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 [转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转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转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按:由于最后陈述提及,故把此文贴在这里。
海威按:这是赵洪钧按照杂志要求写的文章。学术见解是让同行知道的,本论坛的朋友大概最专业,故发到本论坛是让部分专家了解其见的最快捷的办法。他不想保护什么知识产权,只想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界接受,当然也很想听听同道的批评。
他说:光明正大的学术讨论,不怕别人知道作者是谁。故以真实姓名贴在这里。如果有老朋友和新网友愿意直接交换看法,也可以不在本论坛交换。
再需说明,本文指出的问题不是“新世纪《中药药理学》”独有的,有的是自从现代药理研究在我国开始(192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有的则是近二千年来没有说清的问题。但教材是要向下一代学者传授知识的,结合本教材讨论不但方便而且更有助于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说法。换言之,假如他的见解可取,希望新教材纠正有关说法。
当然,这需要中医药界认真讨论一番。
此文的姊妹篇“致审稿人的信”另贴。

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评新世纪《中药药理学》
        赵洪钧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白伏村,054700)


新世纪《中药药理学》教材(下文简称“新世纪”)编者非常谦虚,希望就其中的问题提出批评[1]。读过之后,确实自觉有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要说。于是不揣寡陋,先不说该教材的优点,单就不尽人意处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供“新世纪”编者和读者参考。
此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题目所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换言之,如果现代中药药理不能满意地解释传统用法,作为中医药专业教材,缺点就比较大。
“新世纪”就有不少此类缺点。
编者也自觉有不满意之处。
如说:“传统理论认为,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但除麻黄、桂枝、生姜等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或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之外,其它解表药则未(或尚未)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作用。”[2]
不过,这样提出问题,说明编者对辛温药和发汗法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理解都不准确。说“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没有充分的文献依据。扩张血管未必促发汗。把发汗理解为药物促进汗腺分泌,尤其不妥。有关浅见,下文会提到。
实际上,“新世纪”的缺点远不止对辛温药和发汗法认识不请,也远不限于解表药。所以,尽管教材对每一味药都先列出“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却不等于说清了传统用法——尤其某些特色用法,使用的是什么药理作用。
由于编者已经隐约意识到解表药的问题,全面指出并说清“新世纪”各方面缺点,又远非一篇文章能够容纳,本文先就麻黄、桂枝和柴胡三味药,简略地谈谈具体看法,以后再看情况指出某些其它类似不足。
1 关于麻黄
麻黄药理研究是上个世纪20年代,陈克恢氏所作的极有成就的工作。[3]自纯西医角度看,他给后人留下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少。可以说,至今为止,麻黄仍然是研究最彻底的中药。然而,陈氏出身化学和生物学家,他未能满意地解释中医使用麻黄发汗,通过何种麻黄药效,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新世纪”仍然说不清中医的这种特色用法,甚至使麻黄药理更加复杂化,就值得深思了。主要问题有四:
一是关于发汗;二是关于解热;三是关于抗病原微生物;四是如何理解麻黄有那么多作用。
以下逐一说明浅见。
1.1 关于麻黄发汗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本经》明言麻黄“发表出汗”,历代本草对此无异说。最为人熟知的发汗经方是麻黄汤。此方只有四味药。甘草、杏仁不可能发汗。桂枝暂且不论。作为君药的麻黄应该能够发汗。然而“新世纪”说:“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尚不清楚”。[4]于是,无法解释为什么麻黄汤发汗。
看来,尽管发汗是人人都有过的切身经验,多数人也有一定的观察常识,说清发汗法治热病的医理却不容易。这也许是为什么药理专家至今闹不清麻黄发汗的作用机制。
笔者以为,麻黄确实能发汗,而且是唯一发汗力强的辛温药。不过,它的发汗作用不是直接的,更不是直接促进汗腺分泌。
麻黄到底怎样发汗呢?
为了让非药理专家也便于理解拙见,有必要结合麻黄发汗,较全面地说一下关于发汗的理论问题。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二节“麻黄汤新解”,[5]对有关理论问题曾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以简明问答方式,扼要说一下拙见,并结合中西医有关药理和热病临床,说明“新世纪”的缺憾。
1.1.1 问:什么叫发汗?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它对热病有何意义?
答:作为一种疗法,发汗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无汗的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汗,而且出汗较多。中西医都曾经使用过物理方法发汗,本文不讨论。有的生理书上,把正常人出汗也叫做发汗,不大准确。但是,无论生理状态的出汗,还是病理情况下的自行发汗和用药发汗,都关乎体温调节。它是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手段。除了体质性局部多汗(汗脚等)、休克时的大汗淋漓和精神性出汗(如严重疼痛或恐惧时),出汗都是人体为了快速散热。所以,它必然和热病关系密切。患热病时,出汗的状态关乎病情判断和治疗原则。始终无汗,热病必然难愈。出汗过多,常使病情复杂。热病初起,是否有汗,尤其重要。中西医处理热病初起,都常设法促使汗出。中医称之为“发汗法”或“汗法”。汗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首。
不过,需要牢记,尽管发汗的结果是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发汗却不是为了解热。热病初起,也不是见发热就应该发汗。
1.1.2 问:发汗都是药物所致吗?恰当发汗,热病就能痊愈吗?
答:显然不是。比如,正常人处在高温环境或强力劳动时,一般要出汗而且较多。治热病时,中西医也都用过烤火和热浴发汗。热病初起,不用任何药物,是否也会自行发汗(有汗而且相当多),大概是多数人都清楚的。恰当发汗,不一定病愈,但大都能缓解痛苦。
1.1.3 问:现代人发热似乎都要用药,可否举一个热病不用药而出大汗的典型例子呢?
答:最典型的例子是疟疾。患者一旦恶寒,立即无汗、蜷缩、毫毛毕直并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大约40分钟之后,患者转而恶热。这标志着体温升至顶点,随即是大汗出。其它热病,不这样典型,但是,从恶寒到恶热,进而出汗的原理一致。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又没有临床经验,不大熟悉疟疾,请自己看看书。
1.1.4 问:热病表证都类似疟疾吗?
答:只有典型表实证(即表寒实证)类似疟疾。恶寒、无汗、蜷缩、毫毛毕直,是典型表实证必有的,也有的有寒战。这时体温正在上升,多数情况下,不用药也会转而恶热,随即出汗,只是恶寒阶段一般远比典型疟疾长。
1.1.5 问:只有表寒实证才需要发汗吗?麻黄汤怎样发汗呢?
答:是的,只有表寒实证才能发汗。发汗属于攻邪法,表寒虚证不能用此种攻邪法治疗。关于麻黄汤发汗的详细拙见,并请参看旧作“麻黄汤新解”。
  简单说来,麻黄汤发汗,并非其药效像解热镇痛西药那样,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不是直接促进汗液分泌。相反,其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但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加速产热过程,从而使体温迅速达到顶点——比不用麻黄应稍高。这时,体温调节的散热中枢兴奋(不是麻黄所致),故汗出且较多。口服麻黄碱或麻黄煎剂,其药动过程大致与表实证发热过程相对应。简言之,麻黄汤发汗,是它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激化或强化表实证的急性发热过程的结果。
  再强调一下,麻黄发汗不是直接的。如果麻黄能直接发汗,使用麻黄后,应该立即出汗。出汗最多的阶段,应该在麻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这样。
  1.1.6 问:西医生理和药理说: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是使人体适应应激状态。表实证用麻黄这种拟肾上腺素药,莫非是让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吗?
  答:据我看,是的。比如,上面所举的疟疾寒战期的一系列表现,就酷似人体遇见外部环境紧急事件时的反应。这是由于大量致热原突然进入血液,人体必须紧急适应。因为典型疟疾应激反应已经很强,故麻黄不适用于治疗疟疾(本经说可以治温疟,说明曾经用过,但疗效不好或多意外,后世不再用)。表实证的反应,接近应激状态。这时用麻黄强化应激状态,就有利于病愈。其前提是,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器官功能足以耐受这种激化。此即中医所谓正气充实或未衰。表实证正是这样。
  1.1.7 问:西医有发汗疗法吗?
  和中医一样,近代以前的西医曾经使用过物理发汗疗法。自从解热镇痛药发明后,一般不再使用物理疗法。使用解热镇痛药,西医不叫发汗法,但用而有效,也常见大汗,称之为发汗法亦无不可。此类药物,也有轻微的加速产热作用。但其发汗解热机理,还是不同于麻黄汤。笔者不尽赞同解热西药的理论假说,但不宜在此讲。
1.1.8 问:按以上所说,发汗只是为了快速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或麻黄汤等为什么能治好热病呢?
答: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它为什么能促进病愈,上文已有部分说明。其余机理,见下文。
1.1.9 问:汗液不是汗腺分泌的吗?为什么麻黄发汗不是促进汗腺分泌呢?
答:毫无疑问,汗是汗腺分泌的。但是,这不等于麻黄发汗是药物直接促进汗腺分泌。有关机理,上文已经交代。其中提到,麻黄不但不能直接促进汗腺分泌,它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反而能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真正直接促进汗腺分泌的药物,在西药是多数拟胆碱药。它们是不能用于治疗表证的。道理也许不必再讲了。
至此,关于发汗和麻黄如何发汗基本说清楚了。
不过,显然有必要说一下,是否辛温药大多有较强的发汗作用。
旧作中曾经指出,按仲景原意,只能把麻黄汤、大青龙汤和葛根汤看作发汗方。这三个方子,都含有麻黄而且用量较大。据此,只能说麻黄发汗作用强。特别是,大青龙汤有“发之”之说。[6]此方用麻黄六两,用量是麻黄汤的2倍,故“发汗”法更是只限于重用麻黄的方子。中药教材也只说麻黄发汗力强,没有说还有比较强的。遍查历代本草,也没有此说。故“新世纪”说“大多数辛温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不知何所据。
  1.1.10 问:如此说来,麻黄发汗,就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促进快速产热的结果吗?
  答:按照拙见,至少主要靠这种作用。
鉴于近现代中药研究,至今说不清麻黄如何发汗,有必要顺便讨论一下“新世纪”和中药学的有关见解。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麻黄发汗是其中挥发油的作用[7]。此前各版,也多有此说。这大概是由于不能说明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L-麻黄碱(占麻黄总生物碱的80%以上)怎样发汗,就找其它成分说明。其实,麻黄中挥发油含量很少,而麻黄素适可略抑制汗腺分泌。这且不说。《伤寒论》讲麻黄汤煎法,要先煎麻黄(含麻黄的经方均先煎麻黄),而且要“去上沫”并煎较长时间。这样的煎法,不是挥发油更少了吗?
“新世纪”采用了近代研究说法。说:“麻黄水煎剂、水提取物、甲基麻黄碱和挥发油都有发汗作用”,[8]却说不清为什么。于是,为什么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就更加说不清楚。
如果认为,麻黄发汗的上述拙见有理有据,这个80多年说不清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1.1.11 问:近代生药学家曾经说,麻黄素发汗需达到中毒剂量。麻黄汤中的麻黄不应该达到中毒剂量,似乎不能发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呢?
答:麻黄碱中毒,确实会出现大汗并伴有高热等。解放后亦有报道。[9]不过,据此说治疗量的麻黄不能发汗,是脱离热病临床看问题。表实证患者用麻黄,与非热病患者误用大剂量麻黄碱的前提不同,目的不同。用动物实验结果,反证治疗量麻黄不能发汗,尤其不妥。上文已经说明,麻黄治表实如何发汗,按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坚持以实验为依据,那么,古今人已经作过无数次的人体直接试验,证实麻黄确可加速表实证发汗,应该比动物实验更可靠。如果还认为麻黄碱必须达到中毒量才能发汗,只能说持此论者缺乏临床经验,不懂中医,故摆脱不了西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的思维定势。这在近代纯西医药理学家,不很奇怪。现在还这样看问题,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看来,发扬中医特色,不仅要精通中西医理论,还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否则,即便像麻黄研究这么彻底,仍然不足以解释有关方法。
  总之,麻黄并无直接发汗作用。麻黄汤治表实,是促进正邪斗争,加快产热过程,最后机体为快速散热而出汗。这一过程,以大量、快速消耗正气为代价。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表虚证不宜用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非典型表实证均用极小量麻黄。
  拙见充分借鉴了麻黄实验药理研究结论,而且没有发现前人未知的药理作用。但是,不了解中西医发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不能对麻黄汤临床应用做出现代解释。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没有漏洞,也毫无强词夺理之处。
  1.2 关于麻黄解热
  近代研究似乎没有提及麻黄的解热作用,至今西医也从没有这样用过。为什么会有麻黄解热之说呢?这大约是照搬西医解热药理的结果。解热镇痛西药是在发汗的同时解热。于是,人们猜测,麻黄既然能发汗,也应该能解热,并且通过动物模型实验证实(模型之不当,从略)。于是,有关理论愈理愈乱。
  其实,如上文所说,使用麻黄之初,不但不能发汗解热,反而加速体温升高。即便正常人,服用治疗量的麻黄或麻黄素,体温也应该略见升高。表实证用麻黄汤,首先是快速升高体温。表虚证忌用麻黄,如果误用,也应该体温升高,但是常出现过汗等危重情况。
  或问:为什么恰当使用麻黄汤等,有时可以一汗而热退,不再反复呢?
  答:上文已经说明,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服用麻黄汤后的出汗,不是此方可以改变体温调定点或兴奋散热中枢,而是体温快速达到顶点,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方式就是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于是体温下降。所以,发汗后虽有不同程度的热退,却不是麻黄的直接作用。麻黄真的能直接解热,西医早就这样用了。
或许有必要说明,人体加速散热的另一种方式是皮肤血管扩张。故无论是否用药,凡热病初起急性发热,出汗前必见面色发红。若面色苍白而汗出不止,就是将要虚脱,即中医所谓过汗伤阳或虽非过汗而有严重表虚,这时要用桂枝加附子汤。
需要顺便指出的是,麻黄碱有收缩皮肤血管的作用。故至少服用麻黄之初,是不利于解热的。
  故恰当使用麻黄汤,一汗而愈,是因为这种表面看来的发汗法,还暗含着其它作用,使热病在表证期结束病程。
  或问:所谓暗含的作用,是指促进产热,体温升高,进而发汗,就能消灭病原体吗?
答:产热进而发汗本身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但须知,发热只是最容易发现的,正邪斗争或机体抗病反应的宏观表现或表面现象。发热的背后,是直观看不到的免疫机能活跃。热病早期,体温与免疫机能高低大体对应。加速产热因而体温升高的背后,是强化免疫机能。麻黄汤就是调动人体抗病机能,促使病愈的。
总之,麻黄发汗是因为它促进机体产热。一旦机体感到热量过多了——迅速产热使体温达到顶点,人体转而恶热,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古人只能看到它的发汗结果,不能说清中间过程,就说麻黄发汗。古人也企图说明麻黄可以直接发汗,猜测性假说有开腠理、解肌、开鬼门等。开鬼门略同促进汗腺分泌。现代研究证明,麻黄适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它还收缩皮肤血管,故不能开鬼门、开腠理、解肌。
  不过,即便典型表实,也不一定用麻黄汤一汗即愈。如果没有一汗而愈,这种大量快速消耗正气的治法就不能再用。即使仍有表证或高热,也不能再按表实治。故桂枝汤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麻黄汤却不能一用再用。由此可知,麻黄和麻黄汤治热病的目的和药动过程都不是直接解热。
  又,临床经验不足者,往往认为病愈或症状缓解只是药物的作用。其实大谬。这也是不能理解麻黄发汗和误说麻黄解热的重要原因。任何药物,只是协助机体抗病。若机体完全失去抗病能力,什么药物也没有用。
  以表实证而言,并非必须服药才能发汗。不服药的自然病程发汗,只是体温升高慢一些,发汗出现得晚一些,发汗可能较少。麻黄汤不过是强化或激化这一过程而已。
1.3 关于麻黄抗病原微生物
强调麻黄的抗微生物作用,也是企图完全用西医药理解释中药。人们想象:外感病既然是微生物所致,麻黄汤治外感初起,很可能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于是多方设法寻找实验依据。但是,有关研究不可能证明,麻黄汤那样的麻黄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各种药理成分浓度,在试管内会有西药抗菌素或清热解毒中药,那样明显的抗微生物作用。“新世纪”只提到麻黄挥发油的此种作用,尤其不足以解释传统用法。
有的研究证明:麻黄汤浓度为1000μg/1ml时,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噬菌体噬斑数减少到50%以下。[10]且不说其可重复性如何。需指出,这是0.1%的浓度,相当于多大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浓度呢?
假如,2—10g麻黄煎剂口服,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最高浓度,体外实验具有比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拙论即自动全部推翻。
其实,强调麻黄的体外抗微生物作用,反而更难理解其用法。
如上所说,麻黄汤发汗治热病只能用一次。如果中医利用的是它的直接抗微生物作用,就应该多次使用,而且不仅适用于表实证。
  1.4 麻黄为什么有那么多作用
“新世纪”,列述了麻黄的9种作用,分别用不同的机理来解释,结果弄得非常混乱。先生这样讲,学生怎么能够听明白呢!
其实,包括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中所列都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谓抗微生物作用,首先应该用麻黄促进产热并调动机体免疫能力来解释。
什么叫麻黄碱拟肾上腺素作用呢?就是麻黄碱类似肾上腺髓质激素——特别是副肾素的作用。副肾素有哪些作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会作用于哪些系统和器官,出现什么反应?详说请查西医生理和药理书。
简略说来,副肾素的作用,正如常人遇见特别紧急情况时的一系列表现。副肾素的生理作用就是使人体具备这种“应激”能力。如果读者曾经仔细观察过,临床使用副肾素时(最多用于治疗严重支气管哮喘)的表现,就知道此药的一系列作用了。
麻黄素分子结构酷似副肾素,药理作用也酷似副肾素,只是比较温和、持久。所以,麻黄平喘(暗含镇咳但作用必然不强)、强心、利尿、加速心跳、升高血压、收缩血管(暗含抗炎、抗过敏)和中枢兴奋作用都是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致。有的壮阳药含麻黄素,它还是运动员禁用药物,就是因为它强化机体应激能力的缘故。
看来,不少人没有弄清什么叫拟肾上腺素作用。比如,所谓麻黄碱抑制肠平滑肌收缩,[11]就是拟肾上腺素作用必然伴有的现象。离体肠管同样受神经介质作用,肾上腺素对抗乙酰胆碱是已知的。特别列出这种作用,读者必然感到无所适从。
在此必须指出,只有用麻黄发汗治表实时,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全部药理作用。此外,大多利用它的一种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故使用麻黄时,必须弄清虚实、全面考虑。比如,小青龙汤,见喘要去麻黄,就是顾忌喘家正夺。今日虽然不必完全尊经,却不可完全按西医理解,见喘即用麻黄。外感痰喘或老慢支,不能耐受麻黄者,并不少见。
可见,治表实用麻黄,是最有特色的中医用法。纯西医很难理解这种“煽风点火”或“推波助澜”的外感初起治法。后世医家,顾忌麻黄桂枝有汗无汗、表虚表实之戒难于掌握,创制了其它辛温解表方剂。这些方子不但不含麻黄,大多也不含桂枝,发汗作用远不如麻黄汤。局方虽重辛温,用量多小。据笔者的理解和经验,不含麻黄的方子中,只有至今常用的藿香正气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等),略有麻黄汤意,正夺明显时,当慎用。此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方剂学每归入祛湿剂,显然也适于解表。
总之,包括所谓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所列都是拟肾上腺作用。中医用麻黄治外感初起,并非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否则,此方就也适用于里热虚证,西医也该用它的此种作用了。
也许应该顺便指出,中医治阴疽的阳和汤也用麻黄。所用药理,略同治疗表实证。《本草纲目》中附有几个类似方剂。详说从略。
值得称道的是,虽然“新世纪”在解表药概述中提及此类药物的镇痛、镇静作用[12],表5—1[13]也注明麻黄的镇痛作用,麻黄正文中,却没有说它有镇痛作用。这是不盲从某些“实验”结果的明智之举。伤寒初起,表实证的头痛、身痛、骨节烦痛最严重。如果照搬西医解热镇痛药理,必然认为麻黄更应该镇痛。
2 关于桂枝
桂枝汤是中医第一方,在仲景书,也是治表证的。不过,尽管麻黄汤、桂枝汤两方都有桂枝,桂枝汤却是另一种最有中医特色的,治疗伤寒初起的方法。所以,若按照纯西医思路,像研究麻黄那样研究作为君药的桂枝,必然会更加误入歧途。“新世纪”就是按照麻黄思路讲桂枝药理的。故先说思路问题。
2.1 纯西医思路不可取
“新世纪”讲桂枝药理,首重发汗、解热,遵循的还是西医思路。
其中说:“桂枝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是其发汗解肌功效的药理学基础,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其温通经脉功效的体现。桂枝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14]
自西医看来,这种解释天衣无缝。自中医看来,则漏洞很多。
关键是,以麻黄为君的麻黄汤治表实,以桂枝汤为君的桂枝汤治表虚。表实证应该发汗,表虚证禁忌发汗。于是,说桂枝促进发汗,立即陷于矛盾境地。
不少人会说:《伤寒论》不是明言桂枝汤发汗吗?为什么不能说桂枝促发汗呢?实际上,《伤寒论》对此方功用的说法有9种之多,却没有一种能解通它治表虚。发汗说尤其自相矛盾。
比如若问: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为什么还要用桂枝促发汗呢?我们大概无话可说。
若再问:如此说来,桂枝不是完全可以治疗一切外感,或感染性疾病了吗?中医何必使用那么多复方治外感初起呢?为什么治表实不以它为君,治表虚时又要配伍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呢?为什么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竟称建中汤呢?为什么汗漏不止还要用桂枝(桂枝加附子汤)呢?(按:桂枝加附子汤治汗漏不止是几乎必效的)
特别是最后这一问,按教材所说的桂枝药理根本无法回答?
不少人可能说:复方中用桂枝,不能和单味桂枝相提并论。
那么再问:为什么“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15]还要用桂枝加甘草汤呢?此方只两味,桂枝用四两,比桂枝汤用量还大。总不能说桂枝一加甘草,药理就大变了吧?据此,只能说桂枝是能止汗的,是能补益的。(按:此方也是几乎必效的)
不少人也许觉得从未听说过仲景还有这样的用法。实际上,中医出身的教授们都学过此条。但是,思维定势会使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并不是很奇怪的事。
于是桂枝药理研究思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中药药理学是总结近代以来的研究结果而成,必然说不清中医使用桂枝的特色。
那么改变思路,证实目前流行的中医成说,就没问题了吗?答案是,也不行,因为有关成说错误很多。
2.2 中医成说有误
桂枝药理研究误入歧途,不能全怪药理学家。误说桂枝汤和桂枝功用的,首先是方剂和中药学——自然包括伤寒学。方剂教材说,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自从第一版教材至今,只有2002年版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16]。实则越改越不对。早期中药教材说,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17]2002年版《中药学》改为“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18],等于没有改。药理研究和中药药理教材很难不受其影响。
笔者认为,方剂和中药的说法基本上是错误的。
总之,受西医束缚,按照麻黄思路研究桂枝固然不可取。按中医成说证实桂枝发汗、解热等功效也必然自相矛盾。
按说,上文已经说明,只有重用麻黄的方子才属于发汗法。表虚证禁忌发汗,不应该强调桂枝的发汗作用。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即桂枝汤法不属于发汗法,研究桂枝不应该首重发汗、解热等。
不过,积久之观念一般根深蒂固。加之学术之外的原因,常常使一些人坚持成见,错误认识就很难改变。积久之观念必然居于主导地位。药理学家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又不大熟悉伤寒学和热病临床。让他们摆脱旧说,接受新说不是很容易。笔者不得不先就桂枝汤多说几句。
2.3 从桂枝汤说起
到底怎样看桂枝的药理呢?这要从桂枝汤功用说起。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一节[19]曾经花了很大篇幅新解桂枝汤,自信纠正了很多传统误说。拙见不仅早有同调,而且近来渐有影响。有关要点如下:
2.3.1 《伤寒论》关于桂枝汤功用的解法最乱。计有发汗、解肌、解外、解表、调和营卫、救邪风、和解等9说。其中以发汗说条文最多。
2.3.2 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宋代人已经认识到此证属表虚。有汗或汗多不应再发汗,表虚更应忌发汗。故发汗说解不通桂枝汤。
2.3.3 解肌与发汗同义,自然也解不通桂枝汤。
2.3.4 解表、解外同义,但不涉及具体功用。即没有说如何解表、解外,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5 调和营卫之说,略同调和气血,过于宽泛,也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6 救邪风说是祛风说的依据,是针对病因的,但不能说中风即致表虚,因为判断虚证以正气为准,故也解不通。
2.3.7 桂枝汤很接近小建中汤,故拙论以补中而固表解此方。
2.3.8 《本经》无一字言及桂枝发汗、解肌,而有补中益气之说。拙论更有了经典依据。
2.3.9 按拙见可以解通桂枝汤类方,否则,桂枝汤类都解不通。
以上要点,将旧作概括无遗。但详细了解拙见最好还是读一下旧作。
总之,拙见以为,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成说不可取。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尤其不可取。其实,按照中医理论,本来不应该这样说桂枝汤功用。桂枝汤证本来是表虚,怎么可以再解肌发表呢?这不是无视虚虚之戒吗?简言之,桂枝汤是以温补为用的。这是中医治外感最有特色的治法。后世补中益气、甘温除热的方法就源于桂枝汤。
值得指出的是,拙见在古人那里也有同调。
徐大椿《伤寒类方》就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
如果说,徐氏所说桂枝指桂枝汤,请看尤在泾的说法。
他说:“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20]显然,尤氏以为,单味桂枝主温补无疑。尤氏之书是很有名的,我们的方剂和伤寒学家却不得其要。
元代的王好古更是和笔者一样,看出了桂枝发汗之说不妥。
他说:“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21]看来,王氏也不认为桂枝的功效是发汗。
可惜,伤寒学发展近2千年,解放后整理50多年,关于桂枝汤和桂枝的认识仍死守成无己之说,反而不如元明清代学者的见解进步。
2.4 参考桂枝汤类方研究桂枝
单据关于桂枝汤的浅见,还不能肯定单味桂枝的功效就是补中益气(暗含温法)。但是,不采用此说,桂枝汤类方都解不通,拙见就值得重视了。按归纳法原理,桂枝汤类方,不采用温补之说都解不通,只能得出桂枝主温补的结论。比如,发汗过多,心慌不稳的那一条(64条),用桂枝甘草两味治疗,用中药学的“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完全解不通,按拙见就解得很通。据此,说桂枝的功效是“补中益气”,毫不勉强。何况《本经》确有此说呢!再如,若桂枝之用为了发汗、解热,本来有汗的桂枝证,服桂枝汤之后何必温覆、啜热粥而仅求微似有汗呢!
又,除芍药外,桂枝汤是由食品大枣和调味品桂枝、生姜、甘草组成的,真正的全方还要加上热稀粥。显然这是病人需要营养,需要热量。营养和热量主要从热稀粥来。作为调味品的桂枝主要是促进消化吸收。通俗地讲补中益气,不过如此。桂枝增加热量,不是快速产热,而是通过促进消化吸收,增加产热的物质基础,因而,不是使体温快速升至顶点而发汗。
  2.5 如何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
  细看一下“新世纪”所列药理,便会发现,不但多有自相矛盾,而且至少发汗和解热不是编者自信无疑的。(本标题引文俱见“新世纪”30—31页,不再出注)
  比如,桂枝促发汗竟成了“扩张血管促发汗”,莫非生理书上有此说吗?其实,即便桂枝真能扩张皮肤血管,也不一定促发汗。西药阿托品就扩张皮肤血管,却明显止汗。反之,麻黄能收缩皮肤血管,发汗作用却最强。
又说:“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弱,若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联系讲麻黄发汗时也说,伍用桂枝后发汗作用明显增强。那么,麻黄发汗作用也不强了吗?如果麻黄发汗作用强,桂枝伍用麻黄则发汗力增强,就能说明桂枝本身发汗作用增强了吗?初学者大概很难理解编者想说清什么。在下的理解是:只能说麻黄发汗力强,它是唯一发汗力强的,桂枝即便有发汗作用,也很弱,而且和麻黄发汗机理完全不同。
  再如说:“解热和降温作用,可能在于扩张皮肤血管,使机体散热增加以及促进发汗的结果。”其实,桂枝真的能扩张皮肤血管并促进发汗,其解热和降温作用就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因为除了发汗和扩张皮肤血管,人体再没有快速散热的手段。
  至于抗病原微生物体外实验,没有说什么样的浓度和多么强的抑制作用,几乎没有意义。如果能肯定,桂枝汤那样的桂枝剂量,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浓度,体外实验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关于桂枝主温补的拙见就该收回了。然而,“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这种成分是很容易煎跑(挥发之意)的,血液内的浓度尤其难测量。故有关实验很难设计、操作。
  总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大概只有一种是确切无疑的。即“桂皮醛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消化机能”。编者把这一作用列在“此外”当中,笔者则认为它是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其它作用都是这一作用衍生的。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桂枝水煎剂注射给药,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吗?拙见以为,这一作用可以发掘或发扬,但桂枝煎剂口服,与注射给药之间大概差别很大。不能据以肯定传统用法有这样的作用。
  2.6 扶正祛邪——最有特色的中医治法
  桂枝证是表寒虚证,治法自然应该温补以固表。伤寒第一方,就是通过温补扶正祛邪的。创制补中益气汤的李东垣,比较明确地承认受桂枝汤和小建中汤启发。后人也重视扶正祛邪法,而且形成明清两代的温补学派,然而却无人明确说过桂枝汤也是扶正祛邪的。原因大约有二。
  一是《伤寒论》本身即多说此方发汗,古代环境下,即便发现此说不妥,愿意正面指出经典和医圣错误的人也极少极少——尽管如此混乱的解法必非出自一人之手。
  二是清代温病学比较盛行,这个学派是从注重祛邪的寒凉派发展来的。扶正祛邪法是易水和温补学派发扬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初起,颇遭时人诟病。悉心研究桂枝汤的人少了。
  总之,桂枝属于辛温药,却不峻烈。否则,桂枝汤不可能再三连续使用,而仅求微似有汗。桂枝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也就是“新世纪”中说的“增强消化机能”。由此衍生的作用可以很广泛。《本经》说,桂枝可以治呼吸困难等,倒是值得注意。
3 关于柴胡
苏颂说:“后人治寒热,此(按:指柴胡)为最要之药。”[22]故宋代之前,治外感时,柴胡就远比麻黄常用。
宋代医家,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汤甚至单味柴胡治热病初起。现代中医治外感,使用柴胡的频率也应该高于麻黄,治内伤尤其多用柴胡而少用麻黄。故柴胡是很常用因而重要的中药。
传统认为,柴胡有哪些功效呢?
《本经》所说主治很多,其中包括(除)寒热邪气。后世本草大多也强调它的除热作用。唯甄权、日华子说可以补五劳七伤。自寇宗奭痛驳此说后,不再有人强调其补益作用。如果归纳历代本草见解,柴胡的主要功效就是除热。
宋代之前,并无柴胡疏肝解郁、升举清阳之说。由于本文已经很长,不再讨论这两种功效的来历和浅见。
由于解放后的有关教材,长期摆脱不了成无己解小柴胡汤的错误见解。柴胡的功效长期说不清。
1978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清阳。[23]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24]
“新世纪”说: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25]
看来,《中药学》和“新世纪”对柴胡功效的说法出入较大。关键出入在,柴胡到底是和解表里还是解表、透表。笔者以为,2002年版中药教材说得最准确。“新世纪”最不准确。不知道为什么,一套系列教材,对同一味药物,说法不同。
说柴胡和解表里,是照搬了柴胡汤全方的解法。这说明,“新世纪”对柴胡的传统理论把握明显不足。所以,必须首先说明“和解表里”问题。
3.1 关于和解表里
  一提和解表里,就会涉及柴胡汤。拙见以为,说柴胡汤主和解表里至少是不准确的。
如何理解柴胡汤主和解之说呢?详细拙见请参看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四节“柴胡汤新解”。[26]
要而言之,柴胡汤主“和解表里”之说,始于成无己。《伤寒论》并无柴胡汤主和解之说。经文中“和解”二字连写的只有一条,却是关于桂枝汤的。[27]仲景明言小柴胡可“解外”、[28]“和胃”。[29]据此,“和解表里”应改为“解表和里”。同样还是这四个字,含义却大别。其确切含义是“解表”、“和胃”。这样理解不仅符合仲景原意,解通《伤寒论》,而且更便于解释后世用法。所以,拙见并非有意死守经典。
柴胡汤不象麻黄汤、桂枝汤那样分别单纯以发汗和补中为用。即便小柴胡,也是温清并用,攻补兼施。所以,此方虽以柴胡命名,却不可企图完全或基本上用柴胡功效解释全方。“新世纪”却有此意。
“新世纪”说:“柴胡的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其和解表里的药效学基础。”[30]
假如这样,柴胡汤中的其它药物就可有可无了。
实际上,小柴胡中至少黄芩、人参、生姜、半夏不可少。黄芩的抗微生物作用远比柴胡强;人参则是促进免疫功能的主要药物;生姜、半夏为解除心烦喜呕必须。单讲柴胡,它的作用只是“解表”或“解外”,而不能“和里”。
由于和法(即和解法)后来成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此说必须概念准确。
如何理解和法或和解法,并见旧作“柴胡汤新解”。
简言之,和法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治疗,略如今所谓“调整”。和解法总是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兼顾等,不是单一疗法。
总之,说柴胡汤主和解就很不恰当,说单味柴胡主和解表里更是错误的。研究柴胡药理时,要首先弄清这一点。
3.2 关于柴胡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
“新世纪”分8个题目列述了柴胡的12种主要作用,又列述了3种次要作用,还有2种更次要的作用。若问:主要作用是平行或互不相干的吗?次要作用有值得发掘的吗?传统用法使用的主要是哪种作用呢?中药教材曾说它有抗疟作用,为什么“新世纪”不提呢?
本文不再讨论和升阳有关的药效,也不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只就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作用略谈浅见。
3.2.1 关于柴胡解热
柴胡确实有西医解热镇痛药那样的解热作用,“新世纪”也大体上是这样解释的。对此似乎不必多说。实则不然。
比如若问:柴胡解热是否可以解表呢?假设如此,古人曾用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不是大体正确吗?
回答问题之前,再说一遍,“和解表里”,不等于解表,也不等于“解表和里”。如上所说,柴胡是不能“和里”的。
“新世纪”仍然说,柴胡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于是,柴胡不能用于解表。
拙见以为,古人和当代中医用柴胡治热病,首先用的是“解表”作用,即仲景所谓“解外”作用。
那么,柴胡解表是什么意思呢?
简言之,这时柴胡相当于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西药。
尽管,按中医概念,解表不等于解热,柴胡“解表”却是用的“解热”作用。中药教材早已把柴胡列入解表药的发散风热药,就是在理论上承认柴胡可以用于温热初起,因而,完全可以解表,也可以解热。在这个问题上,“新世纪”应该和中药学保持一致。据此,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虽非完全正确,也只有寒象明显和典型表实证不宜用。这就是为什么,热病初起用柴胡注射液或小柴胡,不算大误。早已上市的柴胡注射液,就注明其功能主治是清热解表。只是,严格辨证论治治热病初起,还是要弄清寒热虚实,使用相应复方。
3.2.2 关于柴胡抗病原微生物
“新世纪”说:“体外实验显示,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1]
笔者无条件重复有关实验,但基本相信有关实验结果。但据我理解,“一定的抑制作用”就是作用不强。这应该是为什么柴胡不属于清热解毒药,柴胡汤中必须有黄芩。
此外,笔者想谈谈,柴胡与结核杆菌的问题,因为,《本草纲目》记述了,古人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治痨病。由于,西医也曾经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根治结核病而广泛使用,这个问题值得药理学家了解。中药药理学家,显然应该精通中药学和西医药理学。提供一个双方都曾经出现过的史实,应能加深对柴胡药理的理解。
《本草纲目》说:“[宗奭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热去即需急止。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致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论述颇长,摘要引出)[32]
寇宗奭所说的“劳”(按:即痨)不一定都是结核病,但应该结核病居多。寇氏提示我们,柴胡治劳,主要用于解热。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柴胡不能治愈结核。后世中医也不再注重柴胡治痨病。所以,不能据体外实验,证实柴胡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就认为它可以治疗结核病。“新世纪”对许多药物都列出一系列药理作用,这虽然是药理书的常规做法,却不能认为中医使用这些药物时,同时利用了所有药理作用。也不能认为,凡是列出的药理作用,都可以据以临床应用。
阿斯匹林发明(1899年)之初,也曾经广泛用于结核病,而且一度认为,可以根治结核病。此种用法,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我国医界老前辈傅连璋先生,就曾在那时的《中华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过自己的经验。后来经过长期观察,证明此药可以缓解发热等不适,却不能延缓死期,才否定了它根治结核的作用。
总之,柴胡的作用非常广泛,一般读者,不容易得其要领。在笔者看来,中医实际上使用的是它的解热、利胆两种作用。
3.2.3 关于柴胡利胆
利胆中药不以柴胡作用最强,柴胡汤中的黄芩,利胆作用就更强。典型的利胆方茵陈蒿汤既不含柴胡,也不含黄芩。拆方研究自然可以确定何者最强。不过,由于阻塞性黄疸和混合性黄疸大多伴有发热,柴胡兼有两种作用,而且解热作用为其它药物所不及,它对肝胆病就更加重要。假如是没有黄疸的胆汁分泌不畅(笔者认为,中医所谓肝气不舒,多有此种病理),不宜于使用典型利胆方,柴胡往往是首选药。柴胡疏肝解郁大概应该这样理解。

参考文献:

[1.2]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编写说明,21.
[3]张昌绍.现代的中药研究.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4-5.
[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5]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96-202.
[6、15]见《伤寒论》第29、64条.
[7]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9]上冠芳.麻黄碱中毒3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93,11[2]305.
[10]王润生,杨淑坤,王继红.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8.
[11、12、13、1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26、27、31.
[16]邓中申.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
[17]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8.
[18、24]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3.
[19、26]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75—191. 215—226.
[20]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1.
[21、22、32]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342.
[23]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51.
[25]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
[27、28、29]见《伤寒论》第387、104、230条.
[30、31]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0. 31—32.

[楼 主] | Posted: 2005-12-17 20:32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黄煌老师张弓......
射!

[1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4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ydh先生张弓......
射!

[2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5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小土豆先生张弓......
射!

[3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6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顾志君先生张弓......
射!

[4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6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煮杏斋先生张弓......
射!

[5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8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王不留行先生张弓......
射!

[6 楼] | Posted: 2005-12-18 23:39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请古求知先生张弓......
射!

[7 楼] | Posted: 2005-12-18 23:40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此乃经方大问题,安可不射?
拿箭来!

[8 楼] | Posted: 2005-12-18 23:41 顶端
黄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老师:
    麻黄汤去桂枝即为三拗汤,宣肺止咳而不发汗,前人有“麻黄汤中不能无桂枝”的说法,如何理解?与赵老师的观点是否矛盾?

[9 楼] | Posted: 2005-12-22 20:21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按:以下是赵洪钧对跟贴表示的谢意。
“评新世纪”和“信”差不多是我毕生的心得之一。老之已至,不想带走。故斗胆写出,供有关专家参考。毋庸讳言,拙见几乎与所有流行的见解——教材据此编写,完全不同。使我苦恼的是,它很难被有关学界接受,尽管自觉说得很清楚了。黄煌先生是第一个看出此中要害的。我永远不敢说自己是药理学家,但是,对很多有关研究也永远不敢苟同。教材自然是采用了近80年来的有关研究结论,故教材的缺点正是近80年来有关研究的缺点。此文结合最新教材评论,不过是比较方便。不是说这些缺憾是主编的责任。
贴在本论坛是希望有关专家首先看到,因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而且她的中药专业比其他院校实力更强。希望这方面的师友,就此信和拙文提出批评意见。

[10 楼] | Posted: 2005-12-23 01:53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答黄力:
三拗汤这个局方,教材上就有,而且附在麻黄汤下,说明属于一类。其主治也是伤风感冒,不过恶寒等不明显,而咳嗽、吐痰、气短较明显。此证是否可以用麻黄汤原方呢?我看也可以。这时主要就不是为了发汗,而是为了治痰喘。若按伤寒法,应该麻杏石甘更好。故用麻黄的方子,不是都为了发汗。所谓麻黄发汗,正是借机体自行发汗之势。不具备此势,特别是正虚,就不能用此法。即便用麻黄,也不是为了发汗。不用桂枝,却加生姜,我看和麻黄汤无大区别。生姜主要促进消化,特别是防治呕恶。仲景法见呕吐要加生姜半下,略有实热也如此。
至于去节、去皮尖等,不很重要。
另,赵文提及“只有用麻黄发汗治表实时,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全部药理作用。此外,大多利用它的一种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故使用麻黄时,必须弄清虚实、全面考虑。比如,小青龙汤,见喘要去麻黄,就是顾忌喘家正夺。今日虽然不必完全尊经,却不可完全按西医理解,见喘即用麻黄。外感痰喘或老慢支,不能耐受麻黄者,并不少见。”请再看有无不妥。

尚请见教!

[11 楼] | Posted: 2005-12-23 15:19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箭来了!
我认为,麻黄与甘草之间的比例决定了方中的麻黄在多大程度上起到发汗的作用。
比如:麻黄汤和大青龙汤是用来发汗的,方中麻黄与甘草的比例均为3:1.
      小青龙汤和三拗汤主要用途均非发汗,方中麻黄与甘草的比例均为1:1.
有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实验发现,麻黄汤去杏仁、炙甘草后,发汗作用较复方强。(《中药解表方药研究》P.77)
不知赵老师或海威老师对此作何理解?

[12 楼] | Posted: 2005-12-23 22:37 顶端
大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61
: 7
经方币: 116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04
最后登录:2007-02-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第二箭
对于:总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大概只有一种是确切无疑的。即“桂皮醛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消化机能”.补充如下:
实验研究发现:桂枝汤对家兔十二指肠平滑肌表现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中药解表方药研究》P.71)书上没有给出小剂量、大剂量的具体剂量,不过我们可能由此得出一个并不严密的推断:仲景瞩患者将一剂桂枝汤分作三次服,并指出“若一服汗出病差,止后服”,可能就是为了控制其剂量,以免走向反面--即抑制了肠蠕动,减弱了消化机能。
由此可以想到:桂枝甘草汤治疗心下悸,用桂枝四两顿服,是否为了抑制肠蠕动--即“心下悸”为肠蠕动加快导致。“心下悸、欲得按”--胃肠蠕动过快、痉挛通常也正是“欲得按”的。
就此请教海威老师或黄煌老师。

[13 楼] | Posted: 2005-12-23 23:07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大同的观察很细致!麻黄能否发汗,主要取决于其用量。配伍甘草以后,可以防止麻黄让人心烦心悸的副反应,当然,也有一定的抑制发汗的作用。
桂枝甘草汤证是否胃肠蠕动过快的设想有道理的,可以在临床观察。

[14 楼] | Posted: 2005-12-24 17:17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按:
赵洪钧感谢黄黄教授和大同先生的批评或提出新见解。关于麻黄发汗是否取决于如何与甘草配伍,以及桂枝甘草汤是否针对消化道痉挛,还有如何看桂枝汤汗出止后服的问题,他考虑一下再答。
并欢迎其他继续批评。

[15 楼] | Posted: 2005-12-24 21:22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洪钧答黄煌教授和大同先生
黄煌教授和大同先生提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一 不同的麻黄甘草配伍是否影响发汗?
二 桂枝甘草汤证的“欲得按”是否消化道痉挛?
三 桂枝止后服,是否为控制剂量?
下面依次谈谈拙见。
一 关于麻黄甘草配伍与发汗
这似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三个问题中,这个最难回答。如果彻底解决,就是全部拆方研究的问题。因为有甘草配伍的方子太多了,单单研究麻黄和甘草配伍不能完全回答。这里先把问题弄简单——最简单。即
1 单用麻黄是否可发汗?
从拙文找答案,也是可以的,或者是肯定的。
文中有的就是:
A正常人单用麻黄或麻黄素,体温也应该升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出汗比不用麻黄多。
B用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是中毒剂量。这时的表现就是高热伴大汗(其它从略)。
不过,前一个(A)是我的假说,相信可以证实。文中也提到别人做的不太严密的实验,而且被“新世纪”采用了。即大体上已经证实了。
后一个(B)在拙文中,是批评中毒说的,即不能说表实证用麻黄不是中毒量,就不能发汗。但是,中毒说还是有助于理解麻黄发汗。即这时是:麻黄+人体发汗之势,促进了发汗。可能理解上还有点困难,请仔细考虑。
2 关于麻黄甘草配伍
如果承认,单用麻黄就能发汗。剩下的就是:
2.1甘草是否抑制或对抗麻黄发汗呢?
如上所说,问题颇复杂。先说简单的。
2.1.1 甘草是否对抗或制约麻黄。
拙见以为,传统上虽然有君臣佐使或制约之说,却不能把配伍理解为对抗。那样理解,就是要救火却一边泼水,一边加油。古人的配伍至少主要不是这样。比如,大承气汤中的四味药,就是它们从不同环节上共同促进攻下。即目标一致。从甘草干姜汤到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药味逐渐增加,也是此意。小柴胡寒热并用,不能理解为互相对抗,而是各有各的作用。只有小青龙用石膏应该是热药太多,加上它制约。但此种制约,不是抵消小青龙平喘,即还是不是对抗用此方的目的。
以麻黄汤而言,拙文中讲过,甘草和杏仁主要为止咳。它们是否能止咳,很清楚了。早年西医用的止咳合剂,主要是这两味。近年的“新”成药吹得很大,其中大概无不有这两味。
2.1.2 甘草作用很大吗?
强调甘草的作用重要,很说不过去。
《伤寒论》用甘草的方子有70方。发汗方要用;攻下方要用;清热方要用;和解(暂按旧说)方要用;理中、四逆类要用;补益方(暂除外桂枝等)要用;利水方要用。总之,不管方子的主要功用是什么,都可以配伍甘草。其中制约最明显的,大约是黄芩汤,也不能说为了对抗黄芩清热。
所以,后世称甘草为“国老”,能调和诸药。我的理解大概是调味为主,调中之说大意也如此。仲景时代没有蔗糖等,甘草之甜超过食糖,不然,很可能加糖的。有些病人服药困难,问我可否服前加糖,大都说可以。没有见过因此坏事的。糖自然能补中,说他调中也可以。然而,又有甘草解毒之说,也曾经用它单煎解毒,效果如何不能肯定。麻黄中毒时,用它效果不会大。
很峻烈的攻下方如大承气、十枣不用甘草。也不足以说明少用点就不攻下。只是急症不必要而已。
2.1.3 甘草的类激素作用
确实有,但不能理解为短时期用小量也是用的此种作用。除实验结果外,张锡纯书有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先贤的理解不大对。总之,较长时间,用较大的量,而且没有其它制约,才会明显出现此种作用。
若以为,只要用干草就是类激素,则桂枝五物汤治溃疡病就不可解。我读书时,附院里就用甘草和另一味(?一时忘记)制成散剂治溃疡,而且效果比较好。
总之,皮质素能发汗(不是直接的,请看我的声明主题下),配伍麻黄似乎不能理解为用此作用。
2.1.4 仲景书中最简单的用甘草方
甘草汤,只用干草,量也不大。治的是嗓子痛。如何解呢?旧说且不论,大概不能说直接止痛。我看会有效,不过,这是很轻的病或证,不仔细研究也可以。
包括甘草只两味的方子有:
桂枝甘草、甘草干姜、芍药甘草和桔梗汤(漏掉的请指出)。
桔梗汤显然比甘草汤好。按新旧知识理解,对嗓子痛都更应该有效。只是这还是轻症,即不能作为典型治法。
甘草干姜用甘草四两、干姜二两,甘草用量算是很大了。不过不能逆推凡用量小者就不重要——细辛、草乌等要非常谨慎。此方是用以回阳的,故我看还是干姜为主。试看四逆汤,一加附子甘草就减半可知。
芍药甘草治脚挛急,略如抽筋,故有人说甘草缓急。如果那样,单用干草即可。芍药是很重要的药物,既可补益,又可缓急,故此方治挛急主要靠芍药。但不要认为是同一种成分所致。它的缓急,有时要避免,桂枝去芍药就是它不利于胀满。前贤说:中满不喜甘,故甘草可能缓急,但作用不强。
桂枝甘草见下文。
三味及以上的方子不再说。
总之,由以上所说,不能把干草看作特殊功用很强的。麻黄则极特殊且强。
3 如何看麻黄甘草配伍
按拙见,仲景发汗方只有麻黄、葛根、大青龙三方。分别配甘草1、2、2两。对看麻黄和大青龙,成正比,即麻黄加倍,甘草也加倍。对看葛根汤,似乎不是必须3比1。且不说实际上药品的质量(即不同质量的3比1,不等于有效成分3比1)、称量不准等问题,现代煎剂,分两煎,不能说都是3比1。
  略为扩大一点发汗方,还有桂枝麻黄各半、桂枝二麻黄一和桂枝二越婢一等。至少前二者为了小发汗。其中麻黄甘草之比依次为1比1,1比1.5左右,1比1。
  须知,此种小发汗,不是因为麻黄用量迁就甘草,而是因为失治等日久,不再是典型表实。尽管也要发汗,麻黄却要用小量,而且有桂枝二等做后盾。
  可见,麻黄是否发汗与甘草用量大小无必然关系。
  当然,即便上述拙见逻辑上无误,也要尊重实验结果。比如,麻黄汤去杏仁、甘草,发汗作用更强。就值得仔细思考(不是盲目相信)。比如若问,再去掉桂枝呢?那就是单味麻黄是否更强了。
二 关于桂枝甘草汤证的“欲得按”是否消化道痉挛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欲得按”紧接“心下悸”,故不能理解为肠胃痉挛。况且,仲景描述肠胃痉挛很准确,见100条“腹中急痛”,279条“腹满时痛”。仲景书说“心下悸”还有5、6处,均不可理解为阵发性腹痛。他说的“脐下悸”有可能是肠子蠕动异常,那是类奔豚证。
  不过,大同先生的确很用心。麻黄是可以引起消化道蠕动严重异常的。中毒时尤其如此。奔豚证类,大都有此类现象。但似乎不是痉挛。看一下我提到的那个中毒报道,更能说明问题。
  当然,如黄煌教授所说,此事最好进一步观察。
三 关于止后服是否“可能就是为了控制其剂量,以免走向反面--即抑制了肠蠕动,减弱了消化机能。”
  一剂桂枝汤,不大可能走向反面。单单桂枝,更不会这样。上面说过,芍药抑制肠蠕动的作用更强。但是,只用一剂,也不会。当然,上面说过,本来有胀满,就要去芍药,即用桂枝去芍药汤。
  仲景还有桂枝加桂汤,即桂枝加倍。治的就是中气虚所致的消化道蠕动严重异常。
  总之,任何事物都可能走向反面,桂枝量过大,可以抑制蠕动,这虽然不是很大的问题(胀满为主,并不危险),也应该注意。
  总地来说,桂枝相当平和,用量稍大一些,没有危险。现在的桂枝质量,大都不很好,但我有点偏爱它,加之常常不用戥子,方上开20克,取药可能25甚至30克,没有见过意外。

[16 楼] | Posted: 2005-12-25 16:17 顶端
柳谷素灵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5
: 10
经方币: 152 元
: 0
好评度: 2 点
注册时间:2005-12-23
最后登录:2006-09-0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先生的学术造诣很深,为人也很有独立特行的个性魅力,令人敬佩!您对中药药理的研究很深入,帖子使人收获很大.仆以为,能否结合具体方剂主治的病理状态来解说,那样似乎更好一些.毕竟,脱离锁来讨论钥匙总会流于浮泛之弊.期盼您的更深层次探讨,以尽仆兴.谢谢!
[17 楼] | Posted: 2005-12-25 19:49 顶端
黄芪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4
: 1
经方币: 4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12-22
最后登录:2007-04-1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文章!!先生之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新意,读后顿开茅塞.令人耳目一新.还望先生再接再厉,登出更多的好文章!谢谢!
[18 楼] | Posted: 2005-12-25 22:39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代答柳谷先生:
赵洪钧不再发主题帖子,所有见解都在“赵洪钧声明”那个主题下。当然不是每帖都谈病案。近二日的还是比较多。请到那边赐教。

[19 楼] | Posted: 2005-12-25 22:43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按:关于陈克恢的网上资料
陈克恢,药理学家。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的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为推动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奠定了基础,并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药起了典范作用。他还发现解救急性氰化合物中毒的方法,并被沿用至今。

  陈克恢1898年2月26日出生于上海郊区农村,幼年丧父,5岁时由舅父周寿南(中医)教他读书写字,学习四书五经,10岁时才进入公立学校。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当时美国用庚子赔款成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两年后毕业,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插班于药学系三年级,于1920年毕业。因他的舅父是中医,他幼年时常在中药房里读书玩耍,因而对中药感兴趣,去美国时即立志想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他的导师E.克来莫斯(Kremers)为了满足他研究中药的愿望,在四年级时,给了他从中国进口的肉桂500磅,让他进行桂皮油的研究。他以这项研究完成了学士(B.S.)论文。其导师将这篇论文用K.K.Chen(未用全名KoKueiChen,导师未署名)的署名发表了。因而陈克恢后来发表的文章都如此署名,所以他以K.K.Chen著名。熟悉他的人都叫他K.K.大学毕业后,他感到如回国开展研究工作,还需要较多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知识,所以又进入该校医学院,学了两年医学课程,并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1923年,因母亲病重回到北京,受聘任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直到1925年。

  陈克恢于1925年再次去美国,在威斯康辛大学学完了第三年的医学课程后,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著名药理学教授J.J.阿贝尔(Abel)的助教,同时在该校医院临床实习。1927年,他获医学博士学位(M.D.),并晋升为副教授。在这期间他第一次与凌淑浩共同署名发表文章,两年后,凌女士成了陈夫人。1929年,他应邀担任了美国礼来药厂(EliLillyCo.)药理研究部主任,后定居美国。1937年起,兼任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和印第安那波里斯医学院医事顾问。

  陈克恢的成名虽然主要由于他对麻黄碱的研究有了成果,但该项研究仅用了几年时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蟾蜍毒素。陈克恢在阿贝尔实验室时(1927年)即对蟾蜍毒素的研究很感兴趣。蟾蜍毒即著名中药蟾酥。他从北京一药店买了大量蟾酥,很快从中分离到两种成分,即华蟾蜍精(Cinobufagin)和华蟾蜍毒素(Cinobufatoxin),并发现这两种成分都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临床试用证明静脉注射1mg能使室速减慢5小时,与洋地黄毒甙比较,华蟾蜍精的作用时间持续较短,而且口服无效。到礼来药厂后,陈克恢继续蟾蜍毒素的研究先后达40多年。他发现蟾蜍毒除含洋地黄样强心甙外,还含有很多其他成分,如儿茶酚胺类,5-羟色胺类及甾体类化合物(包括胆固醇和麦角甾醇等)。他还对400多种强心甙和甾类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丰富了药物化学宝库,并为其他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陈克恢还对很多其他中草药进行过研究。如汉防己、元胡、吴茱萸、贝母、百部、夹竹桃和羊角拗等。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发现常山碱丙(γ-Dichroine)的抗疟作用为奎宁的148倍,但致吐作用很强,而且容易引起肝脏水肿性变性。美国根据这一结果,很快合成了千种以上的衍生物和结构类似物,但遗憾的是没能找到更好的可用于临床的化合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陈克恢得到一些从德国缴获的美散痛(Me thadone)样品,并肯定了它的镇痛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和同事们在礼来药厂合成并开发了丙氧芬(Propoxyphene),此药临床效果虽仅与可待因相当或稍差,但因其成瘾性小,而且与阿司匹林有协同作用,所以畅销了近20年,但终因有成瘾性而被列为麻醉镇痛药加以限制。

  陈克恢及其研究组的工作和兴趣远不限于这些。40年代,他们在麦角、磺胺、维生素、雌激素、抗甲状腺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50年代以后,又进行了多种抗生素如红霉素、万古霉素和环丝氨酸等的药理研究,都取得优异成绩,并开发出了一些新药。

  陈克恢从事药理学事业先后共50余年,发表论文和综述共约350多篇,研究领域广泛、深入,对新药开发贡献很大,为药理学界所共仰。陈克恢曾任美国药理与实验冶疗学会主席(1951—1952)和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主席(1952—1953),1972年,又被选为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名誉主席。他也曾是中国药学会、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的会员,并曾任中华医学杂志的国外编委。1948年,他被聘为原中国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84年,被中国台湾药理学会选为名誉会员。陈克恢还多次荣获美国和国际学术界的荣誉奖,但他首次获得的奖章是1927年“中华教育与文化促进基金奖”(Prize of China Foundation for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Culture)。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为表彰他在科学研究和学会工作中所作的贡献,于1987年将该会新建的会议中心命名为陈克恢会堂(TheK.K.Chen Auditorium)。这是他生前所得到的最后一个荣誉。

  陈克恢早在60年代即已退休,但一直到80年代中期还积极参加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他谦虚热情、平易近人,在工作中强调协作。他很关心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在评审科研基金申请会上,他对年轻人总是关怀照顾。他曾说服美国礼来药厂的领导每年提供2000美元作为青年科学奖,奖给一名在药理与实验治疗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贡献而现年不满39岁的年轻人,这是美国药理与实验治疗学会颁发的第一个学术奖金,名为阿贝尔奖(J.J.AbelAward)。

  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

  陈克恢最著名的研究工作是对麻黄碱的研究。他在协和医学院任助教时想继续研究中药,得到系主任C.史米特(Schmidt)的支持。他从舅父处得知麻黄有冶疗作用,所以从数百种常用中药中选了麻黄为第一个研究对象。他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但后来他才通过一篇老文献,知道日本学者长井长义早于1887年即已从麻黄中分得此碱,命名为ephedrine。当时只知道它能扩大瞳孔,不知道其他药理作用。他日夜奋战,仅用了6个月就得到不少成果,并在美国实验生物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作了初步报告。他发现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1—5毫克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特别是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1924年,他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他回美国后,还进行了大量研究。当时美国尚无严格的药政管理法,所以对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快进入临床观察,并证明它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口服25—50毫克能克服巴比妥类安眠药引起的余醉(hangover)。陈克恢还分析了世界各地产的麻黄草,发现只有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产的含左旋麻黄碱。从此,礼来药厂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麻黄用于麻黄碱的生产,以适应临床需要。这种状况持续了19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两位德国化学家用发酵法将苯甲醛与甲基胺缩合,成功地合成了左旋麻黄碱为止。由于这样合成的产品和天然产品完全相同,且价格不高,从而停止麻黄草的进口。

  更重要的是,陈克恢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研究了很多结构与麻黄碱类似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了无数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很多新药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鼻充血、疲劳、肥胖病和发作性睡症等的冶疗,也为后来α-及β-阻断剂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这项研究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也为研究和开发祖国医药宝库指明了道路。

  发现解救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方法

  30年代早期,陈克恢和同事们的另一项研究是关于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解救。这项研究虽未给药厂赚钱,但临床意义很大。他们发现两个无机盐(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可有效地解除急性氰化物中毒。这个办法目前还在应用,而且效果很好。早在1888年,就有人报告亚硝酸戊酯能对抗氰化物对狗的致死作用,但因文章发表在一种不重要的刊物上,未引起注意。1933年,又有报告说硫代硫酸钠可为硫氰酸酶提供硫。这些结果引起了陈克恢的注意。氰是作用最快的毒物之一,中毒者往往几分钟内死亡,因为氰离子(CN)与三价状态的铁亲合力很大,吸收后很快与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Cyt-Fe3+)作用,生成Cyt-FeCN,而抑制呼吸,引起组织缺氧,窒息而死。亚硝酸根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NO-2+Hb-Fe2+→Hb-Fe3+),后者与CN-作用,生成氰络高铁血红蛋白(Hb-Fe3++Cyt-FeCN→Hb-FeCN+Cyt-Fe3+),使被CN抑制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复活,从而解毒。但生成的Hb-FeCN必须除掉,陈克恢等用硫代硫酸钠提供的硫与CN-作用生成CNS(Na2S2O3+Hb-FeCN→HbFe2++CNS)随尿排出体外。

  为了治疗氰化物中毒,他们还试用过亚甲蓝(美蓝)、亚硝酸异戊酯及羟钴胺(Hydroxycobalamine)等,但美蓝效果较差,亚硝酸异戊酯可以吸入,作用快,但作用不持久,必须重复给药,或先给此药,随后静脉注射亚硝酸钠,而且价格较贵。羟钴胺作用也较快,但由于价格贵和对心脏有毒性而限制了应用。近来虽有用DMNP(Dimethylaminophenol)代替亚硝酸钠的报告,但效果尚待肯定。所以在抢救急性氰化物中毒时,现在仍用陈克恢等50年前研究的方法,即先静脉注射亚硝酸钠溶液,随后注射硫代硫酸钠溶液。

  陈克恢身居海外数十年,但时刻怀念祖国,关心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很多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回国前到他的实验室参观,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予亲切指导。在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他总是热情地与国内学者交谈,关心祖国药理学事业的发展。1964年,在一次国际药理学会上,中国药理学会曾邀他回国参观访问,因事未果;1987年中国药学会又邀请他来北京参加该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但因年迈体弱,未能实现。1988年12月12日他因脑溢血合并感染去世,享年90岁。

  陈克恢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药理学界引以为荣的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的学术思想,对合成药物的研究和中草药等天然药物的研究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简历

  1898年2月26日 生于上海郊区农村。

  1918年 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毕业。

  1920年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药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23年 获威斯康辛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Ph.D.)。

  1923—1925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

  1925年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完成第三年医学课程,转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临床室实习,并兼任药理系助教。

  1927年 获医学博士学位(M.D.),并晋升为药理学副教授。

  1929—1963年 任美国礼来药厂(Eli lilly&.Co.)研究部主任。

  1937—1968年兼任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和印地安那波里期医院医事顾问。

  1988年12月12日 逝世于美国旧金山。

  主要论著 (从略)

[20 楼] | Posted: 2005-12-26 17:26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按:陈克恢关于麻黄的研究
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

  陈克恢最著名的研究工作是对麻黄碱的研究。他在协和医学院任助教时想继续研究中药,得到系主任C.史米特(Schmidt)的支持。他从舅父处得知麻黄有冶疗作用,所以从数百种常用中药中选了麻黄为第一个研究对象。他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但后来他才通过一篇老文献,知道日本学者长井长义早于1887年即已从麻黄中分得此碱,命名为ephedrine。当时只知道它能扩大瞳孔,不知道其他药理作用。他日夜奋战,仅用了6个月就得到不少成果,并在美国实验生物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作了初步报告。他发现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1—5毫克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特别是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1924年,他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他回美国后,还进行了大量研究。当时美国尚无严格的药政管理法,所以对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快进入临床观察,并证明它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口服25—50毫克能克服巴比妥类安眠药引起的余醉(hangover)。陈克恢还分析了世界各地产的麻黄草,发现只有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产的含左旋麻黄碱。从此,礼来药厂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麻黄用于麻黄碱的生产,以适应临床需要。这种状况持续了19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两位德国化学家用发酵法将苯甲醛与甲基胺缩合,成功地合成了左旋麻黄碱为止。由于这样合成的产品和天然产品完全相同,且价格不高,从而停止麻黄草的进口。

  更重要的是,陈克恢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研究了很多结构与麻黄碱类似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了无数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很多新药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鼻充血、疲劳、肥胖病和发作性睡症等的冶疗,也为后来α-及β-阻断剂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这项研究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也为研究和开发祖国医药宝库指明了道路。

[21 楼] | Posted: 2005-12-26 17:30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按:请特别注意麻黄素的拟肾上腺素作用
他从舅父处得知麻黄有冶疗作用,所以从数百种常用中药中选了麻黄为第一个研究对象。他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但后来他才通过一篇老文献,知道日本学者长井长义早于1887年即已从麻黄中分得此碱,命名为ephedrine。当时只知道它能扩大瞳孔,不知道其他药理作用。他日夜奋战,仅用了6个月就得到不少成果,并在美国实验生物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作了初步报告。他发现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1—5毫克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特别是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

[22 楼] | Posted: 2005-12-26 17:33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按:读读上述网上资料,对我们了解麻黄素以及因此成名的陈克恢很有好处。
我的看法如下。
1。陈氏的中医知识,从舅父那里来,没有这个文化或知识背景,他不可能一开始就选对了目标,而且极其迅速地作出使他终生据以成名的贡献。
2。当然,没有现代药理和有关医学知识,也不可能发扬麻黄。
3。国内长时间对陈氏介绍不足。解放初张昌绍的《现代中药之研究》,本来应该介绍他的成就,大概因为当时的背景,写了又删去了。
4。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就是拟肾上腺素作用,也可以称为拟交感胺,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没有人这样说。
5。中医药主要要靠中国人发扬,要发扬自然不能不懂中医,同时也必须精通有关现代科学。
6。陈氏毕竟不是医生,未能满意地解释麻黄发汗。

[23 楼] | Posted: 2005-12-26 17:52 顶端
雪中梅花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117
: 55
经方币: 210 元
: 0
好评度: 37 点
注册时间:2005-11-30
最后登录:2007-05-1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网上有如此专业水平的真是不多,很幸运认识了赵老师和黄老师。
[24 楼] | Posted: 2005-12-27 14:37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这项研究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也为研究和开发祖国医药宝库指明了道路。
[25 楼] | Posted: 2005-12-27 16:36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9990(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9:2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