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社区服务 | 帮助 | 社区 | 无图版


经方沙龙论坛 -> 新闻信息栏 -> 关于开展“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的公告
 XML   RSS 2.0   WAP 

--> 本页主题: 关于开展“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的公告 加为IE收藏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关于开展“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的公告

一、活动主题
为了宣传和落实“中医药文献为科研服务、为临床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四服务”宗旨,我校从2006年11月起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主办,校团委、研究生院协办,共同开展“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系列学术活动。活动期间将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讲解中医药文献著作,带动青年教师在科研、临床及教学中用好文献,引导硕、博士研究生深入研究文献,本、专科生学好文献,从而巩固中医药专业思想,活跃校园中医学术氛围,以期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

二、活动形式及内容
  1、定期举办专题或系列讲座。内容:普及中医药文献知识,讲解中医药文献著作,介绍其在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的价值。
2、研讨会。内容:围绕中医药文献的应用价值交流研究思路和心得体会。
3、知识竞赛。内容:中医药文献基本知识。
4、名师、名医访谈。
5、参观医史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名胜故地。
6、根据以上活动素材编纂刊物,定期交流。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从2006年11月中旬起。
地点: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室外活动的时间、地点另行安排。

四、参与方式:
1、根据能力、兴趣爱好及参与度,在校师生均有机会参加以上各种形式的活动。
2、联系方式:
(1)电话:(025)85811753陈老师或13913863907张老师
(2)E-mail:littlepotato193@yahoo.com.cn
(3)邮址:(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15号信箱

[楼 主] | Posted: 2006-11-13 16:56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
2006年11月-12月安排表

11月16日(周四)18:30  
王旭东 教 授   主持:张薛光  
为什么离文献越来越远  
教学楼B5-201

11月23日(周四)18:30  
陈仁寿 研究员   主持:于莉英  
现代中医药离不开文献研究  
教学楼B5-201

11月26日(周日)18:30  
Prof. Dr. Med. Andre Aeschlimann(瑞士)
Prof. Yiming Li(瑞士)  
主持:王旭东  
瑞士国的中、西康复医学  
大学生活动中心217

12月09日(周六)18:30  
冯世纶   教   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主持:顾武军  
《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来源  
大学生活动中心217

12月10日(周日)14:00  
冯世纶   教   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主持:卞雅莉  
《伤寒杂病论》是如何撰成的
B7-202

12月14日(周四)18:30  
史欣德   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   主持:陈晓天  
结合临床实际谈谈学习中医文献的重要性  
B7-202

12月19日(周二)18:30  
赵洪钧 教   授   主持:黄 煌  
如何学好中医  
大学生活动中心217

12月20日(周三)18:30  
赵洪钧 教   授   主持:虞 舜  
气和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  
B7-202

12月21日(周四)18:30  
赵京生 教   授(中国中医科学院)   主持:杨峰  
开启中医宝库之门的金钥匙
B7-102











(具体安排以海报为准)


[ 此贴被小土豆在2006-12-14 11:48重新编辑 ]

[1 楼] | Posted: 2006-11-25 15:13 顶端
andy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经方四段
精华: 0
发帖: 457
: 397
经方币: 3655 元
: 0
好评度: 382 点
注册时间:2005-09-30
最后登录:2019-11-2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好活动!感谢主事者和具体做事者,烦请把演讲内容贴在本论坛,以飨众坛友!谢谢,拭目以待ing
[2 楼] | Posted: 2006-11-26 10:21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006年11月16日晚,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旭东教授在B5-201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为什么离文献越来越远”的学术报告,这也标志着我校“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正式开展。参加这次报告会的有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图书馆的老师以及大学生、硕博士研究生共60余人。
    王教授首先介绍了我校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术成就,强调了中医药文献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文献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原因有许多。
    首先是“文化错位”现象的存在。中医药文献中掺杂着大量“文化”因素。文化是有精华、糟粕之分的。目前,许多学者质疑中医药学的科学性,要求取消中医在国家医疗体制中的身份,正是那些掺杂在中医学中的大量民俗文化内容,而且绝大多数是落后的愚昧的民俗文化。干祖望老先生曾撰文《还中医本来真面目》,其实也谈到这个问题。中医学中有许多经验性的临床疗效好的治疗措施,是不容质疑的。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医思维方式的特点。(1)强调“内省”、“灵感”,而“淡化”、“虚化”临床中的实际观察。(2)个人化、狭隘化。(3)玄化。尤其是过于夸大“辩证论治”的作用。事实上,宋代之前的汉唐医学,强调的是“辨病论治”。有许多外治法、民间疗法、单方均不在辩证论治范畴内。宋代之后始有辩证论治。而前者恰恰抓的是“基本矛盾”,后者抓的是阶段性的“现实矛盾”,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任意夸大其中一个方面都会使中医玄化。
    第三大原因是认知能力的异化。现代文明强调的是快节奏的、简洁的、对抗的、竞争的,而中医强调的是综合的、平衡和谐的、整体的。接受现代教育的年轻人难以很快的接受中医学的这种思维方式。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大家回到文献的学习上,如何让更多的学者、民众认同我们中医药学?最重要的就是阐释清楚中医的科学内涵。首先要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老的中医学术语、概念。中医的现代化其实首先就是要中医通俗化,要让接受中医教育的、接受中医治疗的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中医的理论。要尽量转变“淡化”、“虚化”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而要用科学的现代的鲜活的语言阐释清楚。这其实也是我们文献学科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其次还要进行诸多的教学改革,等等。
    报告会于20:00准时结束。王教授还认真回答了在场的老师、同学们的各种提问,于20:30结束此次学术报告会。

[3 楼] | Posted: 2006-12-14 11:40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006年11月23日晚,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陈仁寿研究员在B5-201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现代中医药离不开文献研究”的学术报告。陈老师的报告主要从中医药文献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中医药文献如何在上述领域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陈老师首先指出,当代中医师学习的对象应当包括病人、今人、古人三者。民国章太炎先生有副对子:“取法方东,不震远西,下问铃串,不贵儒医。通天人、陈五运者,医之稗荑;多议论、少成功者,虽是亦非。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名不苟待,以疗者之口为依据。”就是强调要向病人、向民间的治疗经验学习。除此之外,要不断学习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新成果。不被广泛重视的,其实是第三个方面——向古人学习。邓铁涛先生曾经在一文中讨论到,我们中医临床医生应该向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学习,应该向有一技之长的专科医师学习,还要向蕴藏着大量治疗经验的古代文献资料学习。这样下来,导致中医临床上诸多问题的产生,如忽视患者的体质状况和心理状态,局限于患者的局部症状的简单对症用药;用药范围大大缩小;选方用药时过于附会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处方没有结构;辩证思路单调,难病多而不知如何辩证处方;等等,这些状况更进一步导致中医师自信心的缺失。然而,大量的病证辨治方法、经验方记载于中医药文献中,学好这些文献可以极大地拓宽我们临床处理疾病的思路,提高临床水平。
    中医药科研也离不开文献研究。文献是科学研究进步的阶梯,科研过程始终依赖于文献研究。然而目前中医药科研存在的问题如下一些问题:非中医思路研究中医药;不考证而盲目研究中医药;不重视文献课题的研究和立项;文献课题严重偏离方向;不研究文献导致课题缺乏新意;思路狭窄导致重复申报;不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导致中医药特色不明显,等等。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开展中医药文献研究,如中医理论探讨、中医临床诊疗方法、用药规律与特点的研究、疾病与方药考证、中医药文献著作研究等基础理论课题,还有全面了解疾病诊治历史沿革、重视证型的研究、注重疑难病的研究、学术流派与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古方的临床应用等临床课题。从“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指南中可以看出,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医药文献研究。
此外,文献还是中医药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的源泉。学习文献可以补充教材的不足之处;可以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内容;可以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反思教育成败,等等。
  中医药文献研究是中医药学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中医药学术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味药物,到当代《中华本草》8980多味药物;从《五十二病方》中的52方到《中医方剂大辞典》10万余首方剂;从《五十二病方》52病到现在累计在历代中医药文献中的上千种病证,通过总结前人的这些经验,为经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957年-1958年,受卫生部委托我们所编写了第一部正规的中医药教材——《中医学概论》,该书构建了现代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我国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教材的雏形。紧接着,我校成为了全国统编教材的主要编写单位。因此,我校“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摇篮”这一桂冠是受之无愧的。1958年-1978年,我们所编撰了建国后第一部大型中药学专业工具书《中药大辞典》,1958年-1997年,我们所完成迄今为止最大的方剂文献整理工程、古今方剂之集大成——《中医方剂大辞典》的编纂工作。1989-2005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作为总编单位,我们所又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中药文献整理工程——《中华本草》。所谓“盛世修本草”,我们所主编的《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都属于国家级的科技著作,其中《中药大辞典》发行上百万册,这在科技类著作中也是不多见的,目前该书已有六种译语的版本,2006年又发行了修订本。
    由此也可看出,我校的中医药学术地位与中医药文献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陈老师还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的概况,日常的教学、科研情况,以及研究生的培养、就业情况等等。

[4 楼] | Posted: 2006-12-14 11:41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力做经方传人,发展中医事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纪实
    2006年12月9日-10日,应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的邀请,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为在校师生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伤寒杂病论》是如何撰成的”及“《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来源”。报告会还荣幸的邀请到了我校博士生导师、原基础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主任顾武军教授作主持。
    冯世纶教授从事中医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先后师承北京的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名老中医,而专注于经方的临床应用与理论研究,整理总结了现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他认为,《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剂及其适应证主要来自于已佚的《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理论——六经理论,不是原封照袭古代易学、医经的六经理论,而是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法》,批判地继承了史前的道家、医家的方证经验和八纲、五脏辨证理论,而重在弘扬八纲辨证、摒弃五行五脏辨证的基础上,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创建了以八纲为基础的六经辨证理论,撰成了《伤寒杂病论》。其他理论如反映于方证中的气血、营卫、外邪(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毒、瘀血等理论概念,亦主要来自于《汤液经法》,部分来自史前的医经。也就是说,《汤液经法》是《伤寒杂病论》的“祖祢”,张仲景并非据《黄帝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包括《内经》在内的诸多医经著作不过是其“东邻”而已。因为,医经重在脏腑经络运行生理,而经方重在疾病在人体的反应症状及对证治疗方药,这就决定了《黄帝内经》与《汤液经法》各自不同的学术特点。
    关于这些学术观点,国内的杨绍伊、章太炎、胡希恕、岳美中、刘渡舟、马继兴、钱超尘、李茂如以及日本学者山田正珍、大土冢 敬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共识。但由于这些观点并未见于现行中医高等教育的教材,甚至与教科书的理论观点相左,因此,现场的师生都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疑问,冯教授给予了一一解答。
    提倡学术争鸣也是此次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的主旨。冯教授不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谦逊、他的“求是”精神更显他的学者风范。

[5 楼] | Posted: 2006-12-14 11:42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力倡中西汇通,传承中医学术
——记学者赵洪钧先生南京之行

    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苏轼说:“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古书上也常说,幽燕之民重气节,“人性多敦厚”。就在今年2006年12月17日我校便迎来了这样一位“燕赵之士”——著名学者赵洪钧。赵先生是应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的邀请来我校作学术交流的。
    “只有中西医结合地学习,才能学好中医!”这是他两次学术报告的核心精神。
    他说:“我探索中医经典、历代名著——亦即中医基本理论30多年,致力于临床方面的中西医结合也有30多年。一向主张:中医的长处要认识够,中医的缺点要认识透。
    “总地来说,中医的长处是:注重整体调整,长于辨证论治和几千年来无数人进行的直接人体实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单味生药和复方知识。
    “中医的短处是:自然哲学性的基本理论,没有实验科学基础;注重临床,缺乏预防手段;解剖知识发育不全,短于外科。”
    他认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还不仅仅需要中西医结合,一切当代科学技术和中外传统文化,都是医学家需要了解的。人文学科的素养,也很重要。医生应该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道德修养和社会经验,对医生之重要,更是不言而喻。
     他还指出,医学毕业生最好有在县和县以下(包括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两三年的经历。那样就会对国民卫生保健现状有更真切的了解。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会更切实地理解为什么继承和发扬中医必须中西医结合。
赵先生早年的学习、工作经历为他一生学术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生早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原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马堪温研究员。自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于中医临床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内经时代》、《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伤寒论新解》、《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等等。
    赵先生也是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西医汇通之倡导者张锡纯先生(1860年-1933年)的近邻。他不仅继承了张锡纯“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身体力行,悬壶乡里,济世利人;还敢于肩负起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事医学研究的科学精神无不为大家所敬仰。

[6 楼] | Posted: 2007-01-06 21:43 顶端
小土豆



特殊贡献奖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发掘中医宝藏,传承中医事业
——记“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

在此次“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系列讲座安排中,中医药文献研究所还邀请了史欣德研究员和赵京生教授,他们前不久刚刚被调离本校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史老师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中医文献研究的必要性”。
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医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献的“还原求真”,如版本研究、训释研究、校勘研究、辨伪研究、辑佚研究;另一方面是文献的“分析利用”,如各科文献源流研究、学术史研究、疾病的治疗规律研究、方药运用规律研究、文献数据库研制,等等。而目录学的研究是我们要做好上述这两方面工作的基础。
  接着,史老师通过对六味地黄丸的文献研究,并结合自己临床观察的体会,对中医现代临床研究离不开对古代文献的学习与研究作了阐释。她指出,我们在使用古方古法时必须了解古人的疾病观、治疗观。同时,古文献资料面广、量大、分散、良莠不齐,而我们对有效古代成方了解又很不够,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中医辨病、立法、组方用药的规律。
  史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文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其一,以症为纲的研究。以症(病)为纲,有助全面把握该病症的治疗规律;其二,以药为纲的研究。以药为纲,即研究药证(药物的使用指征),有助于准确用药。这方面的研究必须结合本草文献和方剂文献来进行,从而摸清药物之间的配伍方法与规律,使每味药物的作用更准确、更具体,还可以尽量避免、纠正理解的偏差;其三,以方为纲的研究。以方为纲有助于准确用方,可以揭示有效成方的使用规律,提高运用成方的准确率。对于以上研究方法,史老师分别以她对“咳症”、中药诃子,以及对桂枝汤类方、二妙散以及失眠方的研究为例向大家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最后,史老师跟大家交流了她二十余年来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概括起来共有五点:(1)学文献,首先学会利用中医目录学著作;(2)中医经典著作要精读、熟读、名句要背诵;(3)历代名家的著作要通读,重点篇章要精读;(4)学习中药的临床运用要查古代医家论述;(5)学习古今成方要查原始文献,特别关注文献中记载的症状与体征。
  史欣德研究员以其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结合翔实的临床经验为母校的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赵京生教授长期从事传统针灸理论与针灸学术史研究,他这次交流的题目是“开启中医宝库之门的金钥匙”。
他首先强调了中医文献研习的意义。中医药文献是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它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知识。长期以来,文献研究侧重于文本研究,即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的研究,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组织了整理出版大量中医药古籍的工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上述研究是利用文献、挖掘文献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文献的理论研究与现代阐释。最近几年来学术界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即中医发展缓慢,急需寻求重大理论发展的突破口。事实上,中医学并不是发展缓慢,而是我们没有能很好的解释、阐发中医理论,即所谓“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即便是有一定程度的阐发,也是没能构建出新的理论体系。
  赵教授指出,学习、研究中医药文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正确解读文本、发掘科学内涵、了解学术演变、领悟思维方法。
  首先,经典中医学文献如《黄帝内经》距今两千余年,现代人较难理解,很多情况下都是似是而非的加以解读。以《灵枢》“针游于巷”为例,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针感传导”现象的最早记载。而事实上,这是从医者角度来形容刺中腧穴时手下的一种顺通空余之感,强调的是腧穴之处,即是所以行(用)针之处。而针灸感传的记载最早应见于唐《千金要方》卷三十:“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临床发现,这种“感传”现象的出现机率并不高,这一现象也并不足作为经络现象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解读文献是关键,应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以这种低“感传”率的现象作为经络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当谨慎。
  赵教授以针灸与体质的关系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发掘文献的科学内涵。《灵枢》中有许多关于体质差异的记载,如形体差异、形质差异、气质(性格、形体)差异、针刺反应出现快慢的差异、对针灸刺激耐受性的差异、对药物耐受性的差异,以及针对不同体质产生的刺法差异。张志聪说:“用针之浅深疾徐,刺法之多少补泻,皆以针合人而导之和平。”正是这些因人而异才真正彰显出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科学价值,即在临床治疗上强调的个体观与整体观相结合的思想与方法。
  赵教授指出,经络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先用以指导针灸疗法,随着汤药疗法的兴起,并占主要地位后,又被转而用以指导汤药疗法的辨证,《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是这一产物。《伤寒论》运用基于经脉理论的(足)六经辨证方法,构建以药物为主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的辨证体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其深层原因与此时经脉理论的发展盛势和所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经脉理论对中医临床思维的深刻影响至此也已达到了最高峰。其后,随着脏腑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渐居主导地位,新理论的产生就不是以经脉理论为基础,如: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也就是说,从整个中医学的学术演变上来把握、理解中医的理法、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才能正确的理解、挖掘中医药文献。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思维方法上,从根本上把握中医的精髓。
  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道的统一性贯穿于万物,而且是各种具体事物的自然性和结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道家思想要求我们要依事物的内在本性和自然趋势来行事,有意识地取法自然,一切事物都须使之顺从其自然趋势。
  还以针灸方法的因人而宜为例。人体内在固有阴阳气血的特性造成体质的差异和对针刺反应性的差异,这就要求针刺方法要与其阴阳气血的偏盛、多少、滑涩之势相顺应。如粗壮、肤黑、唇厚者,其血浊、气涩,整体呈现一种重浊之势,宜深刺,久留针;形瘦、肤白、唇薄言轻者,其血清、气滑,整体呈轻清之势,宜浅刺,不留针。“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用针方法也是如此,针刺方法要与人的气血状态相合。
  总而言之,正如赵教授所言,中医文献是中医宝库的载体,中医文献研究是一把开启中医宝库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应当掌握并善用这把金钥匙,展现、认识和发掘中医宝藏,不负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当代使命。

[7 楼] | Posted: 2007-01-27 11:49 顶端

经方沙龙论坛 -> 新闻信息栏




Powered by PHPWind v4.3.2 Code © 2003-06 PHPWind
Total 0.006729(s) query 5, Time now is:11-23 03:17,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