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 医话《聊斋》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医话《聊斋》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黄力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260
: 225
经方币: 1975 元
: 0
好评度: 214 点
注册时间:2005-01-08
最后登录:2007-05-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医话《聊斋》

                医话《聊斋》
                  黄力

  文学巨著《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艺术巅峰,已被译成二十九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作者蒲松龄一生都生活在下层百姓之中,托妖狐诉孤愤,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人民的作家”。除《聊斋志异》之外,他还撰有《农桑经》、《药祟书》、《怀刑录》等涉及不同方面的十余种、六十余万字作品,可见他学识的渊博。笔者粗粗数了一数,《聊斋志异》一书涉及中医药的篇章竟达二十余篇,故此稍作整理,看看这部作品中涉及到的医药知识有哪些,同时把作者将医药知识融入文学之中的方法简析一、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表述,以飨读者,也籍此向这位三百年前的文学巨匠致以我深深的敬意。
  一、《聊斋志异》涉及哪些中医药知识?
  答:此书涉及的中医药知识范围较广,从内容看,有疾病诊治的内容、有秘方的内容、有中药传说的内容。其中疾病诊治的内容较多,简要介绍如下:
  一)描写疾病诊治的内容
  按病种可以分为五类:
  内科病有1、消渴,《阿宝》:孙子楚……觉腹中奇馁……居三年家益富,生忽病消渴,卒。2、痨瘵,未几女病瘵沉痼不起。3、咳嗽,《医术》:青州太守病嗽。4、外感热病,《医术》:其子伤寒将死。5、中毒,《江城》:……暗以巴豆投汤中而进之。未几吐利不可堪,奄存气息……始悟病之所自来,呻吟而哀之,则绿豆汤已储待矣,饮之乃止。
  外科病有1、疮疡,《娇娜》:时盛暑溽热,移斋园亭。生(孔雪笠)胸间肿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呻吟。公子朝夕省视,眠食俱废。又数日创剧,益绝食饮。《丐仙》:一丐者,胫有废疮,卧于道,脓血狼藉,臭不可近。《毛大福》: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阎王》:李有嫂,臂生恶疽,不起者年余矣。2、赘瘤,《二班》: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可触,妨碍饮食。”3、霉疮,《翩翩》:广疮溃臭,沾染床席。
  眼科病有目翳,《瞳人语》: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
  寄生虫病有:“酒虫”,《酒虫》:(僧)曰:“此酒虫也……赤肉长二寸许,蠕动如游鱼,口眼悉备。”
  不能明确归类的疾病有:1、《汤公》:汤公……抱病弥留,忽觉下部热气渐升而上,至股则足死,至腹则股又死,至心,心之死最难。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之事,都随心血来,一潮过。如一善则心中清净宁帖,一恶则懊憹烦躁,似油沸鼎中,其难堪之状,口不能肖似之。2、《连琐》:杨果病,腹胀欲死。3、《太医》:(孙评事)忽得暴病,綦笃……遂卒,目不瞑。4、《紫花和尚》:沉病而死,隔夜复苏。
  按诊断方法可以分二种:
  望诊:1、疮疡类疾病一望可知,无须逐一介绍,此处略过。2、望气色,《黄九郎》:(太医齐野王对何师参说)“君神色黯然,病乎?”
  脉诊见于三篇。1、《娇娜》:女(娇娜)笑曰:“宜有是疾,心脉动矣。”2、《黄九郎》:(太医齐野王)脉之,惊曰:“君有鬼脉,病在少阴,不自慎者殆矣!” 3、《董生》:坐有医人,善太素脉,遍诊诸客。末顾王生九思及董曰:“余阅人多矣,脉之奇无如两君者,贵脉而有贱兆,寿脉而有促征,此非鄙人所敢知也。”
  按治疗方法可以分六种:
  1、药物治疗。①用下法治疗腹胀欲死,《连琐》:医师投药,下恶物如泥,浃辰而愈。②藜藿汁治咳嗽,《医术》:(张氏)汁进太守。一服病良已。③治疗痨瘵,《连城》:西域头陀自谓能疗,但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④敷药治疗疮疡,《毛大福》:(毛大福)敷药如法。⑤治疗某种重病,《紫花和尚》:(某生)疏方下药,病愈。
  2、艾灸治疗。①治疗疮疡,《丐仙》:高(高玉成)出艾亲为之灸。②治疗赘瘤,《二班》:(殷元礼)出艾团之,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 ③抢救猝死,《太医》(太医)立命取艾灸尸一十八处。炷将尽,床上已呻;急灌以药,居然复生。
  3、刀割(手术)治疗疮疡,《娇娜》: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创突起寸许,高出钏外,而根际余肿,尽束在内,不似前如碗阔矣。乃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紫血流溢,沾染床席。……未几割断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又呼水来,为洗割处。
  4、浴疗,《翩翩》:命生解悬鹑,浴于溪流,曰:“濯之,疮当愈。”
  5、诱虫法,用美酒引出“酒虫”,《酒虫》但令于日中俯卧,絷手足,去首半尺许置良酝一器。移时燥渴,思饮为极,酒香入鼻,馋火上炽,而苦不得饮。忽觉咽中暴痒,哇有物(酒虫)出,直堕酒中。
  6、藉神异之力愈病。《瞳人语》:(方栋)闻《光明经》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诵……持之一年,万缘俱净。《阎王》:主人公李常久向阎王求情,其嫂痛改前非而臂之恶疽顿愈。
  二)描写秘方的内容
  《金陵女子》:……试其方,有奇验。沂水尚有能知其方者。以蒜臼(捣蒜用的石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赘,其方之一也,良效。
  三)描写中药传说的内容
  《鹿衔草》: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二、《聊斋志异》中有没有以业医者为主要人物的篇章?
  答:有,共八篇。
  其中《丐仙》、《二班》、《毛大福》、《太医》四篇的主人公分别是:高玉成(针灸医师)、殷元礼(针灸医师)、毛大福(疡医)、太医。这四个人都是高明的医师,特别是其中的高玉成,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作者描写他“不择贫富辄医之”――不仅把“脓血狼藉、臭不可近”的乞丐带回家长时间精心疗治,而且管吃管喝,馈以酒肉。
  《医术》一文讽刺了张氏、韩氏两名不学无术,仅凭偶然幸中而成名的医生。
  《口技》一文揭露了依靠江湖骗术博取老百姓信任的游医。
  《药僧》一文夸张描绘了卖药僧“房中丹”的离奇功效,读之令人喷饭。
  《役鬼》一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杨姓针灸医师,但此文没有言及医术。
  蒲松龄先生奇幻的笔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业医者的素质和医疗水平良莠不齐。
  三、您能否从脉象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蒲松龄是如何巧妙地把“医”、“文”糅合到一起的?
  答:好的。如前分析,此书在三个篇章中描写到脉象的内容,其中以《娇娜》一篇最为精妙。
  1、《董生》一文描写医人通过脉象预测人的寿夭贵贱,名为“太素脉”,这个方法类似“看相”,在古代有一定的市场。此处的作用是制造悬念――脉之奇无如两君者,贵脉而有贱兆,寿脉而有促征――为什么“贵脉而有贱兆”、“寿脉而有促征”?一个脉象竟然同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预兆,真是“奇怪也哉”,读者猜不透其中的奥妙,自然迫不及待地往下读。当然,关于“太素脉”的说法,需要历史地看待,此处谈“太素脉”主要是行文的需要,与医理尚有距离。
  2、《黄九郎》一文中主人公之一的何师参是一名同性恋者,因为贪恋男狐仙黄九郎,“相缱绻”、“燕会无虚夕”,太医齐野王望见其神色黯然,因而脉之,惊曰:“君有鬼脉,病在少阴,不自慎者殆矣!”此处太医齐野王通过脉诊判断何师参病在“少阴”,通过脉象指明病机。一方面,少阴属肾,齐野王暗示此病由异常房劳所致,所以嘱咐“自慎”;另一方面,少阴属里,病位深潜,病情较重,所以有“危殆”的警语。然而何师参“疑其诳”,当了耳边风,以致命归黄泉。这句脉象描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文章转折自然,毫不突兀。如果结合整篇文章的构思,更可以看到作者运笔之巧妙。
  3、《娇娜》一文中,主人公孔雪笠在盛暑溽热之时胸间肿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呻吟,病势逐渐发展、加重,但是当孔雪笠看到前来为他诊治的绝色美女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不由得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在把握诊视之间,更觉娇娜觉芳气胜兰,娇娜注意到此人初次和自己相遇就痴迷自己的美丽,不由笑曰:“宜有是疾,心脉动矣。”本来一个“笑”已经染出娇娜的活泼动人,没想到后面的这句话更是一语双关,写尽娇娜的聪慧和妙趣横生。一方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夏气通于心”盛暑溽热,热毒之气侵袭心脉,发为痈疡,指出孔雪笠所患病证的病机;另一方面,见到孔雪笠一看到自己就动了心(心脉动矣),略略嗔怪孔雪笠的唐突,所以调侃说“宜有是疾”。真不知孔雪笠听到这话作何感想。清代但明伦先生点评这句话说:“解颐妙语,笑可倾城。”可以算是作者或娇娜的知音。笔者想起《红楼梦》中有一段经典对白:宝钗见他(望着自己雪白一段酥臂)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 宝钗道:“你又经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风口里?” 林黛玉:“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走了。” 口里说着,将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摔来。宝玉不妨正打在眼上,“唉呦”了一声。 宝玉正自发怔,黛玉将帕子摔了过来,正碰在眼上,倒唬了一跳,问是谁。 黛玉摇着头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 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了。这段对白与《聊斋》的这段文字意趣相通,林黛玉戏语谐虐更与娇娜相通,然而论言语、行文的巧妙,《聊斋》更胜一筹。笔者以为,这一段文字是“医”、“文”结合的神来之笔,读之再三,叹服不已。


[ 此贴被黄力在2007-03-07 21:25重新编辑 ]

[楼 主] | Posted: 2007-03-06 20:12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投稿浏览区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5344(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3:05,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