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社区服务
银行
朋友圈
经方沙龙论坛
->
中西汇通争鸣区
->
[转贴]论疗效不足侍
XML
RSS 2.0
WAP
<<
1
2
>>
Pages: ( 1/2 total )
-->
本页主题:
[转贴]论疗效不足侍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转贴]论疗效不足侍
海威按:赵洪钧嘱我把此贴贴在这里,请批评.
比较热病学史之反思
——疗效不足恃
赵洪钧
按:这篇反思是为了让读者理解预防的重要性。内容限于热性病或狭义地说——传染病预防,大概更容易被非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特别是有关中医同道接受。显然,所谓当代预防医学,远远不止热性病预防。不过,笔者相信,理解本文对理解现代预防医学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此文写于17年前,当时也不是什么新见解,现在看来更是有些陈旧。谨附于此,供参考。
数十年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大敌是热病。近三四十年来,热病逐渐让位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热病致死仍仅次于上述疾病)。这种变化已是常识。然而,笔者仍为现代社会战胜热病的速度震惊。
近几年来,多做教学,少做临床工作。课堂上问新生对热病的感性知识,竟发现曾患疟疾者百无一二,曾患痢疾者百无四五。反思笔者的同龄人,不敢说多数人得过这两种病,但多数人不必学医便能粗述其症状是无疑的(塞外人或不知疟疾)。回忆笔者初作医生时,同事们年年为此付出大量劳动,高发季节,常有药品供不应求。十年变化,面目全非,岂不发人深省。
然而,笔者也生不逢时,没见过鼠疫、霍乱、天花、黑热病、黄热病、白喉、性病等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烈性传染病。这些病应为长我20岁的同道所熟知。由此以往,再过二十年,我们进入二十世纪初,又是什么景象呢?我本人的知识构成届时还会适应吗?目前的在校生到那时适值壮年,当前的教育应该为他们的未来作些什么准备呢?未来学家们对这些问题已有许多较一致的看法。笔者相信,对未来20—30年的预测大体是可靠的。医学史家往往瞻前顾后,我们再来看过去。
中国古代医家最著名者,以热病专家为多,如张仲景、刘完素、吴有性、叶天士等。直至近代,最有成就的中医仍以善治热病成名。如张锡纯善用石膏治寒温,恽铁樵用麻杏石甘汤治腥红热,均为人熟知。那时,中医最足以以己之长与西医抗辩者,即讥西医治热病效果不佳。拙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载有陆渊雷批评西医对传染病重诊断而疗效不佳的文字,可供参考,兹不再录。时贤或以其文不雅训,批评拙作不宜编入。但我至今不悔,因为从中确可看出中西医论争的学术根源。当今医界名家不见得人人明白个中真谛。
陆氏的文章发表于1929年,四十年后,笔者开始治病。临床十年,常苦于与热病纠缠。疟、痢之外,时有流行的病种为麻疹、流脑、乙脑、小儿麻痹、腥红热等。每至高峰,人心恐慌,卫生部门紧张。尽管西医特效疗法已大大丰富,死亡者亦常有。其时在基层处理这些问题以西医为主,而中西兼用。从患者利益出发,并无门户之见。此事应从1954年说起。
195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以中医为主治疗乙脑取得突破,是解放后发掘中医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此后迅速推广至全国。至笔者治病时,早已成为常规。更推而广之,其它热病亦多中西结合治疗。然而,至笔者脱离临床时,乙脑已少见。时隔八年,据最近统计,绝大多数传染病发病率均大幅度率下降,尤以乙脑,小儿麻痹为明显。以河北省为例,1985年全省报告乙脑263例,小儿麻痹13例,其中只有乙脑病死亡23例。笔者相信,十年之内,乙脑和小儿麻痹将基本绝迹。
二十年前,笔者在南方学医,知道南方有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少见于北方。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钩虫病、丝虫病等即是。黄癣在某些局部之多见亦令人忧虑。今不在南方看病又十余年,已无感性知识。查看《中国卫生年鉴》可知,这些病亦可望在十数年内基本消灭。
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传染病院或传染病科的患者即以痢疾,肝炎最多,国内大体相同。二者之中,又以肝炎为主。这两种病均有很古老的历史。唯肝炎病被西医认出,是较晚近的事。笔者欣喜地发现,肝炎极可能早于痢疾被消灭。痢疾在我国基本消灭也不是很遥远的事了。不仅上述疾病可于近期消灭,笔者相信,所有传统上认为属传染病者,均可望于2000年左右被基本消灭,而渐渐在医家和世人心目中淡漠。再研究它们主要是医学史家的事情了。
不过,传染病不等于全部热病,即使传染病也有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灭或出现新病种。(浅见以为中医可能在艾滋病的治疗上有所贡献。)目前,处理热病仍是临床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只不过不像数十年前那样治不胜治,防不胜防,或束手无策了,更不会造成很多人短期死亡了。今日在基层作保健工作的同道们处理最多的病种是感冒。这是当代最重要的,也是人类最难征服的热病。感冒在1919年前曾有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当时对其并发症特效疗法尚少,曾夺去大批人的生命。1950-1970年又有过数次大流行,因处理并发症手段改进,死亡率已很低。近年来,虽然感冒局部小流行无处无年不见,而一般预后很好,只是仍需大量消耗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
据说相当张仲景写《伤寒论》的前后百年间,不仅中国出现过“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的惨象,那时的大疫亦曾横扫亚、欧、非三大洲,导致西罗马帝国衰亡。此后,中外文献均常见大疫。古时,战乱、灾荒之后必有大疫是理所当然的。与战乱、灾荒无关的大疫亦动辄死亡上万或至数十万,此种例子举不胜举。
今后,人类也许再也不会目睹大疫之后,赤地千里,横尸百万、城廓空虚,田园荒芜的景象了。当代人类平均寿命普遍提高主要归功于热病学进步。
若问,热病学如此造福人类的原因何在?今敢断言,并非由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任何特效疗法的发明与推广,均不可能阻止热病流行,更不能使之消灭。欲消灭某种热病,必先有特效预防手段的发明,而后实行社会化的预防。推而广之,这一结论亦适于一切流行病。当然,某些特效疗法本身,亦可兼做预防手段,不赘述。
欲说明这一结论,不必证以世界医学史,中医热病学史即足为据。
先举疟疾为例。
自《内经》时代,中医对其症状观察已甚详(几不亚于当代普通医生的经验),发明较可靠的疗法不晚于汉末。然而,此病始终为中国大害,故综合性方书无不视为大病而专章论述。金人张子和《儒门事亲》说:“余亲见泰和六年丙寅(公元1206年)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军回,是岁瘴疬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憹,十死八九……次岁疟病大作,侯王官吏,上下皆病,轻者旬月,甚者弥年。”古人每谪守云贵或用兵于西南,必先顾虑疟疾伤人,不仅金代为然。无论伤寒学家、温病学家均重视此病,而终于治不胜治。至解放初,此病仍在20余省、市、自治区流行。一般年份,估计发病5千万人。因预防不力,七十年代初,黄淮平原和江汉平原仍发生大面积暴发流行。1973年,苏、鲁、鄂、豫、皖五省发病1,298万人。目前,此五省发病人数约占全国发病总数的80%,以往流行猖獗的云贵两广等省,因预防有力,反近消灭。我们对消灭此病大可乐观。
中医对霍乱的诊断和治疗定型亦大体与疟疾同时。古时未能严格区分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霍乱。然而,诸方书论霍乱重视的仍是西医所称霍乱。近人考定真霍乱自1820年传入中国,并引此后数年各地流行资料为据,其实并不完全可靠。《外台秘要》辑霍乱特重“转筋”,云“凡转筋能杀人,起死之法,无过于灸”。应承认那时已有真霍乱(西医所谓古典型霍乱)。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记元人围攻大梁(今开封)半月,因疫病作而解围,后百日内城内大疫病死约百万人。李氏视为内伤,出于门户之见。近有学者指为鼠疫或真霍乱,而受攻击。(当时是否鼠疫或霍乱可进一步考证,然攻击者意不在此。)笔者以为,中国有记载的鼠疫或霍乱为害之残暴莫如此时。
1901年北京霍乱流行,中医治疗效果远较西医为好,因而为西人重视。然此后,仍不时流行。1932年不全统计,城市流行三百多处,患者近十万,死亡三万余。解放后,古典霍乱已绝迹,副霍乱偶在局部流行,然其病甚轻,已不构成威胁。霍乱之消灭亦归功于预防。
鼠疫或系域外传入(近代国外医界认为鼠疫中心在中国)。读者多知道师道南“鼠死行”及《俞曲园笔记》所载史实。当时,“人死如坼堵,”“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至1911年鼠疫传入东北,当时哈尔滨居民二万,死亡六千。张锡纯论鼠疫,谓《千金方》之“恶核病”似为鼠疫,恐更近恙虫病等(鼠疫常见三型,仅见一型,故不可靠)。近代中医或有治愈腺鼠疫者,治愈肺鼠疫者则未闻。此病未及中医细研治法(有专书)即已获得良好预防效果。解放后基本绝迹,笔者未曾见此病,我国至今仍列其为法定传染病之首,防范不怠。
猩红热,中医称喉痧,有专书。此病不若鼠疫、霍乱可怕。然1902年上海流行时,死亡1500人。其病死率不如白喉高,但发病率特高。因此,自天花控制后,它成为儿科病中第一大病。近代名医张锡纯、恽铁樵均善治此病,然恽氏最聪慧之爱子竟死于此病。笔者专业临证时,此病仍常见,经验所及,无治死者。后渐少见,近年疫情报告愈少。
即便中医泛称之伤寒,并未因《伤寒论》出而匿迹。《外台秘要》之印行,即因宋皇佑间“南方州军,连年疾疫、瘴疠,其尤甚处,一州有死十余万人。”张元素主“古方不宜治今病”,张子和教人“莫滞仲景纸上语”都说明其疗效并不满意。温病学家出,竟说遇百温病方有一伤寒、遇百伤寒方有一阴证。然则,温病学派之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学而不精者不必举,即其制法人,如叶天士据舌诊有死证十余条,吴塘综温病死法五大端。其时,常医治温病重证亦约半死半生。自清初至近代,温病学家辈出之地莫如吴县、武进。杭嘉湖一带温病名医随处皆是,然其病温而死者,不比它处少,大疫之兴或比别处多。明乎此,即知治疗不足恃。
然而,医界至今多执迷不悟。善讲《伤寒论》即博得一代盛名。考研究生死背桂枝、麻黄加减、温病初起辨证。考其实际,恒终岁不一用麻黄汤,银翘、桑菊,轻描淡写,顺手拈来,用甚滥、效稀见。陷胸、通脉、复脉法或成屠龙之技,用承气、白虎法亦每临证胆寒。中医热病学面临危机,不言而喻。
说到这里,人们自然会问:中医自《内经》时代便力主“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什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体系无力承担近代热病预防任务?
欲回答这一问题,几乎要说到中医体系的全部缺点。本书重在临床,不做纯基础理论探讨。以下仍结合临床常识说明问题的症结。
十年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地球上消灭了天花。那是到那时为止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最伟大的成就。众所周知,预防天花的手段源于中国。但是,人痘术若只限在中医体系内发展,最终仍不足以消灭天花。这不仅由于人痘术的经验性和技术上的缺陷,还由于中医理论框架不可能使这种经验技术得到严密的理论说明。无论是早期的热毒说,还是后期的胎毒说,均不足以启发建立现代免疫概念。人痘术在温病学盛行的时代流行了数百年,大医学家多不予重视,即由于中医体系吸收、消化、提高经验性技术的能力不足。倒是康熙皇帝的直觉更有远见。
一旦经验性技术需要借助于微观世界的知识时,中医热病体系的缺点就十分突出。人痘术最初改造为牛痘术时,仍是经验性的。然而,西方医学提供了在微观世界揭示其秘密的环境条件。上世纪末,一旦微生物病因学建立,这一秘密便迅速大白于天下。微生物病因学建立之神速(免疫学随之产生),并非西方医学自身的突变。此前与医学无直接关系的微生物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现微生物致病和建立免疫概念都已经由其它学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到了瓜熟蒂落或一点即透的程度。
现代免疫实践是社会化的,然而,其理论和技术核心仍然是对免疫现象的微观认识。中医理论没有经过这一阶段,而且至今仍有排斥认识微世界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近百年来西医连续取得各种自动免疫,被动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突破,取得良好效果(预防破伤风、白喉、百日咳、狂犬病、伤寒、炭疽、小儿麻痹、乙脑、麻疹、肝炎等疾病的生物制品均系近百年的成就),而中医仍只能集中力量发掘疗法,实际上,不少疗法日益难找到病人。
消灭或控制热病(或狭义些说——传染病)并非全靠免疫。血吸虫病的预防也许是最复杂、最典型的另一套办法。疫源地调查,中间宿主杀灭,终宿主(现症病人和动物)处理,控制人畜接触疫源水等等,均很难作好,需动员全社会努力。但是,在不了解血吸虫生活史时,根本不会想到上述措施。血吸虫病是我国最古老的病种之一,也是为害最烈的传染病之一。有人说甲骨文里就有指此病的字,但中医理论不可能认识它。此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与伤寒、温病、痢、溪毒、骨蒸、疟母、黄病、疸病、蛊胀等相混。没有从宏观到微观连续细致观察,不可能将如此复杂的各种临床表现都归结到同一病因去。华佗无奈小虫何,是因为他不可能认识这种小虫。
预防其它有中间宿主或通过病媒昆虫传染的疾病,和预防血吸虫病大致类似。总之,要想多方面切断传染环节,必须对传染过程有本质的认识。这在西医也是很晚近的事。比如1883年才知道蚊子传染疟疾,对肝炎病毒的详细研究不过是近20余年的事。
医学史家不应该忽视我们的祖先对传染和免疫的某些认识。现行温病学教材总论中,几乎搜集了古文献中全部有关记述。不过,笔者认为,倘无现代医学对比,温病学家至今仍然认识不到这些零星记载的实质意义。古代热病理论,没有比吴又可的戾气说更足的启发医家研究微观世界,寻找防疫手段的了。然而,吴氏之后,由于传统理论的严重惰性,不仅未向这一方向迈进,反而形成了比伤寒学说更接近《内经》体系的温病理论,吴有性之后的温病学家远无张仲景那种冲破旧说的胆识。
1850年左右,西医作为一个体系传入中国时,还没微生物病因说,治热病效不佳,其它临床效果也很不能令人满意,卫生防疫理论尚未形成,故中医对这一体系长时期持怀疑态度,或漠然置之,高枕无忧。再后,则以为可平起坐,互通长短,求其汇通而已。更后则日感危机,但求自保。时至今日,我们倘仍只习惯于向后学数家珍,那么,一两代人之后,这些家珍大都成为历史陈迹,被社会实际需要淘汰。那时,岂不愧对历代先贤。
医学的社会职能是卫生——保命,需知,社会成员为保命最讲实用,他们不会像某些时贤那样,宁死不用别家更保险的办法。其实,就是那些讳言己短的人,又有几个能将自己的“观点”施之于自身及家人呢!生当今日,实在没有必要画地为牢,走自我限制之路了。当今为人师长者尤不可对此闭目塞听。教育主要不是培养善治某一证的“专家”,而是培养全社会需要的通才。考虑到学术发展的连续性,教育必须从长计议,面向未来,使学生所学知识在较长时间内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即使需要更新知识,亦为他们日后更新知识打下基础。凡为师长,不可因自己曾治愈几个疑难病,即认为传授给弟子便足以供他们受用无穷,教热病尤其如此。当代对付热病从治疗到预防都是社会化的,发展极快。数十年前的病案,多已过时,近年病案,也仅反映特殊现象。经典加个案的教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无论为人类计,为国家民族计,为医学学术计,为个人专业计,振兴之道只有顺乎科学之潮流,适应民众之需求,方为万全。
笔者比较热病学史,反思如上。自觉均属常识,羞与专家言,读者若以为用意可取,则幸甚。
[楼 主]
|
Posted:
2005-12-05 19:43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凡事有度有限.又所谓"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挨打".看看暴富\蛮横\自我感觉良好而又确实令人羡慕的美国,推行了那么多年的所谓的美式"民主",看来是比较成功的,可伊拉克战争给他们什么教训?更深的苦果还在后面.每年10万x100年,和一次性1000万,结果是同是异?
[1 楼]
|
Posted:
2006-01-03 10:47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其实事实是明摆着的,此病方罢,彼病登场.更何况现代最可怕和严重的是道德与伦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身体健康了,心理就健康吗?不用看<庄子>,现实就可以看清楚.治身不能治心,与人类社会有何益?
说白了,不是疗效不足侍,而是聪明不足侍!
[2 楼]
|
Posted:
2006-01-03 20:51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赵洪钧欢迎批评。找的就是可恃的东西。
[3 楼]
|
Posted:
2006-01-03 21:31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都认为猴子很聪明吧,可是科学家做了近三十年的试验,猴子终其一生,也不认识镜子里面的“猴子”是什么,至死还是对着镜子龇牙列齿、怒目相向、猴爪相加。而看似笨拙的猩猩只要四十分钟就认识镜子里面的自己。
其实,心理病也还能够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更加严重的是偏见、邪见、妄见、断灭见等心志问题,恐怕无论是西医的什么奋乃静,还是中医的巴椒、金汁,都无所用矣!
我们不能怪猴子,它毕竟不是猩猩,连起码的自我认识也没有,更加不是人。不过,人们还是很喜欢猴子,又称道猴子的聪明!常常以此喻人。可笑吗?!不可笑?!
[4 楼]
|
Posted:
2006-01-05 20:12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针刺所致气胸的抢救
我曾经多次抢救针刺所致的气胸。关于气胸的解剖、生理、病理和抢救要点不算复杂,但见过不少科班出身的人对此竟然缺乏常识,所以试作由浅入深而且比较生动地介绍。
为了给读者一点感性知识,首先介绍我年轻时抢救的一例此种气胸。
大约1973年7月,一天上午刚查完房,很忙。突然见几位远亲慌慌张张来请出诊。简单问了一下,得知患者在针刺治疗中突然病危,想到可能是针刺导致气胸,立即请人代班,带着氧气和大注射器乘车(自行车也!当时没有120,病人轻易不住院)前往。刚进村就见胡同里有很多人在交头接耳,进入病家,见院子里人更多,显然是在准备丧事。进屋之后见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昏迷。略作检查,发现果然是气胸。当即一面给氧,一面抽气,患者迅速清醒。大约2小时后,情况平稳,于是嘱咐注意事项返回医院上班。
病史是在抢救的同时不断询问的。情况大体如下:
患者,男,61岁,有10多年的慢性咳嗽气短,冬季尤重。近日因为姑娘住的邻村来了一位针法“名医”,于昨天前去就诊。施针大约20分钟,即突然严重呼吸困难,迅速半昏迷。家属见其病危,赶快抬回家。请来村医和乡医均告束手,才去请我。
以上是我离开病家之前了解的。
事后得知,情况颇离奇。原来病家见患者昏迷且呼吸欲停,半夜里就穿上了殓服,而且上灵床烧纸举哀一次。不料直到天明气仍不断。再三犹豫才去请我。请我的初衷,主要不是认为可以治好,应该是勉尽人事免免后悔的。
此案一时传为远近新闻。患者又活了5、6年。
总之,要知道针刺有严格的禁忌。违规操作,不但可以出现上述危急情况,还可以造成猝死。这都是《内经》明确论述过的。扁鹊说;针不能起死人;王涛说:针可以杀生人。(均见于《灵枢•玉版第六十》)这里把《内经》关于针刺禁忌最重要的一篇全文录下。从中不但能了解古人对针刺意外的忠实记载,也足以说明那些总想把经脉学说神秘化的人是在痴人说梦。
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歧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膏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暗。制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利大渴人,无刺大惊人。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滚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明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利阴股下三寸内陌,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优,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踹肠内陷,为肿。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我不想逐句解释经文。但想指出,自第三段始,文中没有一个字是臆说,而且不知道是经过多少人的亲身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文中有三处提到气胸。即:“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腋下肋间内陷,令人咳。”
为什么针刺会导致气胸呢?见下文。这里先说一下我学习针刺的经过。
我不是针灸专家,但是自大学三年级开始就开始针刺治病。年轻时,曾经在针刺麻醉下做过大手术,至今还常常使用针刺。
我不是中医世家出身,也不是西医世家出身,考上的大学是原第七军医大学,是要学西医的。不过我想,中西医都是治病的,多学一种总比少学一种好。亲友和家里恰好有几本中医书,就带着入学了。后来才知道所带的《伤寒论》还是经典。自学经典是很困难的,于是也买过《中医入门》(似乎是秦伯未写的)和《针灸入门》自学。没有人教,更没有人带实习,怎样学针灸呢?我就在自己身上练习。凡是自己能够摸到的地方(穴位)——包括少商、人中这种很痛的穴位,我都反复自己体会过针感。但是有一点我清楚:可能刺穿肺脏的胸部我是很慎重的。因为我学了大体解剖,明白为什么可以“腹肢深如井”,而“腰背薄如饼”。就这样,大学三年级我就开始针灸治病了——当然只能偶尔一试。年轻时的功夫没有白下,后来——包括在国外行医时——常听人称赞说:他的针法那么"溜"!(迅捷、轻巧、从容之意)其实,我自己知道不能算是系统学过针灸,不敢自称是针灸行家。令人难解的是,我抢救过的针刺气胸病人,有差不多半数是中医学院出身的大夫造成的。
什么是气胸呢?
正如字面所说,气胸指空气进入胸膜腔——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简称胸腔。胸腔里只有少量滑润液体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摩擦。
正常胸腔里没有空气,空气对胸腔来说是异物。突然进入胸腔的空气很少,也会出现严重反应——剧烈咳嗽且呼吸困难。如果空气不再进入,少量的空气会被胸膜渐渐吸收而病愈。因此,轻症气胸不需要其他紧急处理,只要求迅速祛除导致气胸的原因,比如立即拔除胸部的针。
针刺什么地方最容易导致气胸呢?
请读者先仔细读一下上面的经文。简言之,凡是容易刺中肺的地方就容易导致气胸。古人说的那三处,胸壁都比较薄,稍微一“陷”就容易中肺。按今天的解剖知识说,胸背部远离中线处都容易刺中肺。如果刺得很深,胸背部都可以造成气胸。有意详细了解者,请自己复习解剖书。
为什么会出现气胸呢?这要从呼吸生理讲起。
维持正常呼吸的条件是:1、呼吸道通畅;2、呼吸肌运动正常;3、胸膜腔正常;4、肺泡功能正常。呼吸中枢的调控作用当然更重要,因为与气胸关系不大,从略。
正常呼吸——特别是吸气,必须依靠呼吸肌运动。这时肋骨上举,膈肌下降,胸腔呈负压,因而肺泡也呈负压,与呼吸道相通的空气压力比肺泡内大,于是空气被“压”入肺。因此,所谓“吸”气,实际上是“压”进去的。可见正常负压的重要性。
气胸就是吸气时负压变小甚或没有负压而严重影响呼吸。
气胸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针刺气胸属于外伤性。
外伤性气胸又有胸壁受伤和肺脏受伤两种。胸壁受伤导致气胸就是因为胸壁“透气儿”了。肺脏受伤则是脏层胸膜受伤较重,吸气时负压导致空气从肺脏进入胸腔。总之,外伤性气胸都是因为外伤使不该透气的地方“透气儿”了。
自发性气胸也是不该透气的地方“透气儿”了,主要由于肺部旧有的疾病所致,因为与针刺无关,从略。
至此,为什么会出现气胸应该很清楚了。
一旦出现气胸,吸气时胸腔的负压变小,于是发生呼吸困难。可想而知,胸腔内空气多到一定程度就完全吸不进气去,结果呼吸停止。
气胸又分为张力性和非张力性两种。前者一般都是肺脏受伤所致。针刺不当,既可造成张力性气胸,也可以造成非张力性气胸。前者更危险。
张力性气胸主要是由于肺脏受伤。比如刺穿壁层胸膜再穿入肺,在肺的表层造成瓣膜样破损。呼气时,瓣膜关闭,胸腔的气体不能排出。吸气时,瓣膜开放,空气进入胸腔。胸腔内的空气只进不出,压力越来越大,就叫张力性气胸。
严格说来,针刺导致的气胸开始都是张力性的。不过,多数情况下,瓣膜样破损较小,胸腔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肺脏被压缩,瓣膜关闭,胸腔压力不再继续增大,就又变成非张力气胸。
与针刺气胸有关的解剖生理病理基本上说完了。如何抢救可想而知。
严重的气胸都要尽快把胸腔里的空气尽快放出来,一般是抽出来。由于气体总是积聚在高处。抽气时让患者坐位或半坐位(不如坐位好),取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用较大的针头(8号最常用,7号也可以,最好连带几厘米方便与针管连接的橡皮管,医院里备有专用的)刺入,直到抽出气体。气体太多时,一般不能一次抽完。实际上不可能抽净,这里是说不要一次抽取太多——不要超过600ml。很快一次大量抽出,可以出现膈肌摆动(含义从略),也有危险。
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个病例,在我去看时已经是非张力气胸,否则早就死了。
下面介绍一例针刺所致张力性气胸。
此案大约是1975年春天的事。患者和作针刺的人都是医院的邻居,但记不清姓名了。患者是一位中年妇女,施针者是一位业余针师。因为紧邻医院,出现事故后住院抢救是及时的。已经抽气数次,只能暂时好转,稍后仍然危重——严重呼吸困难。主管医生提出让病家转院,这时病家找到我。我看病情还不到非开胸手术修补不可的地步,而且患者患有较重的慢性气管炎(因此而针刺治疗)。这样的患者开胸危险也很大,于是试用放气的办法。具体措施都是书上有的。就是在第二肋间刺入一个8号或9号针头,但不是抽气。针头接针管处捆扎一个通气的安全套,它起瓣膜的作用。患者吸气时,安全套的橡皮膜关闭针末端的孔(接针管处),外界空气不能从针孔进去。呼气时,橡皮膜开启针孔,胸腔内的空气可以排出来。就这样,患者不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约5天后,拔除放气针,病情稳定,出院了。
抢救很严重的张力性气胸,有时先只穿进一个大针头放气——即急救当中的急救法。这时胸腔与外界相通,里面的压力大于外界,气体自己就会出来。进一步处理是专科问题,从略。
[5 楼]
|
Posted:
2006-01-06 01:29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旧帖再贴一次。
那位能说明,贴子中的经文完全不必结合西医就真的懂,
学针灸不必学解剖。
发生气胸不必按西医理论抢救。
那么,我赞成中医学院立即砍去解剖课
或者另创中医解剖学。
近日看了看《洗冤集录》对针灸致死,要判杖刑,今天没有肉刑,真是事故,判得恐怕还要重。
好了!鄙人关于此类问题的见解说完了而且说了许多次,正反两面都说了。
除非有人点名问,今后不再说。
[6 楼]
|
Posted:
2006-01-06 01:32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医学不是政治,也不是哲学。不可以空谈,不可以逞口舌之利。
如果说,个人的疗效不足恃,整个中医的疗效在某一时期是足恃的。
如果永远足恃,自然最好。
事实却非如此。
对实用科学,社会要求的就是实效。
争别的都没有用。
拿出你的真本事来,什么都不必说。
不但可以骄在下,骄王侯,骄西医,还足以骄天下。
否则,只不过是心虚,自己不说实话,也怕别人说实话而已。
[7 楼]
|
Posted:
2006-01-06 01:43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QUOTE:
下面是引用海威于2006-01-06 01:43发表的:
医学不是政治,也不是哲学。不可以空谈,不可以逞口舌之利。
如果说,个人的疗效不足恃,整个中医的疗效在某一时期是足恃的。
如果永远足恃,自然最好。
事实却非如此。
对实用科学,社会要求的就是实效。
.......
^^^^^^^^^^^^^^^^^^^^^^^^^^^^
说句实话,海老师您别生气,您的许多观点我都同意只有这条,如果向您说的这样还学中医干什么?大家都去学西医好了,日新月异。
[8 楼]
|
Posted:
2006-01-06 07:29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看来海老指望现代医学能够一劳永逸,可是伊拉克战争给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美式民主战略以当头棒喝!
[9 楼]
|
Posted:
2006-01-06 10:05
大同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QUOTE:
下面是引用leiyuanmo于2006-01-06 10:05发表的:
看来海老指望现代医学能够一劳永逸,可是伊拉克战争给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美式民主战略以当头棒喝!
不知所云!
[10 楼]
|
Posted:
2006-01-06 22:10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不同意见完全正常。连特异功能和法轮功都有那么多人迷恋,对拙见不赞同完全不是什么意外。
但是,中医总要拿出新的理论见解和实际效果来。
途径吗,可以自行其是。
可惜,伤寒家、方剂家、中药家还有中医基本理论家,没有整理好,也没有发扬好。
历史告诉我们的就是上文所说,不能正视现实,对此我再无话可说。
诸位能把潮流逆转最好。
[11 楼]
|
Posted:
2006-01-07 01:05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但是,中医总要拿出新的理论见解和实际效果来。
途径吗,可以自行其是。
可惜,伤寒家、方剂家、中药家还有中医基本理论家,没有整理好,也没有发扬好。
倒是同意先生的说法.答案不是没有,只是说出来会吓死人,听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吧!?
[12 楼]
|
Posted:
2006-01-08 15:51
黄力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QUOTE:
下面是引用leiyuanmo于2006-01-08 15:51发表的:
倒是同意先生的说法.答案不是没有,只是说出来会吓死人,听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吧!?
想说就说吧,否则没人知道是龙、是蛇还是蚯蚓。从字里行间感觉属于“杯弓龙影”的可能最大,自以为是龙,其实啥都不是。
[13 楼]
|
Posted:
2006-01-08 19:29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鄙人没有自诩之意.而是将文章的内容作个比喻而已.不过,是什么,你现在就这么下结论还过早!
[14 楼]
|
Posted:
2006-01-08 20:24
黄力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QUOTE:
下面是引用leiyuanmo于2006-01-08 20:24发表的:
鄙人没有自诩之意.而是将文章的内容作个比喻而已.不过,是什么,你现在就这么下结论还过早!
那么,您对自己的结论为何如此自信呢?
[15 楼]
|
Posted:
2006-01-08 21:16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因为结论也让我自己惊讶!
[16 楼]
|
Posted:
2006-01-09 21:10
温小文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2
发帖:
301
:
129
经方币:
931 元
:
0
好评度:
90 点
注册时间:2005-04-26
最后登录:2007-05-23
萝卜白菜。
[ 此贴被温小文在2006-01-10 13:08重新编辑 ]
[17 楼]
|
Posted:
2006-01-09 21:38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真能吓死很多普通人,最好别说。
不过,一句或几句话就吓死人的似乎还没有过。
死刑犯听到宣判时,也几乎没有吓死的。
被威胁暗杀的人也不会被吓死。
世界末日有不少人说过,也没有吓死什么人。
果真有这样的本领,去吓吓国际恐怖组织头头本拉登吧!
这里大概没有如此神经脆弱者。
[18 楼]
|
Posted:
2006-01-10 00:47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各位老师注意,离题了!
[19 楼]
|
Posted:
2006-01-10 11:16
leiyuanmo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36
:
5
经方币:
75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7
最后登录:2007-05-22
别太扣字眼.我是想问好龙的叶公算不算此例?
当然,还有可能是如聋似瞽呢!
[20 楼]
|
Posted:
2006-01-10 12:40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近代名医论疟疾
按:近代著名中医理论家又是主张中西医汇通的临床家杨则民,在其遗著中曾讨论论恶性疟疾,目前疟疾已很少见,但杨氏对恶性疟疾的记载和见解,对我们认识一切外感病,都有好处。读者由此可以看出,大约七十年前,我国人民的卫生状况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董汉良 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论恶性疟疾:
二十八年(洪钧按:民国28年,即1939年)夏,本乡大疫,沿门阖境,几于十人而九。其最普遍流行,为疟疾症状凶恶者,如伤寒脑膜之类。时医不识,依症断病,“湿温”、“暑温”、“伤寒”、“温热”……信口乱说,因而伤生者难更仆数,实则皆疟疾之恶性者也。为免横夭,启迷妄,殆不可以不述。
恶性疟疾与普通疟疾同,惟其症候更郑重耳。其发热也,往往高热(四十度以上)不退,手足乍有冷时,而热仍高,有身热七八日不退者。当热高时,谵语昏狂,若类邪祟。然频危境而神明不乱,此其异也。若身痛如被杖,呕吐剧烈者,每为轻疟。小儿初起,有陷于昏痉者,最为恶候;老人大抵因反复发热,消耗过甚,即取死亡之转归。此外医药不误,预后无不良好,但内脏器官有破溃之病灶者,当发高热时,最易出血,预后大抵不良。
孕妇之患恶性疟疾者,十人九危,非绝产即死亡,得保母子安全者,甚非易耳。
治疗恶性疟疾,最有效者,为金鸡纳霜、扑疟母星属。然湿温型者,非清化导浊,身热全退以后,金鸡纳霜虽大量用之,亦不为效。风温型者,初起即可用之,中药不服也可。若夫孕妇患此,用奎宁丸,愈早愈好。疟久体虚,纯用补剂也可。
再论恶性疟疾
三十年新秋乍临,本县恶性疟疾,又复盛行,惟不如二十八年之猖獗耳!中医拘墟烦古之流,又复视为伤寒、为湿温,专立清化,禁用奎宁。驯至忽发忽弱,而忽弱忽似伤寒,未几即归泉壤,诚可叹也!此病本发于云贵边域之区,自抗战军兴,往返频多,互有传染,遂至于此。吾自有知识以来,本乡患疟者,大抵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三日一发,其恶寒发热出汗之经过,无不单纯。倾近五六年未竟,以恶性疟疾,占为多数。其发作不仅绝无定时,且有一日发作三四次者。其恶寒经过漫无标准,只有自觉的四肢末梢微感寒冷而已。诊疗此病,绝无其他巧妙,只在如何利用解热剂而已。余经验屡用银翘散、木贼煎、桂枝白虎汤、达原饮、青蒿鳖甲煎、白薇煎,六方随症施用,殆无不效。盖本病有汗出而热不解者,在如何热退而令汗乾。有热盛而汗不出者,在如何汗出而后热解。迨既热解身凉,即宜服用奎宁,俾不再发。若误认伤寒,以为热退可以无虞,而不知热复高涨矣!
恶性疟之于小儿为尤凶恶,其发作即高热暴腾,手足痉挛,陷于昏睡。牛黄清心丸为唯一效剂。
尚有一种疟型,身仅微热或无热,而头痛肋痛腰痛腹痛,四肢痉挛或麻痹,咳嗽浮肿,上吐下利,如前人所说寒中者。然其发作必在午前,脾脏一定肿大,且必发于四邻皆疟之环境中。此亦普通中医所不了解者,虽非恶性疟疾之比,而其痛苦殊甚,余已经验三四人(皆女人),皆用奎宁丸而收卓效。
[21 楼]
|
Posted:
2006-01-11 23:21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按:赵洪钧说:
很多天前,思钥女士问我《内经》所说虐疾是否—怎么说呢—西医所谓虐疾(因为内经自然是中医不能再问是否中医说的了)当时没有回答,以为不很重要。后来想想了想,也许真的很多人不知道——没见过。
我见过的数不清了,自己也得过——这不值得骄傲。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好,患过疟疾只好承认。
但是我确实没见过恶性疟疾。
本沙龙的朋友见过的大概很少。
所以,把前贤的东西摘一段贴在上面。
但须指出,恶性疟曾经以两广云贵最多。
[22 楼]
|
Posted:
2006-01-11 23:31
雪中梅花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7
:
55
经方币:
210 元
:
0
好评度:
37 点
注册时间:2005-11-30
最后登录:2007-05-17
内经很厉害,但看到论疟疾就感到科学进步的重要性了。
象刘力红说的就有问题了,盲目崇拜也不对。
[23 楼]
|
Posted:
2006-01-12 09:18
绿江野客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75
:
68
经方币:
756 元
:
0
好评度:
48 点
注册时间:2005-11-28
最后登录:2007-04-07
QUOTE:
下面是引用雪中梅花于2006-01-12 09:18发表的:
内经很厉害,但看到论疟疾就感到科学进步的重要性了。
象刘力红说的就有问题了,盲目崇拜也不对。
《内经》论疟疾很落后?朱良春在其著作中早已论过内经的那段记载的精妙了,何不看一看再说呢?
[24 楼]
|
Posted:
2006-01-12 14:52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朱先生吗,是很了解的。说出来怕扫兴,主人也不赞成,只好不说。
江苏在1973年还闹过虐疾大流行,不知道朱先生当时如何治疗的。
又,江苏也是出血热比较多的地方。此病,颇宜于温病辨证施治。
大概南通也有,当地权威,应该有过很好的成绩。
[25 楼]
|
Posted:
2006-01-12 18:21
顾志君
困学人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QUOTE:
下面是引用海威于2006-01-12 18:21发表的:
朱先生吗,是很了解的。说出来怕扫兴,主人也不赞成,只好不说。
江苏在1973年还闹过虐疾大流行,不知道朱先生当时如何治疗的。
又,江苏也是出血热比较多的地方。此病,颇宜于温病辨证施治。
大概南通也有,当地权威,应该有过很好的成绩。
其实也不希奇,朱老离代表中医的最高水平还很远,对于伤寒论的理解也是比较肤浅的,对于疟疾见过胡希恕先生的书的朋友应该知道真正警方家的水平!提示:在柴胡桂姜汤里面,老本211里有论述。
提示:本人也算朱老得再传弟子之一,也是有亲戚关系的,对他老人家没有不尊重的,只是就事论事。
[26 楼]
|
Posted:
2006-01-12 18:48
小土豆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或许,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真相,就没什么意思了,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好。
[27 楼]
|
Posted:
2006-01-12 18:51
雪中梅花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7
:
55
经方币:
210 元
:
0
好评度:
37 点
注册时间:2005-11-30
最后登录:2007-05-17
我看过胡希恕的书,比较实在,辩证清楚,高手!思路和刘渡舟的不一样,但两人水平都可以,原来我看的医宗金鉴。我看赵洪君对桂枝汤的认识,自从我看了那个帖子后,一直在思考,感到的确有些道理。
[28 楼]
|
Posted:
2006-01-13 10:13
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有两个不大重要的问题,不知道诸位怎么看。
一是猪胆汁我小时还在用,现在似乎不用了。
经方是有通脉四逆加此物方的。我认为有道理。
再是人中白和人中黄(又叫金汁),不知道是否还有人用。
这是温病家用的。
还有童便,也是温病家常用的。我小时也见人用。
这些问题,怎么看呢?
是传统吗?
[29 楼]
|
Posted:
2006-01-13 21:22
<<
1
2
>>
Pages: ( 1/2 total )
快速跳至
>> 新闻信息栏
|- 新闻信息栏
|- 经方资源区
|- 医学广告区
>> 教学大平台
|- 教学大平台
|- 经方练习讨论区
>> 网上咨询区
|- 网上咨询区
|- 仲景美食园
>> 经方实验录
|- 经方实验录
|- 我最擅长使用的一张经方
|-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病例
|- 全国经方验案集萃
|- 方、药吟味
>> 黄煌教授专栏
|- 黄煌教授经方研究栏
|- 临证病案按
>> 自由投稿区
|- 投稿浏览区
|- 我的中医之路
|- 我学中医最大的苦恼
>> 百家争鸣区
|- 百家争鸣区
|- 中西汇通争鸣区
经方沙龙论坛
->
中西汇通争鸣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9142(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9:10,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