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
级别: 论坛版主
精华:
1
发帖: 426
: 263
经方币: 2258 元
: 0
好评度: 195 点
注册时间:2005-01-02
最后登录:2017-01-07
|
发掘中医宝藏,传承中医事业 ——记“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
在此次“中医药文献在我心中”学术活动系列讲座安排中,中医药文献研究所还邀请了史欣德研究员和赵京生教授,他们前不久刚刚被调离本校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史老师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中医文献研究的必要性”。 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医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文献的“还原求真”,如版本研究、训释研究、校勘研究、辨伪研究、辑佚研究;另一方面是文献的“分析利用”,如各科文献源流研究、学术史研究、疾病的治疗规律研究、方药运用规律研究、文献数据库研制,等等。而目录学的研究是我们要做好上述这两方面工作的基础。 接着,史老师通过对六味地黄丸的文献研究,并结合自己临床观察的体会,对中医现代临床研究离不开对古代文献的学习与研究作了阐释。她指出,我们在使用古方古法时必须了解古人的疾病观、治疗观。同时,古文献资料面广、量大、分散、良莠不齐,而我们对有效古代成方了解又很不够,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中医辨病、立法、组方用药的规律。 史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文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其一,以症为纲的研究。以症(病)为纲,有助全面把握该病症的治疗规律;其二,以药为纲的研究。以药为纲,即研究药证(药物的使用指征),有助于准确用药。这方面的研究必须结合本草文献和方剂文献来进行,从而摸清药物之间的配伍方法与规律,使每味药物的作用更准确、更具体,还可以尽量避免、纠正理解的偏差;其三,以方为纲的研究。以方为纲有助于准确用方,可以揭示有效成方的使用规律,提高运用成方的准确率。对于以上研究方法,史老师分别以她对“咳症”、中药诃子,以及对桂枝汤类方、二妙散以及失眠方的研究为例向大家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最后,史老师跟大家交流了她二十余年来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概括起来共有五点:(1)学文献,首先学会利用中医目录学著作;(2)中医经典著作要精读、熟读、名句要背诵;(3)历代名家的著作要通读,重点篇章要精读;(4)学习中药的临床运用要查古代医家论述;(5)学习古今成方要查原始文献,特别关注文献中记载的症状与体征。 史欣德研究员以其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结合翔实的临床经验为母校的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赵京生教授长期从事传统针灸理论与针灸学术史研究,他这次交流的题目是“开启中医宝库之门的金钥匙”。 他首先强调了中医文献研习的意义。中医药文献是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它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知识。长期以来,文献研究侧重于文本研究,即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的研究,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组织了整理出版大量中医药古籍的工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上述研究是利用文献、挖掘文献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文献的理论研究与现代阐释。最近几年来学术界一直有这样的声音,即中医发展缓慢,急需寻求重大理论发展的突破口。事实上,中医学并不是发展缓慢,而是我们没有能很好的解释、阐发中医理论,即所谓“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即便是有一定程度的阐发,也是没能构建出新的理论体系。 赵教授指出,学习、研究中医药文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正确解读文本、发掘科学内涵、了解学术演变、领悟思维方法。 首先,经典中医学文献如《黄帝内经》距今两千余年,现代人较难理解,很多情况下都是似是而非的加以解读。以《灵枢》“针游于巷”为例,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针感传导”现象的最早记载。而事实上,这是从医者角度来形容刺中腧穴时手下的一种顺通空余之感,强调的是腧穴之处,即是所以行(用)针之处。而针灸感传的记载最早应见于唐《千金要方》卷三十:“灸两胛中各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气下砻砻然如流水状”。临床发现,这种“感传”现象的出现机率并不高,这一现象也并不足作为经络现象产生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解读文献是关键,应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以这种低“感传”率的现象作为经络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当谨慎。 赵教授以针灸与体质的关系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发掘文献的科学内涵。《灵枢》中有许多关于体质差异的记载,如形体差异、形质差异、气质(性格、形体)差异、针刺反应出现快慢的差异、对针灸刺激耐受性的差异、对药物耐受性的差异,以及针对不同体质产生的刺法差异。张志聪说:“用针之浅深疾徐,刺法之多少补泻,皆以针合人而导之和平。”正是这些因人而异才真正彰显出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科学价值,即在临床治疗上强调的个体观与整体观相结合的思想与方法。 赵教授指出,经络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先用以指导针灸疗法,随着汤药疗法的兴起,并占主要地位后,又被转而用以指导汤药疗法的辨证,《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是这一产物。《伤寒论》运用基于经脉理论的(足)六经辨证方法,构建以药物为主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的辨证体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其深层原因与此时经脉理论的发展盛势和所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经脉理论对中医临床思维的深刻影响至此也已达到了最高峰。其后,随着脏腑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渐居主导地位,新理论的产生就不是以经脉理论为基础,如: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也就是说,从整个中医学的学术演变上来把握、理解中医的理法、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才能正确的理解、挖掘中医药文献。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思维方法上,从根本上把握中医的精髓。 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道的统一性贯穿于万物,而且是各种具体事物的自然性和结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道家思想要求我们要依事物的内在本性和自然趋势来行事,有意识地取法自然,一切事物都须使之顺从其自然趋势。 还以针灸方法的因人而宜为例。人体内在固有阴阳气血的特性造成体质的差异和对针刺反应性的差异,这就要求针刺方法要与其阴阳气血的偏盛、多少、滑涩之势相顺应。如粗壮、肤黑、唇厚者,其血浊、气涩,整体呈现一种重浊之势,宜深刺,久留针;形瘦、肤白、唇薄言轻者,其血清、气滑,整体呈轻清之势,宜浅刺,不留针。“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用针方法也是如此,针刺方法要与人的气血状态相合。 总而言之,正如赵教授所言,中医文献是中医宝库的载体,中医文献研究是一把开启中医宝库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应当掌握并善用这把金钥匙,展现、认识和发掘中医宝藏,不负传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当代使命。
|
|
[7 楼]
|
Posted: 2007-01-27 11:49 |
| |