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 (求助)七版伤寒教材的一个案例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求助)七版伤寒教材的一个案例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jutcm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0
: 11
经方币: 100 元
: 0
好评度: 10 点
注册时间:2006-03-26
最后登录:2006-11-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求助)七版伤寒教材的一个案例

郑某,胃脘痛。医治之,痛不减,反增大便秘结,胸中满闷不舒,懊憹欲吐,辗转难卧,食少神疲,历七八日。按其脉沉弦而滑,验其舌黄腻而浊,检其方多桂附香砂之属。此本系宿食为患,初只须消导之品,或可痊愈,今延多日,酿成夹食致虚,补之固不可,下之亦不宜,乃针对心中懊憹,欲吐二症,投以栀子生姜豉汤:生栀子9g,生姜9g,香豆豉15g。分温作两服,翌日,病家来谢称,服药尽剂后,未发生呕吐,诸症均愈,昨夜安然入睡,今晨大便已下,并能进食少许。   (俞长荣   伤寒论汇要分析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有些不理解,食积不除,大便不通,只除郁热,诸症何除?

[楼 主] | Posted: 2006-03-27 16:02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其实这些问题如果全盘读过伤寒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伤寒论用的的是六经辩证而非脏腑辩证,病表现于何经就治疗何经。

病人虽见便秘而无燥实,腹部必无压痛苔亦不干而腻,此刻病的表现胸中满闷不舒,懊憹欲吐中心在于少阳胸膈郁热,而非阳明之燥实,用栀子生姜豉汤很对方证。

[1 楼] | Posted: 2006-03-27 17:19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后世医家用的提壶揭盖法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楼] | Posted: 2006-03-27 17:20 顶端
黄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案云:或可痊愈。因此,处方者并没有必愈的把握。此病不急、不重,故可以药试病。
如果诸证未痊,可依病位之高下,投小陷胸或调胃承气辈。

[3 楼] | Posted: 2006-03-27 17:23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3楼黄力2006-03-27 17:23发表的“”:
案云:或可痊愈。因此,处方者并没有必愈的把握。此病不急、不重,故可以药试病。
如果诸证未痊,可依病位之高下,投小陷胸或调胃承气辈。



此非以药试病者,138条:小陷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此病眼目在于胸中满闷不舒,有所不同。

[4 楼] | Posted: 2006-03-27 17:33 顶端
黄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栀子生姜豉汤证一般不伴有胃脘痛和便结。我以为胸膈郁热可以伴有轻度胃脘痛和便结,如果胃脘痛和便结很严重,那么一般不考虑单纯的胸膈郁热。
[5 楼] | Posted: 2006-03-27 17:38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5楼黄力2006-03-27 17:38发表的“”:
栀子生姜豉汤证一般不伴有胃脘痛和便结。我以为胸膈郁热可以伴有轻度胃脘痛和便结,如果胃脘痛和便结很严重,那么一般不考虑单纯的胸膈郁热。



不错,栀子生姜豉汤证一般不伴有胃脘痛和便结,有者应用加枳实、厚朴、大黄等汤,但是关键是目前七八日胃痛或者已经不是主症(个人经验如果压痛明显可与小陷胸),而便结的严重也不能按时间看,一要听主诉二要做腹诊,不符合阳明里实证应该不能用下法,再者如果阳明燥实,便结严重小陷胸也难当此任,还需诸承气。

[6 楼] | Posted: 2006-03-27 19:14 顶端
tjutcm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0
: 11
经方币: 100 元
: 0
好评度: 10 点
注册时间:2006-03-26
最后登录:2006-11-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按其脉沉弦而滑,验其舌黄腻而浊说明还是有食积,只不过没有到阳明里实的程度。俞氏用经方没有加点消导的药必有其道理,若一般医生开药,他一定会认为加一点消导药会更有把握!可道理在哪呢?
[7 楼] | Posted: 2006-03-27 21:25 顶端
顾志君

优秀斑竹奖
头衔:困学人困学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811
: 495
经方币: 4902 元
: 0
好评度: 428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7楼tjutcm2006-03-27 21:25发表的“”:
按其脉沉弦而滑,验其舌黄腻而浊说明还是有食积,只不过没有到阳明里实的程度。俞氏用经方没有加点消导的药必有其道理,若一般医生开药,他一定会认为加一点消导药会更有把握!可道理在哪呢?



谁说没有用消化药?关键是要打破后世所谓三仙类的消导药框框。

1 栀子,神农本经谓之胃中热气,朱丹溪用其加生姜汁治疗胃热作痛,杨氏家藏方用其合干姜谓之二气散治疗噫塞妨食久成反胃,是皆可复胃之自然良能。
2 豆豉仲景瓜蒂散中用其宣泄流通有助于动食,余每喜食四川豆豉知其健胃增食欲之功效傅矣!
3 生姜,健胃的作用不用讲了吧?

[8 楼] | Posted: 2006-03-27 21:48 顶端
tjutcm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0
: 11
经方币: 100 元
: 0
好评度: 10 点
注册时间:2006-03-26
最后登录:2006-11-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版主说的有道理!真是受教了!感谢版主解除心中疑惑!
[9 楼] | Posted: 2006-03-27 22:29 顶端
杏轩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4
: 5
经方币: 40 元
: 0
好评度: 4 点
注册时间:2006-03-11
最后登录:2006-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吐为邪气外出之象。酿成夹食致虚,补之固不可,下之亦不宜,只得因势利导。实在是不得已做法。各位何不从此处玩索?
[10 楼] | Posted: 2006-04-01 17:17 顶端
tjutcm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10
: 11
经方币: 100 元
: 0
好评度: 10 点
注册时间:2006-03-26
最后登录:2006-11-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主可否详细解释一下?
楼主所说因势利导是不是说使用吐法?

[11 楼] | Posted: 2006-04-01 21:32 顶端
德川赖朝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112
: 113
经方币: 1104 元
: 0
好评度: 112 点
注册时间:2006-03-31
最后登录:2007-05-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治病要见病知源,不能见病治病,这样就成了下工已病,上工治未病。
[12 楼] | Posted: 2006-04-01 22:02 顶端
and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457
: 397
经方币: 3655 元
: 0
好评度: 382 点
注册时间:2005-09-30
最后登录:2019-11-2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8楼顾志君2006-03-27 21:48发表的“”:



谁说没有用消化药?关键是要打破后世所谓三仙类的消导药框框。

.......

是啊,窃以为:学好中医的关键在于“精于辩证,谙于药能

[13 楼] | Posted: 2006-04-09 21:23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经方实验录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9358(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9:3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