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wei
级别: 荣誉会员
精华:
0
发帖: 183
: 184
经方币: 1830 元
: 0
好评度: 183 点
注册时间:2006-02-14
最后登录:2007-02-12
|
二 新形势下发扬中医的某些提法 尽管实际上,中西医结合不可能与中西医并列,“三支力量”方针提出之后,就有各自如何发展的问题。 西医发展问题与本书基本无关,从略。 中医方面不得不避开中西医结合,甚至首先要否定她。 比如,曾经有人说,中西医结合就是消灭中医。他们认为: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完全结合,完全消灭。所以,他们反对结合,主张分家。 这样说的人大概不知道,近代中国当局曾经想消灭中医。那时的当局不赞同汇通或结合,而主张中西医必须泾渭分明,彻底分家。比如,那时的中医,使用西医药械是违法的。彻底分家才便于消灭中医或促使中医消亡。 新中国采取保护中医政策。这样的政策固然好,同时也使很多人完全失去危机感或者只想保护既得利益。出于这种心态反对结合的人,恐怕也很难发扬中医。 那么,到底怎样发扬中医呢? 近二十多年来出现的提法主要有:发扬纯中医论;发扬中医特色论;中医发展内在规律论;中医现代化论;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论。 总之,很多人不承认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为了发扬中医,更不承认这是发扬中医的必经之路或最佳途径。 所以,有必要略述笔者对有关提法的浅见。 纯中医论者很少,而且几乎不值一驳。试看,我国目前中医界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是纯中医式的吗?即便其中的中医专业人员,还能看作纯中医吗?持此论者至少也十之八九不“纯”。若问怎样培养“纯中医”——像近代以前那样的中医——而且又能适应当代需求,相信持此论者无计可施。 特色论者人数较多。且不说此论是套用政治口号而来,单看“特色”二字,就知道这是进行过中西医全面比较后得出的认识。或者说,持此论者研究过西医。说这是经过某种程度的中西医结合才有的认识,也不勉强。否则,所谓“特色”只是人云亦云或信手拈来。换言之,不经过一番汇通或结合,不可能真正发现中医“特色”。 内在规律论曾经误导过不少人。不能说中医没有内在规律,然而,“纯”的中医内在规律,只能在“纯”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形成并起作用。换言之,那种“内在规律”是古代文化环境赋予她的。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已经不允许她基本上按照旧有的“内在规律”发扬了。因为,当代中医所处的环境,首先是当代医学及其靠山当代科学。“内在规律”必须适应这一全新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应该学外国的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如果先学了西医,先学了解剖学、药物学等等,再来研究中医、中药,是可以快一点把中国的东西搞好的。” 现代化论也是套用的政治术语。什么叫现代化呢?中国的现代化可以用“改革、开放、引进、赶超”来概括,目的是让综合国力向发达国家看齐。简单说就是:过去我们落后了,现在要赶上去。中医难道也需要这样现代化吗?有人说:外国的中医超过中国了。这大概是中医现代化论者制造的舆论。 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是表面上看来,最无可挑剔的说法。持此论者还往往加上“包括现代医学”几个字,于是似乎更加严密。 然而,中医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首先与西医结合,因为西医——即现代医学正是现代科学在人体生命现象上的应用。绕开许多现有的成果,故意走远路,至少不是明智之举。 笔者不否认,中医可以直接利用某些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 比如,开发中医专家系统(电脑软件,可以只进行诊断,也可以开处方)即属此例。然而,反对者不少,说这是糟蹋中医。至于有的软件,参入大量西医信息,已经是中西医结合的系统了。此外,改进针灸手段,如电针、激光针和磁针等也和开发软件差不多。制药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等,更是早已采用了现代技术。但是,即便表面看来属于传统的成药,当代生产过程中,也必然采用了某些当代医学理论和药品标准要求。开发新制剂更是这样。 理论方面,也勉强可以说有某些中医直接结合现代科学的进展。比如,中医引进了“三论”而且出版过“中医思维学”等著作。不过,这种引进只限于对中医科学方法论的解释,不能促成中医学术的飞跃。 至于推广医院管理软件,就像算盘换成了计算器,对中医理论和技术没有影响。管理软件是任何行业和单位都可以用的,这只是管理上的一种革命。正如笔者在微机上写中医文章一样,不能说此种写作工具的进步,拙文就促进了中医理论发展。教学管理和教学手段的进步也是这样。倒是某些人们不经意的变化,如中医大夫穿上白大褂儿,中医院里也消毒、隔离,实际上接受或结合了西医的观念。 其实,按照中医现代化论者的思路推演下去,持此论者又会反对真的结合现代科学。 试想: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必须要求中医全面掌握现代科学。于是,中医教育必须全面增加现代科学课程——包括现代医学。专家们至少要精通一两门现代科学。据笔者所知,持此论者多数又反对这样做。于是,中医绕过现代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不过是一些人的敷衍。 上述理论说明有些抽象,举一个医界记忆犹新的难题或许最容易说明问题。 比如,2003年,中国人遭遇了一大劫难——非典。 国难当头,情况紧急,全国动员,人人有责。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中医,自然应该立即参加会战,而不能说我还没有结合好现代科学而袖手旁观。要迅速了解“非典”,捷径就是了解并结合西医关于“非典”的理论和技术。否则,中医和世界医学界就没有共同语言,不便真正参加会战。 再如,当代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是当代流行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瘤、糖尿病等。难道,面对这些疾病,中医不必先了解并结合西医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而绕道先去结合数理化吗! 其实,很多“专家”自称,发明了对付这些西医所说的,难治流行病的绝妙疗法。莫非他们是在完全不了解西医理论的情况下发明的!留心一下有关广告,不难发现,某些反对结合的“专家”,说起中西医结合来无不天花乱坠。 那么,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三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或含义 上文实际上已经扼要说清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含义。这里再做重点说明。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应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其外部概念是:中西医团结合作、互相交流以及相应的行政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 它的内部概念是:中西医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的全面结合,特别是理论体系的互相兼容和尽量统一。用近代医家的话说就是:中西医融汇贯通、合为一体。不过,对“合为一体”应该有新的更准确的理解。笔者在下文标题十二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怎样完成理论上的结合呢? 笔者在旧著《伤寒论新解》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就科学的内在联系看当代医学或西医,它不过是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上的应用。生命科学则是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现象方面的应用。总之,医学的科学性,最终取决于它的基础学科——数学(暂按常识把数学看作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至少在生物模式医学范围内可以这样看问题。” (马堪温、赵洪钧 《伤寒论新解》1996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336页) 所以,笔者不赞同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绕过西医,直接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看法。中西医结合的完整含义就是,中医借重西医与整个当代自然科学及部分社会科学相结合。 拙著原稿中还有下面这样一段话(出版时被删去):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内部概念或含义,至今约有三种理解。 1.承认中医经验技术的实用性,不承认其理论的科学性。 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中医体系内所包含的经验事实,按西医的标准从头验证一番,从而将它们纳入西医体系。 2.认为中医不仅技术上实用,而且其理论有特殊的、稳定的科学性。在中医发展过程中,虽然不完全排除纳入西医的经验事实和技术──即也要结合西医, 但不必结合西医的理论,此即所谓发扬中医特色。 3.承认中西医在经验技术上的兼容性,更重视二者在理论上的可通约性或互补性。 读者可能会说,以上三种看法中,前两种是反对“结合”的。笔者认为, 无妨对不同看法取宽容态度。况且,实际上不可能禁止人们按自己的看法去结合。上述三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人实施过。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理解。即建立两家通用的科学方法并完成基本理论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系,才算实现了中西医内部结合。本书就是通过《伤寒论》这个样板,探讨如何实现中西医融汇贯通的。 实际上,关于中西医结合的第三种理解,仍然不够深刻。众所周知,当代西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当代自然科学谱系的上层构成。她的根基是整个非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暂在生物模式内讨论西医)。当代西医不仅和当代科学精神一致, 它还包含了一切低层次的科学知识和一切有关的科学方法。因此,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全面而准确的内部含义应该是: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 怎样才能实现,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结合呢? 就是:通过西医这一捷径,借助现代科学,使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得到现代解释、充实并提高。换言之,就是全面找到中医、西医和其它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因之中医的科学性得到当代科学的认可。 不知道读者是否赞同,中医学与整个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首先借助西医的看法。假如不能接受这一点,恐怕更难承认中医与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中西医结合。笔者不敢也不希望任何人勉强接受浅见,只是希望有关人士在考虑中医学发展方向时,视野更宽一些,态度也更宽容一些。只有尽量克服自己“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尤其是克服了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的束缚,认识才能是理智的。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和最佳途径。 换言之,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如果把中医现代化理解为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之路就是中医现代化之路,自然也是发扬中医的必经之路。 总之,居今日而言发扬中医,还是恽铁樵先生那两句话: “中医而有演进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四 中西医结合与继承中医 或问:尊论把中西医结合说得如此重要,是否要中医都来搞结合呢? 答曰:中西医结合主要是为了发扬中医,从发扬角度看,完全应该这样说。 如果认为,发扬中医是中医份内的事,就更是这样。 即便在继承过程中,结合也是必要因而应该提倡的。 比如,在校生学中医,自然是继承中医。然而,近代以来的中医学校教育,无不中西医兼授。在校生为什么还要学“必要”的西医知识呢?显然主要不是为了只学一些与中医毫不相关的常识,或者还能做部分西医工作,而是有助于更好地继承。比如,最基础的解剖学,只有《灵枢·肠胃》等解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对不少《内经》篇章和经文,只有结合西医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继承伤寒学和温病学也是这样,不结合微生物病因学知识,就不可能对“戾气”学说有本质认识,还很可能会像古人那样把它抛弃。 具体到日常业务或具体的人则情况有别。比如,专门作古代文献校勘和训释工作,较少用到西医知识。只是,这样的专业人员,相对很少。中医教育主要不是培养这种知识结构的人。 其实,即便作古文献工作,多一些西医知识也只有好处,或者说是必需的。 比如,简帛研究大概是最专业的文献工作了。可是,《五十二病方》中有两种病——牡痔和颓(加病框)疝,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就不可能说清到底是何种痔和疝。至于发现马王堆墓主人曾患肺结核和血吸虫病,则非有现代西医知识和研究手段不可。 《内经》训释也无疑是很专业的文献工作,但是,自王冰而下,没有一家真的把《素问·刺禁论篇》解通。有必要的西医知识,就很容易解通,因而不会再违犯有关禁忌。 再如,《难经》的第一句话说:“十二经皆有动脉”。历代注家很多,有人说清过这句话吗?古人几乎知道所有较大的表浅动脉,但是,不可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显然,没有足够的西医知识,不少经典校释的要害处,只能永远模糊下去。 绝大多数中医是临床大夫,他们的责任是常规保健工作,不能要求他们专心发扬。不过,他们也几乎每天要碰到需要结合的问题。比如,当代中医大概没有不知道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瘤的。这样的病人来了,而且带着西医诊断,显然不能完全置西医诊断而不顾。糖尿病是中医有的概念,却不能说只有中医知识就能恰当诊断和处理此病。至于脑意外和肝炎等当代很常见而且难处理的病种,更是这样。况且,稍微大一些的中医院,无不引进西医诊察手段,也无不同时使用西医疗法,于是,回避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不过,专门做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人,是相对很少的人。通俗地说,他们主要是搞研究的,而且主要不是整理意义上的研究。这就是常说的中西医结合队伍。在笔者看来,中医界应该重视充实这个队伍。一切教中医、研究中医的先生或专家们,都应该从本专业出发,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先行一步。 这样看问题,不等于说目前的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单位,不必再挂中医牌子。继承并发扬中医,怎么能不挂中医牌子呢?况且,无论是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医,还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中医,都以这些单位和其中的人为载体。没有这些载体,就只有书本上的中医了。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看问题,中医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医行业和队伍才能越来越壮大,中医机构才能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继承和发扬才能保持活力。 如此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不是混在一起了吗? 不错,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确实密不可分,实际上也分不开了。 至今口头上或形式上的分开,是矫枉过正的结果。即此前认为,中西医结合等于“西学中”,于是那支队伍的人相对独立了。不过,中医单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显然没有停止。此类研究,无疑可以看作“中学西”的结合,而且颇有成就。 比如,国家中医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华本草》,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成果。此项工作的规模是空前的,参加编写者大多来自中医单位。没有长时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积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代“本草”。 看来,无论理论还是技术方面,研究成熟的结合成果,应该而且必然迅速在医界普及。这样一来,整个队伍的水平就会随着学术进步而不断提高。 《中华本草》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它方面,当代中医界实际上已经普及了许多自汇通学派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比如,我们今天已经不再争论肝左脾右、肝在膈上或膈下以及心藏神还是脑藏神的问题了。冠心病和胸痹、肠痈和阑尾炎的关系更是当代医家的常识。中风为什么瘫痪,它与桂枝汤证以及其它“风”邪所伤有什么本质不同,不能按照从《内经》到王清任的理论来解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等临床成果,也早已大面积普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某些成就,如小夹板治疗骨折、针刺麻醉、青蒿素的发现等更是令世界医学界瞩目。中药和方剂的现代研究无不属于中西医结合成果,它不但是近年研究热点,成绩也是极其巨大的。 成功的结合必然会取长补短,所以,发扬中医的同时也会补西医之短。上面提到的成就,自然同时充实了现代医学体系。当然,这不是说中西医结合可以解决一切医学理论和技术难题,她的主要目的还是发扬中医。 发扬是以继承为基础的,因此,中西医结合不但不反对继承,而是更提倡认真的继承。如上所说,只有提倡结合,才能更好地继承,也只有提倡结合才能发扬。 当然,这不是说,初学者可以直接全面接受比较复杂的中西医结合理论。 比如,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重大理论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却不认为初学者能够直接接受本书的见解。他们还是首先要系统地学习中西医。本书的用意之一,是帮助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少走弯路。 再次强调,笔者并不认为,完成中西医结合,就意味着中医不必要或不可能继续作为一个体系存在。她的多数理论形式还会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她的实体形式,如行业实体、单位实体、个人实体,也会继续存在。不但应该继续存在,还要继续发展。这不仅是继承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也是新一轮中西医结合的需要。 认为结合反对或妨碍继承,是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合以及怎样才能结合。认为结合之后就不再有中医,更是一种误解。 其实,毛泽东主席对“西学中”、“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和继承的关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以上拙见不过是作了些具体说明。
|
|
[1 楼]
|
Posted: 2007-01-28 02:3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