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ydragon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277
: 211
经方币: 1809 元
: 0
好评度: 194 点
注册时间:2005-10-21
最后登录:2007-05-14
|
方剂的“风格”
“方剂”这个词通行的英文译法有两种,一种是prescription,一种是formula。两种译法都不错,但是我自己比较喜欢formula这种译法。Formula除了有配方的意思外,在它的语义域中亦有“一定的方式”、“公式”的意思。的确,中医中的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它提供和体现着的是一种药物配伍的“公式”。许多方剂之所以具有代表性,就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公式”。比如张仲景的三个承气汤,为后世医家创制大量的此类方剂提供了一种“公式”,承气类的方剂很多,但是却隐隐存在一个统一的“公式”。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著名方剂,都是可以提供一种“公式”的方剂。而方剂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种“公式”,明确这种“公式”。虽然这种“公式”不可能像数学公式那样精确。 正是formula这种译法,把我的思绪带到了洪堡特的“风格论”语言学那里。因为formula这个词把配伍方法和语法类比了起来。方剂是一种“药物的语言”。德国语言学家浮士勒认为语言研究不能把语言事实本身作为目的,不能把语言材料的积累视为工作的全部,不能埋首于材料以期建立起语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应立足于语言深处的精神活动。他认为对语言真正的科学解释,只存在于风格论中。申小龙博士说:“浮士勒的风格论本质上正是一种语言的功能论、语言的文化精神论。”这种“风格”论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方剂这种“药物语言”的。这也中医的人文特征的体现。 方剂也是有“风格”的。在方剂的创制上,医家最富创造力的时候,也是他的方剂风格最鲜明的时候。这一点和语言可以相比较而看,语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是作家的创造力的重要表现。在方剂的创制史上,不同的医家的用药的不同风格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有效的方剂,正是在他们的最有心得的理论下创制出来的。比如张景岳,擅用熟地,而被人们称为“张熟地”。他在《治形论》中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这种理论,在他创制方剂中体现了出来,在益精补血药中,他最擅用熟地,他说:“形体之本在精血。熟地以至静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实精血形质中第一品醇厚之药,……且其得升、柴则能发散;得桂、附则能回阳;得参、芪则入气分;得归、芍则入血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熟地”实在是名不虚传的。另一位医学家李杲,创制了风格鲜明的“升阳十七方”,他的方剂的背后,是与他的注重脾胃的理论分不开的。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致力于解剖学的纠正,但是我们知道他在解剖学上的成就并不是很大,倒是他在方剂学上的成就还是相当大的,他创立了一系列著名的活血化瘀的方剂。有的学者认为王清任的解剖学和他的方剂是游离的,但是从“风格论”的角度来看,正是王清任的解剖活动,使得他对“瘀血”的印象很深,才使得他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这些医家,他们创制的方剂的背后有着一个很丰富的精神场所。 语言学家伽达默尔指出语言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中的一种是语言中持续的个体化倾向,另一种是语言的本质倾向,即通过惯例来规定意义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方剂中也是存在的。方剂也是在制方者的“个体化”和药物的“本质倾向”,即药物的“功效规定”之间存在着,方剂的风格再强,也要符合药物的“功效规定”。但是药物的“功效规定”又要通过方剂体现出来,而仅仅把药物的功效“词典化”,往往使中药的药性被抽干为干巴巴的概念,在用药上会产生药物堆砌的现象。其实药物的功效远不是“词典化”所能完全表达的,真正的药物的功效在方剂中才能体现,就像个别的单词要在句子中才能完全体现它的含义一样。方剂的风格不是附设的,它同样关系到方剂的生命,没有“风格”,方剂就退化为没有生气的东西,变成一种僵死的“药物语言”。 在对方剂的真正的理解中,我们才会成为方剂的“持有者”,而不仅仅是方剂的使用者。只有成为“持有者”,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地学会了中医。
( 李崇超 )
|
|
[楼 主]
|
Posted: 2006-06-27 12: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