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扎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8
: 9
经方币: 80 元
: 0
好评度: 8 点
注册时间:2006-04-19
最后登录:2006-04-30
|
从《金匮要略》谈相反的配伍方法
按:我在重新复习中内的过程中,多次翻阅《金匮要略》,深感《金匮要略》与中医内科之渊源甚密,我手头所有的资料是学校金匮教研室已退休的主任张谷才教授编著的,张谷才老先生熟谙金匮,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不啻为临床之斫轮老手。今将其一篇文章摘出,希望对我们学习《金匮》及临床有所裨益。 从《金匮要略》谈相反的配伍方法 张谷才 配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合用。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药物与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有些药物相互协同而增进疗效,但有些药物却可能对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也有一些药物因为相互对抗而减轻或消除了原有的毒性或付作用;或反而相互作用,发生毒害。中药的应用,就其发展而论,由简趋繁,由单味药物到复方合剂,就是在掌握了大量的配伍知识和药物宜忌关系的实践过程中日渐进展的。在治疗方法上,复方可以对较复杂的病证全面照顾,同时能够充分利用配伍关系获得安全而更高的疗效。因而配伍问题,对于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神农本草经》将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有相须、相反、相使、相杀、相恶、相畏等六种。但现在临床中常用的是相须、相使、相反三种。凡属于两种以上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明显增强原有功能的叫做相须。若是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来提高主药的功效,就是相使。所以《神农本草经》指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如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性味、功用相反的药物同用或两味相反(指十八反)的药同用,而起相反相成的作用,都叫它相反的配伍的方法,但是这种相反的配伍方法,现在一般的多不采用,也很少有人研究这种配伍方法。 考古代方书,有关相反配伍方法的记载不少,但是最早的论述较多的还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书中的桂枝芍药知母汤、麦门冬汤、赤丸、泽漆汤、甘遂半夏汤、栝楼瞿麦汤、柏叶汤、半夏泻心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竹叶汤等,都属于相反配伍的方剂。所以我们可以从《金匮要略》来谈相反的配伍方法,以供学习也研究相反配伍方法者参考。 一、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呕,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肢节疼痛肿大;痛久不解,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故身体逐渐消瘦,风邪上犯,则头昏目眩;湿阻中焦,则气短呕恶;湿出无路,流注下肢,则脚肿如脱。病因风寒湿外袭,渐次化热伤正。治疗用药困难,如用温经散寒解痛,则阴愈伤,热反不解;如用清热滋阴,则寒更甚痛愈剧。因此治疗必须温经散寒、清热养阴并用,达到解痛不助热伤阴,清热不助寒生痛的目的。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清热滋阴。方中用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止痛,白术、防风祛风除湿,知母、芍药清热滋阴,生姜、甘草和胃调中。 本方为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剂.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多出现身体羸瘦,关节肿大或变形,剧烈疼痛,或发热不解等证.治疗方法,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清热滋阴并用。风湿去、虚热除、阴血生,则病自愈。 病例1 石姓 女性 34岁 仪征人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半年多。风寒湿热杂至,风胜则游走痛,湿胜则关节肿,寒胜则剧痛,热胜则发热。病者形体消瘦,手足小关节渐次粗大,活动不便,大关节游走痛无定处,痛甚时如虎啮不可忍,低热不尽,脉象细滑,舌红苔白。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方选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处方:桂枝10克、赤芍12克、防风9克、附子12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5片、白术10克、知母12克。加减连服30剂,关节肿痛诸症基本控制,行动自如,形体渐壮,病邪已经衰退。后改用养血祛风除湿温经调治,以防病证反复。 二、麦门冬汤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病由肺胃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阴虚津液不足,津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喉中不利;虚火上炎,蒸液成痰,肺失清肃,则咳嗽气喘多痰。治疗应当滋阴生津,清肺化痰,但滋阴清肺多用甘寒,而化痰止咳必用辛温。甘寒与辛温药性虽然相反,同时配伍使用,却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故方中重用麦冬清肺养阴为君药,并能防止半夏温燥伤阴;用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养阴生津;其用半夏辛温化痰,并防止麦冬过于甘寒助湿生痰,使胃气生而津液复,阴气盛而虚火自然消退。 本方实为培土生金的方剂,常用于肺脓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后期肺阴续、脾虚不足证。证见低热、口干咽燥,喉痒,咳嗽多痰、食少便溏,精神疲倦,舌红苔少,脉象细数。至于矽肺,干咳少痰以及肺不张、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肺胃阴虚证,均可用本方治疗。 病例2 赵姓 男性 42岁 江宁人 肺结核三年,咳嗽咯血,反复发作,面白颧红,形体消瘦、精神疲倦,咳嗽痰多舌红苔白,口舌干燥,饮食不多,大便偏稀,脉象细数。病为肺阴不足,脾气虚弱。治当清肺羊胃,补气健脾,方拟麦门冬汤加减。药用麦冬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4克、法半夏5克、茯苓10克、橘络3克、贝母6克、款冬6克,加减服20剂,咳嗽渐止,咳痰咯血已少,饮食渐赠,形体渐实。仍用原方加减调治,稳定病情,反之反复。 三、泽漆汤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脉沉者是指咳嗽而见脉沉的证候。脉沉主里,主水。病因水饮内停,脾虚失运引起。水饮上迫于肺,则咳嗽上气,水饮外溢,则为肢体浮肿。因为脾虚,可以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疲倦 头眩心悸等证。所以治疗用泽漆汤,补脾逐水,攻补兼施。方中用泽漆攻逐水饮,以去其邪,人参、甘草补气健脾,以顾其正;生姜、半夏温肺化饮,紫菀、白前宣肺止咳,桂枝化气利水;更因为水饮久留,夹郁热,故用黄芩苦寒。以泄其热。 本方现在常用于肺源性心脏病。病由心肺羊虚,气化不利所致。其证状为面色灰滞,肢体浮肿,或腹部胀满,咳嗽气喘,心悸,脉象虚弱或结代。治疗欲攻其水,则心脾气虚,欲补其心脾,则水肿更重。故用泽漆汤,攻补兼施,相反配伍,临床中常获到满意的疗效。但在实践中多将泽漆改为葶苈子,取其既能逐水,又能强心的作用。 病例3 邹姓 男性 52岁 泰县人 患肺源性心脏病多年。近半月来,咳嗽气喘,倚息不得卧,痰多泡沫,下肢浮肿,腹部胀满,小便不利,面色灰黄,精神疲倦,饮食极少,舌淡苔灰白,脉弦细而滑。病乃痰水内蕴,脾失运化,膀胱气化不利。治当健脾胃,逐水饮,冀脾胃健运,水饮外泄,予泽漆汤加减。处方:泽漆5克、紫菀10克、甘草3克、白术10克、太子参10克、丹参15克、桂枝6克、茯苓10克、大枣3枚,服药两剂,小便渐多,大便四次,肿胀消退,喘咳已平,痰水已去,当用原方去泽漆加葶苈子,再服两剂,肿胀全消,后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调治。(未完待续)
|
|
[楼 主]
|
Posted: 2006-04-20 0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