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 中国内科医鉴(第六章 )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中国内科医鉴(第六章 )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天路中转站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42
: 43
经方币: 420 元
: 0
好评度: 42 点
注册时间:2006-08-20
最后登录:2007-05-1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国内科医鉴(第六章 )

第六章   咳嗽   喘
  咳嗽
  咳嗽俗语也。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咳、咳唾、咳逆等文字。丹台玉案中有有声无痰曰咳。痰随声出曰嗽。声中有痰曰咳嗽之分。其实咳不能全然无声。亦不能全然无痰。此比较的无甚意味。故不具论。兹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一十八种于左。
苓甘五味姜辛汤   (冲气即低。反之咳更甚者。)
猪苓汤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者。)
汤小青龙       (干呕。发热而咳。咳而微喘者)
月婢加半夏汤     (咳则气上。此肺胀也。其人喘。)
小柴胡汤       (或咳者。)
桔梗汤         (渴而胸满)
真武汤         (此有水气者。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呕者。)
十枣汤         (久咳家。其脉弦。或系好饮家。咳烦而胸中痛者。)
桔梗白散       (咳而胸满)
苇茎汤         (咳而有微热。胸中烦满。)
四逆散         (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射干麻黄汤     (咳而气上。)
葶苈大枣泻肺汤   (咳逆气上。喘鸣。迫塞。)
皂荚丸         (咳逆上气。时时唾渴。)
生姜甘草汤     (咳唾涎沫不止。)
栝楼薤白白酒汤   (喘息咳唾)
小青龙加石膏汤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
厚朴麻黄汤     (咳而脉浮者。)
  统观以上各方。咳多起于上气。上气者。即气之上冲也。今从苓甘五味姜辛汤观之。气不上冲则咳。反之则断。此为特有之现象而配以特有之药方者也。越婢加半夏汤、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皂荚丸、小青龙加石膏汤等皆治咳而上气。或咳逆上气者也。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者。中有石膏与半夏也。射干麻黄汤者。中有大枣与半夏也。葶苈大枣泻肺汤者。葶苈与大枣也。皂荚丸者。皂荚与大枣也。考此等药物之效能。而了解咳之性质者。即可无误。厚朴麻黄汤无上气之语。只言浮脉。故上气者不宜。方中有石膏与半夏。即类似小青龙加石膏汤。此应明晓。
  桔梗汤。桔梗白散。茎苇汤治咳时容易咳出如脓之停痰者。但在咳时。有力镇其上气者为宜。如用于咳而上气时。反增病。
  猪苓汤治下利与咳与呕者也。真武汤亦治下利与咳与呕者也。两者一见类似。其实正完全相反。前者构成之药物悉为冷药或平药。后者为附子之热药与生姜等之温药所构成。猪苓汤以治炎症或与兴奋紧缩性之症状。真武汤以治迟缓性非炎症性之症状。二者表里不同也。  

  喘
  卫生实鉴云。喘者上气急促而不能息之谓也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喘、喘息、喘满等之语。其治方如下:
麻黄汤         (无汗而喘者。喘而胸满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出汗。喘。大热者。)
小青龙汤         (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
越婢加半夏汤     (咳而上气。此肺胀也。其人喘。目如脱状。)
葛根黄连黄芩汤     (喘而出汗者。)
大承气汤         (短气腹满之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太阳病。微喘者。)
栝楼薤白白酒汤     (喘息咳唾。)
木防己汤         (膈间阻饮。其人喘满。)
葶苈大枣泻肺汤     (喘鸣迫塞。)
竹叶汤         (喘而头痛。)
  统揽以上治喘之方。不必限於麻黄或杏仁。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青龙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竹叶汤等以治属表之喘。如大承气汤、栝楼薤白白酒汤、木防己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以治属里之喘。属里之喘。应除去其腹内或胸内之食毒或水毒。减其腹压或胸压而至於消失。里证之喘。与表证之喘之缓急常异。大抵多有持续性而常少消长。
  备考
  [伤寒绪论]   大抵外感之咳嗽。当发汗以解之。然亦有不发汗者。经曰喘而小便利者 及小便频数者。不发汗。发汗则劂逆。又咳时出汗。倦伏苦满者。均可以小建中汤与之。
  [兰轩医谈]   咳逆上气致面部浮肿者。世间医者往往投以利水剂。然无效也。若与小青龙加石膏之类。则气肿因气降而退。水肿因温散而自通利以愈矣。
  [杂病纪文]   心下因滞水气而起咳。用小青龙汤、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二陈汤等治之。因外邪郁结。致阳气难於表达而从心下推上。复由於推上之水气而起咳。又因外邪难於表达而郁於胸中。致气道之津液粘浓而起咳。此种治咳之药。宜先用治邪之药。邪去则里阳从三焦而达於表。水气与疼自除而咳自止矣。

[楼 主] | Posted: 2006-08-27 09:34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教学大平台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23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09:31,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