 。 屈 伸 往 來 者 , 氣 也 。 天 地 間 無 非 氣 。 人 之 氣 與 天 地 之 氣 常 相 接 , 無 間 斷 , 人 自 不 見 。 人 心 才 動 , 必 達 於 氣 , 便 與 這 屈 伸 往 來 者 相 感 通 。 如 卜 筮 之 類 , 皆 是 心 自 有 此 物 , 只 說 你 心 上 事 , 才 動 必 應 也 。 恪 。

太 極 只 是 一 箇 氣 , 迤 邐 分 做 兩 箇 : 氣 裡 面 動 底 是 陽 , 靜 底 是 陰 。 又 分 做 五 氣 , 又 散 為 萬 物 。 」 植 。   【 43 】 死 而 氣 散 , 泯 然 無 逃 者 , 是 其 常 。 道 理 恁 地 。 有 托 生 者 , 是 偶 然 聚 得 氣 不 散 , 又 怎 生 去 湊 著 那 生 氣 , 便 再 生 , 然 非 其 常 也 。 伊 川 云 : 「 左 傳 伯 有 之 為 厲 , 又 別 是 一 理 。 」 言 非 死 生 之 常 理 也 。 人 傑 錄 略 。
「 物 之 生 , 必 因 氣 之 聚 而 後 有 形 , 得 其 清 者 為 人 , 得 其 濁 者 為 物 。 假 如 大 鑪 鎔 鐵 , 其 好 者 在 一 處 , 其 渣 滓 又 在 一 處 。 」

問 : 「 知 覺 是 心 之 靈 固 如 此 , 抑 氣 之 為 邪 ? 」 曰 : 「 不 專 是 氣 , 是 先 有 知 覺 之 理 。 理 未 知 覺 , 氣 聚 成 形 , 理 與 氣 合 , 便 能 知 覺 。 譬 如 這 燭 火 , 是 因 得 這 脂 膏 , 便 有 許 多 光 燄 。 」 集 : 「 心 之 發 處 是 氣 否 ? 」 曰 : 「 也 只 是 知 覺 。 」 淳 。   : 「 先 生 問 : 『 命 有 兩 種 : 一 種 是 貧 富 、 貴 賤 、 死 生 、 壽 天 , 一 種 是 清 濁 、 偏 正 、 智 愚 、 賢 不 肖 。 一 種 屬 氣 , 一 種 屬 理 。 』 以 僩 觀 之 , 兩 種 皆 似 屬 氣 。 蓋 智 愚 、 賢 不 肖 、 清 濁 、 偏 正 , 亦 氣 之 所 為 也 。 」 曰 : 「 固 然 。 性 則 命 之 理 而 已 。 」 僩 。
道 夫 問 : 「 氣 質 之 說 , 始 於 何 人 ? 」 曰 : 「 此 起 於 張 程 。 某 以 為 極 有 功 於 聖 門 , 有 補 於 後 學 , 讀 之 使 人 深 有 感 於 張 程 , 前 此 未 曾 有 人 說 到 此 , 如 韓 退 之 原 性 中 說 三 品 , 說 得 也 是 , 但 不 曾 分 明 說 是 氣 質 之 性 耳 。 性 那 裡 有 三 品 來 ! 孟 子 說 性 善 , 但 說 得 本 原 處 , 下 面 卻 不 曾 說 得 氣 質 之 性 , 所 以 亦 費 分 疏 。 諸 子 說 性 惡 與 善 惡 混 。 使 張 程 之 說 早 出 , 則 這 許 多 說 話 自 不 用 紛 爭 , 故 張 程 之 說 立 , 則 諸 子 之 說 泯 矣 。 」 因 舉 橫 渠 : 「 形 而 後 有 氣 質 之 性 。 善 反 之 , 則 天 地 之 性 存 焉 。 故 氣 質 之 性 , 君 子 有 弗 性 者 焉 。 」 又 舉 明 道 云 : 「 論 性 不 論 氣 , 不 備 ; 論 氣 不 論 性 , 不 明 , 二 之 則 不 是 。 」 」 且 如 只 說 箇 仁 義 禮 智 是 性 , 世 間 卻 有 生 出 來 便 無 狀 底 , 是 如 何 ? 只 是 氣 稟 如 此 。 若 不 論 那 氣 , 這 道 理 便 不 周 匝 , 所 以 不 備 。 若 只 論 氣 稟 , 這 箇 善 , 這 箇 惡 , 卻 不 論 那 一 原 處 只 是 這 箇 道 理 , 又 卻 不 明 。 此 自 孔 子 曾 子 子 思 孟 子 理 會 得 後 , 都 無 人 說 這 道 理 。

問 : 「 動 物 有 知 , 植 物 無 知 , 何 也 ? 」 曰 : 「 動 物 有 血 氣 , 故 能 知 。 植 物 雖 不 可 言 知 , 然 一 般 生 意 亦 可 默 見 。 若 戕 賊 之 , 便 枯 倅 不 復 悅 懌 , 池 本 作 「 澤 」 。 亦 似 有 知 者 。 嘗 觀 一 般 花 樹 , 朝 日 照 曜 之 時 , 欣 欣 向 榮 , 有 這 生 意 , 皮 包 不 住 , 自 迸 出 來 ; 若 枯 枝 老 葉 , 便 覺 憔 悴 , 蓋 氣 行 已 過 也 。 」 問 : 「 此 處 見 得 仁 意 否 ? 」 曰 : 「 只 看 戕 賊 之 便 彫 瘁 , 亦 是 義 底 意 思 。 」 因 舉 康 節 云 , 植 物 向 下 , 頭 向 下 。 『 本 乎 地 者 親 下 』 , 故 濁 : 動 物 向 上 , 人 頭 向 上 。 『 本 乎 天 者 親 上 』 , 故 清 。 獼 猴 之 類 能 如 人 立 , 故 特 靈 怪 。 如 鳥 獸 頭 多 橫 生 , 故 有 知 , 無 知 相 半 。 」 德 明 。 銖 錄 云 : 「 『 本 乎 天 者 親 上 』 , 凡 動 物 首 向 上 , 是 親 乎 上 , 人 類 是 也 。 『 本 乎 地 者 親 下 』 , 凡 植 物 本 向 下 , 是 親 乎 下 。 草 木 是 也 。 禽 獸 首 多 橫 , 所 以 無 智 。 此 康 節 說 。 」   論 陰 陽 五 行 , 曰 : 「 康 節 說 得 法 密 , 橫 渠 說 得 理 透 。 邵 伯 溫 載 伊 川 吉 曰 : 『 向 惟 見 周 茂 叔 語 及 此 , 然 不 及 先 生 之 有 條 理 也 。 』 欽 夫 以 為 伊 川 未 必 有 此 語 , 蓋 伯 溫 妄 載 。 某 則 以 為 此 語 恐 誠 有 之 。 」 方 子 。   虹 非 能 止 雨 也 , 而 雨 氣 至 是 已 薄 , 亦 是 日 色 射 散 雨 氣 了 。 揚 。   鬼 神 只 是 氣 。 屈 伸 往 來 者 , 氣 也 。 天 地 間 無 非 氣 。 人 之 氣 與 天 地 之 氣 常 相 接 , 無 間 斷 , 人 自 不 見 。 人 心 才 動 , 必 達 於 氣 , 便 與 這 屈 伸 往 來 者 相 感 通 。 如 卜 筮 之 類 , 皆 是 心 自 有 此 物 , 只 說 你 心 上 事 , 才 動 必 應 也 。 恪 。
人 呼 氣 時 , 腹 卻 脹 ; 吸 氣 時 , 腹 卻 厭 。 論 來 , 呼 而 腹 厭 , 吸 而 腹 脹 , 乃 是 。 今 若 此 者 , 蓋 呼 氣 時 , 此 一 口 氣 雖 出 , 第 二 囗 氣 復 生 , 故 其 腹 脹 ; 及 吸 氣 時 , 其 所 生 之 氣 又 從 裏 趕 出 , 故 其 腹 卻 厭 。 大 凡 人 生 至 死 , 其 氣 只 管 出 , 出 盡 便 死 。 如 吸 氣 時 , 非 是 吸 外 氣 而 入 , 只 是 住 得 一 霎 時 , 第 二 口 氣 又 出 , 若 無 得 出 時 便 死 。 老 子 曰 :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籥 乎 , 動 而 不 屈 , 虛 而 愈 出 。 」 橐 籥 只 是 今 之 犕 扇 耳 。 廣 。
陰 陽 是 氣 , 五 行 是 質 。 有 這 質 , 所 以 做 得 物 事 出 來 。 五 行 雖 是 質 , 他 又 有 五 行 之 氣 做 這 物 事 , 方 得 。 然 卻 是 陰 陽 二 氣 截 做 這 五 箇 , 不 是 陰 陽 外 別 有 五 行 。 如 十 干 甲 乙 , 甲 便 是 陽 , 乙 便 是 陰 。 高 。 淵 同 。

[42 楼] | Posted: 2006-01-11 00:55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朱子语类有140多卷,弄旧学的人应该看看。中国古代学者讨论学问涉及自然科学者,没有比他再多的。沈括贡献虽大,涉及面没有这么广。上文就有他怎样看呼吸等。颇有意思。
[43 楼] | Posted: 2006-01-11 00:59 顶端
柳谷素灵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5
: 10
经方币: 152 元
: 0
好评度: 2 点
注册时间:2005-12-23
最后登录:2006-09-0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44 楼] | Posted: 2006-01-15 20:10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按:这是赵洪钧很重视的问题,虽然不全关于经方,借此呼吁再一下。特别是正在看病的人,请仔细看看。
关于清法
最有代表性的清热方,为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是典型的大苦寒清热方。由其主治来看,颇近于西医的抗菌素。药理研究认为,此方不仅可抗菌,还可降压、止血、改善脑缺血等。拙见以为,此方与西医最相通处,仍是其抗菌作用。虽然如此,它还是只适用于典型的实热型感染,凡见正虚或夹寒,即不宜用。用于止血、脑缺血时,尤应确认是实热证。问题是有关方剂研究,“证实”了它的20多种好处,没有任何禁忌。如此发扬中医,实在是中医的耻辱。
白虎汤之清热非典型苦寒法。至少它主要不靠抗菌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其主要作用为解热和增强免疫力。拙见以为,白虎汤解热乃由于抑制产热,而非因增加散热所致。中医学院用的《中药药理学》,不讲生石膏清热、解热或不承认其清热解热作用,这个问题很值得认真研究。
研究生石膏清热、解热成败的关键,在于动物模型是否中医所谓表里大热的实证。
值得顺便提及的是,近年很常用的清开灵和双黄连。
按说这是中药界新开发的制剂,应该强调辩证使用。有寒象和虚象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是不能使用的。
特别是清开灵,由安宫牛黄丸改造而成,第一功用是清热解毒,是典型的寒凉药。但是,目前的方剂研究,没有一家重视这一点。结果是,临床上大量误用、滥用,连中医也认为它相当于西药抗菌素和解热药,凡是发热病人都大用特用。
双黄连注射液,由二花、黄芩和连翘制成。标明的功用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方剂研究却只管证实其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增强免疫作用。于是,就成了中药抗菌素,而且比西药还好。于是,中西医大夫们,完全不顾是否有寒象和虚象,广泛和清开灵以及西药抗菌素普遍滥用。
由于该两种制剂很方便在输液中使用,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重大问题。
笔者多次呼吁停止滥用抗菌素和中药清解制剂,完全无用。须知,目前常用的西药抗菌素,大多也有不同程度的寒性。一旦寒象明显(一般也伴有虚象),即便仍有反复高热,大量使用抗菌素和中药清解制剂都是有害无利的。

[45 楼] | Posted: 2006-01-16 23:58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古人有医随国运之说,意思是外感病的表现会随着时间不同而不同。
比如,吴又可说,他遇见的瘟疫不能按伤寒法治疗。
我不很赞同此说。
据我所知,自古以来,新病种出现的很少。
比如,天花被认为是马援征交止(大约是今越南甚至包括部分两广)传到中国的,
梅毒是从美洲传到欧洲而后在明末传到中国的。
此外,大概只有艾滋病是历史上不见记载的新病种了。
目前最常见的热病是感冒及其合并症。
无论大小医院,也无论中西医,治发热就是输液的同时大量使用抗菌素、激素和中药清解制剂
特别是双黄连和清开灵。
滥用皮质素和滥用抗菌素、清开灵、双黄连密切相关。
不但导致卫生资源大量浪费,惊人地提高医疗消费。
还导致热病迁延不愈,甚至死亡。
这时病人就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热不退,在中医看就是虚热并常常伴有寒象。
必须使用甘温除热或温阳除热才能迅速见效。
显然这种现状是人为的。
故目前很少见到热病伤阴、伤津或化燥。
伤寒法重在护阳气,故希望网友重视上面的呼吁,同时注重伤寒法治热病的要点。
笔者几乎天天处理上述问题,故虽然在黄教授那边贴过上面这个贴子。
这里再呼吁一下。

[46 楼] | Posted: 2006-01-17 00:26 顶端
王红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2
: 1
经方币: 10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6-01-17
最后登录:2006-03-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谢谢前辈!
[47 楼] | Posted: 2006-01-18 15:02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本周看的两个奇怪病例
所谓奇怪不是病怪,而是此前的医生治法怪。
第一例
患者高某,男,55岁,新乐人。
大约一个月前,因为右胸疼痛在本县县医院就诊。做CT检查发现肺部阴影,于是做肝脏超声,怀疑有占位病变。于是到省肿瘤医院就诊,仍然怀疑如前,并未给药。听说临县一位名医善治癌瘤,前往就诊。开的是煎剂,但服药3日后不能吃饭,于是多方打听找到我。
患者精神相当好,面色红润,思路清楚,语声洪亮。而且病后没有休息(家属没有告诉他医院的怀疑)。他是搞室内装修的工头,一直抢工期。服中药前胸痛已经好转。脉象大体正常,舌暗苔黄略厚。又患者称发病后一直食欲较好,故怀疑中药煎剂不恰当,所以带着一付来看。
看了看他带的中药很吃惊。
黑附子是另包的,至少有半斤。但要求他先煎。
干姜很容易认出,一付大约100克。
其他容易认出的有麻黄、山楂、桃仁或杏仁、甘草(量比较大但说不准多少)、羌活。其余的不好认,但没有常用而且容易认出的参芪归地芍药白术川芎红花茯苓桂枝等是肯定的。也没有曾经有人喜欢用的三棱莪术七叶一枝花等。
全方在800克以上。
效果不好是肯定的。
但很难理解为什么用如此大量的姜附。
用500克附子听说过,还有人在网上说有的名医用一斤。
但亲自见到用500克是第一次。
这倒是长了见识。用100克以下的熟附片不必担心。
《本草纲目》说:“滑台风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菜(大约如四川的芋头)”。但他处,也确有过食附子而中毒的。即还是要注意不要量过大。
看来至今附子加工和质量标准需要改进。仲景时代多用生附子,入煎前炮过。(在火上烤熟或炒熟之义)一般不超过一大枚。
干姜100克也实在太大些。
大概这位名医不需要辩证,凡是肿瘤都这样用。
可是无论从中西医看都说不出道理。
我怎么治呢?
肿瘤是不能轻易诊断的,目前患者一般情况都好。
体检没有明显异常。
病人很费事地找来了,不能不处方。那样做对病人就是压力。
只好用平淡的方子。
就是逍遥散略加大黄、厚朴和三仙。
或问为什么用大黄?
当然,用小量黄连也可以。因为此前用热药太多,查舌已有热像。
怀疑癌瘤关系生死,必须审慎,既不能漏诊也不能轻易怀疑。
最后能否确诊癌瘤还不知道。
但不可轻信“名医”是肯定的。
一例写了这么多,明天再介绍另一例。

[48 楼] | Posted: 2006-01-18 23:37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这是一个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实际上她不是。
不过,我想从“喘”说起。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内不治喘,外不治癣,治喘治癣不露脸”。
这说明“喘”和“癣”常常是很难治的顽固疾病或证。
近来很多广告说是包治此两病,真是敢吹大话。
不过,中医所谓“癣”不仅仅指今所谓真菌感染的“体癣”“手癣”“脚癣”(又称脚气或香港脚)“股癣”“甲癣”(又称“灰指甲”)和“黄癣”(即癞痢头或秃疮)。
上述真菌感染以“黄癣”最难治。别的不是很难。
我年轻时在四川自贡地区曾见到平均十家至少有一家人患“黄癣”。这样的人家,儿童和青年人无一幸免。他人对此病之厌恶和本人的内心痛苦,难以形容。
青年同道大概都没有见过此病。那时怎样治呢?有过很残酷的疗法——X线让病人完全脱发,因为不如此外用药无效。灰黄霉素发明之后,仍然不足以真正治好——这两种办法都要求治好后不能回到家里去。总之是最有效的抗真菌药也很难治好。因为患者还要回到家里去,而在这样的人家,黄癣菌必然存在很多年——即他还要再次感染。
不过总地来说“癣”——即便是“黄癣”还好一些。因为一般不是很危急的情况,多年的老毛病,也不是很痛苦,可以慢慢治。
中医所说的“癣”还包括其它慢性皮肤病,如牛皮癣等。
总之,不是很紧急,却很难治。
目前“黄癣”在南方大概也消灭了,这是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共同提高的结果。
“喘”就不同了。喘者,上不来气也。呼吸困难也!患者自觉有濒危感。
急性哮喘和重症哮喘需要医家赶快想办法。否则你就“不露脸”,且不说病人痛苦不能解除。
中医治疗“外感痰喘”(略如西医所谓支气管哮喘)是有好办法的。
代表方子就是经方“小青龙汤”。
其它治喘的经方如麻杏甘石,不适合心下有水气的哮喘。
麻黄汤则主要不是用于治喘。用它治哮喘是错误的——尽管有时单用较大量的麻黄也见效——自西医很好理解。
《金匱》中倒有类似方,不一一说。
总之,小青龙最适于西医所谓支气管哮喘。
如何掌握这个方子的适应证,请读者看看《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五期五卷)“用小青龙汤治愈外感痰喘之经过及变通治法”。
寿甫先生讲得很生动因而切近实际,不像教科书或别的方书那样空洞。
如果读张先生的书还不能掌握,只有带你亲自看病。
当然我们还能发扬。
顺便说明,关于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倒是使我满意。因为结果证实,此方去麻黄治喘的作用不很受影响。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用小青龙治喘有时要去麻黄。
西医怎样治哮喘呢?
除了从中医拿来的麻黄素之外,还有氨茶碱等。
因为认为是过敏,就还要用本海拉明、扑尔敏等。
目前常用的“百喘朋”就是麻黄素加上述两种药的复方制剂。
必要时还要用皮质激素。
最严重时要用“副肾素”。
近20年左右,西药有了“吸入剂”,是很特殊的激素。
它是方便且有效地。
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所以我在英国时,几乎没有见过哮喘或支气管炎发展为严重肺气肿的。但是“吸入剂”要常常使用,即有依赖性。
总之,上述西医常规治法,很难除根儿。
特别是一旦同时用上皮质素和副肾素,以后再用别的药很难有效。
如果哮喘多年反复,结果就和老慢支一样,成为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再几乎无例外地发展为肺心病。
这时再急性发作(一般因感冒引起,而患者很容易感冒),就更难办。
仲景书所谓“喘家”,包括这两种情况。
现在再说刚看的病人。
病人来之前的几天,已有同行说她是过敏性哮喘。
因为是内行介绍来的。我想诊断无误。
岂知,患者一进门出乎意外。
她20多岁,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营养良好。
完全不像有病的样子,更不像老哮喘病人。
于是询问病史。
原来她不过是在某些场合有咳嗽和轻微憋闷感。从来没有呼吸困难。
看来,过敏可能有一点,哮喘则完全算不上。
怎么诊断的呢?
某省级医院的专家为她做CT,说是肺纹理增重。
于是给她开了很多药,一次就诊连检查花了近千元。
药物包括“吸入剂”,她一直用了几个月。
“吸入剂”每天用好几次,夜间至少用2次。
总花费可想而知。
再查脉象、舌象都正常。食欲睡眠也较好。
于是排除“过敏性哮喘”。
嘱付立即停用昂贵的西药,实在“难受”时可以用一次“吸入剂”。
中药用什么呢?
本来病初就诊,可以很简单。只用西药“百喘朋”每晚1次即可。
由于用了很长时间多种西药,特别是用了“吸入剂”。
骤然停用西药,不用比较有效的方子可能不好。
于是开了小青龙加熟地、山药、厚朴、陈皮、苏子等。
同时给金匱肾气丸口服。
昨天再诊:除每天用1次“吸入剂”之外,其余西药完全停用。无不适。
一般情况如前,脉舌象正常。
嘱其完全停用“吸入剂”。中药处方如前。
总之,这样的病人本来很轻。根本不算“哮喘”。
由于“误诊误治”——大概是有意的,否则怎么让你花钱呢——只好先当作比较重的病来治。计划是让她在一个月内完全停药——中药也递减。
这真是不叫医病,而是医医。

[49 楼] | Posted: 2006-01-20 01:25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西医结合史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干祖望教授
中西医结合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需要。并非谁说这样做,就这样做;谁想那样干,就那
样干。自植物无性繁殖的嫁接法问世后,就为我们的结合树立了样板,铺设了走向成功的道路。但必须申明,嫁接术没有问世之前,这个伟大事业早已开始了。
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始于1350年之前。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是1350年以来的第四个高潮。?
从殷商(公元前16世纪~前1066年)时代开始我们从巫觋手中夺过来治病权之后,就有了中医
。因为只此一家,所以根本想不到有结合之事。
与佛教鼻祖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前266年)同一时期的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时代,已有天竺(印度)的沙门室利房等18人来到我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之东)传教。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即从此开始。
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公元前114年)从西域归来,从此又进一步发展到与外国通商。医学是否也交流,无文字记载可查。
经过历代许多人撰写到此时方才成熟定稿的《神农本草经》中的胡麻,就是从国外最早进入中原的中药之一。由此证实中药比中医更早地吸收了舶来品。
汉•建和二年(148年),安息(今伊朗)王子安清(世高)来中国,开始把阿拉伯医学传入中国。可能他们的水平与中医相比并没有突出的高明之处,所以影响极微。
汉•延熹9年(166年),从大秦(罗马帝国)引进大量犀角与玳瑁。从此,外国物品进入中药库者日益增多,而医学的输入与输出没有什么记载。
直到唐朝(619~907年)之初,中医与国外医学的交流或结合才具备了条件。
第一次结合(622~682年)?
佛教输入中原,冷落了两百多年之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支国(今伊朗
犁河上流)国王,又派伊存来长安传教,口授佛经博士弟子景卢。这一次佛教的来华,始建立了基地。
六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8年),攘那拔陀罗与那耶舍合译的《五明论》传入中国。所谓“五明”是指①声明、②工巧明、③医方明、④因明、⑤内明。其中“医方明”是印度医学,这是印度医开始走进中国的标志。
印度称医生为“阿优吠陀”,“阿优”是生命、年龄和寿命,“吠陀”是知识,词意即生命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长生之学。后人称这种医学为“吠陀医学”。这种医学很有生命力,所以也颇为中国群众接受。惟影响范围不大,仅仅局限在长安(今西安)一带。
唐代大医孙思邈(541~682年),出生于距长安不远的北方铜川市、耀县东北15里的孙家塬村。当时正是唐代国内民族关系增强、交往频繁、对外采取开放政策的时期,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期间达30年之久,孙氏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有幸躬逢盛世。他86岁那年(607年),也就是两个“之治”的开始,应召来到长安定居。那时的长安,乃盛唐国都,以西北陆路与东南海路为主的两条丝绸之路的终起点。唐代的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医药上的广泛交流,使节、商贾、僧侣往来频繁,外来医学、药品也随之而源源不竭地输入,给医学与本草学灌注了新的血液。
当时的国内外交流很旺盛,尤其是印度因佛教与医药的关系与我交流最多。由于孙氏身处这样的环境,所以他与外来医学的接触比任何人都密切。如他也迷信“一切外来的好”而把印度医学迎进中医堂室之内来左右、统治了中医,那么20世纪的今天,中医之术早就“无唯类”矣,所存在者仅仅是一个空挂中医之名的印度医学!?
孙思邈通过“用夏变夷”手法,使外来医学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孙思邈更巧妙地把与中医格格不入的“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吠陀医学论点用“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千金要方•序例•诊候》原文)16个字来融汇贯通、为我所用。《千金要方•序例•诊候》的“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一言,绝对不会出自于张仲景之口,因为张仲景使用泻法,仅仅局限于“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而且张仲景从来也没有说过“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与其学术思想不相同的话。相反他却强调“……若汗多,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根据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编注本《新辑宋本伤寒论》)。这里并非指责孙思邈误引张仲景之言及曲解了张仲景学术思想而是证实孙思邈引进外来医学之“泻”,丰富了中医传统理论的“泻”法。
吠陀医学还有一个由“地水火风、和合成人”的“四大”学说,和我们的阴阳五行格格不入,但又被孙思邈巧妙地引进吸收到中医里。吠陀医学的四大,孙思邈以五行来配匹,见表1。
?表1 吠陀医学四大与中医五行比较
吠陀医学??中医五行??不调(有余)??去(不足)
火??火气??举身蒸热??身冷
风??风气??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气绝
水??水气??身体浮肿,气满喘粗??无血
地??土气??四肢不举,言无声音??身裂
?
同时还把“火”隐射为心,“风”隐射为肝,“水”隐射为肾,“地”隐射为脾。这样一经衔接,又天衣无缝地洋为中用了。
“四百四病”又是吠陀医学的一个论点。认为人体有101种病,“四大”各有一个101种病,则共有404种病。孙思邈也经常引用它。如《要方•序例•诊候》“四气合成,四神安和……”《要方•养性•道林养性》“将知四百四病”。《要方•养性•调气》“计成四百四
病……冷热风气,计成四百四病……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翼方•万病•耆婆治恶病》“疾风有四百四病”等。“四百四病”对中医来说,是学说中的“异物”,根本谈不到丝毫裨益。但通过孙思邈“用夏变夷”手法,更巧妙地来解释“四百四病”,谓:“百病不离五脏,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病。”(见《千金要方•养性•调气法第五》)的确,以81乘以五脏的5,得数为405。虽然多了一个“1”,但中国向有“缺则积而闰之,余则舍而去之”的计算常规,则还是恰巧为404。
孙思邈对印度医耆婆十分崇拜,在两部《千金方》中,屡次提到了她。更欣赏耆婆“天下
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见《翼方•药录纂要•药名》)一言,为之郑重地记录于著作中。而且还根据这个精神找到不少新药。
孙思邈全套引进了天竺国婆罗门法的按摩。在《要方•养性•按摩法》中把天竺国婆罗门瑜迦按摩18个全部操作过程,完整地予以转载。同时用更多笔墨来介绍老子按摩法,内容比外来的多1倍以上,这样就把外来医学淡化到陪衬的地位,“喧宾夺主”之弊也无法产生。?
孙思邈吸收了大量吠陀医学,除上述之外,还零零星星散见于两部《千金方》中,如“胡运
迦摩罗病,世医拱手无方”(见《翼方•万病•耆婆治恶病》),“有天竺大医耆婆……”(见《翼方•药录纂要》)?
盛唐之世的国都长安,既然是万商云集,外国人就不止印度一国,外来医药也当然有其他的。孙思邈既抱有“偶逢一言,岂惜千金”(见《翼方•禁经上》),“驰百金而徇经方”(见《翼方•自序》)之志,所以其他外国医学,更不肯轻易放弃,所以如西州(现在新疆吐鲁番一带)的续命汤、蛮夷酒、露宿丸……波斯大秦(现在伊朗•罗方)的悖散汤……都要吸收、转化之后囊括到中医宝库里。还有如波斯盐、匈奴露宿丸、诃黎勒蜜丸、戎盐、西番阿魏、婆律国膏香、西域诃黎勒、西戎底野迦等。
自张仲景(145~208年)把他以前的中医学,作了一次大总结后的400多年中,虽没有走入低谷的报道,但也没有多大的发展。自孙思邈两部《千金方》面世之后,中医就来一个飞跃,因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了成果,犹如新鲜的血液输给于一个衰弱的人,毋怪乎清•徐大椿(1693~1771年)惊呼“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见《医学源流论•千金方外台论》)第一个中西结合,为什么说在623~682年?因为孙思邈在83岁开始撰写《千金要方》(623年到682年谢世)。?
总之,第一个中西医结合是相当成功的,其成绩自有两部《千金方》可以证实。?
第二次结合(1581~1671年)?
李时珍(1518~1593年)开始撰写《本草纲目》那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一位与第二次中西医结合有密切关系的外国人出生于意大利,叫利玛窦(1552~1610年)。他是明末来华的耶稣教传教士,来华后即任在华耶稣教会的领袖。于万历九年(1581年)到北京。他与比他小8岁的上海人徐光启(1560~1633年)交上了朋友。徐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利氏则用徐的爵高望重,徐则崇拜利氏的博学多才,故而尽管肤色不同,但相交莫逆,所以徐的新知识,完全从利氏处得来。徐精通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测绘、水利、农业等业务,故在治历、屯盐、农业、火攻、漕河方面,造诣极深,是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因此吸引、同化了不少思想开放的有识之士,其中有可称为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并精研医学的方以智(1611~1671年)。方为安微桐城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至检讨,33岁时(1644年)清朝建立,明朝覆灭。他羞作亡国奴而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与世隔绝,法名弘智,人称药地和尚。他的著作很多,现在我们可以读到的还有8部。其中《物理小识》12卷,内容以人身、医学、饮食等为主。康熙十年(1671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急病卒于途中。
他强调“寓通几(指哲学)于质测(指实验科学)”,反对神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认为中医远不及西医,因之极力主张借助西洋医学的“质测”来促进中医的发展。这种思想完全可在《物理小识》中折射出来。
方以智在胚胎学方面,有过“始先鼻与命门,为小环,渐长而成任督之环”(见《物理小识•人身类》)的认识。
会厌虽然在《灵枢•忧恚无言论》中早就提到过,但始终没人知道它的实际情况。现方以智介绍谓:“口二窍,前曰喉肺窍也。会厌司开以言,司闭以智,则言之有据……”谓:“咽,食管也。胃脘为贲门,入胃,从幽门循小肠阑门,接大肠及直肠,出魄门。以六腑实而不满也(同上)。”
对脑的认识,也从朦胧迷糊的“奇恒之腑”中揭开它的神秘,谓“脑为贵,而余待命矣……人之智愚,系脑之清浊”(见《物理之识•身内之贵之说》)。“脑之皮分内外层,内柔而外坚,既以保存身气,又以肇如诸筋,筋自脑出……导气于五官,或令之动,或令之觉”(见《物理小识•人身类》)。他介绍脑在生理方面,是为人身最重要的器官(为贵),人身所有组织器官都要接受它发出的号令(余待命),不论意识形态方面(觉)、动作方面(动)都受脑的指挥。而且还能决定人的聪明与愚鲁。解剖方面,指出脑的组织,并介绍了脊髓与神经(筋),指挥着(导气)全身活动与感觉。
对心的认识,“心以呼吸,进新气,退旧气”(见《物理小识•血养筋连》)。心与血,“故血者资养之料也。血以脉行,脉有总曰络……从心出者,亦有二大络,一下一上,分细周身”(同上)。心房与心室,“由有络(血)入心,先入右窍,次移左窍”(见《物理小识•身内三资之论》)。
肌肉方面,“论肉,其数六百界有奇,其形长短、宽狭、厚薄、圆扁、圭角、浑异其势。各上下相拼,或顺或斜,或横或异,此皆各有本用而顺本身多异之功。是其总向也”(见《物理小识•人身类》)。以上虽然是西医的,但与此同时,方以智必用中医学说相互参证,予以沟通。因方以智精通医学,所以他的配合互参也好、解释疏注也好,即使是自己主观的定论,也都入情合理,使人心服。加之方氏既非职业中医、更非西医,汇通中西医学的初衷,也是借鉴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目的是促进中医的发展及提高。
但引以为憾的是,方以智没有临床经验,即无法实践。而且书名《物理小识》,一无医药气息,连医药界人士也不知道有斯人、有斯书。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中途遁世逃俗,有始而无终。这样的优秀医书,高级精品著作,丹波元胤《医籍考》也没有搜入而使之漏载。所以第二次中西医结合以夭折而告终。?
第三次结合(1840~1949年)?
输入中国的外来医学,最早为印度,继之为阿拉伯,最后以欧美为主的西医。西洋医学自明
代开始就悄悄地打入了中原大地。因为清代是紧闭国门,而且一般民族性是保守的,虽然几个知识分子知道一些国际情况,但为数极少,因之,西医的影响表面上并不明显。自鸦片战争(1840~1842年)以后,中国紧闭的大门被打得粉碎,连门闩都掌握在洋人手里。于是凡姓“洋”的东西,一涌而入,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西洋医学当然也侵占了医学的空间。在1842年10月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即《虎门条约》后,就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外国医院。?
1844年在厦门、宁波、上海,相继建立了外国医院。除治疗疾病以外,还承担着培养第二代西医。对象当然以中国人为主。1856年,西医关韬(\?~1874年)出任军医。从此军医逐渐地更换为西医。根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军医为南朝(420~589年)•宋(420~470年)时的刘涓子,外科名著《鬼遗方》作者。他为宋武帝刘裕堂侄,从宋武帝北征,随军治病医伤多年。1857年,西医黄宽(\?~1878年),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毕业,回国行医。1859年,在长江流域有外国医生28人,其助手、学徒及中国人西医尚未列入其内。1862年至1870年,北京、烟台、汕头、镇江、汉口、台湾、梧州、虎门、宜昌、杭州等地,继厦门、宁波、上海之后,也都成立了外国医院。其中16家为教会医院。1872年,第一家中西医综合医院“华东医院”在香港建立。分为中西两部,任病人自由选择。1879年,广州博济医院,录取两名女生,开学校男女同读的先河。凭这一消息,可以知道西医学校早已开办了多时,而且不止一地。1885年,我国第一位留学女西医师金韵梅,毕业于美国纽约女子医学校,学成归国。1889年,全国已有教会医院60个。
这样在很短时期内,西医西药攻势凶猛,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中医队伍里有识之士,不能不想到奋发图强,是否吸收一些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
同时凡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物,“对比”也影随形来。西医的长处日渐暴露,使一般人尤其是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分子,逐渐产生了西医强于中医的看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治法。且看清廷大吏洋务派领袖李鸿章(1823~1901年)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烟台出版的美医洪士提反《万国药方》中所作的序,谓:“(中医)以意进逻,病机凭虚构象,非实测而得其真也。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藏真腑俞,悉由考验,汤液酒醛,更极精翔……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于医学,岂曰小补。”李鸿章此文,用现代语解释就是“中医认识疾病,是靠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病理的分析,都是凭空虚构。都不是从实验中得来的真实情况。西医有专职的领导和学校正式培养。就是五脏六腑甚至经络俞穴,都是从实践验证得来。即使药物,更极精良……学者能合中西医两者学说,合一贯通,可以达到最精品的医学,谁说是小事”。
在此期间的中医,都自发性地做了结合工作。他们怎样做,我们无法见到,但留下的墨迹,可作为证据。如道光二十五年(1895年),郑光祖的第一部中西结合著作《一斑录》面世。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番山郑官应编辑的《中外卫生要旨》出版,计4卷。5年后,又出《续集》1卷。光绪十八年(1892年),朱沛文的《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出版。同年,唐容川(1863~1918年)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出版。他在自序中谓:“及今泰西各国,通于中土,不但机器矜能,即于医学亦诋中国为非。”言外之音,在憾恨之下,反映出愤愤难平之势。接下去又谓:“自顾一手一足,毫不能扶持……录其要义,兼中西之说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冀五大洲万国之民,咸无夭折。”更替当时奋发图强的同道们,说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心里话。?
宣统二年(1910年)张锡纯(1860~1933年)第1期《医学衷中参西录》梓行,历时24年到1934
年共出了7期。?
许多人认为唐、张两氏为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这就错了。他两人仅仅是当时著作最多而
最惹人耳目的人而已。而且比《一斑录》还晚近乎半个世纪。?
这样没有领导、没有组织、各自孤军作战的结合工作,一直到解放前夕,除了留下《中西汇通》、《医学衷中参西录》两部名著外,一无所获。?
第四次结合(1955年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一年,也就是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确定“面向工农兵,预
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原则和四个决定。中医从此抬起了头,间接地为今后中西医学结合奠定了基础。?
1951年全国各地改造接生婆56?925人。虽然那时根本没有中西医结合的口号,但已奏响了前奏曲。同年刘少奇副主席批示在全国各大军区考选42名调干生送到北京。他们都是各地开业的高水平中医师。先在北京大学补习数、理、化。翌年与当年高中毕业考进大学录取者,同在北京医学院接受5年正规教育。与此同时,又开办“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生源也来之于各省市县,层层落实到“医务工作者协会”,推选开业的较高水平中青年中医,脱产进修学习。?
可是这两个学习单位都成了把中医改造为西医的工厂。毛泽东主席发觉之后,并强调提出“
西医学习中医”。并把这个方式方法作为错误路线来批判。因主其事者为卫生部王斌部长,故称这个错误路线为“王斌路线”。王斌原为华北区卫生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卫生部长,他的路线完全是余云岫(1879~1954年)消灭中医路线的还魂。1954年,王斌路线被批臭批倒之际,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这样的话:“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和排斥”、“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习西医。”?
1955年,北京首届“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在开学典礼上传达了毛主席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党和政府的英明,就显示在这一个战略上。因为搞中西医结合,一如植物无性繁殖的嫁接,一定先要储备好优良的亲本,一个西医若不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学说(知识),是无法承担这个工作的。没有高水平的中医,也无法进行这个工作。只有父本母本双方旗鼓相当,才能结合出更优良的第二代。“齐大”尚且“非偶”,更遑论有父本而无母本,或有母本而无父本,这样的结合难道不是开玩笑做游戏么?? 1958年,卫生部颁发“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通知。这是继第一步西医学习中医之后迈出的第二步。因为单单有高水平西医这方面的优良亲本,没有高水平中医配合这个优良亲本,结合工作也不会成功。现在把两个亲本,都予以提高,为以后打下丰收的基础。党和政府希望我们结合成功,作出了许多精密的策划,我们没有使党和政府失望。?
同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对卫生部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总结报告的批示,明确指出“中国医
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对有人搞西医化打的预防针,以防王斌路线再度出现。?
1959年,卫生部召开西医专家座谈会,以光辉成就来欢庆建国10周年。?
同年,经统计全国已有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30个,人数2 000多人。1960年卫生部召开西医
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1964年西医离职通过学习班学习中医,已毕业者2 400多人。中西医结合工作,在西医方面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197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召开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周总理先
后4次接见会议领导小组人员。伟大的中西医结合具体工作,由此正式揭幕。深感不幸的是,拨正方向的毛主席和亲自领导我们的周总理,眼见我们工作仅7年之久,即离开了我们。
今年为建国50周年大庆,中西医结合工作筹备和前期工作15年,正式工作30年,弹指之间45
个春秋流逝而去。工作是顺利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不能告慰毛主席和周总理了。?
结语(临鉴立影)?
古人把历史称为“鉴”,鉴即镜子。我们凭了镜子可以看到难以看到的东西,故《盛世危言
•西学》谓之“临鉴立影”。也就是借助于古人的得失成败来指导我们走成功之道而远避失败之途。所以过去4次中西医结合工作,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导。
现在客观地评价一下以上4次的得失。?
第一次是成功的。中医在唐代掀起一个中兴高潮,正是外来医学的新鲜血液,灌输到我们古老的中医肌体里。原因是孙思邈立定脚跟在中医这块土地上不动摇,取用“用夏变夷”的手法吸收外来医学。?
第二次是失败的。理由很简单,主因有三:其一,孤军作战,没有群众基础;其二,本身不是临床者,脱离了实际;其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持之以恒,中途当逃兵。?
第三次,既不失败,也不成功。但有两个只能使之失败而不能使之成功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了。第一,没有领导,一盘散沙。第二,既要中西医结合,但现在两个亲本中只有中医而没有西医。所以有人嘲笑这样的结合,是封建社会的“抱牌位做亲”。一方面是活生生的人,另一方面是一块木头。?
第四次,正在进行中,因之无法评议。惟现在有最好的领导,又做了15年基础工作,我想一定会有极好的成绩来向党和政府报喜的。?
至于今后怎样做\?就是以以上4次的经验为指南。但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现在西医方面的亲本,所有特点、优点全部捧上了桌面来迎接结合,而中医呢\?
摘自《干祖望医书三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50 楼] | Posted: 2006-01-21 02:03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已经作为主题贴出了,但还是再贴在这里,希望更多的人看看。
[51 楼] | Posted: 2006-01-21 02:05 顶端
从新来过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
: 1
经方币: 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6-01-21
最后登录:2006-02-0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还是每一个主题另起一新贴好,贴子太长了,看着头晕。
[52 楼] | Posted: 2006-01-21 16:09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遵命!
[53 楼] | Posted: 2006-01-22 00:26 顶端
haiwe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83
: 184
经方币: 1830 元
: 0
好评度: 183 点
注册时间:2006-02-14
最后登录:2007-02-1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看过了,没有值得一驳的。
[54 楼] | Posted: 2006-06-14 20:53 顶端
haiwe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83
: 184
经方币: 1830 元
: 0
好评度: 183 点
注册时间:2006-02-14
最后登录:2007-02-1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57楼billywang2006-06-14 22:49发表的“”:

这就要看你是什么样的水平啦。


一两句无聊的话,不过是刘力红的娄啰儿在那里起哄。若能写出思钥女士10分之一的水平,别人也有点话说。博士被打下了水,几个乏喽罗在岸上狂吠几声,也算可怜之极了。

[55 楼] | Posted: 2006-06-15 06:30 顶端
<<  1   2  >>  Pages: ( 2/2 total )

经方沙龙论坛 -> 中西汇通争鸣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26730(s) query 5, Time now is:11-26 18:40,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