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 {转贴}赵洪钧致审稿人的信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转贴}赵洪钧致审稿人的信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转贴}赵洪钧致审稿人的信

海威按:此信与“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一文是姊妹篇,即赵洪钧就教材编写和有关理论问题提出的文章外的看法。故需要与原文章对看。
“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一文作者致审稿人的信。
  
尊敬的审稿人先生:

这样的信很可能没有先例,而使您感到唐突。由于拙作这种评价教材的文字,涉及面很广,有必要交代一下文章之外的看法,就不拘旧例了。
此信要说的,主要是我对中药药理学编写问题的看法,自然也涉及拙文。
正如新世纪《中药药理学》所说,这是一门新学科,把教材编好确实不容易。所以,近20年来虽然已经有过不止一版同名教材,此前还有过《中草药学》等,却不意味着编写新教材可以轻车熟路。特别是这门课程要在中医专业开设,要求就更高。
中药药理学的直接基础是中药学、方剂学、生药学和现代药理学。所以,编者至少应该具备这四方的面坚实功底,最好还有比较丰富的中西医临床理论知识和经验。大概,这五方面的功底缺一不可。比如,解表药问题,就需要熟悉伤寒学、温病学、西医热病学理论和临床。否则就会对有些问题吃不准。对上述学科都精通的编者大概不多,所以,编写此种教材应该考虑有关专家合作的体制。即编写人员以中药药理专家为主,还要有其它四方面专家参加。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对同一问题而各家教材说法不一。如果提出新见解,可以大体保证比他家说法更准确、进步。
  中药药理学必然是中西医结合的,本教材正式提出它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讨论有关问题时就名正言顺了。在下是极力主张结合的,常常因此获罪于时贤,所以,本文虽然强调说清中医特色,却和多数特色论者的用意不同——他们强调特色是暗示不必或不能结合。既然要把上述四个学科(且不说临床问题)融为一体,不想结合也得结合。当然,自觉的结合最好。
终于看到了名正言顺的中西医结合教材,这是促使我在极不完备的条件下赶写此文的主要动力。
  由于中药药理学涉及面很广——几乎涉及一切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知识,这一步结合相当困难,因而更有意义。学生能够站在现代高度,用严密的实验理论把握中药和方剂等,当然比只靠传统的经验知识和猜测性理论认识问题更能理解本质。这就要求先生必须先行一步。简言之,先生首先应该是这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不过,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中药学、方剂学与现代药理相结合比生药学和中药学相结合要困难得多。所以,目前可以认为中药生药研究已经和西医生药研究合流了。中药药理学则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教材编者是青年的领路人,故教材编写责任重大。
  解放后的中药学教材和方剂学教材是一个体系,这一体系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或更确切地说是建立在基本治法基础上的。基本治法是怎么来的呢?来自基本证型。比如,中医有表证之说,有关教材都从解表开始;中医有虚实之说,就既有补泻之药更有补泻之方。各版中药药理教材也基本上按此体系编排。这就是体现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过,若问:怎样从现代高度看表证?——西医没有表证之说——恐怕能说清的人不多。今教材几乎把中医基础等书中关于表证的理解都提到了,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不彻底解决表证是怎么回事,解表药理就难免有缺陷。
  由于传统影响等原因,中药和方剂对基本证型、基本治法的理解是有缺陷的。其中祛风、和解问题最大。且不说风是否真正病因,内外风截然两途,治法自然大异,怎么可以归为一类呢?故“新世纪”单列平肝熄风算一章,是比较进步的。和解法不是单纯治法,而是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合汗下之法而缓用的各种复合治法。故有和解之复方,没有和解之单味药。“新世纪”也没有和解药,但是讲柴胡时暗中受其影响。这说明有些观念有待清除,有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认识。比如学中医者,都知道风为百病之长。桂枝证就是太阳中风,据此桂枝汤应该是祛风第一方。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今方剂教材不把桂枝汤列入祛风剂,不是编者对此问题有了本质认识。而是更强的传统观念使之不便于从解表剂中拿出去。到底怎样看桂枝汤和桂枝,拙文已经说得很多了。
  总之,准确而全面的理论把握是很重要的。药理虽然从实验结论来,但不等于所有实验结论都可取。如果实验者的思路——亦即对中西医理论的把握——有问题,结论不但常常没有价值,还很可能把问题弄复杂。比如,不少实验企图证明辛温药的直接发汗作用和抗菌作用,就是实验者的理论认识有问题。反复证实直接发汗受传统理论束缚较大,反复证实抗菌则是受西医影响。本人关于这方面的看法,已经在拙文中说得很多了。由于文章已经很长,虽然还应该说细一些,只好作罢。
  毋庸讳言,拙文比教材的有关内容篇幅长得多。可否尽量缩减呢?大概不能过于简略。比如关于麻黄的拙见,实际上只有一句话:传统使用的功效和现代已知药效都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这样简略,恐怕不少药理学家都不能理解,因而不会接受。麻黄碱及其拟肾上腺素作用,本来是药理学家先发现的,他们如果能像在下这样看问题,拙见早就由他们提出来了。所以,要说得透彻,非要走较远的路不可。加之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拙见,更有必要说得详细一些。
  试看供西医药学专业用的《中草药学》(四川医学院,1979,人卫版182页)讲麻黄就有同样混乱的说法。此书列述的麻黄药理为3种。一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二是兴奋中枢神经;三是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莫非前两种作用不类似肾上腺素(按:原意特指副肾素)吗?又说:“内服麻黄制剂后,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按:至此已经与紧接的上文矛盾——不是汗腺分泌增加吗?),但当人处在高温(多么高?!),时用了麻黄碱50—60mg(这是治疗极量!)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 “新世纪”也提到此说。我不知道怎么能做这样的人体试验——用极量是有危险的——多少人志愿用的。尽管此结果有助于拙见,此试验必然是不严密的。我们的西医药理专家还这样理解麻黄,非专家看一篇短文显然不能理解麻黄为什么发汗。
  又,《新编药物学》(陈新谦等主编,2004,15版,人卫)讲麻黄碱(404页)说:“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故心率不变或稍慢。”和《中草药学》对看,谁对呢?我只能相信自己的经验——不少病人说,服用麻黄素后心悸。故只能是加快心跳。按拟肾上腺素作用理解,也只能心跳加快。至于连续观察数小时,是否一直快,就另当别论了。L-麻黄碱及其异构体d-伪麻黄碱与副肾素的分子结构主要是少两个羟基,作用又非常近似,为什么不说它是拟肾上腺素药呢?点明这一点,不但用上了有关生理和病理知识,具体药效更加容易理解。L-麻黄碱占麻黄总生物碱的80%以上,怎么可以不用它的药效解释麻黄功效呢。
  总之,连西医药理专家也把麻黄药理说糊涂了。而且似乎越来越糊涂。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似乎成了禁区。那么,麻黄碱和副肾素都用于平喘、升压、抗过敏,都有收缩血管(不是全部血管,冠脉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加快心跳、兴奋中枢(不是全部中枢)、因而加速代谢异化过程,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育竞赛中禁用麻黄及其制剂,该如何解释呢?拙文对这些问题没有详细解释,否则会更长。
  桂枝问题本来不很复杂,却由于在传统方面从《伤寒论》开始就弄乱了。今《伤寒论》本身解经方,以桂枝汤功用的说法最乱。麻黄汤只有一种解法,即发汗。桂枝汤则有10来种说法。这个伤寒第一方,也是公认的中医第一方,功用这么乱,肯定是孱入了后人的见解。比如解肌、调和营卫,肯定是后人(宋代之前,特别是陶弘景时代)孱入的。但是,本文不是作考证,不能对有关问题说那么细。但无论如何,桂枝主发汗的条文最多。后人不敢轻易否认其发汗功用,而且影响至今。虽然有几个聪明的古人,指出它不能发汗或至少不像麻黄那样发汗,有关见解却不可能普及。这在尊经崇圣的古代,不很奇怪。许多人至今拐弯抹角弥缝经典之误说,不下点功夫从头说起并提出鲜明的、有充分说服力的新见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即便如此,也不大可能让学界一夜之间改变成见。下一版教材能够采用拙见就不错了。足下可能说“新世纪”是讲桂枝药理,不是讲桂枝汤。我看,如果,《伤寒论》不说桂枝汤发汗,中药药理就不会在桂枝发汗这个很难证实问题上翻来覆去地说。其实,历代本草,特别是《本草经》没有一个字暗示、更没有明说桂枝发汗(讲麻黄则明确说“发表出汗”),后世本草也不直说其发汗。说其可以止汗的主张就见于《本草纲目》,为什么我们的中药学家、方剂学家还有药理学家置若罔闻呢?莫非他们真的没有读过此书?
  我以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伤寒学的影响远远大于本草学。即便一些人看到本草所说,也会印象不深,不会立即怀疑经典和自己的先生。(一般人的有关认识是作学生时从先生那里来的,先生一般是按教材讲的,可见教材影响深远。)当然,没有认真读过《本草纲目》的先生,也不罕见。
柴胡的问题本来更简单,为什么至今还说柴胡主和解表里,拙文已经说清了。
单味中药药理,是解释复方药理的基础。像麻黄汤这样简单的复方,弄清君药麻黄药理,全方即大体可解。其中的杏仁是为了控制呼吸过快并镇咳,甘草也可以镇咳(其作用广泛但都不强,中医说其调和诸药,大概指其调味作用,故《伤寒论》用它见于70方)。麻黄汤中的桂枝应该主要不是直接协同麻黄发汗,而是对过汗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也通过增加能量物质基础。桂枝也有非特异性的镇咳作用,即不像可待因和杏仁中的氢氰酸那样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本经》就说它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这里所抄,是本经桂枝主治全文,除补中益气外,最值得重视的是和呼吸相关的上气、咳逆、结气、吐吸。至于“新世纪”中提及的桂枝镇静作用,则可以对抗麻黄的中枢兴奋作用。总之,此方之用主要为发汗,但是也照顾到热病初起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并尽量防止过汗。此方是否可以平喘呢?单自西医理解,自然可以。不过,新世纪《方剂学》说其功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30页),就不恰当。在《伤寒论》中,关于麻黄汤的条文共9条,只有235条兼喘。故此方主要不是用以平喘的。伤寒平喘,用麻杏石甘汤和小青龙汤。后世治喘也不照用麻黄汤。《金匱》治喘方有射干麻黄、皂荚丸、厚朴麻黄、葶歴大枣汤等,没有麻黄汤。其中,不用麻黄的方子治疗的应是西医所谓心衰而呼吸困难。用麻黄者,是所谓支气管性呼吸困难——哮喘。故不是见喘就可以用麻黄,即便支气管性哮喘,如果年深日久——即老慢支,也要慎用麻黄。故《伤寒论》说: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条),小青龙平喘有时要去麻黄。《方剂学》讲麻黄汤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喘是方剂编者强加的。因为按照这种说法,没有喘就不便用麻黄汤了。关于麻黄的问题就这么复杂。
小柴胡汤虽然比麻黄汤药味多,而且不是单一治法,却因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的药理都比较清楚,已经可以作出比较满意的解释。总之复方药理更为复杂。我见到的有关专著,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复方研究成败的关键,也是必须吃透两头——中西医都必须精通,而且不限于药理、中药和方剂学。
总之,麻黄发汗,是八十多年来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说不清的问题;桂枝温补而扶正祛邪,近二千年阐发不得其要;柴胡和解表里而不解表、解热,近千年无人纠正误说。如果认为拙文确实首次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不是自视过高,为说清这么复杂的陈年疑案,文章长一些就是必要的。拙文是否可以分为3篇或两篇以免太长,或者不一次刊出,只是编辑的技术问题。措词或有失敬处,并请见谅。
自然,文中必有细节方面的不妥处,发现重大错误对我更有益,所以不必客气。按说像我这样久居僻壤,远离学术中心的人,手头没有几本书,写这样大的题目有些不自量力。有关知识和主要看法都是年轻时积攒的老底儿(如,麻黄碱轻微抑制汗腺分泌作用,只是年轻时读书记忆如此。若记忆有误,拙文需略作修改)。此番勉力整理一下,是深恐日趋年高,精力日减,失去机会。写出来对别人有帮助固然好,谬说得到指正同样有益。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因为资料极缺,出注或不全。必要时,可以设法补充。
  至于拙文是否宜于发表,决定权在杂志编辑。此文之作,不过是希望今后的中药药理教材编得更好一些。审稿人必然是有关专家,看到拙作就是信息已经进入中药药理学界。又,给编辑信已经声明,如果已经有文章比拙文提出的批评意见更全面准确,此文不必或不便发表,即将此文转达希望听到批评的“新世纪”主编。那样也算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作者的目的。但是,不把这些重要理论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讨论一下,恐怕解决不了普遍存在的认识混乱。
近代英杰大都西去了。我们不能起陈克恢、张昌绍于地下,听取他们的意见。我曾经听其报告的周金黄先生,也久无消息。陈氏的专著是英文的,读过的人大概不多,我只在协和医院内的医科院图书馆见过。张氏的《现代的中药研究》,读过的人大概也很少。新中国的实验研究条件不能算不好,而且有中药研究所,还有过不止一种专业杂志。成绩是相当大的。比如,青蒿素发现一度轰动世界。不过,这只是说明它的纯西医思路,得到现代医学的认可,不能说明中医治疟疾为什么常常不用常山、蜀漆、鸦胆子等。至于青蒿,唐以后用得更少。尽管纯西医思路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疟疾问题,中医的某些治法仍然值得研究。比如,曾经企图实验证实柴胡的抗疟作用,终于没有站住脚。就是纯西医思路,不足以完全解决中药、方剂和治法问题。
总之,实验研究不是总能直接解释中药和方剂药理。总地来说,实验结果够多了,问题是怎样看这些结果。有些问题再按照新见解设计实验,证实一下,也是必要的。但无论如何,解释中医用法,还需要全面的理论把握。教材编者不一定是实验药理专家,即便是,只有这方面专长,也不足以把教材编好。
  即颂
            审安
                 

[楼 主] | Posted: 2005-12-01 01:58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洪钧说:他特别希望老同学朱荃看看此文。
[1 楼] | Posted: 2005-12-01 08:58 顶端
王不留行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6
: 3
经方币: 14 元
: 0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2005-06-22
最后登录:2006-08-0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呵,一篇审稿人的信就这样长,不过我读过赵先生的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确实写得不错
[2 楼] | Posted: 2005-12-09 10:32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赵洪钧先生这篇文章触及了目前中药研究的一些误区,值得深思。多年来对中药方剂的研究,没有脱离西药药理研究的思路,所以有许多让人觉得怪怪的。比如,所谓功效,相当于药理作用;所谓的解表,相当与发汗;所谓的清热,相当与退热消炎;所谓的清热解毒,相当于消炎;所谓的利水,相当于利尿;所谓的养胃阴,相当于补充胃酸,所谓的健脾,相当于促进肠胃吸收,等等。更有一些中医专家的所谓新的学术观点,也大多是用中医的那种文学化的语言去阐述一下现代医学理论的概念。这种倾向对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极为不利的。
[3 楼] | Posted: 2005-12-09 11:52 顶端
海威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海威按:以下是赵洪钧对跟贴表示的谢意。
“评新世纪”和“信”差不多是我毕生的心得之一。老之已至,不想带走。故斗胆写出,供有关专家参考。毋庸讳言,拙见几乎与所有流行的见解——教材据此编写,完全不同。使我苦恼的是,它很难被有关学界接受,尽管自觉说得很清楚了。黄煌先生是第一个看出此中要害的。我永远不敢说自己是药理学家,但是,对很多有关研究也永远不敢苟同。教材自然是采用了近80年来的有关研究结论,故教材的缺点正是近80年来有关研究的缺点。此文结合最新教材评论,不过是比较方便。不是说这些缺憾是主编的责任。
贴在本论坛是希望有关专家首先看到,因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而且她的中药专业比其他院校实力更强。希望这方面的师友,就此信和拙文提出批评意见。

[4 楼] | Posted: 2005-12-09 22:44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505(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4:17,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