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 一位癌症患者的病故留下的几点思考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一位癌症患者的病故留下的几点思考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一位癌症患者的病故留下的几点思考

[思玥的话]

今天下午的门诊中,一位老人在开完药后,拿出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是他对妻子的离去所进行的一些思考,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

这位老人是南京某高校的教授,妻子生前是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老人的妻子于2006年2月10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在其后的10个月里,承受了5个方案8个疗程的化疗,最终在第8次化疗尚未结束的时候,溘然而逝……

在这篇文章里,老人痛失亲人的悔恨,化为条条中肯的建议,他希望我们医生在以后可以做得更好。虽然,字里行间并没有对医务工作者一味的指责,但我相信,读到这些文字的我们不应当无动于衷,因为,对人、对生命、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责任感的漠视本身,就是对我们这一袭白衣最大的不敬与亵渎!

一位癌症患者的病故留下的几点思考

老干办转院党委和各位院长:


我的妻子,本院(指患者生前工作及患病后治疗所在的医院)1990年退休干部,于2006210,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当日住院治疗。入院后,经7个疗程连续化疗,又于1129进行第8次化疗,输完5针氟达拉宾后,124下午即发出病危通知书,5日晨6时不幸去世。总病程不到10个月。


我的妻子去世的一个月来,我们反复思考她的治疗过程,仔细分析她的有关病理资料、数据、记录等,查阅对照相关论述和MM病友的治疗经验,总觉得有一些问题应该提出来,供院领导和病区医生总结经验。

 

我爱人已经走了,她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任何办法都无法让她回到我们的身边。在这里我们并不想追究什么医疗责任;但是,为了今后同病患者的利益着想,从医院建设和改革的大局考虑,从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医术精益求精的职责要求,我们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把问题提出来,供院领导、有关科室和医生同志们参考和研讨。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首先应该肯定,血液科的医护人员工作是尽心尽力,十分辛苦的,病区床位爆满,常常病区走廊加床也满,工作压力很大。我爱人是年龄较大的本院职工,血液科主任和病区医生在治疗用药和方案选择方面都经慎重周密考虑,在保护性、支持性用药方面也很周到及时,各项检测、监察也很经常、仔细,减轻了病人对化疗的毒副反应,较好地保护了患者的健康组织,使病人及家属也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参数。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满意。同时,从对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医疗工作的角度,我们仍想提出以下意见,供领导和医务工作者参考。


 

一、要重视对肿瘤的整体调护,化疗不能过度。现代肿瘤医学界已经开始质疑“肿瘤是局部病变”一味强调化疗的观点,认为“痛杀灭绝”的治疗模式有严重适得其反的后果。强调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调控能力,促使癌细胞诱导分化、转变为正常细胞的理念。对MM病,更提出了“长期带瘤生存”的目标和治疗方针。在MM病友中也出现了“长期带瘤生存”的可喜病例。有专家认为有1/3左右的病人是化疗致死的,化疗是“双刃剑”,在压制或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伤害人的健康细胞和免疫功能。无休止地追求化疗,几乎可以肯定是一条死胡同。不幸,我的妻子也成为过度化疗致死的一个本来可能避免的病例,悲哉!

在反思中,我们纵观病人患病期间所进行的8个化疗过程中,骨髓浆细胞的原幼比,从治疗前的38.4%,逐步下降到18.8%14%26%13.2%M免疫蛋白(IgA型)由31,同步下降到2818.11620.514;微球蛋白虽超过1-3的指标,仍在3.5附近,血生化白球比也在0.9以上。同时,血常规(10个月内取样近百次,取每个疗程的平均值),大多在正常值的下限附近(见附表)。说明:前几个疗程,化疗对癌细胞的压制作用比较明显,患者体质尚保持良好,体征较正常,负面的伤害作用尚不明显。如果此时化疗适可而止,采取中医药调节扶正,改善病人的整体免疫功能,调节体内环境,将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质量。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意见终究一直未能向病区主管医生提出。直到这次写总结思考材料时,才有机会遇到这样一位MM病友,她决定停止化疗,走上一条长达5年的路——中药治疗之路。对比之下,妻子的去世,真令我们悔恨终身!

在以后的第5到第8个疗程中,情况变得相反,可谓每况愈下。浆细胞原幼比保持在22-28%水平,不再下降,IgA虽继续下降,但微球蛋白上升到7以上,白球比倒置严重,降到0.55以下(也可能癌细胞对化疗产生了耐药性),而血常规则全面下降,低迷不起。化疗对杀灭抑制癌细胞作用已不明显,而对损害免疫功能和摧残健康组织和细胞方面,则达到了危险的程度,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现在相信,如果适时停止化疗,仍会有很宽的生路,但事实却是在连续的化疗中失去了她宝贵的生命,时间不到10个月。


对于进行不到一周就导致患者溘然去世的第8次化疗,更有许多地方值得深刻反思和深入探讨:1、进行此次化疗的身体条件:从附表中看出第7次化疗中进行的11次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低于1.8×109的就有10次,血小板全部低于36,这样血象超低的情况,可以进行新一次,而且是属于新药的化疗吗?2、病人的身体状况1241715分发出病危通知书说:“目前状况:全身浮肿,感染,骨髓抑制,病情终末期,低蛋白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此时距离决定做第8次化疗不到10天,当时,对病人如此衰竭的身体状况,医生会毫无感觉吗?决定第8次化疗又是依据什么作出的?3、平心而论,可能医生也没有估计到这一次化疗开始不到7天,就夺走了患者的生命,但他们对血象的低迷、对于病人体况的衰微肯定是有一定估计的,在化疗中及以前,大量使用了支持药物、输血、补白蛋白等措施。但是化疗开始前1-2天,当家属提出:“血象这样低,做化疗行吗?”的问题时,一位医生当时反问:“不做怎么办,血常规指数不会自动升上去。”导致了化疗6天病人就去世的悲剧。


现在我反思感到,我院血液科有的医生,对MM病的治疗“似乎只有化疗一种办法”。这是一种迫切需要思考和改进的状态。孙子兵法有一句名言:“不尽治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对于用化疗者一柄“双刃剑”治疗癌症,特别是像MM这类血液病时,也可以说:“不尽知化疗之害者,则不能尽知化疗之利也。”


二、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是治疗包括MM等血液病癌症的一个值得重视研究和开拓的道路。


多发性骨髓瘤是某一支浆细胞异常过度增生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上具有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在癌症中属于变化比较缓慢的一种。防止过度化疗是治疗中很重要的一点。我的妻子在10个月的病程中经过了5种化疗方案共8个疗程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总的是不很稳定、不巩固,但对整个机体的状态影响则是每况愈下。最后导致在第8个疗程进行近一半时不幸去世,主要是由于化疗的伤害而导致身体的全面衰竭。

早在我爱人确诊为MM病不久,周围不少关心的同志就介绍本院有多位血液病癌症患者已经存活多年,甚至七、八年的病例,他们大都到医院中医科进行调理。我对中医药本来就比较相信,更注意阅读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文献资料,其中值得注意的思路是不追求高度杀伤性化学治疗的次数,而把“带瘤生存”的生存率作为治疗的首要目标。通过中药调理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保护或恢复病人的抗癌能力。甚至造成癌变过程潜在逆转的可能性。为此我把我爱人得了多发性骨髓瘤的事向黄煌大夫报告了(自2004年以来他就为我患慢性肾衰的病用中药进行条理,效果不错),他说手头就有几个患MM的病人服中药,答应诊病调理。在7月4日我爱人第一次出院休息期间,我们于7月15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他开了中药。7月21日,返院,经过本院离退休办公室的协调,7月27日开始服用黄煌老师的中药,由本院代煎,连续服用14贴,至8月9日,由于配药不全、先煎后入等多种体制性、技术性原因,未能坚持下去。我爱人去世后我为总结经验教训,才知道一位MM病的老师已经服用黄煌老师的中药5年多了,我专门进行了采访,老师谈的病情令我惊悔不已,痛惜我的亲人错过了一个死里逃生、转危为安的机会。

老师1951年生,2000年因肾脏病需外科手术,术前浆细胞轻度偏高,后经血、尿电泳检查确诊为MMIgG型。在我市一家医院血液科连续做了9个疗程的化疗,导致全身极度乏力,咳嗽严重到昼夜不能休息,且浑身疼痛难忍,乃誓死拒绝继续化疗,出院后漫无目标,2001年秋经人推荐到黄煌老师处服用中药,5年多来情况良好,行动自如,看不出像个病人,她为了接受采访,电话后还亲自来看望过我,带来她的病情数据资料。交谈中还了解到她服用的中药方,用药与7月份老师给我爱人开的大致相同,尽管樊老师的MM是G型。她告诉我另一位姓刁的老师年龄比她大,病情也很重,属于A型病人,也服用黄煌老师的中药,如今在深圳,情况同样良好。我了解了这样的病例,追悔莫及,为未能及时跳出一味化疗的死胡同,一试中西医结合的生路而悔恨。当然,病例之间的差异,并非简单类比的事,但作为一种治疗理念和路子,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却足以表明是值得重视、值得开创、值得开拓的大路。


国内已有石家庄、西安均有这方面的报道,江苏也是一个中医传统悠久的省份,江苏省医院的中医科也有相当强大的力量。但这里有治疗思想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只要各院领导、病区医生都引起重视,就可以开拓MM病治疗的新路,且其治疗的成本与化疗相比还可以大大降低,床位的紧张也可以得到缓解。

记得黄煌老师曾告诉我:MM病从中医角度看是一种虚症。因此,过度的化疗是对早已虚衰的机体进行砍伐,后果可想而知。这也是第8次化疗事与愿违的一个原因。可惜我对中医无知,导致在关键时刻未能周密思考,提出一些意见,接受了对病人的化疗,导致她的虚衰而死。悲哉!

我爱人是一个老同志,她因病住院后,不止一次对来院看望她的同志说:“我把自己交给自己的医院,看他们治出个什么样,顺其自然吧。”我曾当面听她这样说。她不愿提出一些为难的要求,而守着医院和病房,接受了一个接一个的化疗方案。现在想来,对她的治疗未免辜负了她对医院的一片信任和满腔期望,真叫人心痛和悔恨!

悲痛和悔恨已没有用,面对这样一位同志因对风险估计不足而过早去世的现实,我们不应该多有所感触和思索,多有所作为和创新,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吗?只有从教训中总结有益的经验,把医疗工作推向前进一步,以造福于后来的病友,也许可以告慰过早离去的亲人的英灵吧。

为此,最后我冒昧提出两点极不成熟的提议,请领导考虑:

1、试点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进行疗效与风险评估分析、治疗成本的统计分析,以扩大治疗手段空间,避免不必要的治疗,降低患者负担。


2、与此相配合,加强中医科建设,试点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位痛失亲人的患者家属                                                                                                     ×××





 




[ 此贴被思玥在2007-02-04 20:35重新编辑 ]

[楼 主] | Posted: 2007-01-06 20:31 顶端
victor_run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23
: 24
经方币: 124 元
: 0
好评度: 23 点
注册时间:2007-01-05
最后登录:2007-05-1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非常遗憾……
多发性骨髓的预后应该是比较好的,经过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33个月。
做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我是非常认同这位可敬的患者家属的看法的。前面的化疗应该是有效的,这位家属分析的非常专业。比较遗憾的是从第二次化疗开始患者的白球比已经出现倒置,提示患者肝功能不佳,处于失代偿阶段。然而这个问题未能作为主导,以至于在其后的化疗过程中患者肝功能进行性下降,从附表上看最后一次白球比仅仅0.45,重度倒置,如此肝功还敢化疗,实在胆大啊……
我估计患者很可能死于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另外,从第六次化疗开始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小于4000,未能重视,继续化疗,同时在第八次化疗使用最新的药物福达华,虽然是一种好药,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从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来看国人对这个药物的耐受程度远远低于国外的推荐剂量。或许这是人种差异。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患者原本重度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雪上加霜。其实对于晚期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反应停(沙利度胺)已经提到非常高的地位上,白介素等免疫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可喜,何苦在此危难时刻用此猛剂……
死者已矣,希望以后广大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生应该听从这个可敬的家属的意见,以循证医学作为导向,以综合治疗为模式,提倡个体化治疗,让治疗风险/受益成为我们临床工作的核心思维方式。则上述事件或许可以尽可能减少。
让我们一起反思过去……
向患者默哀!
向患者家属致敬!

[1 楼] | Posted: 2007-01-07 01:42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QUOTE:
引用第1楼victor_run2007-01-07 01:42发表的“”:
以循证医学作为导向,以综合治疗为模式,提倡个体化治疗,让治疗风险/受益成为我们临床工作的核心思维方式.......

 

!!!讲得真好


[2 楼] | Posted: 2007-01-07 15:36 顶端
llb1979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三段
精华: 0
发帖: 140
: 141
经方币: 1165 元
: 0
好评度: 139 点
注册时间:2005-01-10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说实话循证医学实在不能说是最完善的医学。循证医学是基于大多数人有效,其实是冤死不少。西医目前倡基因型,就是个体有效,而基因型其实和中医的证是最类似的。
[3 楼] | Posted: 2007-01-07 19:27 顶端
victor_run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一段
精华: 0
发帖: 23
: 24
经方币: 124 元
: 0
好评度: 23 点
注册时间:2007-01-05
最后登录:2007-05-1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循证医学虽然不是最完善的医学,但是我们很难拿出比它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我常常这样想,循证医学的出现某种意义上是经济观念的渗入。当医疗服务也成为商品交易的一部分时,你掏钱买单时是不是要看看这个货质量怎样,性价比怎样?而我们检验产品的质量如何也是通过统计学的方式进行计算。如此以来,要求医学拿出证据的方式就呼之欲出——这就是循证医学的本质,即通过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得出对这个群体的普遍认识。
当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循证医学肯定不能代表每一个个体的状况,这是统计学的本质所限制。然而这不妨碍我们对它们的认同与运同,把它作为我们的导向。这好比如我们使用经方,对于炙甘草汤证的患者,炙甘草汤证就是我们中医上的循证医学,落实到个体上也得辨证加减。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即使我们中医的个体化施治原则也有循证的角度。

[4 楼] | Posted: 2007-01-07 20:06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如何看待循证医学,吕师兄之前讨论过,个体化的诊疗与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并不矛盾,以下引吕师兄的原文:


循证医学医学的根本要求是——注重证据!!!


中医的诊疗是个体化的,符合医学发展的方向!


个体化的诊疗同样注重证据,不能随心所欲!


关键是 遵——“循” 什么样的 “证”——据,


如何来遵循。 


中医的证据来自——数千年——亿万人次-——的——人体实验——的——经验总结!


中医的证据是客观的!——不是随意的! 


中医的证据是能够重复的!——重复的是证候、是方证、是药证——是人体与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医重复的主要不是现代医学的疾病概念,虽然也有一部分!


 




[ 此贴被思玥在2007-02-04 21:37重新编辑 ]

[5 楼] | Posted: 2007-01-07 21:00 顶端
黄波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279
: 288
经方币: 202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本周五下午的《西医内科学进展》课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为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刘教授指出,肿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非常迅速。最近5-10年,人们对恶性肿瘤发生、转移、耐药等基础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肿瘤的检查与治疗手段也明显趋于多样化,使得临床肿瘤工作远远超越了X线摄片+B超检查+手术/放疗/化疗的传统模式,临床肿瘤学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一门独立学科。但是,肿瘤诊疗方法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会导致临床工作必然的混乱,肿瘤的诊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其规律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必将促进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从事肿瘤相关工作的医生要有广博的肿瘤学知识、与时俱进,同时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医生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步”。

治疗方面,综合治疗理念应该深入人心。

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肿瘤细胞之间可以表现出生长速度、浸润能力、转移倾向、耐药特征等显著的差异。目前建立的每一种治疗方法只能清除一部分肿瘤细胞,解决一部分问题,肿瘤还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只有开展多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才能够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6 楼] | Posted: 2007-01-07 22:34 顶端
黄波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279
: 288
经方币: 202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一个好的综合治疗方案应达到以下目标:
1)延长无病生存期;
2)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3)生存治疗获得提高;
4)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7 楼] | Posted: 2007-01-07 22:36 顶端
黄波

新人进步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279
: 288
经方币: 202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6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为:

(1)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的原则:肿瘤在引起明显症状、获得诊断之时多半已经发生了临床或亚临床远处转移。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在3mm直径时,就是新生血管的生成,转移可以发生于肿瘤的早期阶段。因此,在设计治疗方案是需要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2)分期治疗原则: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制定的第五版恶性肿瘤TNM分类法是迄今获得广泛承认和遵循的分类方法,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肿瘤TNM分期是医疗界对肿瘤的人为划分,在治疗决策时还应该参考肿瘤自身的生物学行为如分化程度、生长速度、微血管浸润与否进行个体化治疗。
(3)个体化治疗原则:肿瘤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该疾病通行的治疗原则,也要考虑本人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主要参考以下指标决定:1〉该患者的肿瘤学特征,包括组织分化程度、微血管浸润等;2〉患者自身体力状况;3)伴随疾病,如同时伴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等;4〉年龄因素。
(4)生存时间与生活治疗并重的原则:在追求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强调改善病人的生活治疗,如患者的体重、疼痛、体力状态等。
(5)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追求尽可能少花钱来取得肿瘤治疗的最好效果。
(6)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中医中药在减少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副作用方面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7)不断求证原则: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还没有固定成熟的模式,需要根据循证医学的规律不断探索,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8 楼] | Posted: 2007-01-07 22:37 顶端
and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457
: 397
经方币: 3655 元
: 0
好评度: 382 点
注册时间:2005-09-30
最后登录:2019-11-2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我曾经是“指南”的捍卫者,但我发现我德国的同事对指南只是一个参考的态度,他们仍然坚持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来确定治疗方案,比如脑梗死的抗凝治疗。当我好奇的问他们,你们自己制定的指南,为什么你们自己不遵守?他们说,我们总体上是要遵守的,但是等几年,这些指南还会修订,还会改变,我们不能等别人变了我们再变。

美国哈佛大学的Caplan教授曾经抨击循证医学的教条捍卫者,提出把疾病的治疗当作菜单,是极为不妥当的。循证永远是“相对落后”的医学,在规范治疗上,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决不能把循证当作圣经,不敢有所思考的违反循证医学,本身就是教条。吸收老外的循证医学证据没错,盲目照搬和崇拜确是绝无必要。

转自丁香园

[9 楼] | Posted: 2007-01-08 18:43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老人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的这封信是理性的,也是用生命作代价的总结。老人说,人已经死了,他也不愿去追究谁的责任,但是,希望活着的人或者患有同样疾病的患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反思一下治疗思想,希望国家能够重视中西医的结合。
[10 楼] | Posted: 2007-01-10 20:23 顶端
贵族佳人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新手
精华: 0
发帖: 2
: 3
经方币: 20 元
: 0
好评度: 2 点
注册时间:2006-10-29
最后登录:2007-02-0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七律

  读《一位癌症患者的病故留下的几点思考》有感

          人去枕空泪湿巾,

          亡魂唤醒悲情心。
 
          中西互补可延寿,

          医患同舟能显神。

          坦荡心胸诚可敬,

          真情倡导更应尊。

          阴阳两界同拭目,

          但看医生怎做人!


                           
                ——李其禄

[11 楼] | Posted: 2007-01-24 09:20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与疾病同行

新年将至,如果让你给自己的病人说一句最真诚的祝福,你会说什么?

我想,也许你会说:“祝你健康”!    

健康是一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东西。

有一个很讨巧的广告,老人,小孩,俊男,美女,在面对镜头用不同的语气重复着同一句话,祝您康必得!

咱老百姓则直来直去地表达是:“这人活一辈子,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我还记得,我家门口的小药店贴着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每天进进出出,看到这幅对联,心里总是暖暖的,无端对这家小药店也多了几分好感。我喜欢对联背后的祝福:你的健康,我的快乐……


[12 楼] | Posted: 2007-02-04 21:17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然而,当我自己步入杏林,面对病人的时候,我最想说的话,却不再是:祝你健康,我最想说的是,让我们携手,与疾病同行!

此言一出,不知道多少人会群起而攻之,从病人,到我的同行。

也许,病人会说,看医生,就是为了不再生病,不能治好我的病,要你有什么用,又何必与你携手?

也许,我的同行会说,你是医学的叛徒,你忘记了最初的誓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容忍了疾病的存在,医学还哪有前进的动力?


[13 楼] | Posted: 2007-02-04 21:19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不管怎样地指责,我依然会坚持我的选择,我依然会坚定地说:我的病人,我的战友,请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与疾病同行!

 

  也许,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当我们教病人做“抗”癌明星,当我们鼓励病人去勇敢地“战胜”病魔的时候,我看到,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如此的冰冷、尴尬而毫无商榷:

 

  不管医学的发展多么日新月异,它依然是一门如此年轻的科学。有的疾病,我们可以把它发展过程描述得纤毫毕现,我们可以预知它发展的每一个与环节,但是,对于阻止它的肆虐,我们无能为力;还有那么多的疾病,我们甚至根本都不知道病魔是从哪一条路上袭来,我们赤手空拳,在黑暗中艰难地摸索……

 

  很遗憾,今天的医学还无法承诺完完全全地“除人类之病痛”,那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助健康之完美?健康,是不是意味着没有一丁点儿的疾病与不适?我认为:不是的,在很多情况下,健康并不意味着治好了所有的疾病,它还意味着,我们学会了与疾病同行,我们学会了平衡与调整,能够和谐地与他人相处,使家庭依然亲密,生活依然充满欢乐,我们不必一直背负着对疾病和死亡的畏惧和痛苦艰难前行……


[14 楼] | Posted: 2007-02-04 21:22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开学初在《病患的意义》这本书的序言上,我看到了我大学的自然辩证法老师邱鸿钟教授的一段文字:

 

临床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这与医学对病患意义的理解密切相关。

 

在生物医学规范的临床实践中,疾病被视为盘踞在体内的一个抽象加以对待,“治愈”及保护生物学的生命成为唯一的和压倒性的目标。可实际上,不仅许多疾病的临床疗效向这种医学目标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而且许多不健康的人也许并没有按生物医学可以分类的疾病,还有器官与肢体的废用、老化、虚弱以及一些慢性病和不治之症等几乎不存在治愈的可能。显然,这些在数量可可能远远超出那些可治愈性疾病的患者会被排除在医学目标之外。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即帮助病人恢复个人的完整性,或者假如无法做到,则帮助他们在身体强加的影响和自我渴望得到的东西之间建立某种新的平衡。治病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治疗意味着照顾他人,使一个家庭变得和谐,或者意味着病患何死亡痛苦的减轻等等。


[15 楼] | Posted: 2007-02-04 21:36 顶端
haiwei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83
: 184
经方币: 1830 元
: 0
好评度: 183 点
注册时间:2006-02-14
最后登录:2007-02-1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化疗和放疗有时会加速死亡几乎是常识,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瘤常常疗效较好也几乎是常识。
这个患者还是医生,她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莫非从来没有用过中药。

[16 楼] | Posted: 2007-02-05 03:30 顶端
思玥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94
: 77
经方币: 628 元
: 0
好评度: 71 点
注册时间:2005-11-01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的确,这不是单靠医生就能解决的问题,正确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待于患者和医生双方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自身,作为专业人员,我们的意见和指导对病人的选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提及这个话题,想引起一些思考,也许,在今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17 楼] | Posted: 2007-02-05 16:55 顶端
黄煌



终身成就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11
发帖: 1187
: 786
经方币: 6825 元
: 0
好评度: 627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最近我接到那位痛失亲人的老教授的信,全文如下:
黄煌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网上发表了我的“几点反思”一文,得到网友们对我不幸的关心同情和对反思意见的支持,特别是一首七律,更是引起感动和共鸣,我也把心中思路酿成七律作答,请勿见笑。
答网友七律
感谢网友对我不幸的关心与同情,教训若化为财富,可挽救千万生命,特作八言抒怀。
亲人一梦唤不醒,
泣血万悔意难平。
癌魔凶狂有医在,
全凭高德术精进。
杏林藏宝能延年,
化疗催命须早停。
医迷患从竟失足,
引鉴莫蹈千古恨。

[18 楼] | Posted: 2007-02-16 16:31 顶端
ydh



优秀斑竹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2
发帖: 441
: 234
经方币: 1939 元
: 0
好评度: 146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1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一个好的医生,除了对医术精益求精的要求外,还关注与医学相关的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医疗界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名医都表现出这方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诸如徐灵胎。这个帖子引起了临床大家们的关注和思考。“英雄所见略同”,黄老师,李医生和haiwei先生都看到了当今医疗界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中西医关系问题和医患关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涉及到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疗效,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人民日报》近期大篇幅报道河南用中医药治疗爱滋病的事迹,谈到中医药在改善爱滋病人生存质量方面的满意疗效,也谈到中西医结合在爱滋病治疗方面的前景。“治病”是目的,但“留人”是前提。“带病生存”也是医疗目的之一。主流医学应该注意这个观点。

[19 楼] | Posted: 2007-02-17 14:53 顶端
雍乾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0
发帖: 61
: 23
经方币: 223 元
: 0
好评度: 16 点
注册时间:2005-01-04
最后登录:2007-05-1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实事求是,努力去做,是一个医生最高的品质!
[20 楼] | Posted: 2007-02-17 20:20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百家争鸣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8513(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10:11,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