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威
级别: 经方二段
精华:
0
发帖: 194
: 63
经方币: 762 元
: 0
好评度: 29 点
注册时间:2005-11-29
最后登录:2006-05-07
|
《易经》与经方
《易经》与经方 本贴取这样一个题目,有点故弄玄虚。故首先说明,《易经》与经方没有多少关系。还要取这样的题目,由于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介绍点“易学”,主要是希望青年同道不要上某些人的当。 二是因为本沙龙是“经方沙龙”,不同时谈点经方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就把这两个基本无关的词语拉到一起了。 为什么不说它们完全或根本无关呢? 因为也确实有点关系。 比如,近日黄煌教授要讲“炙甘草汤”,其中要用大枣30枚(有的本子是12枚),为什么不用20或10枚呢?总要有点说法。当然,我不认为多几枚或少几枚是什么大问题。 此外,题目中用“易经”,是因为其中有个“经”字,于是有一个字和“经方”是一样的。不过,我要介绍的“易学”则不仅仅限于《易经》,至少还要包括《易传》。它们合起来就叫做《周易》。其实,“易学”也不是《周易》,而是古往今来国人对《易经》的研究。 还必须说明,我要介绍“易学”主要是从自然科学或科学技术角度看问题。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我们也主要把中医看作科学技术。这样才能说清医学和“易学”有何异同。 科学技术真的很值得追求吗?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我不认为科学技术主宰的现代社会多么好。我年少时生长在前工业社会——那时的农村没有任何机器,照明还在用棉油灯。衣服是母亲完全靠手工从棉花变成的,饮水是从井里提上来担回家的,粮食要靠石头碾磨变成米面,推动碾磨还有时靠人力,这些劳动我都亲自做过——包括帮助母亲纺线织布。但是,我很怀念那时的生活——人们相当自由而且关系简单,没有现在这么多压力。生活得以温饱人们就很知足,那时我感到相当愉快。 然而,现在没有选择,只能承认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不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日子就很难过。甚至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了。这大概是为什么小孩子从幼儿园就要竞争,而后一直要竞争下去——考上大学似乎可以放松一下。究其目的,就是尽量多掌握点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以便适应这个很不能令人轻松愉快的社会。 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更是这样。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落后是要挨打的。 落后应该挨打还是必然会挨打呢?诸位可以自己理解。 再看看现代和尚、道士、神父和尼姑,很多人装备着照相机、手机、录音机和电脑等,算命的也用上电脑,不承认“科学技术”主宰的价值观念就会被淘汰。 当然,大腕和大款们不一定是脑子里装的科学技术知识最多的,但他们必然善于使用第一生产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这种生产力。于是,财富、名誉、地位、金钱、美女更多地跑到他们手里。 总之,只有跟着科学技术潮流走下去了。 那么《周易》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何呢? 我的看法是:它早已不属于科学技术了。详说见以后的帖子。 最后就炙甘草汤,谈一点点体会,算是和经方挂个钩。 我只想说说其中大量用的地黄——经方用量是一斤,我在自己身上实验过。 不少人认为经方用的生地黄是鲜地黄,我看不一定——至少不是刚挖出来的。我的故乡有野生地黄,小时候多次挖来治病,但不是治伤寒,更不是治脉结代。且不说。但我知道挖野生地黄是不容易的,挖一斤至少要半天。仲景开了方子再去挖,就会耽误事。故我看那时就有准备好的——接近现在的干地黄。 仲景时代有无熟地黄,我不太清楚——很可能有。但干地黄煎的时间略久,就和熟地差不多。这是不少前人提出过的看法。 我年轻时,多次亲自实验过单味熟地的作用。那是因为张景岳好用大量熟地,而他是用来治热病的。后人曾称他为张熟地。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剂量,于是在自己身上试试。 我亲自单煎熟地最大量是那时的4小两,服下去以后自觉心跳比较剧烈——但不是不能支持。故可以认为大剂量熟地有明显强心因而促进循环作用。张景岳用它治热病大证有道理。它和人参等配伍治脉结代,作用应该更可靠。 至于仲景心法,请听黄煌教授的讲解。
|
|
[楼 主]
|
Posted: 2006-03-03 01: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