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zheng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26
: 27
经方币: 260 元
: 0
好评度: 26 点
注册时间:2006-08-22
最后登录:2007-05-11
|
试说中西医结合(一)
从众多论中西医结合文献、报道看,基本观点大同小异。这里用不着再重述。旗帜都很大,确无实质内容,无论从学术方面还是从临床实践角度给中西医结合下的定义或概念都不能将这个学科完整化、系统化,当然也就谈不到规范化了。 首先认为中医仅是古老的传统医学,西医则是代表现代医学这一结论是没有根据的。如此划分势必造成思维上的混乱,进而无所事事,几十年的尝试已经证明它的弊端。一打化验单、ct报告后面跟一张虚实表里诊断加一纸草药附液体的给药处方、或反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合作、配合、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打出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与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紧密结合的旗号也无济于事。 那么中西医结合的合适切入点、着眼点应当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确实是件棘手的事。笔者尝试着去探索。 中西医学各有自己的独立体系,中医门派较多,所持的理论体系也较繁杂。西医学理论统一、明晰、与事实零接触。如果笼统地把中医各家理论撮合在一起与西方医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是非常艰难的事。中医在结合方面由此所处的地位不仅仅是弱势而是被动。不能自圆其说的臆想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相当位置,有些是时代产物,后经证明是无用的、错误的就应放弃,一味强解只能是诡辩了。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差异让结合步履艰难。但,就此绝对不能得出一些文献报道所说“中医学其独立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与现代科学各门学科的交流,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差距。”近似荒谬结论。那么是否可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攻其一点,兼顾其它。假设我们从方剂和方法上试论结合的一个方面, 常听业界人讲:“中医不过凭方,诊------,论------。”或是。中医不仅有高效的方,还有严密的法。“方法”一词就来源于此。中医若没有方与法就赤手空拳了。又:“中医无理论”。诚然中医理论相当部分落伍于时代,很多论述不合事实,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结合台阶。正因此中医有必要求教于生理、解剖、病理生理等论著。有了近代科学的理论配合中医固有的方与法,中医就强大的多了。 为论述简便,在中医多家门派中以疾医为例证,也就从古方谈起。 以疾医的方与法又从生理、解剖、病理学去认识机体的正常或异常以及内脏各系统或器官的生理活动的改变。以补古法之不足或散失。 以疾医的方与法引进现代相关学科知识,搭建中医学新概念骨架,就是生物学的概念骨架。它的主要工具和方法统一在生命质量的动量序中。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才能够正常了解疾病和估量疾病。这是否是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西医各有优势也有不足。理论上西方医学清晰、明了。我们在专业考试做选择题就有认识。一是一,二是二。没有歧义。而中医答案则似是而非了。各人理解差异很大。对错只有看出题人的见识了。这么说是不是中医在理论方面一无是处,完全不是。只是需要改正的东西没有及时更新。如果能剔除那些无用的、过时的杂言,两套不同体系的理论是取长补短的关系。由此才可能达到相互配合,但这太难了,统一中医各家理论精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诊断领域,中医的玄妙占据了半壁江山,西医无辅助器械也寸步难行。一切脉百病知,可能吗。加上望、闻、问能保证几成胜算。温度计测不出热就认为无热符合事实吗吗。习惯性流产、不孕常见脐下有硬块,西医一经诊出就了不得,诊断书频频出现怀疑这,怀疑那的问号,又化验,又是ct,一番折腾,搞成个大手术,病人受罪,家人痛苦。中医则做腹诊,瘀血块,无疑,小疾一例,几付草药即解,省事,节约,中医的优势显现了。对诊断部位的详细莫过于西法,是否有必要就另说了。有些病是需要详细、准确。有些病根本无需大动干戈,这点上中西医结合是有些希望的。 治疗方面,在药物治疗上中医药的治愈率在多科中领先于西法。没有这块优势,中医只有淘汰的份了,在妇科多数病症西医束手。在内科小小的感冒西法只能看着。精神病科西医只能先关起来再说。大量镇静剂的使用是害是益。而中医在此要聪明的多。先分类再处理。如妇女狂躁,根本无须隔离,笔者在一精神病院看到一妇女力大无比,大喊大叫,四五个人按不住,此妇面色潮红,分明是热入血室症,几付药的事,却进了疯人院。中医诊断、治疗是全方位的,而西医以局部居多,动不动就开刀子,真有那么多需要手术的人?怕是钱闹的吧,(此话题另行文)肿瘤块,良性可切可不切,西法动刀无错,异型肿瘤开刀比不动刀来的快。真正的恶性肿瘤谁也无能,还是不动刀的好。良性的,中医消法、化瘀法都很实用,西医。又无良药。外科多数领域产科等西医远在中医之上,在这里我们又看到结合的曙光。 至于说到现代科学工具,并非西医独有,很多现代医学诊断、检查工具、技术的应用最初都始于其它学科和领域,中西医都可用。只是先后罢了。可不在结合范畴内。 复方与单味药是中西医结合的重中之重,笔者在《模糊集合在中医复方中的应用谈复方与单味药》一文中谈及请参照。(协和中医xiaozheng 博客)。
有一网友说:一患者身黄,治好了诸表证,后经诊断是癌,中医不是治本吗。(大意)。书读了很多,可临床上对不上,是经验不足,还是------。 中医治本,街头巷尾言。西医治标,人云亦云。西医割阑尾一刀病除,切良性肿瘤斩草除根。是标,是本。中医治本果真如此,中医院早在数年前就应数倍于西医院。治病就是治病,什么标呀、本呀,用在这纯属杂言,无可取。标本兼治,各有优势,遇恶性肿瘤谁也无能,缓解症状在临床上这么做,只是人道主义义务,给患者一些精神安慰也是必要的。在此,医生给患者的是希望,以缩短绝望时间。给患者消了黄后发现是癌又有什么呢,中西都一样。这位医生尽力了。 书读的很多,临床上对不上,正常。我们以疾医为例,仲景书只是举了几个例证。几百个病例难能遇上一个,生套就把自己限制住了。我的老师从医一生,在先生《葭杭文集》中医篇中一病案说“余从医三十年,遇丝丝入扣者仅此一例”。中医治病靠的是症候群,要抓主症、特征、腹证、体证、脉象。有时四是而非,拿不准,就要考虑相关症候多的或会诊来解决。(很多中医不重视腹诊是一大诊断缺陷)。经验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不要把书读的太死太杂。小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大青龙汤特为两解而设。就是教的思路。 神医,楼上二位谈的很清楚,不多说了。
|
|
[楼 主]
|
Posted: 2006-09-02 23: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