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方应用之桂枝汤
记得在大一的思想道德课上,老师说过,学中医的同学在大一时不觉得,到了大二就会变得迷惘,因为现在中医正面临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是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光明!如今跨入大二了,在不断地奔波于宿舍教室,不断重复着上课自习之后,的确出现了那种迷惘:学得这么辛苦,但真得到临床时却一窍不通,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很幸运,我选修了黄煌老师的“经方应用”这门课,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和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即使有“废除中医”的风波,也无法动摇我的学习经方的决心,因为“国家的传统瑰宝不应该被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
提到经方,不能不提到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在国庆假期期间,我在家里熬了3副桂枝汤,一试药性。第一天因为锅小的缘故,只用了6升水,用文火慢慢熬,大概一个半小时多一点,就达到了“煮取三升”的要求,因为加了甘草,以及大枣都是掰开了煮的,所以药汁入口之后,能感觉到甘甜,又因为加了生姜,火辣辣的,喝下去就感到热了,接着,“啜粥温覆”的话,很容易发汗。不知是因为疲劳还是服药的结果,过了一会儿,有困倦的感觉,想休息。第二天煮的时候火开得稍大了点,所以一个半钟头后,剩余的药汁已经不满三升了,但喝起来明显感到了药汁的浓度,于是第三天我煎煮的过程中另加了一升水,以达到“以水七升”的要求。这一次,煎煮了两个小时,但和前一天的浓度差异不大,喝起来味道要比第一天甜。我想大概是由于时间长有利于药性渗出的缘故。综上所述,以1400ml水,文火煎煮2小时最佳。之后的两副药,因为我妈妈感冒了,于是让她服用。一般感冒需要一周以上才能康复,但服用两剂之后,感冒症状明显缓解,再注意保暖,感冒很快就痊愈了。
另外,我还在网上搜索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如:
患者,女,三十岁,1994年8月14日就诊,发热数天不退,体温38.5度,自汗出,脉浮而无力,自言吸气时凉气冲脑,甚苦恼。桂枝汤:肉桂20g 白芍20g 甘草15g 生姜20g 大枣12枚(掰),加水1500ml煎取500ml,分三次温服,每次服药后,过半小时喝稀饭半碗,一剂知,两剂愈。这个案例反驳了“只宜北人冬月正伤寒”之说,而证实“南人夏月多伤寒”,此患者在三伏天的时候服用了桂枝汤,同时收到了效果,所以说,桂枝汤是不拘南北西东的。
当然,桂枝汤既然是伤寒第一方,它的应用是很全面的,除了现在所知道的疗效,它还会有很多其他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临床上慢慢摸索。我相信,走经方的道路是没有错的,我也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中医在世界医疗界大放异彩!
[ 此贴被思玥在2007-02-03 19:5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