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 味觉消失案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味觉消失案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haichengzh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6
: 10
经方币: 63 元
: 0
好评度: 1 点
注册时间:2005-04-16
最后登录:2007-02-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味觉消失案

近治一八十四岁老妪,味觉消失一年余,食不甘味,形体日渐消瘦,近来有所加重,几不欲进食,并时感心中悸动。西医相关检查无异常发现,不能明确诊断,且无药可用,遂就诊中医。余查其形体消瘦,舌质光红无苔,脉时有歇止。思虑再三,据“脉结代,心动悸”,处以炙甘草汤加味,组方如下:
炙甘草6克 党参10克 桂枝10克 麦冬10克 天冬10克
熟地10克   阿胶12克(另烊)   红枣20克 北沙参10克
服上药五剂后胃口渐开,食量明显增加。守原方继服五剂。

    此案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则电视广告:画面上是一只响得变了形的闹钟,只见一根手指轻轻地一按闹铃开关,闹钟随即恢复了宁静……这则广告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常常会记起它,尤其是在处方用药的时侯。我想,只要抓住关键的用药指征,一切症状都会随之缓解,并没有必要针对每一个症状用药——这应该才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最高境界!!!

[楼 主] | Posted: 2005-08-17 12:25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这个老妪当属“炙甘草汤体质”。经方非常重视“人”。这个案例很有启发性。昨晚有一病人来电话,说5月份给他开的方服用后非常舒服,原来的心包积液也几乎没有了。那也是一个非常消瘦的老人。
[1 楼] | Posted: 2005-08-17 12:50 顶端
温小文

原创先锋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2
发帖: 301
: 129
经方币: 931 元
: 0
好评度: 90 点
注册时间:2005-04-2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经方医学重摆事实,不讲玄理,连我等菜鸟也能从质朴的医案中看到中医的希望,想来“事实胜于雄辩”这话有些道理。
[2 楼] | Posted: 2005-08-17 18:15 顶端
温小文

原创先锋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2
发帖: 301
: 129
经方币: 931 元
: 0
好评度: 90 点
注册时间:2005-04-2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我看中医书上讲,中医切脉时分得很细,同一手腕要分寸、关、尺三部,左右手要分别候心、肝胆、脾胃、肾等不同的脏。在仲景学术里,切脉时是怎样的情形?比如上案中的脉结代是左手还是右手还是双手呢?

问题大约很初级,但我的确不懂,所以请教。

[3 楼] | Posted: 2005-08-18 13:30 顶端
新苗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 *
经方币: * 元
: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瘦人很容易出现心悸,因为循环容量少,无论是汗出,还是激烈的情绪或运动,都会较胖人更容易引起血容量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心脏供血突然减少,出现心悸,在胖人也会出现,不过要更多的汗出,更激烈的情绪和运动,机会较少些.
[4 楼] Unkown | Posted: 2005-08-18 15:24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新苗的解释很有道理。胖与瘦,这是人体区别的重要标志。中医用药,尤其是使用经方,也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古人说,望而知之。望,首先是望体型。但临床也不是瘦人都是一张方,还要结合肤色、营养状况、肌肉、年龄、疾病等因素综合分析。炙甘草汤所使用的,都是那些枯瘦之人,而且舌淡脉细之人。
[5 楼] | Posted: 2005-08-18 16:04 顶端
chaichengzh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6
: 10
经方币: 63 元
: 0
好评度: 1 点
注册时间:2005-04-16
最后登录:2007-02-0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温小文提的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我们在临床上也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一来二话不说就伸出胳膊让你搭,认为中医就是靠搭脉来看病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中医认识的一个误区:脉搏并不是中医诊病的一个金指标,将脉搏分得如此仔细也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反正我到目前还没有体会到!另外,这个老妪是左右手脉搏都有歇止。
[6 楼] | Posted: 2005-08-21 13:54 顶端
ydh



优秀斑竹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441
: 234
经方币: 1939 元
: 0
好评度: 146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1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脉诊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性的.脉是用方的重要参考,有时是眼目所在.张仲景也有许多条文直接以脉处方.而且"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把辨脉放在证的前面,足见重视之深.脉在外感病中反映寒热,在内伤病中反映虚实,是机体代谢机能的有力佐证.我曾吃过亏,治疗小便不利脉沉者还用五苓散和四逆散,治疗的结果是可想而知了.二是艺术性.脉诊对于提示疾病的病位和所属的系统是大有帮助的.我也有过受益.曾经有一病人找我摸脉,其脉沉细弱.我对她说,你很疲劳,饮食不好,病得也非一日.其丈夫听后当时就说,可遇到明白人了,找了几个西医的老大夫都没有摸出个结论.后来,非常高兴地抓药,再后来,家人有病也常来找我.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中医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你摸准了,就等于通过了病人的考试,以下的一切都好说了.这本身对病人来说就是一个良性暗示.真没有把握,你就一边聊天一边观察一边套问.当然,这里也需要推理判断,综合其他三诊,最后让病人以为你就是通过摸脉摸出来的.这样,他自然就在内心深处认可了你.在基层,在农村,许多老百姓都有这个考医生的习惯.行医要入乡随俗,要适应病人,而不是让他适应你.如果你的行医对象是文化层次高的知识分子,这自然是多余的了.
[7 楼] | Posted: 2005-08-23 19:17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下面是引用ydh于2005-08-23 19:17发表的:
治疗小便不利脉沉者还用五苓散和四逆散……[quote]

这也不一定,在出现五苓散证中可以出现脉沉或沉紧的现象,四逆散就完全可以是脉沉的了,我临床试用四逆散的一个指正就是脉沉,效果也好,关键是不是那个病机,那个证,脉是辅助的。


[ 此贴被顾志君在2005-08-24 12:37重新编辑 ]

[8 楼] | Posted: 2005-08-24 08:03 顶端
温小文

原创先锋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2
发帖: 301
: 129
经方币: 931 元
: 0
好评度: 90 点
注册时间:2005-04-2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下面是引用ydh于2005-08-23 19:17发表的:
“脉诊对于提示疾病的病位和所属的系统是大有帮助的.”

能否就此再举例讲解一下?谢谢!

[9 楼] | Posted: 2005-08-24 11:37 顶端
医方中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62
: 63
经方币: 620 元
: 0
好评度: 62 点
注册时间:2006-05-19
最后登录:2006-06-3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介绍一则日本治疗味觉消失的病案.
葛根汤加味方治嗅觉消失症(译文)     矢数道明

田000子.47岁之主妇,初诊:昭和56年9月(1981)
主诉:五年来嗅觉异常.体格,营养状态,气色等一般.乍一见似乎是标准健康体型,脉偏弱,别无异常.血压:110/74,腹部平坦,仅有右胸胁苦满,眼睑结膜充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此患者于昭和52年患感冒,打喷嚏流清涕,但从那以后,嗅觉消失,五年间任何气味都不能嗅出.昭和54年一年间,曾服用汉方颗粒制剂,自感暂时有些好转,但很快就又恢复原状,什么气味也闻不出了,还接受过针灸治疗,也是暂时好转,很快就恢复原状.作为其它自觉症状,有头肩部板滞不适,眩晕,足冷,鼻腔稍干,时有鼻痂.
对于鼻粘膜干燥,生痂皮,嗅觉消失症,浅田先生常用加味八脉散,所以就给予十日量试服,十日后复诊,无任何效果.因此又以项强为主证,转方给予了葛根汤加桔梗黄芩川芎辛荑各三克三十日量,不料,从服药第十天开始,能嗅到味觉的日子差不多占到一半,竟逐渐地好转起来了.当时认为,这可能是暂时现象.但因项强症状减轻,就嘱其原方继续服用,服药期间,患者感觉嗅觉在逐渐好转,直到翌年1月10日.病情迅速走向痊愈,嗅觉已与五年前正常时完全相同,能很好地判别气味.此后即使患感冒,也不受影响.患者很高兴,为巩固疗效,继续服药,从57年(82)开始,6个月期间,一直是同一处方恢复到完全正常.持续服药至6月下旬,认为完全治愈,不会复发而仃药.(医方中摘译自<汉方临床>第29卷第9

[10 楼] | Posted: 2006-05-24 11:00 顶端
gugu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64
: 191
经方币: 3354 元
: 0
好评度: 119 点
注册时间:2005-01-03
最后登录:2024-09-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经过宣城继教班学习交流确实感受到"只要抓住关键的用药指征,一切症状都会随之缓解,并没有必要针对每一个症状用药——这应该才是中医处方用药的最高境界!!!"

尽心投入,循序渐进
[11 楼] | Posted: 2006-05-24 15:50 顶端
and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457
: 397
经方币: 3655 元
: 0
好评度: 382 点
注册时间:2005-09-30
最后登录:2019-11-2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9楼温小文2005-08-24 11:37发表的“”:
下面是引用ydh于2005-08-23 19:17发表的:
“脉诊对于提示疾病的病位和所属的系统是大有帮助的.”

能否就此再举例讲解一下?谢谢!


我在肾内科跟师查房经常摸到一些尺脉独长的脉象,特别是病人肾功能衰竭不太严重的人更常见此种脉象。一开始还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经常碰到这种尺脉独长的病人,才思考了一下,是不是病变及肾,邪正相争于下焦,脉象就独长于关部呢。现阶段只是发现了这个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思考。

[12 楼] | Posted: 2006-05-24 17:02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7411(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10:19,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